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四书学”的形成看儒学的开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齐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状态似乎更多地是以"争论热度"为标志的,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多端:诸如"四书学"的形成对当代儒学的开展有无启示,当代儒学繁荣背后是否存有困境以及对此困境有无化解之道,政... 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状态似乎更多地是以"争论热度"为标志的,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多端:诸如"四书学"的形成对当代儒学的开展有无启示,当代儒学繁荣背后是否存有困境以及对此困境有无化解之道,政治儒学、宗教儒学的实质、困限及出路如何,等等。为此,我们约请了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大学几位学者就上述问题,分别从历史实例、现实状况、个案研究等角度展开讨论,以期推动儒学研究的深化、促进弘扬儒家思想理性态度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儒学现状 四书学 化解之道 当代大陆新儒家 政治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儒教”:一个学术史描述——以方克立、张祥龙对蒋庆的评论为主线
2
作者 杨海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共10页
对于2004年"浮出水面"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而言,蒋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重建儒教"是其核心思想纲领。截至目前,对此进行学术评论的两篇重要文献,一是方克立2005年写作的《关于当前文化问题的三封信》,一是张祥龙200... 对于2004年"浮出水面"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而言,蒋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重建儒教"是其核心思想纲领。截至目前,对此进行学术评论的两篇重要文献,一是方克立2005年写作的《关于当前文化问题的三封信》,一是张祥龙2007年发表的《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前者认为中国现代新儒学运动已经进入到作为第四代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唱主角的第四阶段,并强调要在肯认其历史定位的前提下,预测其文化影响,展开其学术研讨,强化其科学评判。后者承认蒋庆的"重建儒教"与"政治儒学"是现代中国思潮中第一次跳出西方中心论窠臼的儒家之声,但认为其进入政治主流的"上行路线"和进入民间社会的"下行路线"是困难的或不够的,从而提出了以建立"儒家文化特区"为枢纽的"中行路线"。以上述两个经典文本作为学术史描述的主线,目的在于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当代大陆新儒家的历史发展、进一步判析"重建儒教"思潮的理论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陆新儒家 重建儒教 蒋庆 方克立 张祥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