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文学创作中民间立场的价值重估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81,共7页
当代文学创作中持有民间立场的文学叙事在于展示民间生活的变迁史和民间群体的生存史,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民间文化叙事是否始终会有一个面对精英文化的参照?它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价值该如何被合理评估?本文以为其价值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 当代文学创作中持有民间立场的文学叙事在于展示民间生活的变迁史和民间群体的生存史,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民间文化叙事是否始终会有一个面对精英文化的参照?它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价值该如何被合理评估?本文以为其价值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其一,集中塑造并描述城乡巨变中的生产者的形象价值;其二,体现直接民间性的审美价值;其三,表现小传统叙事之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文化价值;其四,宣扬作品中叙述主体所持有的善美一体的伦理价值。就其本质而言,这种创作所持有的民间立场在极大丰富了当代文学创作的题材范畴与主题维度的同时,对当代文学创作如何准确还原民间生活、适度表现民间生活亦有经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民间立场 传统叙事 文学叙事 价值重估 民间性 叙述主体 文化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的微博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琳 金生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X期83-84,共2页
自媒体时代的微博文学,已经是当代文学创作系统中的中坚力量。微博文学样式强调自主参与,即时互动,为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着微博文学的兴起,个人参与和个性表达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微博文学拾起汉语文字的美丽和魅力,以... 自媒体时代的微博文学,已经是当代文学创作系统中的中坚力量。微博文学样式强调自主参与,即时互动,为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着微博文学的兴起,个人参与和个性表达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微博文学拾起汉语文字的美丽和魅力,以全新的文学样式表达着内心世界,使得文学的传统作用得到了回归和发展,从而在新的空间和时间下用积极的方式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当代的文学创作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微博 当代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设的实在与真实的神话——试论当代文学创作中多元的互渗格局
3
作者 张毅 《当代文坛》 1987年第2期14-17,共4页
泛泛地浏览一圈当代文坛的最新创作,人们大都会感到很难用某种特定的理论模式去界定某些作品。这些作品写得太“出格”了,以至我们现有的理论很难完全驾驭它们。需要有新的高于创作的理论杠杆去撬开这些蒙着荒诞与非理性色彩的作品的“... 泛泛地浏览一圈当代文坛的最新创作,人们大都会感到很难用某种特定的理论模式去界定某些作品。这些作品写得太“出格”了,以至我们现有的理论很难完全驾驭它们。需要有新的高于创作的理论杠杆去撬开这些蒙着荒诞与非理性色彩的作品的“谜”。笔者不揣浅陋,在对这些作品巡览一番后,发现其中有一种多元的互渗格局。而这种多元的互渗又有其特定的哲学意向、美学意向,从而使这些作品有了特殊的理性价值及美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格局 作品 红高梁 非理性 当代文坛 感性生活 哲学 美学 人的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夫熊猫》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启发与思考
4
作者 向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5X期39-40,共2页
《功夫熊猫》是一部好莱坞动画大片,是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其新奇的视觉效果和中国元素的大量运用,成为散发独特东方艺术魅力的电影佳作。从这部海外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艺术魅力,其表现形... 《功夫熊猫》是一部好莱坞动画大片,是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其新奇的视觉效果和中国元素的大量运用,成为散发独特东方艺术魅力的电影佳作。从这部海外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艺术魅力,其表现形式尤为值得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者思考,并以此为参考,以新的写作方式向世界呈现具有东方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熊猫 中国元素魅力 表现形式 当代文学创作特点 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启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颇族当代文学创作的繁荣与作家群的崛起
5
作者 晨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6-69,共4页
近年来,以鲜明的民族性为特征的景颇族当代文学的产生和繁荣,已成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一种崭新的文学现象,为文坛所瞩目。一个仅为十万人口的民族,在短短的几年间,使自己民族的当代文学从无到有,作家和作者数人、数十人及至上百人... 近年来,以鲜明的民族性为特征的景颇族当代文学的产生和繁荣,已成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一种崭新的文学现象,为文坛所瞩目。一个仅为十万人口的民族,在短短的几年间,使自己民族的当代文学从无到有,作家和作者数人、数十人及至上百人成批的脱颖而出,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文学群体,这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是极为少见的。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和一个民族当代文学群体的形成,自然不可能是毫无依据的偶然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就景颇族当代文学的崛起进行分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 当代文学创作 传统文学 作家群 景颇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作品 民间叙事长诗 新型知识分子 文学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赓续、新变与可能——“当代文学创作与新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徐璐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一、会议概况2019年10月27日,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当代文学创作与新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五个国家7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国际研讨会。27... 一、会议概况2019年10月27日,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当代文学创作与新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五个国家7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国际研讨会。27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张光芒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表示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文学传统 文学研究 南京大学 文学院院长 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概况 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文学反面形象塑造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复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61-68,共8页
自人类历史上出现善与恶观念的对立以后,几千年前的神话传说中就开始产生了正与反两方面意义的艺术形象。惩恶扬善、褒美贬丑,成为世世代代优秀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警世益人的反面典型,共同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珍... 自人类历史上出现善与恶观念的对立以后,几千年前的神话传说中就开始产生了正与反两方面意义的艺术形象。惩恶扬善、褒美贬丑,成为世世代代优秀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警世益人的反面典型,共同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一直在给人们以深刻的道德教益和难得的美学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面形象 反面人物 当代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作家 老虎 性格 魔杖 反面典型 暗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研究——评《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 被引量:2
8
作者 段三尧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5-125,共1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不仅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其发展带来了机遇。当代文学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前文化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一书(胡友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在这方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不仅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其发展带来了机遇。当代文学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前文化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一书(胡友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研究。该书立足于媒介的发展历史,论述了文学视觉审美在传统媒体背景下的确立以及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改变。当代文学视觉审美,一方面表现为图文转换,文学符号更多地向图像化转变;另一方面表现为网络文化审美的兴盛。这就导致文本文学受到冷落,文字只能充当图像的配角,文本更多地作为影视的脚本,多媒体文学趋于主流等。该书作者结合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新媒体对当代文学创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当代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当代文学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媒介生态 文化审美 信息技术 文学符号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当代文学抹不去的乡村记忆
9
作者 游江涛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I0013-I0014,共2页
农业文明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创作背景,乡村情结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单是美学的体现,还延伸到社会学范畴。现当代作家或是借一方水土的艺术魅力分析研究农村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或是以游子思乡的形式无意识地渗透乡村意识,从情感... 农业文明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创作背景,乡村情结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单是美学的体现,还延伸到社会学范畴。现当代作家或是借一方水土的艺术魅力分析研究农村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或是以游子思乡的形式无意识地渗透乡村意识,从情感化价值立场滋养和培育以乡村为审美中心的文学观念。他们尽管居住在城市,但心里秩序和生活状态都是农村化的,由贾兴安所著的《乡村,颠覆的记忆》一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创作 当代作家 乡村情结 一方水土 价值立场 社会学范畴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审美创造──读《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东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27-127,共1页
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审美创造──读《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陈东华陈美兰教授撰写的《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是一部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学评论集。作者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把握为视点,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创作流派及创... 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审美创造──读《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陈东华陈美兰教授撰写的《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是一部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学评论集。作者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把握为视点,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创作流派及创作形态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展示了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文学批评 当代小说 审美创造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创作 创作规律 文学发展 当代文学思潮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研讨会在厦大举行
11
作者 邵青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女性文学 中国当代 研讨会 女作家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中文系 厦门大学 当代文学创作 女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中“鲁迅的存在”——评《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国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I0008-I0008,共1页
鲁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我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其文学作品对近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否认,鲁迅的文学作品中的诸多思想、叙事手法、修辞技巧对当代文学创作仍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这也是鲁迅作品... 鲁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我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其文学作品对近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否认,鲁迅的文学作品中的诸多思想、叙事手法、修辞技巧对当代文学创作仍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这也是鲁迅作品被广泛引入文学教育中的重要原因。由郑家建、施灏编写的《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是“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丛书”之一。该书将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关系作为一个复杂个案展开研究,深入探讨了鲁迅与20世纪中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力图在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过程中还原并诠释“鲁迅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近代文学 鲁迅作品 现代中国文学 文学作品 修辞技巧 研究丛书 叙事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二十年20家/部”榜单
13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新世纪文学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二十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新现象、新观念、新媒介、新挑战、新创作、新作家不断涌现,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一个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创新的伟大过程,值得...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新世纪文学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二十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新现象、新观念、新媒介、新挑战、新创作、新作家不断涌现,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一个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创新的伟大过程,值得我们认真总结。2021年,《钟山》与《扬子江文学评论》合作,广泛邀请各方专家和广大读者参与,对2000年以来当代文学创作的青年力量及优秀作品进行盘点和梳理,评选出“新世纪文学二十年20家/部”系列榜单,并将据此组织相关研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新世纪文学 文学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 《钟山》 时光荏苒 革故鼎新 新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的现实关怀”学术研讨会综述
14
作者 徐璐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12,共2页
为进一步整理总结百年新文学历史中留下的精神遗泽,推动当代文学创作及研究道路的前行与深化,2020年10月30日,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新文学的现实关怀”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 为进一步整理总结百年新文学历史中留下的精神遗泽,推动当代文学创作及研究道路的前行与深化,2020年10月30日,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新文学的现实关怀”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当代文学创作 现实关怀 文学研究 南京大学 整理总结 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竟陵派文学研究会成立并举行钟惺诞生410周年纪念会
15
作者 毕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74-74,共1页
为了对竟陵派的文学遗产进行整理研究,繁荣当代文学创作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竟陵派文学研究会最近在钟惺的故乡——湖北天门成立.八月下旬,在天门县竟陵镇举行钟惺诞生410周年纪念会.
关键词 竟陵派 钟惺 纪念会 文学研究会 10周年 湖北天门 文学遗产 当代文学创作 整理研究 新诗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肝相照真兄长——林建法与他的编辑风格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思和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6,共4页
记得九年前,在我的提议下,复旦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评论研究中心曾牵头主办“文学理论期刊与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其中主要议题就是纪念《当代作家评论》创办三十周年,会议在常熟沙家浜镇召开。复旦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之所以要为远... 记得九年前,在我的提议下,复旦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评论研究中心曾牵头主办“文学理论期刊与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其中主要议题就是纪念《当代作家评论》创办三十周年,会议在常熟沙家浜镇召开。复旦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之所以要为远在东北的一家文学理论刊物举办专题研讨会,就是因为刊物的主编是林建法。那是一个向林建法兄致敬的会议。我想,《扬子江文学评论》即将推出的林建法研究专辑,也是向老林那样的优秀文学编辑致敬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文学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 林建法 文学理论期刊 沙家浜镇 复旦大学 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人质与南京现代性——关于叶兆言长篇小说《仪凤之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春林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
我们的话题必须从叶兆言的一次研讨会说起。那次研讨会上,在谈到作家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时候,我曾经强调:“现当代文学创作有两大脉络,一个是乡村书写,一个是城市书写,我主要从城市文化书写来谈叶兆言先生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 我们的话题必须从叶兆言的一次研讨会说起。那次研讨会上,在谈到作家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时候,我曾经强调:“现当代文学创作有两大脉络,一个是乡村书写,一个是城市书写,我主要从城市文化书写来谈叶兆言先生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衡量评价,我觉得叶兆言就是一位南京的书写者,我不愿意用‘南京’这个词,而是更愿意用‘金陵’这个词。不管是叶兆言的小说还是散文,更不必说长篇非虚构作品《南京传》,都一直在书写他的金陵。要找一个南京书写或者金陵书写的代表性作家,恐怕非叶兆言先生莫属。在这一点上,是不是可以把叶兆言称为‘叶金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兆言 当代文学创作 文化书写 乡村书写 城市书写 书写者 金陵 非虚构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注芳烈旧瓶中──评盛瑞裕的聊斋学新著
18
作者 杜桂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知识分子 中国人文精神 花妖狐魅 当代文学创作 人文品格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批判性思考 中国古典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思和论“民间的浮沉” 被引量:4
19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4-124,共1页
陈思和论“民间的浮沉”《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推出陈思和的理论文章《民间的浮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的复杂关系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作者认为,本文提出的“民间”仅仅是指当代文学史上已经出现,并且... 陈思和论“民间的浮沉”《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推出陈思和的理论文章《民间的浮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的复杂关系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作者认为,本文提出的“民间”仅仅是指当代文学史上已经出现,并且就其本身的方式得以生存、发展,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民间文化形态 当代文学 文化空间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创作 政治意识形态 隐形结构 上海文学 民间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正直的爱的海岸上”——评孟繁华文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
20
作者 钱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29,共7页
批评研究是一种具有文学史性质的叙述,它应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结构中完成一种总体性的把握和定位,而批评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则会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与路径。孟繁华的文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2016—2021的文学状况》为我们展... 批评研究是一种具有文学史性质的叙述,它应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结构中完成一种总体性的把握和定位,而批评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则会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与路径。孟繁华的文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2016—2021的文学状况》为我们展现了批评研究的三个方面:重点扫描近五年来当代文学创作状况,系统梳理重要文学杂志与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并具体讨论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文学史及文学经典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文学杂志 孟繁华 学术期刊 文学经典化 文学状况 近五年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