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章分类学与当代文学资源建构意义下的“史传传统”
- 1
-
-
作者
毕文君
-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
文摘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描述了史传"作为古代历史散文总称及史学理论归纳"的观点并由此产生了传统文章分类学下小说文体的分类问题;而刘知几《史通·叙事》的"四体说"阐述了史传作为"文章叙事模式和由此显露的叙事诗学",对史传所含"春秋笔法"的叙事规定则完成了文章分类学意义下对"史传传统"的最终指认,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小说与史传传统间的文章学渊源关系,并为当代文学中的小说文体研究提供了文学资源的逆向回溯可能。
-
关键词
史传
文章学
小说传统
文学资源
当代小说研究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审美困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杨天豪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61)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当代敦煌文学研究”(20YB03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改编对电影和小说来说是双赢的,许多经典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后进入更多人视野,这对文学的传播和推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十七年"红色经典就是很好的例证。随着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小说改编电影的数量迅速增长,笔者曾做过不完全统计,80年代以来被改编为电影的小说已经超过400部,这对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来说显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考察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状况,小说改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但当前对小说改编的研究主要限于文本、叙事、互文比较等方面,较少关注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关键词
小说改编电影
第五代导演
当代小说研究
红色经典
学术增长点
经典小说
审美困境
十七年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