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岷江源区两种优势针叶树当年生小枝性状与生物量分配随海拔的分异规律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宁
王金牛
+5 位作者
石凝
王丽华
朱牛
田炳辉
张林
盖艾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814-9826,共13页
当年生小枝具有较少的次生组织,同时是植物分支系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木本植物当年生小枝性状与生物量分配的海拔变化是理解物种对不同生境适应策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岷江源区两种优势亚高山针叶乔木(紫果云杉和岷江冷杉...
当年生小枝具有较少的次生组织,同时是植物分支系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木本植物当年生小枝性状与生物量分配的海拔变化是理解物种对不同生境适应策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岷江源区两种优势亚高山针叶乔木(紫果云杉和岷江冷杉)当年生小枝性状(茎长、茎粗、比茎长)与不同部位器官(茎、叶)的生物量随天然生境的海拔(3500—3550 m、3650—3700 m和3800—3850 m)变化,尝试揭示两物种当年生小枝在不同海拔下的生物量权衡及其生长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下茎生物量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差异,3650—3700 m处的茎生物量变异最大(128.4%)。(2)云杉的茎生物量、总叶生物量与海拔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比茎长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0.05);冷杉的总叶生物量与海拔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3)随着海拔的升高,云杉茎生物量分配比逐渐从33.0%降低到27.0%;而冷杉的茎生物量分配比则从23.0%渐增至28.0%。(4)3500—3550 m和3650—3700 m两处的云杉茎生物量与总叶生物量、茎长与茎粗呈异速生长关系;3500—3550 m、3650—3700 m和3800—3850 m三处的冷杉茎生物量与总叶生物量、茎长与茎粗一直呈现异速生长关系。两种针叶树的茎生物量分配比及相关性状随海拔的变化差异表明冷杉更适应高海拔的胁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源区
海拔
当年生小枝
植物性状
异速
生
长
适应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东南缘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茎叶性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9
2
作者
何家莉
王金牛
+5 位作者
周天阳
宋怡珂
查琳
Niyati Naudiyal
石凝
吴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49-2358,共10页
通过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岷江源区三处高山林草交错带采集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测量小枝的茎长、茎粗与茎生物量,沿海拔梯度自然分布的空间变化对比其当年生小枝的茎结构与生物量及其相互关系,接着比较了总叶质量和比叶面积的变化,最后通...
通过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岷江源区三处高山林草交错带采集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测量小枝的茎长、茎粗与茎生物量,沿海拔梯度自然分布的空间变化对比其当年生小枝的茎结构与生物量及其相互关系,接着比较了总叶质量和比叶面积的变化,最后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究小枝茎叶性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有助于理解陇蜀杜鹃适应异质环境的生态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除弓杠岭外,斗鸡台与卡卡山土壤因子在海拔间差异显著,相似海拔不同山地间土壤因子也存在显著差异。(2)除卡卡山高海拔比叶面积显著小于低海拔外,其他样地的小枝茎性状(茎长、茎粗、比茎长和茎生物量)和叶性状(总叶质量和比叶面积)在海拔间并无显著差异,相似海拔不同坡体间茎粗、茎生物量以及比茎长差异也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弓杠岭(3963 m)的茎长显著大于卡卡山(3921 m)(P<0.05)。(3)小枝茎长、茎粗与茎生物量之间均为异速生长关系,且茎生物量累积速率大于茎长和茎粗增加的速率,且茎长的增加速率约为茎粗的2.8倍。(4)CCA排序结果表明,11个土壤环境因子中,碳含量、碳氮比、有机碳含量、总磷和容重对植物性状有显著的影响,但在海拔及不同山体间影响小枝茎叶性状的土壤因子不同。由此可知,较小的海拔梯度变化对小枝茎叶性状影响较小,土壤因子是导致小枝茎叶性状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蜀杜鹃
当年生小枝
茎
生
物量
茎结构性状
异速
生
长
CCA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岷江源区两种优势针叶树当年生小枝性状与生物量分配随海拔的分异规律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宁
王金牛
石凝
王丽华
朱牛
田炳辉
张林
盖艾鸿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网络芒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监测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阿坝师范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814-9826,共13页
基金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436)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021XBZG-XBQNXZ-A-007)
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CS-OP-2021-06)。
文摘
当年生小枝具有较少的次生组织,同时是植物分支系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木本植物当年生小枝性状与生物量分配的海拔变化是理解物种对不同生境适应策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岷江源区两种优势亚高山针叶乔木(紫果云杉和岷江冷杉)当年生小枝性状(茎长、茎粗、比茎长)与不同部位器官(茎、叶)的生物量随天然生境的海拔(3500—3550 m、3650—3700 m和3800—3850 m)变化,尝试揭示两物种当年生小枝在不同海拔下的生物量权衡及其生长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下茎生物量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差异,3650—3700 m处的茎生物量变异最大(128.4%)。(2)云杉的茎生物量、总叶生物量与海拔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比茎长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0.05);冷杉的总叶生物量与海拔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3)随着海拔的升高,云杉茎生物量分配比逐渐从33.0%降低到27.0%;而冷杉的茎生物量分配比则从23.0%渐增至28.0%。(4)3500—3550 m和3650—3700 m两处的云杉茎生物量与总叶生物量、茎长与茎粗呈异速生长关系;3500—3550 m、3650—3700 m和3800—3850 m三处的冷杉茎生物量与总叶生物量、茎长与茎粗一直呈现异速生长关系。两种针叶树的茎生物量分配比及相关性状随海拔的变化差异表明冷杉更适应高海拔的胁迫环境。
关键词
岷江源区
海拔
当年生小枝
植物性状
异速
生
长
适应性策略
Keywords
Minjiang headwater region
altitude
current year twigs
plant traits
heterogeneous growth
adaptive strategies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南缘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茎叶性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9
2
作者
何家莉
王金牛
周天阳
宋怡珂
查琳
Niyati Naudiyal
石凝
吴彦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49-235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144045,31971436)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CS-OP-2018-07)。
文摘
通过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岷江源区三处高山林草交错带采集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测量小枝的茎长、茎粗与茎生物量,沿海拔梯度自然分布的空间变化对比其当年生小枝的茎结构与生物量及其相互关系,接着比较了总叶质量和比叶面积的变化,最后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究小枝茎叶性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有助于理解陇蜀杜鹃适应异质环境的生态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除弓杠岭外,斗鸡台与卡卡山土壤因子在海拔间差异显著,相似海拔不同山地间土壤因子也存在显著差异。(2)除卡卡山高海拔比叶面积显著小于低海拔外,其他样地的小枝茎性状(茎长、茎粗、比茎长和茎生物量)和叶性状(总叶质量和比叶面积)在海拔间并无显著差异,相似海拔不同坡体间茎粗、茎生物量以及比茎长差异也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弓杠岭(3963 m)的茎长显著大于卡卡山(3921 m)(P<0.05)。(3)小枝茎长、茎粗与茎生物量之间均为异速生长关系,且茎生物量累积速率大于茎长和茎粗增加的速率,且茎长的增加速率约为茎粗的2.8倍。(4)CCA排序结果表明,11个土壤环境因子中,碳含量、碳氮比、有机碳含量、总磷和容重对植物性状有显著的影响,但在海拔及不同山体间影响小枝茎叶性状的土壤因子不同。由此可知,较小的海拔梯度变化对小枝茎叶性状影响较小,土壤因子是导致小枝茎叶性状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陇蜀杜鹃
当年生小枝
茎
生
物量
茎结构性状
异速
生
长
CCA排序
Keywords
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current year twig
stem biomass
stem morphological traits
allometry
CCA
分类号
S685.2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岷江源区两种优势针叶树当年生小枝性状与生物量分配随海拔的分异规律
张宁
王金牛
石凝
王丽华
朱牛
田炳辉
张林
盖艾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东南缘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茎叶性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何家莉
王金牛
周天阳
宋怡珂
查琳
Niyati Naudiyal
石凝
吴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