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时代际遇与路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段光鹏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4,共8页
现在是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最佳时期,要正确理解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何以必要”“何以可行”“何以实现”等问题。正是有西方意识形态联合行动的制约力,有强势补足中国话语短板的内驱力,有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支撑力,使得构建... 现在是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最佳时期,要正确理解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何以必要”“何以可行”“何以实现”等问题。正是有西方意识形态联合行动的制约力,有强势补足中国话语短板的内驱力,有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支撑力,使得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很必要”。正是中国强势崛起与西方中心神话式微形成鲜明对比,思想理论深化与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形成良性互动,改革经验积累与国家建设显著成果形成交织融合,使得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能够行”。因此,要在话语贫困、表达滞后、资强社弱环境相交融中树立危机意识,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层次相统一中提升论证能力,在学理研究、传播实践、国际舆论斗争相结合中强化使命担当,从综合施策上来明确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这样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 当代中国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方法自觉 被引量:6
2
作者 苏星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9,共6页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从方法论角度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实现话语指向由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建设功能,实现话...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从方法论角度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实现话语指向由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建设功能,实现话语思维由革命到建设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实现话语重心由精英到大众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分析方法,实现话语视野由中国到全球转变。据此,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 方法自觉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与阐释学重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伟 李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8,共8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是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资源诉求相适应的理论视域,阐释学重构是中国古代文论不断获得完善和创化、逐步呈现理论自觉的重要路径。反思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现状,从"学术性"与"现实性&qu... 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是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资源诉求相适应的理论视域,阐释学重构是中国古代文论不断获得完善和创化、逐步呈现理论自觉的重要路径。反思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现状,从"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专业化"与"个性化"的学科自觉、"历史性"与"当代性"的内在融通、"本土性"与"世界性"之间的理论张力四个向度论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与阐释学重构问题;理论与现实、历史与当代、本土与世界在专业化与个性化研究中可以达到多维度融合。以这样多向度、开放性、反思性和整体性品格推进学术实践,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以"强制阐释"为鉴,走向坚持民族的立场与方法的"本体阐释",进一步丰富中国当代的文学活动、强化中国文学理论自信、彰显理论研究的中国立场,从而构建更加多样合理的文学理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 理论自觉 阐释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