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资本与非遗资源化的当代进路
1
作者 向丽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贵重”且可“行走”的存在。其“贵重性”和“行走性”成为当代语境中对于非遗价值发掘与活态再生的两个隐秘而重要的维度。在今天,美学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竞争力,在社会转型和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贵重”且可“行走”的存在。其“贵重性”和“行走性”成为当代语境中对于非遗价值发掘与活态再生的两个隐秘而重要的维度。在今天,美学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竞争力,在社会转型和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与此相应地,审美资本通过诉诸审美和艺术及其蕴藉的审美经验、情感、趣味、品味等及其重构而发生作用,从而带来社会物质增长,并加快实现人类美好生活。非遗以其情感性、趣味/品味性以及治理性具有成为审美资本的潜源性力量,但如何将非遗真正作为一种审美资本,实践其再生与行走,还需要结合本土美学的深度发掘,从而推进其当代进路。藉由对本土美学的把握与发掘,非遗数据化、非遗品牌化、非遗生活化等非遗资源化的可持续性推进,对非遗本土性的源/智与当代创/造之间的多重内生关系的深度发掘与活态转化,非遗资源化的当代进路才得以真正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资本 非遗资源化 非遗美学 本土美学 当代进路 艺术疗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审美介入与当代进路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大桥 漆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6,共8页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进路秉承马克思对感性生成的生命主体的垂询,以一种介入日常生活内部肌理和微观感性世界的方式来重建日常生活与当代美学的关联,因此为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进路继承并发展了批判...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进路秉承马克思对感性生成的生命主体的垂询,以一种介入日常生活内部肌理和微观感性世界的方式来重建日常生活与当代美学的关联,因此为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进路继承并发展了批判理论,也与现象学、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美学对日常生活研究不同,其日常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介入性。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重建中国当代的日常生活美学极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美学 审美介入 当代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思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当代进路
3
作者 李心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实践概念自亚里士多德引入哲学以后便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意义。几千年来,无数哲学家把实践作为批判的工具来使用和构建自己的体系,但鲜有人探究实践本身得以成立的可能性基础。马克思在实践与生活的对立统一中把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为实践... 实践概念自亚里士多德引入哲学以后便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意义。几千年来,无数哲学家把实践作为批判的工具来使用和构建自己的体系,但鲜有人探究实践本身得以成立的可能性基础。马克思在实践与生活的对立统一中把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为实践,并将其作为辩证法的物质载体,从而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希望之门。马克思的思想文本和现实生活是我们探寻马克思实践范畴当代意义基本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范畴 生活世界 当代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