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文学创作中民间立场的价值重估 |
王敏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2
|
自媒体时代的微博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 |
杨琳
金生翠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3
|
虚设的实在与真实的神话——试论当代文学创作中多元的互渗格局 |
张毅
|
《当代文坛》
|
1987 |
0 |
|
4
|
《功夫熊猫》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启发与思考 |
向瑾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5
|
景颇族当代文学创作的繁荣与作家群的崛起 |
晨宏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6
|
赓续、新变与可能——“当代文学创作与新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徐璐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7
|
关于当代文学反面形象塑造的思考 |
李复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3
|
|
8
|
新媒体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研究——评《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 |
段三尧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9
|
现当代文学抹不去的乡村记忆 |
游江涛
|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0
|
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审美创造──读《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 |
陈东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6 |
1
|
|
11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研讨会在厦大举行 |
邵青莲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2
|
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中“鲁迅的存在”——评《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 |
赵国宏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3
|
“新世纪文学二十年20家/部”榜单 |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中国新文学的现实关怀”学术研讨会综述 |
徐璐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5
|
竟陵派文学研究会成立并举行钟惺诞生410周年纪念会 |
毕敏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6
|
胆肝相照真兄长——林建法与他的编辑风格 |
陈思和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7
|
历史人质与南京现代性——关于叶兆言长篇小说《仪凤之门》 |
王春林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别注芳烈旧瓶中──评盛瑞裕的聊斋学新著 |
杜桂萍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9
|
陈思和论“民间的浮沉”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20
|
“在正直的爱的海岸上”——评孟繁华文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 |
钱晖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