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
1
作者 李新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6,共6页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创新,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
关键词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 形成 发展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鹏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20,共8页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演变,从建国初期的"四大阶级"演变为只有工人与农民的"两大阶级结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古老的"身份分层"悄然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因素在中国的社...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演变,从建国初期的"四大阶级"演变为只有工人与农民的"两大阶级结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古老的"身份分层"悄然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因素在中国的社会分层过程中的作用急剧增大,但传统的政治资源仍然左右着中国的社会分层格局。社会分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的和必然的现象,适度的社会分层、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要形成适度的社会分层和合理的分层结构,必须使之建立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必须遵循社会分层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社会分层 分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 被引量:9
3
作者 丰子义 郗戈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由于时代境遇和问题关注的共通性,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人学立场,有助于我们确立现代性建构的合理价值;法兰克福学派所具有的"反思启蒙"与"重新启蒙&q... 由于时代境遇和问题关注的共通性,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人学立场,有助于我们确立现代性建构的合理价值;法兰克福学派所具有的"反思启蒙"与"重新启蒙"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我们调整现代性建构的致思方向;法兰克福学派所确立的"超越现代性"与"重建现代性"的实践目标,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性建构的方向;法兰克福学派融批判与建构于一炉的研究方式,有助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 当代中国现代性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发展与跨越:抗争政治理论的本土化尝试 读《“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利标 卫小将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5-240,共16页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应星,2011)是研究中国抗争政治的一本新著,其理论尝试和学术观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议。书中不乏作者对社会转型时期抗争政治现象研究的敏感观察力,也体现了丰富的社会学想像... 《“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应星,2011)是研究中国抗争政治的一本新著,其理论尝试和学术观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议。书中不乏作者对社会转型时期抗争政治现象研究的敏感观察力,也体现了丰富的社会学想像力(米尔斯,2005)。因此,从适宜的视角去诠释该文本,构成了本文评述的尝试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问题 政治理论 当代中国 学术观点 “气” 抗争 乡村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理论与实务的探讨——“2006两岸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群 孙艳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社会福利事业 学术研讨会 两岸四地 社会救助 慈善组织 事业理论 当代中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90年来关于农村社会分层的理论、政策和经验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全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共3页
革命时期,党将农村社会分层与革命任务紧密结合,对农村社会分层提出了正确理论,针对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路线和政策。建国后,党依据有关的农村社会分层理论和政策,进一步推进新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和全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时期,经... 革命时期,党将农村社会分层与革命任务紧密结合,对农村社会分层提出了正确理论,针对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路线和政策。建国后,党依据有关的农村社会分层理论和政策,进一步推进新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和全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时期,经济分层标准消解,政治分层标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新的分层结构,党的系统性理论和政策没有提出,但仍有不少针对性政策。党关于农村社会分层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村社会分层 理论 政策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坚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7,共7页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是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开始的。由于现代主义倡导的科学、理性、总体性等现代信仰带来了人的异化、自由与福利的丧失等问题,社会理论家开始反省现代性的合理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以不确定性、非理性、多元性等为基本...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是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开始的。由于现代主义倡导的科学、理性、总体性等现代信仰带来了人的异化、自由与福利的丧失等问题,社会理论家开始反省现代性的合理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以不确定性、非理性、多元性等为基本内涵的后现代主义,给人们审视自身、理解世界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路径。不过,后现代主义自身也存在着如过分激进、过分强调对理性等的毁灭等局限性。西方社会理论发展的如此两难,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与当代中国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斌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依据的事实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现实实践,它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依据的事实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现实实践,它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同时,也为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即:回到"整体的马克思",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践,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寻社会形态理论的宽广内涵,深化社会形态发展规律与活动规律的认识,进而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的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主要争论及发展取向——兼论对中国福利制度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立周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0,共2页
一、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主要争论社会福利是一个充满价值争议的领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人们对各种社会福利实践进行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探讨,形成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及社会主义三大福利思潮。进入当代,在新的历... 一、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主要争论社会福利是一个充满价值争议的领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人们对各种社会福利实践进行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探讨,形成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及社会主义三大福利思潮。进入当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理论流派又发展演变成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及福利多元主义等诸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理论 当代西方 制度建设 争论 新自由主义 中国 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干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话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云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了改革开放后不断创新的鲜活话语,以理论创新增强活力推动话语转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基本元素,是中华民族实现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话语指南,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精神内核,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了改革开放后不断创新的鲜活话语,以理论创新增强活力推动话语转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基本元素,是中华民族实现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话语指南,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精神内核,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的话语基石,具有独特的话语魅力和科学社会主义之光,能为当前处于低谷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有益的话语借鉴,对于消解西方话语体系的强势渗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话语体系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模式的文本学考察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艳苓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1,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两条思维轨道上来思考阶级划分的。一个是理论构建的轨道,一个是实践分析的轨道。在理论构建的轨道上,他们运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发现了两极阶级的对立以及两极中间的中间阶级,形成了三元的阶级划分理论模式。在实践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两条思维轨道上来思考阶级划分的。一个是理论构建的轨道,一个是实践分析的轨道。在理论构建的轨道上,他们运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发现了两极阶级的对立以及两极中间的中间阶级,形成了三元的阶级划分理论模式。在实践分析的轨道上,他们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发现了两极阶级和中间阶级的多样的现实表现。现实中并没有,当然他们也不会形成阶级划分的实践模式。唯有科学坚持马克思恩格斯三元的阶级划分理论模式,才能正确把握由当代中国所处历史方位所决定的社会分层的复杂性,才能正确把握由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所决定的阶级关系及调整阶级关系政策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阶级划分模式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新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评介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辉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09,共1页
意识形态建设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王永贵等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上做了新探讨.该著从战略高度系统... 意识形态建设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王永贵等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上做了新探讨.该著从战略高度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意识形态理论 当代中国 实践研究 人民出版社 评介 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就中共十八大报告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教授
13
作者 石仲泉 郑宁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郑宁波:石老师您好!受《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委托,我向您做专访,请您围绕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谈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这是很多人关注但又令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在十八大召开以前,人们对十八大翘首以盼,不同的人... 郑宁波:石老师您好!受《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委托,我向您做专访,请您围绕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谈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这是很多人关注但又令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在十八大召开以前,人们对十八大翘首以盼,不同的人对十八大产生了不同的期待。十八大报告回应了人民的关切,但是由于人们的理念、视角等方面的差异,对十八大报告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共中央 党史研究室 原副主任 大报 实践 当代 石仲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蕴含
14
作者 王增智 王国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80,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蕴含是指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所蕴藏的某种意指性内容,是文字背后隐含的需要被解读出来的意涵。其当代蕴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的凸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蕴含是指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所蕴藏的某种意指性内容,是文字背后隐含的需要被解读出来的意涵。其当代蕴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的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当代蕴含 主体性 独特性 紧迫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社会分层与当代小说批评理论——以几位重要作家小说叙事主题为例
15
作者 牛学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0,共7页
如果把范围无限度扩大到“中国当代小说”,问题就太复杂了,根本不是这里妄想解决的问题。即使仅限于“中国当代小说的现代性”,恐怕也非这里能胜任,因为前面还有个“中国当代小说”。慎重起见,也为着论题相对比较集中,这里的社会分层,... 如果把范围无限度扩大到“中国当代小说”,问题就太复杂了,根本不是这里妄想解决的问题。即使仅限于“中国当代小说的现代性”,恐怕也非这里能胜任,因为前面还有个“中国当代小说”。慎重起见,也为着论题相对比较集中,这里的社会分层,仅作为一个视角来使用。引入社会分层视角,文学艺术常用的审美现代性自我设限就会被打破,从而进到现代社会机制、现代文化系统来衡量现代意义的人的问题。因为,内在于社会分层这样一个思考问题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审美现代性 社会分层 自我设限 叙事主题 小说批评理论 文学艺术 思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发展理论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规律
16
作者 傅菊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运动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邓小平发展理论 当代中国 邓小平同志 当代社会主义 基本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
17
作者 杨兴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4-8,共5页
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既汲取了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理论的精华,也为其贡献了崭新的内容。它强调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都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它为发展必须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科... 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既汲取了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理论的精华,也为其贡献了崭新的内容。它强调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都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它为发展必须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科技发展为杠杆的观点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它将可持续发展推广到经济、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理论 当代中国 经济发展 当代世界 人的发展 可持续 经济增长 中国的发展 发展模式 发达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命运的理论思考
18
作者 杨延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新时期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两座里程碑,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历史性意义;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又经历了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末三大历史性考验,挫折与...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新时期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两座里程碑,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历史性意义;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又经历了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末三大历史性考验,挫折与辉煌伴随社会主义不断走向成熟。两座里程碑,三大历史性考验,为我们在新世纪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胜利,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命运 当代中国 邓小平理论 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意蕴
19
作者 王增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凸显的理论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模式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凸显的理论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模式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最新"意蕴丰富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代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世纪的创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跃迁——试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过渡的理论拓展
20
作者 王庆五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过渡的理论拓展 ,是一次创新的革命。党的两代领导集体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过渡 ,是一次以创新为标志的面向新世纪的理论跃迁 ,是一次深刻的理论生存形态的进化和科学的上升。
关键词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 新世纪 党的两代领导集体 理论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