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一种政治认识论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1
作者 郇庆治 赵方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2,共14页
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学界是一种源自马克思的批判概念与方法,并经由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的自觉构建,而逐渐形成的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的系统性批判分析,尤其是当代国外(欧美)马克思主义学者或左翼学者的学术理论... 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学界是一种源自马克思的批判概念与方法,并经由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的自觉构建,而逐渐形成的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的系统性批判分析,尤其是当代国外(欧美)马克思主义学者或左翼学者的学术理论成果。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整体背景语境,这一批判理论研究在当代中国社会至少承担着三个方面的“政治认识论功能(价值)”:科学认知、正确价值立场、大众社会政治动员。然而,以生物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数字(平台)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和生态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为例的分析表明,当代中国学界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呈现出议题或论域“碎片化”的突出表征,因而难以充分发挥其政治认识论功能。更好发挥它的政治认识论功能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升这一理论研究的中国相关性:一是彰显或阐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主义意涵;二是自觉构建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政治认识论 议题碎片化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资本主义精神权力批判
2
作者 李重 张宇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9,I0003,共12页
精神权力作为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全新面向,针对后工业时代生命政治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就资本主义社会权力运行与治理模式提出了不同的分析进路,其核心是揭示权力对象从生物性生命转向精神领域。斯蒂格勒在其后期的技术批判中将后工业社... 精神权力作为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全新面向,针对后工业时代生命政治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就资本主义社会权力运行与治理模式提出了不同的分析进路,其核心是揭示权力对象从生物性生命转向精神领域。斯蒂格勒在其后期的技术批判中将后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的增殖方式描述为记忆技术深度操纵意识从而在消费市场支配主体行为的过程,他认为资本与技术合谋所诞生的精神权力是在21世纪审视资本主义异化问题的重要入口。韩炳哲则试图改写自福柯以来的生命政治范式,其创造性提出的精神政治学将新自由主义视为以精神为目标的权力管控模式:在从规训向功绩社会的范式转变过程中外部强制性权力让位于从精神出发实现对主体掌控与利用的权力。审视和反思斯蒂格勒、韩炳哲等对当代资本主义精神权力的批判有助于探究当代资本主义精神权力的形成条件和运作逻辑,对于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拓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代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精神权力 斯蒂格勒 韩炳哲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
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17,共1页
作者:海科·菲尔德纳/法比奥·维吉译者:许娇娜/黄漫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间:2024年2月本书是一部思考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学术力作。两位作者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批判和拉康的力比多经济批判,对2008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作者:海科·菲尔德纳/法比奥·维吉译者:许娇娜/黄漫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间:2024年2月本书是一部思考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学术力作。两位作者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批判和拉康的力比多经济批判,对2008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性质、原因和后果进行了阐释与分析,对作为西方现代社会无意识矩阵的价值形式加以批判。本书结合马克思和拉康互补的双重视角,阐明资本主义矩阵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模式,不仅解构了资本无限增殖的神话,还彻底批驳了资本主义作为社会再生产模式的逻辑性、合理性以及表面的一致性,使其构成性的扭曲与历史局限性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从而指导人们认识当下危机并采取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当代资本主义 表现模式 社会无意识 力比多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批判理论 无限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洛克国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形成及其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湘珍 张亮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4,共4页
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30年代的乐观主义观点,波洛克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验并非已然成功,而计划因素的引入将有效地甚至是无限期地控制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在此基础上,波洛克于40年代初提出了自己的"国家资本主义理... 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30年代的乐观主义观点,波洛克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验并非已然成功,而计划因素的引入将有效地甚至是无限期地控制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在此基础上,波洛克于40年代初提出了自己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随着自身经济基础的转变都或快或慢地发生了变化。正是在波洛克所提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法兰克福学派调整了自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方式,推动了批判理论的逻辑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理论 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否存在双重路径?--对艾伦·布坎南内在批判与外在批判的反思
5
作者 王新生 刘盛威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共11页
如何阐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理解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前提。艾伦·布坎南提出了双重路径的建构与阐释视角--非法权的外在批判与法权的内在批判,从而把马克思正义思想以内在批判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布坎南的建构与阐释是失败... 如何阐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理解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前提。艾伦·布坎南提出了双重路径的建构与阐释视角--非法权的外在批判与法权的内在批判,从而把马克思正义思想以内在批判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布坎南的建构与阐释是失败的。首先,其双重建构存在着两条路径之间的对抗。其次,其外在建构忽略了法权批判的可能性。最后,其内在建构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逻辑。布坎南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误读了历史唯物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双重路径的设想没有合理性。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我们仍然可以提出一种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双重路径--低阶批判与高阶批判。这样理解的“双重路径”,清晰地呈现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内在构成,将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提供真正合乎马克思本人思想的方法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坎南 马克思 正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振良 《新视野》 1997年第6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当代资本主义 经济理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台”与“背景”的制度性分离——论南希·弗雷泽对资本主义危机的结构性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其洪 兰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2,177,共9页
南希·弗雷泽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前台”与“非经济背景”关系的全面分析,挖掘出资本主义在结构上存在着生产与再生产、人类与自然、经济与政治、剥削与征用的四重分离。这些分离形成了一种被制度化的社会秩序,构成了资本主义... 南希·弗雷泽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前台”与“非经济背景”关系的全面分析,挖掘出资本主义在结构上存在着生产与再生产、人类与自然、经济与政治、剥削与征用的四重分离。这些分离形成了一种被制度化的社会秩序,构成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同时,“前台”与“背景”的分离关系不是偶然的、给定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积累体制的变化而历史性地生成的,这使得经济与非经济要素间的边界愈发难以界定,因而对边界的捍卫或挑战成为当代社会斗争的主要内容。为此,弗雷泽使用“边界斗争”的概念,提出有关边界划分的规范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图景进行扩大的想象。弗雷泽兼顾阶级与地位、再分配与承认、文化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危机批判方法,是对传统批判理论宏大叙事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前台 非经济背景 资本主义危机 批判理论 边界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理性与工具理性——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守昌 李伟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2,共5页
启蒙理性与工具理性———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王守昌李伟中(一)启蒙的概念。“启蒙”,英文是Enlightment。从词的意义来看,它的含义是阐明、澄清、照亮。它给人启发和启示。演变成专有名词“启蒙运动”时,它... 启蒙理性与工具理性———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王守昌李伟中(一)启蒙的概念。“启蒙”,英文是Enlightment。从词的意义来看,它的含义是阐明、澄清、照亮。它给人启发和启示。演变成专有名词“启蒙运动”时,它的意思是思想解放运动、社会解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理性 工具理性 当代资本主义 批判
全文增补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嬗变的社会根源——从哲学转向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9
作者 韩秋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3,共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向可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分为战前及战后两大历史阶段。战前主要以哲学理论为主,战后主要以当代资本主义理论为主。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嬗变是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等一系列明显...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向可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分为战前及战后两大历史阶段。战前主要以哲学理论为主,战后主要以当代资本主义理论为主。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嬗变是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等一系列明显的新变化同步发生的,是对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与外部的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新变化在理论方向、理论探讨等方面的说明。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切地关注和深入地研究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危机问题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嬗变,一方面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与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理论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理论
10
作者 陈振明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68-74,共7页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社会变革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 当代西方社会 马尔库塞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数字劳动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卓红 郭晓晴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8,共11页
全球步入信息社会,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劳动在延续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同时,被一般数据所裹挟和重构,成为全新的劳动方式,即数字劳动。当代西方左翼从资本主义剥削逻辑的重要概念--数字劳动批判入手,以数据为中介形式,开展对资本主义的全景式... 全球步入信息社会,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劳动在延续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同时,被一般数据所裹挟和重构,成为全新的劳动方式,即数字劳动。当代西方左翼从资本主义剥削逻辑的重要概念--数字劳动批判入手,以数据为中介形式,开展对资本主义的全景式批判,构建起数字劳动批判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批判的传统,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数字劳动的批判,揭露当今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尝试通过冲破信息技术革新的藩篱,设想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系统性危机的图景与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左翼 数字劳动 数据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劳动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何以可能: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三重批判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相雅芳 尚天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6,共9页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展开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本质是维护资产者利益的阶级文化。从哲学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的革命性为新社会形态的实现提供可能,但真实意图是实现文化霸权。从经济层面看,资本主...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展开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本质是维护资产者利益的阶级文化。从哲学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的革命性为新社会形态的实现提供可能,但真实意图是实现文化霸权。从经济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以资本的全球扩张实现资本增值和文化渗透,彰显了资本文明的逐利性和剥削性;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看,西方国家以"平等""民主""博爱"的"普世价值"只是欺骗劳动者口号。时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的治理危机验证了资本主义文化难以解决世界问题,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威胁。然而,中华文化的制度优越性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超越资本文明的弊端,既彰显文化自信又推动多元文化达成价值共识。因此,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穿越时空展现历史的穿透力和现实的阐释力,有助于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话语陷阱,为新时期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理论资源和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文化自信 资本主义文化 三重批判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与主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振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53-59,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与主题陈振明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理论,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反思的结果。从一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强调要认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与主题陈振明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理论,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反思的结果。从一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强调要认识现时代,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 社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垄断资本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法西斯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对当代资本关系的深层剖析——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性解读》
14
作者 王一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25,共1页
在当代西方左翼学术界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似乎已成为不合时宜的文化“古董”。诚然,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诸多新变化,任何教条主义式的感叹都是徒劳无益的。然而,简单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西方左翼学术界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似乎已成为不合时宜的文化“古董”。诚然,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诸多新变化,任何教条主义式的感叹都是徒劳无益的。然而,简单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其谬大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西方左翼 深层剖析 南京大学教授 经济科学出版社 义方 唐正东 资本关系 批判理论 方法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资本主义批判话语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113,共6页
资本主义现实批判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话语武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资本主义批判话语存在生存环境恶化、形态的多极化等困境。应“重拾”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话语的基本精神,即坚持批判原... 资本主义现实批判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话语武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资本主义批判话语存在生存环境恶化、形态的多极化等困境。应“重拾”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话语的基本精神,即坚持批判原则、多重领域“相互协作式”批判、“问题导向”批判和善于“捕捉典型事件”批判的话语精神,在实现由学术话语向日常生活话语转换、由单学科话语向多学科话语转换的基础上,建构以大学生“可领会性”为导向的资本主义批判话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资本主义批判话语 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探索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意义--“150年后的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替代”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福公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为纪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2017年5月24日至26日,由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理事会和约克大学主办、约克大学马克思学院(MarxCollegium)承办的"150年后的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替代"国际学术会议在... 为纪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2017年5月24日至26日,由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理事会和约克大学主办、约克大学马克思学院(MarxCollegium)承办的"150年后的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替代"国际学术会议在约克大学成功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第一卷 国际学术会议 资本主义 马克思 批判 综述 意义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资本主义批判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卫东 汪尧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0,共7页
传统资本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与韦伯为主流,桑巴特相对弱势和边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生产转入消费阶段,桑巴特从奢侈消费批判资本主义的视角重新受到重视,并在现代思想中形成了四种理解奢侈的思想范式。德国学者伯麦立足于批判理论传... 传统资本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与韦伯为主流,桑巴特相对弱势和边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生产转入消费阶段,桑巴特从奢侈消费批判资本主义的视角重新受到重视,并在现代思想中形成了四种理解奢侈的思想范式。德国学者伯麦立足于批判理论传统,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了审美资本主义阶段,其特征在于私人领域经济化,关注的重点是消费或者说生产的展示,产生了一个名为审美价值的新价值维度。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积极诉诸传统资源,在价值层面上不断地自我理解和自我建构的特点。这启发我们反思社会主义也应该从传统资源中寻找支撑,实现自身的价值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资本主义 审美价值 批判理论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初探
18
作者 李德惠 《成人教育》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研究问题。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密切注视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不断创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的立场观点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当...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研究问题。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密切注视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不断创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的立场观点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当代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理论研究 高校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政治理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雪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9-24,共6页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产生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但也与邓小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思考密不可分。对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吸收借鉴其发展经验以及两种社会制度之间斗争策略方式的变化等问题 ,...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产生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但也与邓小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思考密不可分。对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吸收借鉴其发展经验以及两种社会制度之间斗争策略方式的变化等问题 ,邓小平都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得出了新的认识。这些新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时代主题 当代资本主义 和平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与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
20
作者 裴树东 周春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9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卡夫丁峡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跨越资本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 创造性实践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落后国家 发展生产力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