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状况 被引量:5
1
作者 韦磊 刘颖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184,共3页
近年来,当代中国成为美国智库关注的焦点。这体现在: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动大量涌现;研究成果、活动形式多样化;既全面关注当代中国,同时又重点突出;设立中国研究机构或中国研究项目、专题;形成了一批较稳定的中国研究专家队伍;不仅如此,... 近年来,当代中国成为美国智库关注的焦点。这体现在: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动大量涌现;研究成果、活动形式多样化;既全面关注当代中国,同时又重点突出;设立中国研究机构或中国研究项目、专题;形成了一批较稳定的中国研究专家队伍;不仅如此,美国智库还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其当代中国研究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必须重视对其研究的追踪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智库 当代中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计量学视角下的西方当代中国研究——以《中国季刊》(1960-1969)为个案 被引量:5
2
作者 管永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120,共8页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是西方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学术刊物,长期以来在国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地位和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对国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学术期刊进行简要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是西方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学术刊物,长期以来在国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地位和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对国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学术期刊进行简要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季刊》1960-1969年间357位作者的国别、部门、职业、身份、职称、研究领域和专长进行分类统计,对其发表的449篇论文、367篇书评进行归纳分析,初步总结了60年代《中国季刊》的作者概况、研究重点、研究特色与缺憾不足,为深入了解西方当代中国研究提供了一个学术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季刊》 60年代 西方当代中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当代中国研究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卢跃威 韦磊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71-75,共5页
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响深刻。近年来,美国智库兴起当代中国研究的直接动力在于当代中国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美国智库高度关注中国崛起问题;而中国对于国际问题解决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响深刻。近年来,美国智库兴起当代中国研究的直接动力在于当代中国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美国智库高度关注中国崛起问题;而中国对于国际问题解决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也使得美国智库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美国智库关注当代中国问题的根本动力在于维护和扩大美国国家利益。这既是美国智库开始当代中国研究的原始动力,而且美国智库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也明确提出了如何维护和扩大美国国家利益的问题。利益的需求,实际上又与美国公众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构成了矛盾,这就决定了今后美国智库将会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当代中国研究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长跑者与奔跑人
4
作者 胡净波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9,共14页
音乐创作和创作研究二者相辅相成。作为关注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学者,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探索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对李吉提先生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上的梳理,将有利于我们打开学术视域。学习吉提先生的研究工作如何跟时代需求相契合,... 音乐创作和创作研究二者相辅相成。作为关注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学者,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探索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对李吉提先生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上的梳理,将有利于我们打开学术视域。学习吉提先生的研究工作如何跟时代需求相契合,做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的奔跑人;持续不断地研究作曲家们的音乐创作实践,做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长跑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吉提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长跑者 奔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5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共2页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王彬彬《汪曾祺的1980:重写旧作与故乡记忆的复活》文章有效将一个作家写作过程中的特殊历史节点重新激活,在娓娓道来却颇富故事感的...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王彬彬《汪曾祺的1980:重写旧作与故乡记忆的复活》文章有效将一个作家写作过程中的特殊历史节点重新激活,在娓娓道来却颇富故事感的讲述中,将汪曾祺复出后的高邮记忆,重现于其以故乡为题材的连续性重写与改写实践过程中,于是,1980年成为个人创作史上具有特殊价值的年份。论者对个体历史细节十分敏锐,凿破浑沌、洞幽烛微,显示出明确的文史互证意识。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4年度优秀论文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论文奖 王彬彬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秀明 葛舒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集体合作的大型丛书,不仅对后来的史料编纂及其批评和研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7
作者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汇编”,“它应该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探询的纪录”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 文化批评家 英国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写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共时性叙事与关联性修辞
8
作者 王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全球”与“世界”相似,并非天然存在、不证自明的范畴。虽然全球史研究者可以将跨洲际的交流上溯到公元10世纪,但是,对全球图景的想象和有关全球化的表述,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进入公共话语①。根据阿尔布劳(Martin Albr... “全球”与“世界”相似,并非天然存在、不证自明的范畴。虽然全球史研究者可以将跨洲际的交流上溯到公元10世纪,但是,对全球图景的想象和有关全球化的表述,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进入公共话语①。根据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的考证,全球化真正形成特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品格,并且在学术研究领域“火爆流行”是20世纪最后20年的事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公共话语 现代传媒 学术研究领域 理论品格 全球史 共时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多元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9
作者 庞家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性和价值。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书,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应。作者对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综合研究,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带来了新颖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国际视野 多元文化 外来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扬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展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史料发掘 史料搜集 新世纪以来 时间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1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共2页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以下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吴晓东:《抒情与叙事的一体化:沈从文前期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学意涵》文章对沈从文前期小说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作用于小说... 经过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以下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吴晓东:《抒情与叙事的一体化:沈从文前期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学意涵》文章对沈从文前期小说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作用于小说内景的运作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于时代、观念、个体经验的糅杂背景中将“从文式的小说诗学”勾勒出来,对沈从文其人其文充满“了悟”与“同情”,也于“抒情”与“叙事”的理论悖逆中寻找到交叉叠合的沟通路径。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沈从文 小说诗学 前期小说 吴晓东 运作机理 湘西题材小说 评审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军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7,共5页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与整体化的态势下,虽彰显出日趋多元的范式,但其要一改当下诸多割裂互斥的致思路向而继续走向系统深入,需实现其在方法论上的革新与突破。一是使学科交融意识与学科边界意识相结合,从而在学科互涉与...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与整体化的态势下,虽彰显出日趋多元的范式,但其要一改当下诸多割裂互斥的致思路向而继续走向系统深入,需实现其在方法论上的革新与突破。一是使学科交融意识与学科边界意识相结合,从而在学科互涉与学科自主的协调兼顾中既走出狭隘的学科主义樊篱,又坚守教育学自身的存在根基和内在秉性;二是使学术意识与问题意识相互补,从而在学理本位与问题本位的交错渗透中消解教育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关怀之间所存在的对峙性张力;三是使世界意识与本土意识相融通,从而在他者镜像与自我观照的动态平衡中走出教育学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研究方法之争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 方法论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关于“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洪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7,共6页
文化研究理念的确认给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化转型 与文学过渡期的理论整合,同时更加重视文学史自身在史料方面的积累和学术史建构的规范 化... 文化研究理念的确认给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化转型 与文学过渡期的理论整合,同时更加重视文学史自身在史料方面的积累和学术史建构的规范 化,在方法上则重在建立文化研究互动认知的方法论,追求差异性的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 机遇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立项课题的分析报告——以2014-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人文社科项目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帆 赵普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5,共9页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种统计分析的报告,其目的就是想在客观的数据中给大家提供一个审视当下本学科研究的宏观视野,以便从中寻觅到新的研究路径。同时也是给业内的评委们(尤其是新评委)提个醒,让他们在统计数据中看到以往评审过程中...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种统计分析的报告,其目的就是想在客观的数据中给大家提供一个审视当下本学科研究的宏观视野,以便从中寻觅到新的研究路径。同时也是给业内的评委们(尤其是新评委)提个醒,让他们在统计数据中看到以往评审过程中的不足,站在宏观的高度来调控整个学科研究的格局,从而利于学科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人文社科 立项课题 教育 宏观视野 统计分析 评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差之见: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描述与理论反思 被引量:5
15
作者 季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2,共10页
本文简要梳理了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文献,初步呈现其基本形态和历史脉络,尝试分辨不同学术语境下,海外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阐释和定位,与本土学界之间所存在的观念、材料、方法和价值四个维度的分歧,指出对于海外中国当代文学... 本文简要梳理了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文献,初步呈现其基本形态和历史脉络,尝试分辨不同学术语境下,海外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阐释和定位,与本土学界之间所存在的观念、材料、方法和价值四个维度的分歧,指出对于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解,离不开中国性辩难、当代性辩难、文学性辩难与世界性辩难等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外当代文学研究的视差之见,一方面启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基础背景传播、更多译介本土研究成果、推动中外成果比较研究、深入追踪体制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四种可能的研究理念,即作为文献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作为学科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作为方法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和作为机制的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辨中国当代文学的特质及其当代文学的世界化与经典化,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历史描述 理论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被引量:6
16
作者 房福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81,共6页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它突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它开拓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惯性视域,强化了文学研究的开放性和伸展性;它淡化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经典观念,把非经典、非精英文化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然,"文化研究"也还存在着如何转化、如何批判和如何深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金融审计变化规律的创新性探索——评《当代中国金融审计研究(1983-2018)》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婷婷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113,共2页
当代中国金融审计表明,从1983年审计署成立到2018年的30多年,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金融警察的金融审计从零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发挥了对经济金融应有的监督作用,成为推进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当代中国金融审计变化发展规律,是... 当代中国金融审计表明,从1983年审计署成立到2018年的30多年,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金融警察的金融审计从零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发挥了对经济金融应有的监督作用,成为推进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当代中国金融审计变化发展规律,是实践发展和理论探索的客观要求。顺应时代需要,潜心研究金融审计的学者江世银于2019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当代中国金融审计研究(1983-2018)》,该著作主要有五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审计 当代中国金融审计研究(1983-2018)》 创新性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原型批评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成秀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103,共6页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它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成形于加拿大文学理论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原型批评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开辟了...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它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成形于加拿大文学理论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原型批评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全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原型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身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朱寿桐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寿桐 罗执廷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背景 访谈录 朱寿桐 《学术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者 《河北学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状态之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席扬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8-182,共5页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充任为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价值的“历史资源”和证人角色。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格局中逐步走向主导,具有了“元话语”身份,影响了人...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充任为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价值的“历史资源”和证人角色。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格局中逐步走向主导,具有了“元话语”身份,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作为“学科”的“学科性”和“科学性”的认同与首肯。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现代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被普遍崇奉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质疑。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对象性”得以凸显,其学术品格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