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由“四书学”的形成看儒学的开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齐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状态似乎更多地是以"争论热度"为标志的,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多端:诸如"四书学"的形成对当代儒学的开展有无启示,当代儒学繁荣背后是否存有困境以及对此困境有无化解之道,政...
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状态似乎更多地是以"争论热度"为标志的,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多端:诸如"四书学"的形成对当代儒学的开展有无启示,当代儒学繁荣背后是否存有困境以及对此困境有无化解之道,政治儒学、宗教儒学的实质、困限及出路如何,等等。为此,我们约请了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大学几位学者就上述问题,分别从历史实例、现实状况、个案研究等角度展开讨论,以期推动儒学研究的深化、促进弘扬儒家思想理性态度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儒学现状
四书学
化解之道
当代大陆新儒家
政治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建儒教”:一个学术史描述——以方克立、张祥龙对蒋庆的评论为主线
2
作者
杨海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共10页
对于2004年"浮出水面"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而言,蒋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重建儒教"是其核心思想纲领。截至目前,对此进行学术评论的两篇重要文献,一是方克立2005年写作的《关于当前文化问题的三封信》,一是张祥龙200...
对于2004年"浮出水面"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而言,蒋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重建儒教"是其核心思想纲领。截至目前,对此进行学术评论的两篇重要文献,一是方克立2005年写作的《关于当前文化问题的三封信》,一是张祥龙2007年发表的《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前者认为中国现代新儒学运动已经进入到作为第四代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唱主角的第四阶段,并强调要在肯认其历史定位的前提下,预测其文化影响,展开其学术研讨,强化其科学评判。后者承认蒋庆的"重建儒教"与"政治儒学"是现代中国思潮中第一次跳出西方中心论窠臼的儒家之声,但认为其进入政治主流的"上行路线"和进入民间社会的"下行路线"是困难的或不够的,从而提出了以建立"儒家文化特区"为枢纽的"中行路线"。以上述两个经典文本作为学术史描述的主线,目的在于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当代大陆新儒家的历史发展、进一步判析"重建儒教"思潮的理论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陆新儒家
重建儒教
蒋庆
方克立
张祥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四书学”的形成看儒学的开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齐勇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文摘
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状态似乎更多地是以"争论热度"为标志的,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多端:诸如"四书学"的形成对当代儒学的开展有无启示,当代儒学繁荣背后是否存有困境以及对此困境有无化解之道,政治儒学、宗教儒学的实质、困限及出路如何,等等。为此,我们约请了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大学几位学者就上述问题,分别从历史实例、现实状况、个案研究等角度展开讨论,以期推动儒学研究的深化、促进弘扬儒家思想理性态度的确立。
关键词
当代
儒学现状
四书学
化解之道
当代大陆新儒家
政治儒学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建儒教”:一个学术史描述——以方克立、张祥龙对蒋庆的评论为主线
2
作者
杨海文
机构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共10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世界与民主联盟的比较研究"(批准号:07CGJ00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民生思想研究"(批准号:08C-01)
文摘
对于2004年"浮出水面"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而言,蒋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重建儒教"是其核心思想纲领。截至目前,对此进行学术评论的两篇重要文献,一是方克立2005年写作的《关于当前文化问题的三封信》,一是张祥龙2007年发表的《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前者认为中国现代新儒学运动已经进入到作为第四代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唱主角的第四阶段,并强调要在肯认其历史定位的前提下,预测其文化影响,展开其学术研讨,强化其科学评判。后者承认蒋庆的"重建儒教"与"政治儒学"是现代中国思潮中第一次跳出西方中心论窠臼的儒家之声,但认为其进入政治主流的"上行路线"和进入民间社会的"下行路线"是困难的或不够的,从而提出了以建立"儒家文化特区"为枢纽的"中行路线"。以上述两个经典文本作为学术史描述的主线,目的在于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当代大陆新儒家的历史发展、进一步判析"重建儒教"思潮的理论得失。
关键词
当代大陆新儒家
重建儒教
蒋庆
方克立
张祥龙
Keywords
contemporary Confucians in the mainl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as a religion
Jiang Qing
Fang Keli
Zhang Xianglong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由“四书学”的形成看儒学的开展
郭齐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建儒教”:一个学术史描述——以方克立、张祥龙对蒋庆的评论为主线
杨海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