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重写现代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6,共8页
重写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必然遇到的重大问题。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而必须坚持"二为方针";鉴于中国社会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多样性特点和... 重写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必然遇到的重大问题。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而必须坚持"二为方针";鉴于中国社会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多样性特点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因而建设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写现代性,就必须坚持"双百方针"以及中国当代文论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重写现代性 “二为方针” “双百方针”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文化研究特色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23,共4页
文化研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文化现代性特色。由于中国社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的,所以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为指导,中国当代文论必须是社... 文化研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文化现代性特色。由于中国社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的,所以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为指导,中国当代文论必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工农大众化;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伦理政治倾向,发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先进文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方向 先进文化 审美意识形态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问题、“后理论”话题与当代文论建设
3
作者 李自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147,F0003,共9页
当代中国文论的研究及理论建设需要关注的是中国问题,而不是盲目跟风或套用别人的理论及命题,这样不仅解决不了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且无益于自身理论的构建。对“后理论”话题及其引发的讨论也应作如是观。作为一种在西方知识论语境发生... 当代中国文论的研究及理论建设需要关注的是中国问题,而不是盲目跟风或套用别人的理论及命题,这样不仅解决不了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且无益于自身理论的构建。对“后理论”话题及其引发的讨论也应作如是观。作为一种在西方知识论语境发生的理论事件,不能简单地将“后理论”话题的出场套用在中国语境及其问题上,不能把当代中国文论的理论状况及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等同于西方的判断,否则就难免产生误读,出现理论语境的误置。当代中国文论的理论发展与建设必须立足中国问题,从中国文论的具体语境及现实要求出发,植根于现实的文学实践活动,并在世界理论的发展中处理好与西方理论话语的关系,从而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国话语构建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问题 后理论 当代文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言志”的转换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被引量:4
4
作者 古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6,共6页
“诗言志”经过3000多年的“理论旅行”而走到了今天,存活在现代文论和批评的话语中。“诗言志”的转换经过了古代转换和现代转换两个大的阶段,沿着“转”和“换”两条线索进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决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 “诗言志”经过3000多年的“理论旅行”而走到了今天,存活在现代文论和批评的话语中。“诗言志”的转换经过了古代转换和现代转换两个大的阶段,沿着“转”和“换”两条线索进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决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走“纯民族化”的道路,只能走民族化和中西融合的道路,其中民族化是前提,也是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古代文论 现代文论 当代文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学语境:中国立场与世界视野的当代文论 被引量:3
5
作者 麦永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51,共9页
西方阐释学历久弥新,当代阐释学以“视界”(horizon)为基核。任何个人、族群乃至文化主体皆有其立场和视界限度。因此,在当代美学家德·穆尔教授倡导的跨文化阐释学语境中,前现代独白型文化需要视界拓展以加强异质文化交流,现代对... 西方阐释学历久弥新,当代阐释学以“视界”(horizon)为基核。任何个人、族群乃至文化主体皆有其立场和视界限度。因此,在当代美学家德·穆尔教授倡导的跨文化阐释学语境中,前现代独白型文化需要视界拓展以加强异质文化交流,现代对话型文化关注视界融合及视界冲突,而后现代万花筒式的文化互嵌互动形态,则将视界播撒、转化生成等文化间性问题提上了议程。借镜西方文艺美学的前沿发展,我们可以把阐释学与“间性论”(interality or interology)相结合,探讨中国学术立场和文化自信的学理性依据,从文化交往合理化的世界视野审视和评骘当代若干代表性的文学阐释图式,以期丰富文艺美学的理论形态,促进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与当代跨语境文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阐释学 视界与文化间性 阐释图式 文化交往合理化 当代文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