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共2页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王彬彬《汪曾祺的1980:重写旧作与故乡记忆的复活》文章有效将一个作家写作过程中的特殊历史节点重新激活,在娓娓道来却颇富故事感的...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王彬彬《汪曾祺的1980:重写旧作与故乡记忆的复活》文章有效将一个作家写作过程中的特殊历史节点重新激活,在娓娓道来却颇富故事感的讲述中,将汪曾祺复出后的高邮记忆,重现于其以故乡为题材的连续性重写与改写实践过程中,于是,1980年成为个人创作史上具有特殊价值的年份。论者对个体历史细节十分敏锐,凿破浑沌、洞幽烛微,显示出明确的文史互证意识。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4年度优秀论文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论文奖 王彬彬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秀明 葛舒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集体合作的大型丛书,不仅对后来的史料编纂及其批评和研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去熟悉化”的若干思考
3
作者 王尧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问题和方法,但需要以“去熟悉化”的研究对现有经验进行再陌生化处理,反思、质疑、修正文学史建构和文学批评中已经累积的成果,特别是文学研究中习以为常的观念、方法、逻辑和论述等。“完美理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问题和方法,但需要以“去熟悉化”的研究对现有经验进行再陌生化处理,反思、质疑、修正文学史建构和文学批评中已经累积的成果,特别是文学研究中习以为常的观念、方法、逻辑和论述等。“完美理性”推测“有限理性”、文学史发展脉络、文学史结构以及整体性论述等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去熟悉化 有限理性 结构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中人”与“问题中人”——《孟繁华文集》与当代文学研究主体性
4
作者 毕文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8,74,共8页
洪子诚在《孟繁华:“我的”当代文学》一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当代文学’就是当代文学,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孟繁华内心真是热爱这个对象,在他的心里,‘当代文学’就是‘我的’文学。”(1)这段话彰显出孟繁华从事当代文学研... 洪子诚在《孟繁华:“我的”当代文学》一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当代文学’就是当代文学,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孟繁华内心真是热爱这个对象,在他的心里,‘当代文学’就是‘我的’文学。”(1)这段话彰显出孟繁华从事当代文学研究的显著特点,那就是主体性的浸润与张扬。“我的”当代文学涵盖的不仅是进入研究对象时视角的不同,也表明了在当代文学研究版图中孟繁华的重要学术位置。围绕2018年出版的十卷本《孟繁华文集》,本文从当代文学研究主体性建构角度,展开对孟繁华学术历程与学术贡献的分析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洪子诚 主体性建构 孟繁华 学术贡献 学术历程 十卷本 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5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共2页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以下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吴晓东:《抒情与叙事的一体化:沈从文前期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学意涵》文章对沈从文前期小说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作用于小说...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以下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吴晓东:《抒情与叙事的一体化:沈从文前期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学意涵》文章对沈从文前期小说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作用于小说内景的运作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于时代、观念、个体经验的糅杂背景中将“从文式的小说诗学”勾勒出来,对沈从文其人其文充满“了悟”与“同情”,也于“抒情”与“叙事”的理论悖逆中寻找到交叉叠合的沟通路径。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沈从文 小说诗学 前期小说 吴晓东 运作机理 湘西题材小说 评审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性”的绽出与当代文学研究的“反历史化”契机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展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4,共6页
当下是这样一个时刻:一切首尾相顾的历史都处于破裂之中,时间链条上的过去、现在、未来被同时召唤然后并置,一切都敞开着,一切都显示为未知,一切都在为一场"决战"准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当代性"正在绽出。这使我... 当下是这样一个时刻:一切首尾相顾的历史都处于破裂之中,时间链条上的过去、现在、未来被同时召唤然后并置,一切都敞开着,一切都显示为未知,一切都在为一场"决战"准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当代性"正在绽出。这使我们获得了一种重新肯定性评估"当代文学"的契机。一史学家钱穆曾有一个说法,大意是当我们研究唐史时,应仅将唐史作为唐史来研究,仿佛唐以后没有宋;当我们研究宋史时,应仅将宋史作为宋史来研究,仿佛宋以后没有元和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唐史 肯定性 当代 并置 宋史 契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形式与文化政治——当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构造 被引量:7
7
作者 朱羽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1,共7页
一、历史同质时间批判与"当代文学"概念再阐释当我们准备着手处理任何"当代文学"对象时,稍有反思意识者都会体验到一种困难。与"古代""现代"这类依托相对明确历史分期的表述不同,"当代&qu... 一、历史同质时间批判与"当代文学"概念再阐释当我们准备着手处理任何"当代文学"对象时,稍有反思意识者都会体验到一种困难。与"古代""现代"这类依托相对明确历史分期的表述不同,"当代"一语所携带的语义含混,可能是造成困难的根由之一。唐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当代文学不宜写史",第一次挑明了这种含混性,也透露出将"新时期"与之前历史阶段切割开来的冲动:西方确实有Contemporary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反思意识 含混性 历史分期 再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向后转”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7,共8页
主持人的话本期“批评家讲坛”发表的这篇文章,由王尧教授本人根据现场讲演内容整理而成。王尧的现场讲演颇多尖锐之辞,闻之不禁动容。但整理成文稿后却藏住了圭角——说到底,他骨子里仍是个谦者。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 批评家 主持人 整理 讲演 现场 王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差之见: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描述与理论反思 被引量:5
9
作者 季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2,共10页
本文简要梳理了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文献,初步呈现其基本形态和历史脉络,尝试分辨不同学术语境下,海外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阐释和定位,与本土学界之间所存在的观念、材料、方法和价值四个维度的分歧,指出对于海外中国当代文学... 本文简要梳理了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文献,初步呈现其基本形态和历史脉络,尝试分辨不同学术语境下,海外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阐释和定位,与本土学界之间所存在的观念、材料、方法和价值四个维度的分歧,指出对于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解,离不开中国性辩难、当代性辩难、文学性辩难与世界性辩难等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外当代文学研究的视差之见,一方面启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基础背景传播、更多译介本土研究成果、推动中外成果比较研究、深入追踪体制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四种可能的研究理念,即作为文献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作为学科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作为方法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和作为机制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辨中国当代文学的特质及其当代文学的世界化与经典化,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历史描述 理论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光炜与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繁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3,共3页
在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批评家当中,程光炜教授应该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学者和批评家。他在诗歌、小说、文学史以及80年代文学诸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是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副会长,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国性的该学科学术带头... 在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批评家当中,程光炜教授应该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学者和批评家。他在诗歌、小说、文学史以及80年代文学诸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是当代文学研究会的副会长,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国性的该学科学术带头人;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杰出人文学者”,在优秀人文学者荟萃的中国人民大学,他仍跻身于“杰出人文学者”行列,足见程光炜教授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 范式 80年代文学 学术成就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当代文学研究会的一则材料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光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5-150,共6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5年:1979—2004》记载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从第一届到第十二届年会的全部会议纪要,内容丰富,信息较多,其中第一届年会纪要更有解读价值。这是一次关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年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许能荣获许多个“...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5年:1979—2004》记载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从第一届到第十二届年会的全部会议纪要,内容丰富,信息较多,其中第一届年会纪要更有解读价值。这是一次关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年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许能荣获许多个“第一”。八十年代以后文学史教材流行“断裂论”,第一届年会敏锐地提出了这个命题,这一命题至今仍在制造和加深当代文学研究界的“内部分裂”,这证明第一届年会与今天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历史联系并未中断。第一届年会纪要用“现在”代替和超越“历史”的编排方法,对当代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初的复杂历史状况采取了简化的处理方式。后来的当代文学史教材和文学史研究著作都会有类似问题,不反思这一问题,就不容易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5年:1979—2004》开展有质量的思想的和文学史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史料学 当代文学研究 “断裂论”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为何、如何及可能——由王金胜《陈忠实论》想到的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共4页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陕西作家占据重要的文学史地位。杜鹏程、王汶石、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陈彦、红柯等人是其中卓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他们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坚实的创作实绩,使陕西文学在获得崇高文学声誉的同时,也...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陕西作家占据重要的文学史地位。杜鹏程、王汶石、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陈彦、红柯等人是其中卓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他们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坚实的创作实绩,使陕西文学在获得崇高文学声誉的同时,也展示了其自身思想、精神、文化、艺术构成的复杂性。相对于杜鹏程、王汶石、柳青等"十七年"作家和陈彦、红柯等新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文学力量,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则是新时期文学生长和发展的代表,在这三位作家的精神结构和心灵图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新时期文学 创作个性 陕西文学 红柯 路遥 创作实绩 文学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写作”现象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7-41,共5页
在"关键词批评"的影响下,我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写作"现象,并在批评实践中表现出了较为明确的学科反省意识、自觉的学科建设指向,注重紧密联系创作主体和文学作品展开相关研究,在映现时代新... 在"关键词批评"的影响下,我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写作"现象,并在批评实践中表现出了较为明确的学科反省意识、自觉的学科建设指向,注重紧密联系创作主体和文学作品展开相关研究,在映现时代新变的同时推动了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我们应合理运用"关键词批评",正视其"短板",避免造成"关键词批评"的霸权化、浅表化、快餐化和简单化,真正做到以问题带动关键词的创新,推进我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关键词写作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创获——评王本朝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 被引量:1
14
作者 寇鹏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1-61,共1页
王本朝教授最近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这部著作具有理论的开拓意义和启示意义,作者以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宏阔的学术视野、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生动地重构出了中国当... 王本朝教授最近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这部著作具有理论的开拓意义和启示意义,作者以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宏阔的学术视野、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生动地重构出了中国当代文学话语范式生成的动态轨迹。总的看来,这部作品具有如下一些突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制度研究 当代文学研究 王本朝 学术视野 文学话语 学术态度 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学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批判性主体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成才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日本学者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作为方法的中国",通过异质文化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完成了日本的自我否定,中国获得了对日本的否定性价值,真正的日本得以重新确认。日本学者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关注知识分子在革命时代的命运... 日本学者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作为方法的中国",通过异质文化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完成了日本的自我否定,中国获得了对日本的否定性价值,真正的日本得以重新确认。日本学者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关注知识分子在革命时代的命运与文学在革命时代的可能性,探索亚洲/东亚的现代化道路成为重要的方法论。中国当代文学要改变充当阐释中国的注脚与材料的尴尬处境,成为当代思想与理论的核心,必须对上述问题作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阐释,进而重建批判性研究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者 当代文学研究 方法论 批判性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史——一个基于1980年代以来人文思想背景的梳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吉贤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5,共8页
“当代文学”在中国内地的不同语境中包含了多重的涵义。在描述性的语境中,它统称“当下”正在进行中的文学实践(包括文学创作、批评和研究)。由于时间的无限直线向前发展,“当下”具有无穷向下延伸的趋势。至今为止,尽管统称意义上的... “当代文学”在中国内地的不同语境中包含了多重的涵义。在描述性的语境中,它统称“当下”正在进行中的文学实践(包括文学创作、批评和研究)。由于时间的无限直线向前发展,“当下”具有无穷向下延伸的趋势。至今为止,尽管统称意义上的“当代文学”已有70余年的历史,时长已超过“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1949年的“30年”)一倍多,但至今没有截断或重新分期的努力,1这使得“当代文学”的“当代”内含在无限延展的同时,内容极为庞杂,内部充满抵牾、断裂甚至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文学实践 人文思想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 不同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当代文学研究学科的自觉性问题——在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非 《中州学刊》 1987年第6期71-76,共6页
一 改进思维方式——建设当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前提 “文革”之前,构成当代文学研究内容的主要是作品论和作家论,比较局限于微观研究,面对当代文学全部潮流的发展趋势以及方向和前景等问题,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美学的评价都显得很不够,在理... 一 改进思维方式——建设当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前提 “文革”之前,构成当代文学研究内容的主要是作品论和作家论,比较局限于微观研究,面对当代文学全部潮流的发展趋势以及方向和前景等问题,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美学的评价都显得很不够,在理论思维方面的概括和升华确实是相当差的。1978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活跃和开拓。过去在“左’倾思潮钳制下的许多不合理的条条和框框,已经被冲破了不少。在理论思维和审美意识方面具有自主思想的独创与追求,形成了当代文学研究中一种崭新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现代观念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思潮 思维方式 自觉性 理论思维 平等意识 吴越文化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研究之人道主义维度的建构努力——评王达敏《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春林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6期71-74,共4页
如果从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算起,中国当代文学存在发展的时间就已经差不多有65个年头了。正如同中国当代文学本身成绩的突出一样,这么多年来,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不可小觑的可观成绩。然而,在看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所取得... 如果从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算起,中国当代文学存在发展的时间就已经差不多有65个年头了。正如同中国当代文学本身成绩的突出一样,这么多年来,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不可小觑的可观成绩。然而,在看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得必须承认,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其中,不容忽略的一个方面,就是人道主义角度研究的明显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思潮 王达 新时期文学 水上灯 资产阶级政治 作品人物 刘再复 意识形态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当代文学研究的总体构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猛发 《学术论坛》 1987年第5期39-44,共6页
总体构想的提出最近,广西召开了两次壮族文学的专题会议。这就是今年三月底四月初的壮族当代文学首次讨论会和六月中旬的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成立大会。这两次会议,议题虽然不同,但都肯定了壮族当代文学的巨大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总体构想的提出最近,广西召开了两次壮族文学的专题会议。这就是今年三月底四月初的壮族当代文学首次讨论会和六月中旬的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成立大会。这两次会议,议题虽然不同,但都肯定了壮族当代文学的巨大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已形成阵容可观、实力雄厚的壮族作家群体,二是壮族当代文学创作获得空前丰收。目前创作较活跃,在区内甚至在全国有影响的壮族作家,按体裁划分,小说的有:陆地、韦一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壮族文学 文学创作 作家群体 作家作品 研究评论 文学评论 文学研究 讨论会 小说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来受聘为四川大学阿来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
作者 周毅 银浩(摄影)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2013年8月2日,阿来正式受聘为四川大学阿来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向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颁发了聘书。出席此次聘任仪式的还有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当代文坛》主编罗勇、四川大学蒋... 2013年8月2日,阿来正式受聘为四川大学阿来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向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颁发了聘书。出席此次聘任仪式的还有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当代文坛》主编罗勇、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陈思广教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四川大学 阿来 主任 名誉 作家协会 新闻学院 聘任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