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 被引量:6
1
作者 唐海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对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梳理。建国后三十年,革命政治文化对于新闻学研究心态和研究旨趣有着根本性制约,使其在专门化和逻辑性上难有进展。改革开放后的政治文化转型为中国新闻学重构提供了机遇,为研究带... 本文对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梳理。建国后三十年,革命政治文化对于新闻学研究心态和研究旨趣有着根本性制约,使其在专门化和逻辑性上难有进展。改革开放后的政治文化转型为中国新闻学重构提供了机遇,为研究带来相对自主性、专门化和开放性的特征,但同时不可避免地跌入极端化的内在紧张中。由政治文化而导致的反思性的相对缺乏,成为中国当代新闻学建构的现代性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当代新闻 知识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闻标题出新例析(下)
2
作者 韩炼 《当代传播》 2000年第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当代新闻 提要题 主题 标题创新 写作 标题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写作研究的新尝试——评《当代新闻文体写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姜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90-190,F003,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 传媒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的特性。理论与实践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但又可以互补的方式,新闻理论是理论,新闻实践是实践,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存在,但理论可以把握实践,实践可以运用理论,能够达到认识论、实践论上的统一;而要实践二者的统一,既要全面准确认识新闻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内涵,更要高度重视新闻学的实践性,还要特别注意在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互相尊重、相向而行,即不仅是新闻理论向新闻实践靠近,新闻实践也要向新闻理论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理论性 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8,共9页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一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 特殊是普遍存在的,普遍蕴含于特殊之中,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是可以统一的。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既要关注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变化、共同问题,也要特别关注中国新闻实践的特殊变革、地方问题。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并不是封闭的、自说自话、只做自我辩护的知识体系,而是既能科学合理解释中国新闻现象又能科学合理解释世界新闻现象的知识体系。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既要反对知识生产领域中各种自我普遍主义或中心主义,也要警惕各种形式的特殊主义或例外主义,努力把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建构成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新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普遍性 特殊性 普遍性焦虑症 普遍与特殊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交叉性更强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4,共10页
学科是人类自身的建构和设置,现实世界本就是不分科的整体性存在,同时,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存在着仅凭该学科自身单一力量无法完全解决的学术问题,这要求已经分科的不同学科之间要通力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新闻活动作为贯穿于... 学科是人类自身的建构和设置,现实世界本就是不分科的整体性存在,同时,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存在着仅凭该学科自身单一力量无法完全解决的学术问题,这要求已经分科的不同学科之间要通力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新闻活动作为贯穿于人类各种活动之中的一种活动,与各种社会活动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它所面对的几乎所有问题,原则上都不是单一的新闻学问题,而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交叉或跨学科的研究。交叉学科(跨学科)既是新闻研究活动的展开方式,也是学科结构的基本分支。跨学科研究是解决新闻领域复杂问题的必然方式,也是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动力。新闻领域本身的快速变革,以及伴随而来的综合问题、复杂问题日益增多的情况,使得构建交叉性或跨学科新闻学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交叉性(跨学科性) 交叉新闻学(跨学科新闻学) 新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7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共6页
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要想构建更为完备的自主知识体系,保持学科既有的稳定性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在历史累积的成果基础上才能稳步前行。但新闻领域的时代性变革,会以客观力量形成对新闻学学科结构、理论框架、知识体系和话语方式... 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要想构建更为完备的自主知识体系,保持学科既有的稳定性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在历史累积的成果基础上才能稳步前行。但新闻领域的时代性变革,会以客观力量形成对新闻学学科结构、理论框架、知识体系和话语方式的挑战。因而,任何时代的新闻学要想适应时代需要、不断更新进步,就得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学科结构、知识框架、知识体系、话语方式的开放性。从传统新闻学发展而来的当代中国新闻学,要想实现数字时代的整体转型,必须辩证对待稳定性与开发性的关系,构建稳定性与开放性更加统一的新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稳定性 开放性 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概念”的来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概念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细胞,自主概念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当代中国新闻学的自主概念,主要是指由当代中国新闻学知识共同体提出的具有原初界定权、解释权的原创性概念。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是构建起自主的新... 概念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细胞,自主概念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当代中国新闻学的自主概念,主要是指由当代中国新闻学知识共同体提出的具有原初界定权、解释权的原创性概念。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是构建起自主的新闻学概念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概念(体系)有自身的来源渠道:在知识生产主体上,它主要是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主体提出的;在客观对象上,它主要是对当代中国新闻实践方式、实践观念的反映和呈现。除此之外,自主概念也来源于对世界各种类型新闻学概念的反思批判、吸收借鉴与改造转化,来源于对其他学科概念的迁移、转换与运用。这些来源渠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源源不断、与时俱进的自主概念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也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造与更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自主概念(体系) 概念来源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呈现方式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3,共9页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指向,决定了自主知识体系必然要呈现在实践领域。文章认为,实践呈现方式是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且具有终极呈现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指向,决定了自主知识体系必然要呈现在实践领域。文章认为,实践呈现方式是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且具有终极呈现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呈现或体现于国家层面的新闻路线、方针、政策中;呈现或实现于国家层面的新闻制度规范中;呈现或体现于所有新闻实践主体的新闻实践观念中;呈现或实现于所有新闻活动主体直接感性的新闻实践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自主知识体系 实践呈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三大体系”呈现方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23,共8页
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知识生产、知识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呈现、传播、传承的过程。在“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知识体系”之间,知识体系是总体性的存在,“三大体系”则是知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方... 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一个知识生产、知识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呈现、传播、传承的过程。在“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知识体系”之间,知识体系是总体性的存在,“三大体系”则是知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方式。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与新闻学“三大体系”之间的基本关系而言,“三大体系”是知识体系的总体性呈现方式。学科体系是知识体系分支结构化的呈现方式;学术体系是知识体系主导性的理论化呈现方式;话语体系是知识体系系统的表达性呈现方式。因而,构建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与构建新闻学“三大体系”的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自主知识体系 三大体系 呈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新闻理论的完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建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共3页
当代西方新闻学是否已经衰落?传播学原理是否代替了新闻理论?本文探讨了西方新闻理论发展脉络、当代西方新闻理论的主要成果、以及新世纪西方新闻理论的创新。当代西方新闻理论的形成同当代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改革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关键词 新闻理论 西方新闻理论脉络 西方当代新闻理论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的“事实观念”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8,共10页
事实观念是新闻观念体系中的基础观念,关系到对新闻本体、新闻本源、新闻属性、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等新闻领域主要问题的实质看法,对新闻实践具有根基性的作用和影响。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事实呈现... 事实观念是新闻观念体系中的基础观念,关系到对新闻本体、新闻本源、新闻属性、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等新闻领域主要问题的实质看法,对新闻实践具有根基性的作用和影响。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事实呈现的具体形态,但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事实地位、属性、功能作用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包括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拥有自己比较稳定的事实观念:在本体论上,认定事实是新闻的本体(本原)、本源;在认识论上,认为事实是可认识的,表征事实的新闻是能够正确反映呈现事实真实面目的,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性的终极标准。而最具当代中国新闻特色的事实观念是:新闻传播主体尤其是以党媒为主体的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在树立全面事实观的基础上,特别坚守正面事实观,努力实现全面事实观与正面事实观的统一事实观。或者说,正面事实优先、正面事实主导是当代中国新闻事实观的硬核。总而言之,当代中国新闻的事实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实观,是价值取向鲜明的事实观,是当代中国新闻整体观念体系的基础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当代中国自主新闻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事实 事实观念 正面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新闻观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2,共8页
新闻观是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就是当代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作为共同体拥有的新闻观。当代中国新闻观,特别是主导新闻观,并不是某一类型主体的新闻观,而是党、政府和人民共同拥有的新闻观,它集中反映了党、政府和人... 新闻观是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观,就是当代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作为共同体拥有的新闻观。当代中国新闻观,特别是主导新闻观,并不是某一类型主体的新闻观,而是党、政府和人民共同拥有的新闻观,它集中反映了党、政府和人民对新闻根本而系统的看法。当代中国拥有自己的新闻观,在理论上主要继承发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实践上主要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的新闻宣传、新闻舆论活动。当代中国新闻观集中表现在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体现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中,贯彻落实于广泛的中国新闻实践中。当代中国新闻观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时代性上,当代中国新闻观是现代性质的新闻观;理论性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观;观念结构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的新闻观。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新闻观是开放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新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马新观” 现代新闻 观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特色问题”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3,36,共6页
在"是什么"的意义上,特色问题就是特殊问题,而特殊问题本身是普遍现象,即所有事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当代中国新闻学有自身的特色问题,即有自己的特殊问题、个别问题。特色问题主要根源于整体的中国实际,表现为当代... 在"是什么"的意义上,特色问题就是特殊问题,而特殊问题本身是普遍现象,即所有事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当代中国新闻学有自身的特色问题,即有自己的特殊问题、个别问题。特色问题主要根源于整体的中国实际,表现为当代中国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学,"党媒"理论是其实际上的主体内容或"硬核",表现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学术目标不仅在于揭示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规律,更在于探索中国新闻现象的特殊规律,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三大体系"。需要注意的是,特色问题是历史性的问题,有些特色会褪色、淡化,有些特色会增色、浓化,有些特色会消失,有些特色会新生,因而,特色问题是需要持续关注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当代中国新闻 特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立场与基本目标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关涉许多基本问题。其中,“建构立场”与“建构目标”是事关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重要问题,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文... 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关涉许多基本问题。其中,“建构立场”与“建构目标”是事关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重要问题,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文章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立场。建构比较完备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新闻学视野中的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术目标。为新闻教育、新闻教学、科研实践服务,为新闻实践活动服务,为新兴环境中的新闻业发展服务,以新闻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自主知识体系 基本立场 基本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实践观念的当代中国新闻“时间观”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保军 叶倩茹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8,共8页
新闻实践观念是指新闻活动主体在新闻实践中实际奉行的观念。新闻实践观念由诸多具体观念构成,新闻时间观念便是其中的重要观念之一。本文以居于我国新闻业核心地位的“党媒”体系为对象,从新闻规律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探讨了“... 新闻实践观念是指新闻活动主体在新闻实践中实际奉行的观念。新闻实践观念由诸多具体观念构成,新闻时间观念便是其中的重要观念之一。本文以居于我国新闻业核心地位的“党媒”体系为对象,从新闻规律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探讨了“党媒”指导自身新闻生产传播的新闻时间观念,并深入剖析数字环境下三者在应然与实然层面的发展导向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党媒”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实际坚持的时间观念是:尊重新闻规律、按照新闻规律办事的“全时”观念;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为主、追求优良传播效果的“时效”观念;适应新兴数字新闻环境的“多维统一”时间观念。其中,“全时”观念是实践中的基础观念,“时效”观念是“党媒”主体的“灵魂”、标识性观念,“多维统一”观念是应对多维时间变化所必不可少的时代性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新闻时间观念 全时观念 时效观念 多维统一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世界新闻业与中国新闻业总体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保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37-45,共9页
论文对当代世界新闻业、中国新闻业的总体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当代世界新闻业(包括中国)的一般特征是:资产所有制决定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市场手段维系媒体的经济命脉,传播技术提升及整合速度越来越快,新闻业与社会整体的互动作用日益增... 论文对当代世界新闻业、中国新闻业的总体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当代世界新闻业(包括中国)的一般特征是:资产所有制决定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市场手段维系媒体的经济命脉,传播技术提升及整合速度越来越快,新闻业与社会整体的互动作用日益增强。而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总体个性特征是:新闻资产单一国家所有,新闻媒体在意识形态与产业双重基本属性中定位,在新闻与宣传两种主要功能中展开传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力量制约中发展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世界新闻 当代中国新闻 总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1,共8页
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本文提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主体是多元的,关系也是比较清楚的,主要表现为:作为领导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建构主体的当代中国新闻学的学术共同体,作为主要... 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本文提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主体是多元的,关系也是比较清楚的,主要表现为:作为领导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建构主体的当代中国新闻学的学术共同体,作为主要参与主体的当代中国新闻领域的实践主体,以及作为参照主体的各种“他主”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创建主体。所有主体都以不同方式对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影响,共同塑造着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质内容与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自主知识体系 建构主体 主体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标识概念”:实质特征与地位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7,共8页
“标识概念”,就是一套概念体系中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实质是指能够反映和呈现一套概念体系突出个性特征的中心概念。只有那些能够反映和呈现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个性特征、中国新闻观念个性特征、中国新闻理论体系、新闻知识体系个性特征的... “标识概念”,就是一套概念体系中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实质是指能够反映和呈现一套概念体系突出个性特征的中心概念。只有那些能够反映和呈现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个性特征、中国新闻观念个性特征、中国新闻理论体系、新闻知识体系个性特征的概念才能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标识性概念。“标识概念”的总体特征是标识性,具体表现为概念的根基性、定位性、稳定性和历史性等特性。只有通过“标识概念”及其相应的概念体系,才能构建起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标识概念”的创新是思想创新、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标识概念”的创造与提炼是这一系列创新的集中表现,更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标识概念 实质特征 地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问题来源”渠道及其基本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保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176,共9页
“问题体系”是“知识体系”的内在骨架,对一个学科问题体系的解答与阐释是建构知识体系的基本逻辑。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关键是要发现并建构起科学合理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问题体系”。客观实际(实践)和学术传承(学... “问题体系”是“知识体系”的内在骨架,对一个学科问题体系的解答与阐释是建构知识体系的基本逻辑。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关键是要发现并建构起科学合理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问题体系”。客观实际(实践)和学术传承(学脉)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两大问题来源渠道,新闻实践问题是新闻学脉问题的最终根源,新闻学脉问题是新闻实践问题的持续呈现,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的互动是问题呈现的基本机制。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问题的主要来源之处。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整体特色、知识体系的独特内容,正是通过以时代化方式回答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而显示的、建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 问题来源 客观来源 学术来源 来源渠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