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云南小凉山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调查及其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阿苏大岭 马立山 +1 位作者 金古五斤 彭强兴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3期261-265,共5页
1982年,刘尧汉、陈久金、卢央发表《论彝族太阳历》和《世界天文历上具有特色的彝族太阳历》等文章,介绍了彝族古代曾经使用过一年为十个月的历法,并论述了它在历法史上的科学价值。目前,这种历法在大凉山地区还有许多人知道。
关键词 彝族太阳历 小凉山彝族 初步分析 凉山地区 彝族自治县 天文历法 云南 调查资料 大年 小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夏太阳历五千年——从彝族十月太阳历看《夏小正》原貌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尧汉 陈久金 卢央 《云南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71-79,共9页
本文认为,根据对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天文历法进行的调查和有关文献记载,可以借彝族十月太阳历恢复《夏小正》的原貌,即《夏小正》本是十月太阳历,而不是一年为十二个月的阴阳历。彝历和《夏小正》这两个十月太阳历同源于远古羌历,可称“... 本文认为,根据对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天文历法进行的调查和有关文献记载,可以借彝族十月太阳历恢复《夏小正》的原貌,即《夏小正》本是十月太阳历,而不是一年为十二个月的阴阳历。彝历和《夏小正》这两个十月太阳历同源于远古羌历,可称“彝夏太阳历”,它证明中华民族具有世界文明史上罕有的、历史悠久的科学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太阳历 火把节 阳历 白族 凉山彝族 世界文明 历法 土家族 阴历 南诏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 被引量:36
3
作者 陈久金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年第4期305-319,共15页
一、《夏小正》与《月令》季节差异的逐月分析《夏小正》的原文早已散失,后人只能从《大戴礼记·夏小正传》中知其概貌。然而,《夏小正传》中的正文和释文是混在一起的,更为严重的是,《传》的作者将《夏小正》一年为十个月的历法,... 一、《夏小正》与《月令》季节差异的逐月分析《夏小正》的原文早已散失,后人只能从《大戴礼记·夏小正传》中知其概貌。然而,《夏小正传》中的正文和释文是混在一起的,更为严重的是,《传》的作者将《夏小正》一年为十个月的历法,当作一年为十二个月来解释,以至于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夏小正》的内容造成了困难。《夏小正》的历法究竟是一年为十个月,还是一年为十二个月,只须将各月星象的出没情况作一全面的分析,就可以一目了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太阳历 十月历 星象 天象 历法 农历 斗柄 季节 大戴礼记 彝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历与阴阳五行——“太阳与中华文化”之一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明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101,共7页
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绕不开《周易》与《黄帝内经》,解释这两部经典绕不开阴阳五行。《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作,《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的代表作;《周易》的基础在阴阳,《黄帝内经》的基础在阴阳五行。可以这样说,阴阳五... 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绕不开《周易》与《黄帝内经》,解释这两部经典绕不开阴阳五行。《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作,《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的代表作;《周易》的基础在阴阳,《黄帝内经》的基础在阴阳五行。可以这样说,阴阳五行玄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玄了;阴阳五行死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死了;阴阳五行活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活了。源头文化中,无处不在的阴阳五行真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认识了天文历法,才能真正认识阴阳五行。太阳历中的阴阳五行,是那样的精美精致,是那样的规律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太阳历 彝族十月太阳历 华夏十二月太阳历 阴阳五行 中医文化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天文学史专著——评介《彝族天文学史》
5
作者 程志方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在天文学界,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几乎没有天文学可言;少数民族的天文学史以至整个科学文化史,都是缺乏研究价值的领域。 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却不能说它毫无“根据”。在旧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无人问津。解放以... 在天文学界,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几乎没有天文学可言;少数民族的天文学史以至整个科学文化史,都是缺乏研究价值的领域。 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却不能说它毫无“根据”。在旧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无人问津。解放以后,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作为中国天文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建立起来了,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万字的《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二集),就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研究有关少数民族天文学的专辑,收录了对东北和西南地区十多个少数民族天文学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展示了新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工作从无到有的巨大进步,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天文学 《夏小正》 彝族太阳历 中国天文学史 阳历 历法 农历 十二个月 十月历 星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法三正论、殷历、周历、干支纪年起源考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爱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37-142,共6页
一、引言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史记·历书》曰:“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在历史上,这是中国“三正论”的最初由来。本世纪20年代末,日本著名汉学家新城新藏著《东洋天文学史研... 一、引言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史记·历书》曰:“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在历史上,这是中国“三正论”的最初由来。本世纪20年代末,日本著名汉学家新城新藏著《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一书,否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间,官颁与民用间,在历法上的不统一性,因而认为司马迁以来的“三正论”,为“中国上古天文历法发展史”上“系累非浅”的“憾事”。而新城新藏此说,为张汝舟先生所接受,著有《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一书。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表解》一文的叁表解中,将“三正论”与“岁星纪年”、“四象”、“三统”等,并列为“四害”之一。我认为,新城新藏与张汝舟等对“三正论”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纪年 司马迁 中国历法 天文历法 新城新藏 阴阳合历 殷历 彝族太阳历 历术甲子篇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小正》的内容和时代 被引量:9
7
作者 何幼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3-30,共8页
《夏小正》是《大戴礼记》的一篇。据《汉书》的《儒林传》说,《大戴礼记》属于儒家的礼书。可是,由于它的内容驳杂,有些篇章的性质同礼学根本无关,如《帝系姓》、《五帝德》属于史学,《保傅》篇属于教育,《夏小正》属于时则,因之,它一... 《夏小正》是《大戴礼记》的一篇。据《汉书》的《儒林传》说,《大戴礼记》属于儒家的礼书。可是,由于它的内容驳杂,有些篇章的性质同礼学根本无关,如《帝系姓》、《五帝德》属于史学,《保傅》篇属于教育,《夏小正》属于时则,因之,它一向不被儒家当作正宗的礼书;尽管它在两汉曾被列于学官,当时传承和研治的人就很少,长期也无人为之作注。它在这些方面,比之《小戴礼记》要逊色得多。《夏小正》有单行本,由于“文句简奥”,注释者不乏其人,可是至今迄无定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戴礼记 物候 彝族太阳历 天文学史 儒家 历法 天象 秦汉之际 单行本 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历法与中医十大基础问题解答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明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9,共7页
百年来,中医文化的理论基础一直被斥之为"玄学"。阴阳五行,则是备受质疑的第一对象。在彝族、苗族所保存的太阳历里,阴阳五行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与玄学毫无关系。天文历法与中医文化中需要我们解... 百年来,中医文化的理论基础一直被斥之为"玄学"。阴阳五行,则是备受质疑的第一对象。在彝族、苗族所保存的太阳历里,阴阳五行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与玄学毫无关系。天文历法与中医文化中需要我们解答的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四时、奇偶之数、八风、五音六律、时间与空间、道这十大基础问题。天文历法确定的是时间单位与时间系统,时间单位与时间系统本身是一个严密的数理体系。忘记了源头的天文历法,仅仅以书论书,根本无法认识阴阳五行,根本无法认识中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历法 中医文化 玄学 彝族十月太阳历 苗族古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