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枯萎病拮抗菌的鉴定及促生防病效果
1
作者 李铮 王允瑶 +5 位作者 郭增祥 栾涵钰 付瑶 王伟 晋玲 王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70,共10页
明确当归枯萎病拮抗菌DST27、HQT43的分类地位,并评价其生防效果,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盆栽试验验证生防菌对当归的促生能力,对当归枯萎病的防效及对当归根际土... 明确当归枯萎病拮抗菌DST27、HQT43的分类地位,并评价其生防效果,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盆栽试验验证生防菌对当归的促生能力,对当归枯萎病的防效及对当归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前期分别从党参和黄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具有溶磷、固氮和抑菌功能菌株DST27和HQT43,基于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菌株DST27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HQT43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DST27及复合菌剂(DST27:HQT43=1:1)对当归茎粗、地上部分鲜重、干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均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盆栽试验表明,生防菌剂对当归枯萎病的预防作用强于防治作用:预防组处理中,DST27、HQT43和DST27+HQT43(1:1)对当归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1.88%、43.75%和73.53%;防治组处理中,防治效果分别为65.62%、34.38%和43.75%。生防菌处理后,当归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相对于对照显著增多,而真菌数量明显减少。DST27+HQT43以1:1比例混合施用对当归根际土壤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最显著。DST27与HQT43以1:1比例混合施用能明显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促进作物生长,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枯萎病 短小芽胞杆菌DST27 微白黄链霉菌HQT43 菌种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