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史检讨与反思 |
谷鹏飞
赵琴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
|
从语言到话语——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两度转向之学理逻辑探析 |
孙辉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5
|
|
3
|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
詹艾斌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4
|
从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
刘顺利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11 |
1
|
|
5
|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与当代文学理论体系之比较 |
杨星映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3 |
0 |
|
6
|
重申文化现代性纲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重建刍议 |
黄金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7
|
我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方法论的流变 |
古月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8 |
0 |
|
8
|
刍议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 |
洪治纲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
|
9
|
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论 |
赖大仁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0
|
逆西方现代性的当代摄构与书写实践--陈晓明的文学批评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阐释 |
陈开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当代欧陆与英美文论界视野中的尤里·洛特曼——尤里·洛特曼的文学文本理论之跨文化旅行 |
周启超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在回顾中坚守 在融会中创新——“中国当代文学新趋势”学术论坛综述 |
王瑞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文学理论的活力在于时代的选择——童庆炳先生学术访谈录 |
马慧娜
童庆炳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4
|
重写:文学理论建构被遗忘的机制 |
姚文放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5
|
文学文本理论与文学形式研究 |
董希文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6
|
免疫、自启免疫与自启免疫共同体:文学理论与跨学科的生命政治学隐喻 |
程朝翔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7
|
中国文学理论的断裂与延续 |
曹顺庆
|
《当代文坛》
|
1988 |
8
|
|
18
|
当代文论史:高难度的写作 |
胡德才
古远清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4
|
|
19
|
当代文论建构与古代文论定位 |
林建煌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20
|
理论建构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王宁的文化理论与学术贡献述评 |
李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