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传精神”与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学资源 被引量:2
1
作者 毕文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文学传统是经由诸多作家不断开掘的文学主题,而文学资源的影响也成为当代作家无法轻易摆脱的内在规定。在作为当代长篇小说重要文学资源的"史传传统"那里,这种影响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形态,既有无法预料的庞杂,也有可以认真梳理... 文学传统是经由诸多作家不断开掘的文学主题,而文学资源的影响也成为当代作家无法轻易摆脱的内在规定。在作为当代长篇小说重要文学资源的"史传传统"那里,这种影响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形态,既有无法预料的庞杂,也有可以认真梳理的潜在关联,它们不仅是文学创作精神的凝固,也是叙事要素、美学经验的彰显与延续,正是在这样的矛盾语境中,作为当代长篇小说文学资源的"史传精神"对当代长篇小说文体构成了深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 文学资源 当代长篇小说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2
作者 阎浩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222,共10页
理性、冷静、科学地剖析现实社会,全方位地展示时代社会风貌,是以《子夜》为代表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特色与精髓。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史诗性追求的长篇小说作者并非都有意识地师法茅盾,虽然笼统说存在一种“茅盾类型”未尝不可。“十... 理性、冷静、科学地剖析现实社会,全方位地展示时代社会风貌,是以《子夜》为代表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特色与精髓。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史诗性追求的长篇小说作者并非都有意识地师法茅盾,虽然笼统说存在一种“茅盾类型”未尝不可。“十七年”史诗类长篇小说与茅盾式长篇小说在精神实质上存在重要差异,除了个别作品外,它们与“茅盾传统”形似而神不似,甚至形亦不全似。新时期以后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也不尽合“茅盾传统”的基本特征。当代长篇小说最接近茅盾写法的是姚雪垠的《李自成》和柯云路的“改革四部曲”。姚雪垠奉茅盾为师,柯云路却不曾明言受茅盾影响。“茅盾传统”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命运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导向与规约、时代现实语境及作家个人气质素养。“茅盾传统”的当代命运正是茅盾本人在中国当代文艺和文化界特殊地位与境遇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茅盾传统 姚雪垠 柯云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学经典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书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大众文化 审美意识 艺术风格 文学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的民间文学元素
4
作者 马小燕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162-169,共8页
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大量使用民间文学元素,表现在吸收民间传说故事、对民间歌谣的运用、对充满哲理的民间谚语的大量采用等方面。它发挥了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控诉旧西藏社会的苦难生活等作用。这一方面说... 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大量使用民间文学元素,表现在吸收民间传说故事、对民间歌谣的运用、对充满哲理的民间谚语的大量采用等方面。它发挥了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控诉旧西藏社会的苦难生活等作用。这一方面说明了西藏民间文学传统的源远流长,反映出民间文学对作家写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当代作家对藏族文化的熟稔与认同,反映出西藏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是社会主义新西藏文化兴盛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的民俗书写
5
作者 马小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88-94,145,共8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民俗文化一直是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描写的对象之一,经历了试验性描写、全景式深描和集约化展示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猎奇到欣赏的审美观念的转变,折射出西藏民俗的发展变迁,呈现出纪实性、变迁性的特点,表现出构...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民俗文化一直是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描写的对象之一,经历了试验性描写、全景式深描和集约化展示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猎奇到欣赏的审美观念的转变,折射出西藏民俗的发展变迁,呈现出纪实性、变迁性的特点,表现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 民俗 深描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的饮食文化探析
6
作者 马小燕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137,共5页
西藏饮食文化是西藏民众适应特殊自然环境的结果,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彰显出西藏饮食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发展轨迹,表现了西藏民众对多种饮食文化的接受和吸收,反映了西藏社会的百态。作家们对西藏民... 西藏饮食文化是西藏民众适应特殊自然环境的结果,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彰显出西藏饮食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发展轨迹,表现了西藏民众对多种饮食文化的接受和吸收,反映了西藏社会的百态。作家们对西藏民众食物偏好和饮食结构变化过程的描写,折射出西藏社会的变迁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当代汉语长篇小说 饮食文化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代藏族长篇小说中的色空观念
7
作者 方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98-103,共6页
藏传佛教深深影响着藏族作家的创作,使其作品所反映的世界常常是精神决定物质的不同于常态文学的幻与真之世界。由于深受全民族信教氛围的影响,当代藏族作家在自己的史诗级小说中,都不同程度地复述佛教教义所确定之真与幻,体现出对天国... 藏传佛教深深影响着藏族作家的创作,使其作品所反映的世界常常是精神决定物质的不同于常态文学的幻与真之世界。由于深受全民族信教氛围的影响,当代藏族作家在自己的史诗级小说中,都不同程度地复述佛教教义所确定之真与幻,体现出对天国真境的宣扬与现世幻境的暗示,并浓墨重彩地描写信徒们的赎罪、替罪与虔诚修持行为,从而流露出对来世真境天国的无限向往。但是,藏族作家在创作时也需要把握好一种作品内在人生价值趋向度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藏族长篇小说 藏传佛教 天国真境 现世幻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史诗创作资源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懿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82,共7页
史诗性追求是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一种主导倾向,从俄国和苏联文艺理论寻找中国当代史诗理论的渊源,展示史诗性长篇小说的可能选择和光明前景,认为史诗性长篇小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叙事形式。
关键词 史诗性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史诗理论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路之旅——论张执浩《水穷处》
9
作者 萧映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7-119,共3页
本文以张执浩的长篇小说《水穷处》作为文本基础,从寻找、表演、启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现实生活中人的伦理迷离困境,并展示处于困境中的人们重建自我的努力。
关键词 当代长篇小说 伦理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