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里江山图》的色彩语言在当代民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
1
作者 刘雅培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人越来越关注传统美学的审美价值及应用价值,在营造当代民居的美学空间设计中,色彩搭配的重要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为研究对象,通过Photoshop软件分析传统色彩模式...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人越来越关注传统美学的审美价值及应用价值,在营造当代民居的美学空间设计中,色彩搭配的重要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为研究对象,通过Photoshop软件分析传统色彩模式,提炼青绿山水画作的色彩语言,结合应用智能配色软件Colorspace生成配色图表,得出可以转化的当代与传统结合的视觉色彩系统,再由三维智能数字化软件调配装饰室内空间的界面及家具陈设的软装色彩,让中式民居生活空间更显创新性与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青绿山水 色彩语言 当代民居 空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当代民居的自发性建造及演化趋势--以安宁市白甸村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谭人殊 邹洲 《创意与设计》 2021年第4期15-21,共7页
以安宁市白甸村中的民居样本为例,借助“自组织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对云南“当代民居”的“自发性建造”进行探讨:研究其生成机制及其与“传统民居”之间的演化关系,并就其未来的演化趋势进行了推演和假设。
关键词 当代民居 自发性建造 演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当代民居室内光环境调控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晏村民居为例
3
作者 王晓静 刘玉丰 许懿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3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本文选取滇中地区当代民居作为对象,通过现状调研与模拟分析,找出现有民居中存在的光环境问题,依此提出增加天井、双重表皮、遮阳构件、增设天窗、形体优化等设计策略,并将设计策略应用于优化方案的设计中。经过优化后的方案,在降低室... 本文选取滇中地区当代民居作为对象,通过现状调研与模拟分析,找出现有民居中存在的光环境问题,依此提出增加天井、双重表皮、遮阳构件、增设天窗、形体优化等设计策略,并将设计策略应用于优化方案的设计中。经过优化后的方案,在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室内照度的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阳构件 形体优化 当代民居 设计策略 室内温度 策略应用 滇中地区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演变逻辑研究——以清代定居住宅对当代蒙古族民居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装宇舒 单军 《世界建筑》 2020年第7期89-95,124,共8页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族居所的前世,那么定居住宅则是蒙古族居所的今生。蒙古族的定居过程并不是其自身演变的单一产物,而是经历了多重外来因素作用的复杂结果。其中,清代藏传佛教的大力推行促进了部分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的变迁。在文化...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族居所的前世,那么定居住宅则是蒙古族居所的今生。蒙古族的定居过程并不是其自身演变的单一产物,而是经历了多重外来因素作用的复杂结果。其中,清代藏传佛教的大力推行促进了部分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的变迁。在文化景观层面,上层社会的建筑形式对普通牧民的日常居所亦产生了不断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现存两个较完整的始建于清代的定居住宅的院落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的测绘和分析,与一处游牧晚期蒙古族(牧业)定国聚落进行对比,提出清代定居住宅在建筑形式上对当代蒙古族民居的影响内容。进而为研究--个地区的乡上住宅演变逻辑提供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定居住宅 当代蒙古族民居 建筑形制 阿拉善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乡村民居在地性重构探究——以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和楚雄彝人古镇为例
5
作者 何帮金 杨毅 《住宅科技》 2023年第12期46-52,68,共8页
文章从分析当代乡村民居日渐趋同、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着手,探讨传统地域建筑基因普遍缺乏承续的原因。结合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和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从个体改造与整体规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 文章从分析当代乡村民居日渐趋同、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着手,探讨传统地域建筑基因普遍缺乏承续的原因。结合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和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从个体改造与整体规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建构和建筑风貌三方面探讨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措施,指出当代乡村民居建设应注重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通过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造技术的结合运用,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而重构当下乡村民居在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乡村民居 在地性 建筑风貌 地域文化 改造设计 传统承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建筑研究范式的再定位:从特色导向到问题导向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志宏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3期14-17,共4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乡土建筑研究中以"特色为导向"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它是近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危机而形成的"中国特色"建筑话语的延续。在当下现代文化转型基本完成的语境下,"特色导向"的研究范式不再具... 本文深入分析了乡土建筑研究中以"特色为导向"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它是近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危机而形成的"中国特色"建筑话语的延续。在当下现代文化转型基本完成的语境下,"特色导向"的研究范式不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乡土建筑研究应该回归乡土,研究乡土中现实的条件和问题,即所谓"问题导向"的研究范式。乡土研究应该更加关注那些日常的、大量性的、"无特色"的普通当代民居,注重对其形态生成机制和演化规律的研究。最后为乡土建筑研究提出一些新的研究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特色导向 问题导向 文化认同 当代民居 形态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