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常柱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家庭道德教育是在形上依据指导下的合目的行为。数千年间,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始终以孝慈精神为形上依据。孝慈精神是中华先民从生老病死之人类学事实出发,基于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与功利算计,从孝爱与慈爱之人类情感中转化而来... 家庭道德教育是在形上依据指导下的合目的行为。数千年间,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始终以孝慈精神为形上依据。孝慈精神是中华先民从生老病死之人类学事实出发,基于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与功利算计,从孝爱与慈爱之人类情感中转化而来的价值自觉意识。孝慈精神作为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具有如下合理性:一是拥有可靠的形成基础;二是适应传统的社会结构;三是蕴涵稳定的利益实现机制;四是关涉现实与超越的统一;五是其外化所形成之道德规范切实有效。孝慈精神对于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慈精神 道德教育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 形上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商用车油箱托架热冲压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勇 陈明 +2 位作者 贾国富 解文龙 张士宏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为获得具有大弯曲特征的高强钢商用车油箱托架热冲压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首先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摩擦因数、初始温度和成形速度3个成形工艺参数对托架壁厚和最大减薄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获得影响零件热冲压成形... 为获得具有大弯曲特征的高强钢商用车油箱托架热冲压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首先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摩擦因数、初始温度和成形速度3个成形工艺参数对托架壁厚和最大减薄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获得影响零件热冲压成形质量的主次因素和热冲压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零件最大减薄率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摩擦因数和成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对最大减薄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初始温度,成形速度的影响最小。在初始温度为920℃、摩擦因数为0.25、成形速度为30 mm·s^(-1)的参数组合下,零件的最大减薄率为12.3%。试验获得零件的最大减薄率为10.1%,从零件上取样进行拉伸得到抗拉强度均大于1500 MPa,平均硬度达到467.33 HV,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试验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的预测误差较小,零件无明显缺陷,并获得了最佳成形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箱托架 热冲压成 最大减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IRS辅助认知无线电系统波束成形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权 程涛 +2 位作者 郭永存 庞宇 林金朝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65,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反射面(IRS)辅助认知无线电网络次用户和速率最大化算法。首先在考虑次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次基站对主用户的干扰容限约束以及IRS相移矩阵单位模... 为进一步提升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反射面(IRS)辅助认知无线电网络次用户和速率最大化算法。首先在考虑次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次基站对主用户的干扰容限约束以及IRS相移矩阵单位模量约束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联合优化次基站波束成形和IRS相移矩阵的资源分配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主被动波束成形算法,联合进行变量优化以最大化次用户和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对于传统优化算法在和速率性能接近的情况下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认知无线电 深度强化学习 波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模锻件低能耗省力整体成形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大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4,共25页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整体成形的关键承力构件的尺寸不断加大,所需成形设备吨位以及单件产品的能耗、成本居高不下。大型模锻件的低能耗省力成形可从变形抗力、承载变形面积、工艺过程3个方面发展实施技术。局部加载能减小承载变形面积,...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整体成形的关键承力构件的尺寸不断加大,所需成形设备吨位以及单件产品的能耗、成本居高不下。大型模锻件的低能耗省力成形可从变形抗力、承载变形面积、工艺过程3个方面发展实施技术。局部加载能减小承载变形面积,控制应力状态,降低接触面压力,同时具有一定柔性成形能力,便于调控材料流动,在成形过程中实现材料体积再分配,从而有效降低成形载荷,并可降低制坯到终锻全制造流程的能耗,为采用难变形材料的大型模锻件低能耗成形制造开辟了一条可行途径。其实现方式多样、适用对象迥异,对设备功能要求不同,短流程、低成本绿色制造的推广应用仍面临挑战。本文归类了锻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总结了锻造力的影响因素,讨论了低能耗省力成形的实施途径;评述了现有3类局部加载整体成形大型复杂构件的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是对筋板类构件成形制造的工业应用;着重阐明了采用模具分区方式进行局部加载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特征,从理论上阐明了摩擦对局部加载成形中材料流动的正面影响,指出了成形过程中材料流动控制方法;讨论了大型复杂构件局部加载成形实现设备的挑战及要求,指明了大型模锻件断续局部加载成形进一步应用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潜在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续局部加载 大锻件 省力成 材料流动 液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合作协同进化的智能超表面辅助无人机通信系统联合波束成形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仲伟志 万诗晴 +4 位作者 段洪涛 范振雄 林志鹏 黄洋 毛开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针对传统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在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人机(UAV)通信系统优化中存在的局限性,包括针对RIS仅考虑相移矩阵优化、优化方法缺乏应用普适性等问题,该文面向RIS辅助无人机通信服务多用户场景,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合作协同进化(CC... 针对传统联合波束成形方法在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人机(UAV)通信系统优化中存在的局限性,包括针对RIS仅考虑相移矩阵优化、优化方法缺乏应用普适性等问题,该文面向RIS辅助无人机通信服务多用户场景,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合作协同进化(CCEA)的联合波束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两个子种群的独立进化将联合波束成形问题分解成RIS反射波波束设计和发射端波束设计两个子问题进行求解,通过进化过程中的信息交互与协作来实现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仅考虑RIS相移矩阵设计的联合波束优化,CCEA通过设计RIS反射波波束形状改变了反射波在3维空间中的能量分布,进而提升了接收端信干噪比(SINR)和频谱效率;此外,基于种群的CCEA算法能够产生更加多样的解,因此在UAV和用户的不同位置设置下均能实现反射波对用户方向的有效覆盖,相对于传统方法能够避免局部最优、具有更强的应用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智能超表面 联合波束成 合作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最优和次优毫米波大规模波束成形阵列架构
6
作者 洪伟 徐俊 +11 位作者 陈继新 郝张成 周健义 于志强 杨广琦 蒋之浩 余超 胡云 侯德彬 朱晓维 陈喆 周培根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05-2415,共11页
波束成形(Beamforming)阵列技术是现代无线电系统的核心使能技术,其发展历程贯穿电磁学理论突破、半导体工艺革新和系统体制迭代3个维度。移动通信的演进进一步驱动了波束成形阵列技术的发展,特别地,混合波束成形阵列技术在5G 3GPP Rele... 波束成形(Beamforming)阵列技术是现代无线电系统的核心使能技术,其发展历程贯穿电磁学理论突破、半导体工艺革新和系统体制迭代3个维度。移动通信的演进进一步驱动了波束成形阵列技术的发展,特别地,混合波束成形阵列技术在5G 3GPP Release 15标准中被确立为5G毫米波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适应未来6G通信与感知的需求,毫米波波束成形阵列技术将向超大规模(>1000单元)、智能化(AI赋能)、异构(光电量融合)方向持续演进,为构建泛在智能连接提供核心使能基础。该文主要探讨面向6G毫米波通信的最优和次优大规模波束成形阵列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成 天线阵列 毫米波 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张颖 王晓颖 +3 位作者 张晨冉 王瑞芬 乔萌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ur,RG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RGNT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其中1例行RNA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RGNT患者年...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ur,RG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RGNT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其中1例行RNA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RGNT患者年龄8~22岁,平均15.5岁,肿瘤最大径1.2~5.7 cm。镜下见肿瘤表现为双相结构,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细胞形成的菊形团区域和由胶质成分构成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区域。免疫表型:Syn在菊形团区域呈阳性,GFAP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区域呈阳性。1例患者行RNA测序,结果示FGFR1基因p.K656E突变和PIK3CA基因p.E545A突变。结论RGNT相对少见,组织学和免疫表型具有特征性,其准确诊断对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神经元肿瘤 FGFR1 PIK3C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临床症状体征及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的影响
8
作者 魏树瑾 赵金荣 +4 位作者 张远龙 褚文娟 沈丹 黄薇伊 田璐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7-1003,共7页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临床症状体征及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80例,其中男21例、女59例,年龄(45.05±15.41)岁,根据蠕形螨感染情况将其分为蠕形螨阳性组...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临床症状体征及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80例,其中男21例、女59例,年龄(45.05±15.41)岁,根据蠕形螨感染情况将其分为蠕形螨阳性组(40例)和蠕形螨阴性组(40例),所有患者进行OSDI问卷调查、SPEED问卷调查,睑缘改变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液MMP-9含量测定、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泪液分泌检查,并比较两组之间指标的差异。结果SPEED问卷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7.68±2.80)、(6.28±1.99)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2,P=0.012);睑缘改变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3.63±1.53)、(2.85±0.77)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1,P=0.006);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2.25±1.86)、(1.08±1.33)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P=0.002);泪液MMP-9含量:蠕形螨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30.76±43.14)、(12.36±12.10)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8,P=0.013)。蠕形螨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检查、年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蠕形螨感染对多项临床症状体征产生影响,尤其是在SPEED问卷评分、睑缘改变、角膜荧光素染色和泪液MMP-9含量方面,其机制涉及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细胞损伤和免疫调节失衡等多方面因素。蠕形螨感染可能通过加重炎症反应和症状表现,影响MGD的临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螨感染 MMP-9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面砂轮磨削对角修形斜齿轮原理与分析
9
作者 尹逊民 贾海涛 +1 位作者 苏进展 常乐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8,共8页
为了减小作为振动激励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本文提出斜齿轮对角修形优化设计及大平面砂轮的磨削原理。由渐开线齿面方程和对角修形定义,分别计算齿根和齿顶的修形起始线;根据修形曲线的阶次和最大修形量,确定对角修形曲面,再与标准螺... 为了减小作为振动激励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本文提出斜齿轮对角修形优化设计及大平面砂轮的磨削原理。由渐开线齿面方程和对角修形定义,分别计算齿根和齿顶的修形起始线;根据修形曲线的阶次和最大修形量,确定对角修形曲面,再与标准螺旋面在法向方向上进行叠加,获得修形齿面。借助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 TCA)和齿面承载接触分析(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LTCA)方法,以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获得相应的对角修形参数。计算大平面砂轮的最小直径,基于假想产形斜齿条概念,推导大平面砂轮磨削对角修形的齿面方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修形优化后,不同修形曲线的阶次均可降低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阶次越高,效果越明显,最高达82.58%;大平面砂轮磨削时会产生齿面偏差,但偏差均控制在2μm以内,达到较高的齿面精度,且该方法易于数控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角修 大平面砂轮 磨削 承载传动误差 齿面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元素对钛/钢异种金属接头成形及微观组织影响
10
作者 孙清洁 陶玉洁 +3 位作者 甄祖阳 刘一搏 张清华 刘岳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T2Cu和CuSi3焊丝在相同工艺参数下对厚度为1 mm的TC4钛合金及304不锈钢进行焊接,并借助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OM)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研究了两种焊丝下的TC4/304异种金属焊接熔池冶金行为.对比... 采用T2Cu和CuSi3焊丝在相同工艺参数下对厚度为1 mm的TC4钛合金及304不锈钢进行焊接,并借助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OM)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研究了两种焊丝下的TC4/304异种金属焊接熔池冶金行为.对比分析了不同焊丝成分,尤其是Si元素的加入对TC4/304异种金属接头宏观成形、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元素的加入使液态熔池流动性显著增强,消除了凹陷和孔洞等缺陷,解决了焊缝背部熔合不良问题,焊缝宏观成形显著改善.两种焊丝均有效阻隔了Ti,Fe原子,钛/铜界面未生成Ti-Fe化合物,但在焊缝中心以及铜/钢界面处生成了少量Ti-Fe相.CuSi3焊丝中充足的Si元素不仅使Ti5Si3相形核生长的更加充分,在熔池流动的作用下均匀分布于焊缝中,对接头起到弥散强化作用.与T2Cu焊丝相比,CuSi3焊丝所得接头的抗拉强度提升了81.4%,最高达到366.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钢异种金属焊接 SI元素 焊缝成 微观结构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一个倒U形关系分析
11
作者 高嘉璘 高西 王雪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8,共11页
基于2010—2022年我国6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非线性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倒U形关系,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银行承担的风险会先上升后下降。... 基于2010—2022年我国6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非线性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倒U形关系,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银行承担的风险会先上升后下降。第二,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业务和不良贷款率在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形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数字经济通过倒U形曲线效应影响非利息收入业务和不良贷款率,进而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影响。第三,调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监管对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形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随着资本监管强度的提高,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倒U形曲线趋向平缓,且倒U形曲线的拐点向左移动。基于此,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数字经济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牢牢守住不发生银行风险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银行风险 倒U关系 资本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修形的新能源汽车星型减速器动态性能实验
12
作者 邓静 王自林 +1 位作者 蒋闯 苏建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7,共8页
针对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传动系统中行星销轴变形引发的啮合性能问题,探索齿轮拓扑修形对系统振动特性的优化路径。基于某星型减速器,构建包含螺旋线修形、二阶齿廓修正以及齿向拓扑优化的斜齿轮修形模型,综合考虑惰轮轴变形等非线性因素... 针对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传动系统中行星销轴变形引发的啮合性能问题,探索齿轮拓扑修形对系统振动特性的优化路径。基于某星型减速器,构建包含螺旋线修形、二阶齿廓修正以及齿向拓扑优化的斜齿轮修形模型,综合考虑惰轮轴变形等非线性因素。采用刚柔耦合建模方法在Masta软件中建立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啮合仿真和加载振动实验双重验证组合修形对减速器的啮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减速器振动幅值由原来的0.023 mm·s^(-2)下降到0.015 mm·s^(-2),下降了34.70%;齿面接触印痕面积扩大,内外啮合副接触应力分别减少20.5%和11.62%,且应力分布均匀;实测接触斑点与仿真预测接触斑点高度吻合。所提出的综合拓扑修形方法能有效改善动态啮合性能,建立的刚柔耦合模型可为复杂工况下的齿轮传动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可靠分析工具,修形优化策略对新能源商用车传动装置降噪减振具有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减速器 拓扑修 接触斑点 传递误差 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用铝合金渐进成形韧性断裂数值预测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高正源 李沛豪 +7 位作者 李正芳 安治国 李治兵 孙鹏飞 任重 李江 张义 乔正阳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142,共14页
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为了满足航天制造和汽车工业领域日益增长的高精度定制零件需求,轻量化制造已成为航天和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渐进成形技术以其柔性无模的特性满足了高精度、低成本、个性化生产的需求。铝合金因其优异的比... 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为了满足航天制造和汽车工业领域日益增长的高精度定制零件需求,轻量化制造已成为航天和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渐进成形技术以其柔性无模的特性满足了高精度、低成本、个性化生产的需求。铝合金因其优异的比强度和成形性,成为渐进成形的首选材料,但其在复杂应力条件下易发生韧性断裂,这对零件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挑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进步,有限元仿真技术与相关韧性断裂准则已成为预测铝合金成形断裂缺陷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的本构模型,并对宏观场景下快速预测的耦合韧性断裂准则与微观分析和高精度模拟的非耦合韧性断裂准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综述,探讨了各类本构模型和断裂准则在渐进成形中的适用性和精度,同时分析了通过优化网格尺寸、温度和刀具路径等工艺参数来提高成形性能并提升断裂预测精度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验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数值仿真在预测韧性断裂缺陷方面的准确性,并综述了工艺参数对材料韧性断裂预测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未来应聚焦于提升铝合金渐进成形性能和断裂预测精度,发展更精确的本构模型与韧性断裂准则,优化温度、网格尺寸和刀具路径等工艺参数。同时,探索新型铝合金及复合材料的断裂预测方法,结合多场耦合仿真技术,为高端制造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成 韧性断裂 铝合金 有限元分析 数值预测 断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高面形相位调控反射元件的研制
14
作者 潘永刚 王由德 +4 位作者 付秀华 林兆文 杜昕 谢海峰 石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63,共11页
根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使用要求,采用Ta_(2)O_(5)和SiO_(2)两种材料研制了高面形相位调控反射元件。基于等效层原理结合Essential Macleod软件优化获得膜层厚度敏感度较低的相位调控反射膜系。采用电子束离子辅助沉积方法,通过应力补偿... 根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使用要求,采用Ta_(2)O_(5)和SiO_(2)两种材料研制了高面形相位调控反射元件。基于等效层原理结合Essential Macleod软件优化获得膜层厚度敏感度较低的相位调控反射膜系。采用电子束离子辅助沉积方法,通过应力补偿校正了反射元件的面形。测试结果表明,该反射元件在45°入射时,632.8 nm±5 nm波段反射率为87.92%;1540 nm波段p光反射率为99.73%、s光反射率为99.80%、相位差为0.16°;1563 nm波段p光反射率为99.74%、s光反射率为99.78%、相位差为0.88°,反射面形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为0.00494λ(λ=632.8 nm),并通过了水溶性、附着力、温度冲击、湿热等试验,满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反射元件 相位差 调控 量子密钥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天线辅助的ISAC系统通感动态加权联合波束成形设计
15
作者 李飞 张杰 +1 位作者 李汀 宋云超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4,共14页
针对现有流体天线(FA)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系统难以实现通信与感知动态权衡,且传统优化方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联合优化通信与感知性能的FA辅助ISAC波束成形方案。首先,建立通信和速率与感知波束图增益加权和最大化模型,... 针对现有流体天线(FA)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系统难以实现通信与感知动态权衡,且传统优化方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联合优化通信与感知性能的FA辅助ISAC波束成形方案。首先,建立通信和速率与感知波束图增益加权和最大化模型,将通信速率最大化问题转换为加权最小均方误差(WMMSE)最小化形式,在发射功率约束下联合优化波束成形矩阵及收发端天线位置。然后,针对非凸的波束成形矩阵和FA位置优化问题,采用交替优化算法分解波束成形与位置优化子问题,结合泰勒展开与最大最小化(MM)算法构造凸松弛并推导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通信与速率和波束图增益上明显优于传统ISAC系统,且通过调节权值可实现通信与感知性能的灵活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天线 通感一体化 波束成 联合优化 加权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U形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超压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刘佳佳 张翔 +3 位作者 高志扬 张扬 陈玖强 靳马超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6,共14页
为探究U形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并探讨瓦斯爆炸超压衰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并结合某矿3906工作面情况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根据瓦斯爆炸机理搭建了数学模型,并依据前人实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 为探究U形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并探讨瓦斯爆炸超压衰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并结合某矿3906工作面情况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根据瓦斯爆炸机理搭建了数学模型,并依据前人实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此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其次,依序进行了模拟关键参数的优化,并得到了关键参数网格尺寸、迭代步长和点火温度的最合理设置分别为0.2 m、0.05 ms和1900 K,通过拟合得到了工作面爆炸超压峰值及其到达时间与爆心距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瓦斯爆炸超压衰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瓦斯体积分数和瓦斯积聚区压力3个主控因素的极差值依次减小,温度对于爆炸超压衰减的影响最显著,其中R值达到5.928。运用方差分析对影响瓦斯爆炸超压衰减率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方差值最大,瓦斯积聚区压力的方差值次之,瓦斯体积分数的方差值最小,其中温度的显著值F达到31.835,其余两项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通风 采煤工作面 瓦斯爆炸 超压衰减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形方法的并网变换器系统暂态同步稳定分析
17
作者 刘其辉 李开心 +2 位作者 蔡希鹏 朱益华 罗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3,共8页
锁相环(PLL)在电压源型变换器(VSC)并网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给新型电力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强非线性系统中。为此,针对具有较强非线性PLL的VSC并网系统,建立其暂态响应的2阶微分方程,并基于规范形方法推... 锁相环(PLL)在电压源型变换器(VSC)并网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给新型电力系统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在强非线性系统中。为此,针对具有较强非线性PLL的VSC并网系统,建立其暂态响应的2阶微分方程,并基于规范形方法推导PLL输出相位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的同步稳定机理,提出新的暂态稳定判据,揭示影响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VSC有功出力、电网电感、PLL的比例积分参数是影响暂态同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与实验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换器 非线性分析 规范方法 锁相环 暂态同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18
作者 吴丽丽 刘艳霞 +1 位作者 武海鹏 韩港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1,共15页
为解决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阴角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用1个冷弯薄壁方钢管和2个U形钢管焊接成L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形式。设计了5组共10根试件的轴压试验,并开展了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厚度、... 为解决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阴角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用1个冷弯薄壁方钢管和2个U形钢管焊接成L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形式。设计了5组共10根试件的轴压试验,并开展了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厚度、U形管外伸长度和钢材强度等参数对构件承载力和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试件的主要破坏形态为中上部局部鼓曲破坏,适量增大U形管外伸长度可以提高承载力,但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易发生弯扭破坏;承载力和延性随着钢管厚度和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加;混凝土强度对构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荷载的影响都很小,但对曲线下降段的影响较大;试件端部和中部截面阴角处的混凝土应力值比各边中部更大,说明采用U形钢管与方钢管组合的方式改善了阴角处钢管对混凝土约束普遍较弱的问题。基于“统一理论”,给出了两种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两种计算方法在0.44~1.94的约束效应系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U 钢管混凝土柱 轴心受压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内置预压碟簧U形钢板自复位耗能支撑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董慧慧 苏灿 +2 位作者 韩强 杜修力 古智钧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5-1065,共11页
为了满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功能可恢复性,针对纯耗能阻尼器具有较大残余变形的问题,本文发展了一种装配式内置预压碟簧U形钢板自复位耗能支撑(U-SCEB),该支撑由预压组合碟簧自复位系统和U形钢板阻尼器耗能系统并联组成。相较于现有的... 为了满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功能可恢复性,针对纯耗能阻尼器具有较大残余变形的问题,本文发展了一种装配式内置预压碟簧U形钢板自复位耗能支撑(U-SCEB),该支撑由预压组合碟簧自复位系统和U形钢板阻尼器耗能系统并联组成。相较于现有的组合碟簧自复位耗能支撑,U-SCEB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且可实现现场完全装配,震后可方便更换损坏的U形板。阐述了U-SCEB的构造与工作机理,并建立了其恢复力模型。通过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组合碟簧的自复位能力和U形钢板的耗能能力,进一步对U-SCEB开展拟静力试验研究其滞回性能。建立了该支撑的实体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设计参数对U-SCEB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自复位耗能支撑的构造简单且自复位机理清晰,可实现现场装配,各部件均可更换,恢复力模型呈双旗帜特征;在循环往复拉压荷载作用下,支撑的破坏主要表现为U形钢板的平直段与弯曲段连接处出现塑性破坏,滞回曲线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为了实现支撑优良的自复位能力,组合碟簧的预压力需大于或等于U形钢板的最大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耗能支撑 组合碟簧 U钢板 滞回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斜拉桥整体受力特性与截面刚度分配
20
作者 李晓斌 宋汶灵 +4 位作者 谢明志 张勇 杨灯 包杰 曾甲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全联主梁采用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跨海斜拉桥中系首次采用。为探明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主梁沿纵桥向的静力受力特点,建立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主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全联主梁采用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跨海斜拉桥中系首次采用。为探明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主梁沿纵桥向的静力受力特点,建立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主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静力响应分析,揭示刚度分配和一期压重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截面应力峰值均出现在主墩及辅助墩处;主墩处主梁截面承受的轴向压力及负弯矩最大,辅助墩处主梁截面承受的竖向剪力最大,负弯矩较大,该处钢箱梁截面的正应力水平最高,尤其是钢箱梁顶缘的正应力水平远高于主墩处。综合分析主梁截面刚度及其分布情况、内力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一期压重混凝土板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辅助墩处主梁截面为最不利受力位置,其受力状态更加需要关注。与普通组合梁相比,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的构件在工厂预制,可以在海湾深水区装配化实现快速建造,在工程经济性、抗风性能、海湾深水施工条件、高速列车行车性能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斜拉桥 有限元法 静力行为 刚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