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诠释学的研究向度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振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81,共6页
教育诠释学源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诠释学 ,存在着几种研究向度 :强调严格传授知识的传统诠释学取向 ;强调师生主体诠释和理解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诠释学取向 ;注重反思批判的社会批判取向 ;走向极端和教育意义的不确定性的激进诠释学取向... 教育诠释学源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诠释学 ,存在着几种研究向度 :强调严格传授知识的传统诠释学取向 ;强调师生主体诠释和理解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诠释学取向 ;注重反思批判的社会批判取向 ;走向极端和教育意义的不确定性的激进诠释学取向。它们在教育目的、课程观、师生观及方法观等方面看法不一 ,各有其合理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诠释学 研究向度 传统诠释学 当代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我国诠释学研究的“伽达默尔框架” 被引量:8
2
作者 彭启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138,共8页
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伽达默尔及其本体论诠释学始终稳稳地占据着我国诠释学研究的核心地位,形成了我国诠释学研究的"伽达默尔框架"。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直接的切入点,我国诠释学研究获得了一个很高的学术起... 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伽达默尔及其本体论诠释学始终稳稳地占据着我国诠释学研究的核心地位,形成了我国诠释学研究的"伽达默尔框架"。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直接的切入点,我国诠释学研究获得了一个很高的学术起点,并取得诸多重要的成就。但毋庸讳言,这种研究也带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过多聚焦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而对其他类型的诠释学思想尤其是方法论诠释学思想关注不足;赞赏伽达默尔诠释学本体论转向,而对其方法论缺失批判反省不足;关注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本体论维度,而对其实践哲学维度认识不足,等等。我国诠释学研究亟需走出"伽达默尔框架",为实现方法论诠释学和本体论诠释学的辩证统一、西方诠释学与中国本土诠释传统的辩证统一,为建构既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又有开放性品格的当代诠释学理论做出积极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伽达默尔框架 当代中国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