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舜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6-168,共3页
流行音乐是瞬息万变、推陈出新的领域,是社会敏感的神经,在其身上集结、纠缠了丰富、复杂的政治、文化、时代信息。流行音乐所反映出的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远远超越了流行音乐本身的艺术之美。本文从美学角度分析、研究了中... 流行音乐是瞬息万变、推陈出新的领域,是社会敏感的神经,在其身上集结、纠缠了丰富、复杂的政治、文化、时代信息。流行音乐所反映出的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远远超越了流行音乐本身的艺术之美。本文从美学角度分析、研究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对其美学特征、审美趣味变迁历程及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作了详实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美学特征 审美趣味变迁历程 审美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身份认同 被引量:4
2
作者 谷鹏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124,共6页
艺术社会学意义上的流行音乐研究惯于将音乐作为一种对位式的单向身份认同方式,这一辨别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共和国建立后国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工业社会的消费逻辑合力绞断了这一单向的身份认同方式而使两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认同关系... 艺术社会学意义上的流行音乐研究惯于将音乐作为一种对位式的单向身份认同方式,这一辨别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共和国建立后国家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工业社会的消费逻辑合力绞断了这一单向的身份认同方式而使两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认同关系。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每一次身份认同关系的变迁,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自我风格的嬗变,而其背后所潜藏的却是中国社会特殊意识形态规约与社会文化制约下主体追寻自我身份的历史。因而,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风格的认同阐释本质上也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体性成长的有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身份认同 大众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价值维度和负面影响——基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1,7-8,共4页
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来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具有双重价值维度:核心的审美价值和延伸的育人价值。作为双刃剑的流行音乐文化,对学校音乐教育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使学校音乐教育地位不再,陷入尴尬境地;二是使学校音乐教育育人的... 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来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具有双重价值维度:核心的审美价值和延伸的育人价值。作为双刃剑的流行音乐文化,对学校音乐教育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使学校音乐教育地位不再,陷入尴尬境地;二是使学校音乐教育育人的目标受到打击;三是影响了青少年的创作力和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 学校音乐教育 价值维度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资料三题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思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1期85-90,共6页
本文针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的资料建设工作问题,分别从研究资料建设工作的意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介绍、资料建设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认识,期望能促进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发展。
关键词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研究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当代表达之道——百年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耀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7,共3页
施咏将出版专著《中国传统音乐当代表达之道——百年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邀我写序,欣然应之。该书为作者主持的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的结项成果。通读书稿,我觉得这是一部深... 施咏将出版专著《中国传统音乐当代表达之道——百年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邀我写序,欣然应之。该书为作者主持的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的结项成果。通读书稿,我觉得这是一部深赋学术眼光、颇具启发意义的著作。施咏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的深入研究,始于在2011年进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二)站之时,至今已倾注了历时十余年的研究心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流行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创作民族化 国家社科基金 学术眼光 东南大学 博士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之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思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
本文从概念界定入手,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两种艺术形式既有许多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若能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两种艺术形式都将会取得新的发展。作者还对“新民乐”、“新民歌”现象提供一个方面的理... 本文从概念界定入手,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两种艺术形式既有许多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若能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两种艺术形式都将会取得新的发展。作者还对“新民乐”、“新民歌”现象提供一个方面的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传统音乐 文化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