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本万殊,而万殊不可复归于一”——王船山的人性论及其形上基础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冯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154,166,共12页
二程和朱熹把道德学说建立在先验的人性论基础上,注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道德境界的提升。王船山则认为,人性并不是基于某种绝对的本原而被内在地规定的,其形成离不开人类共同体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人性在本质上是"分殊"之性。... 二程和朱熹把道德学说建立在先验的人性论基础上,注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道德境界的提升。王船山则认为,人性并不是基于某种绝对的本原而被内在地规定的,其形成离不开人类共同体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人性在本质上是"分殊"之性。船山对"分殊"之性的强调,与明中叶以来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个体性被日益重视起来的思潮不无关系。考察王船山的人性论,有助于管窥明清之际思想转型的基本面貌,并进而更准确地把握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的近代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人性论 形上基础 近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人物伦理思想的指认依据——以梁漱溟为例
2
作者 廖济忠 李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堪称伦理思想者,当有指认依据在。以梁漱溟为例,提出伦理思想的三个指认依据:一是基本稳定的形上基础;二是相对系统的伦理主张;三是较为广泛的实际影响。只有坚持论从史出,我们才有可能靠近历史人物伦理思想的历史真实和价值真实。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形上基础 伦理主张 实际影响 梁漱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