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形态的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饶先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形态具有针对现实和中西理论整合与重构的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出现了“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倾向。而加强原创精神和理论创新是建设中国理想形态的文学批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形态 理论的批评 批评的理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形态及新媒介文论话语形态建构
2
作者 单小曦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文论话语形态即受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力量、权力关系规约的关于文艺基本问题讲述、传递、接受行为的整体样态,是一种特殊“场语”的不断生成和涌现。1978年以来的40多年间,当代中国文论界涌现出十多种代表性文论话语形态,展现了当... 文论话语形态即受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力量、权力关系规约的关于文艺基本问题讲述、传递、接受行为的整体样态,是一种特殊“场语”的不断生成和涌现。1978年以来的40多年间,当代中国文论界涌现出十多种代表性文论话语形态,展现了当代中国文论发展的基本面貌、实绩和特点。但这些话语形态基本是以书写一印刷文艺现象为研究对象的。1990年代以来,中国新媒介文艺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新媒介前卫艺术、超文本文艺、网络文艺、自媒体文艺短视频、人工智能文艺等方面具体展现出了发展实绩。对这种新兴文艺现象,当代中国各种代表性文论话语形态难以给出充分解释。面向现实和未来,当代中国文论需要发展建设以新媒介文艺现象为研究旨归的新媒介文论话语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论 话语形态 新媒介文论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先行: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形态
3
作者 邓程 《中文自学指导》 2005年第4期60-62,共3页
王朔批评金庸的事件中,对王朔我的第一感觉不错。不过我这里要谈的是,我觉得这场涉及面甚广的争论中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典型形态,那就是理论先行。
关键词 中国 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批评到批评史、当代文学批评史及其学科建设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绪言节选 被引量:9
4
作者 吴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3,共9页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书稿绪言第一、二部分。绪言大致分三部分介绍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和立场、当代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学术学科建设观察与思考,以及当代文学制度视阈中国家文学权力机制对于当代文学和批评实践的制约性影响。...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书稿绪言第一、二部分。绪言大致分三部分介绍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和立场、当代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学术学科建设观察与思考,以及当代文学制度视阈中国家文学权力机制对于当代文学和批评实践的制约性影响。首先阐明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特征及其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乃至整个文学生产体系的重要性,其次从批评史学术和学科上论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建设发展历史、特点及可能性,最后从国家文学的制度刚性规范上,阐明中国当代文学的政治体制特征、权力机制特征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撰述的核心要旨、思想逻辑和学术目标。限于篇幅,本期选发独立成文的绪言前两部分,并拟定了新标题,第三部分后续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刍议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为核心,在批评-批评史-文学史的多重关系中,清理批评史研究的概念及相关学理问题,着重提出批评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批评史研究的目标及其意义和价值等基本问题。由此认识、强化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独立... 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为核心,在批评-批评史-文学史的多重关系中,清理批评史研究的概念及相关学理问题,着重提出批评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批评史研究的目标及其意义和价值等基本问题。由此认识、强化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独立性和研究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历史逻辑 价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当代性”视域下的阐释焦虑与反思求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吉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处于"当代性"历史场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面对来自西方学术话语过度浸染之后的"失语症"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急需建立文学批评"中国话语"本土阐释范式的双重焦虑,需要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价阐释性实践... 处于"当代性"历史场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面对来自西方学术话语过度浸染之后的"失语症"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急需建立文学批评"中国话语"本土阐释范式的双重焦虑,需要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价阐释性实践活动出发,在厘清自我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主动介入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实践,关注中国问题与本土经验,在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资源及西方文化理论资源的三维对话中,克服自我阐释焦虑,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气质品格的文学批评范式,从而有效实现文学批评的意义再创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话语 全球化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文化批评的再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回望与反思 被引量:3
7
作者 卢洪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4,共4页
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文化热 ,客观上打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相对沉寂的局面。文学的文化批评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阈 ,但同时也相对地忽略了文本的细致分析等传统文学研究较为关注的方面。本文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化批评... 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文化热 ,客观上打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相对沉寂的局面。文学的文化批评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阈 ,但同时也相对地忽略了文本的细致分析等传统文学研究较为关注的方面。本文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化批评以深刻的回望与反省 ,而实现对文学的文化批评进行再批评 ,以期昭示科学研究之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化批评 批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詹艾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4-152,256,共9页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它鲜明地指向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主导形态的建设,致力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语境下主导性存在地位的确认和强化。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在很...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它鲜明地指向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主导形态的建设,致力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语境下主导性存在地位的确认和强化。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在当下时代与世界语境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视野内,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形态的坚持与发展。文学批评研究者需要有效而明确地确立其总体理论态度,形成一些基本的理论观念,并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的基本特质与精神出发,积极开展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当代形态 主导形态的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特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玉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非对称”或“倒挂”的态势,即学者的关注度与对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研究等的热衷和蜂拥而上不对称,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建设中国特... 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非对称”或“倒挂”的态势,即学者的关注度与对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研究等的热衷和蜂拥而上不对称,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宏伟目标不对称。有的学者指出:“在相当的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正处在萧条、冷落、边缘化、被无视、被排斥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形态 理论特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艺理论研究 主流意识形态 后现代主义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介入理念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既要看到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调整,也要看到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在主体性意义上的新内容。我们在进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时要具备哲学、伦理学的理念。这就是:要...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既要看到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调整,也要看到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在主体性意义上的新内容。我们在进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时要具备哲学、伦理学的理念。这就是:要贯穿作为不同民族主体相互间的承认、对等的价值认同;各自不同的民族主体都必须相互承认各自关系内部所固有的规范性要求,在承认过程中体认普遍性与个体性价值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成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水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3-195,共13页
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走向了成熟。成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化批评范畴的形成,二是中国化批评标准的确立,三是中国化批评理论的建构。成熟的标志性成果是蔡仪《新艺术论》的出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走向了成熟。成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化批评范畴的形成,二是中国化批评标准的确立,三是中国化批评理论的建构。成熟的标志性成果是蔡仪《新艺术论》的出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及“序言”的问世。成熟的意义表现在纠正了革命文学时期认识的偏差,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理论基础,引导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形态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前景——访著名文学评论家张炯先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5期11-13,共3页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前景———访著名文学评论家张炯先生刘平张炯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1997年8月5日,笔者就当前文学批评的现状和今后文学批评的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张先生。问:张先生,您好!桂林《社会科学家》杂志...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前景———访著名文学评论家张炯先生刘平张炯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1997年8月5日,笔者就当前文学批评的现状和今后文学批评的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张先生。问:张先生,您好!桂林《社会科学家》杂志想请您谈谈对文学批评发展方向的新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现状与前景 评论家 中国当代 文学创作 毛泽东文艺思想 当代文学批评 评论著作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史:国家文学和制度规范的视阈--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俊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6期24-30,共7页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书稿绪言节选第三部分。绪言大致分三部分介绍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和立场、当代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学术学科建设观察与思考,以及当代文学制度视阈中国家文学权力机制对于当代文学和批评实践的制约性影响。...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书稿绪言节选第三部分。绪言大致分三部分介绍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和立场、当代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学术学科建设观察与思考,以及当代文学制度视阈中国家文学权力机制对于当代文学和批评实践的制约性影响。第三部分是从国家文学的制度刚性规范上,扼要阐明中国当代文学的政治体制特征、权力机制特征及简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撰写的思想大旨和基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 国家文学 作家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的焦虑:西方话语资源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盛 《中国文学研究》 2000年第4期74-80,共7页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西方话语影响下的文学批评 ,它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置身于中国文学发展和现状自身与西方话语资源他者结构关系中的一种焦虑状态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体现在中国文学现状的把...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西方话语影响下的文学批评 ,它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置身于中国文学发展和现状自身与西方话语资源他者结构关系中的一种焦虑状态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体现在中国文学现状的把握与西方后现代话语移用之间的这种焦虑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 80年代以来的西方话语影响下的中国文学批评的论述 ,阐述西方话语影响下的中国文学批评的焦虑 ,并认为 ,应该辩证地理解中国文学批评与西方话语影响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文学 西方话语 他者 阐述 自身 倾向 年代 肯定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在当代中国
15
作者 杨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3-118,共6页
要切实推进我们的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就必须对当代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予以审视。为此,本文将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大致分为六个层面,即重要批评家研究、批评流派或思潮研究、专题批评史研究、断代批评史研究、国别批评史研究和中... 要切实推进我们的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就必须对当代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予以审视。为此,本文将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大致分为六个层面,即重要批评家研究、批评流派或思潮研究、专题批评史研究、断代批评史研究、国别批评史研究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便我们把这一研究课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加以思考,进而提出若干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 研究现状 研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寄祝贺与敬意--致“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颁奖会的贺信
16
作者 陈建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 颁奖会 当代作家评论》 《温州都市报》 贺信 敬意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剑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8-94,共7页
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思考吴剑林文学批评是整个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作品相伴而生。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早已为人共识。不管作家们承不承认,凡是文艺繁荣的时代,也必然是文艺批评繁荣的时代。优秀的文学批评,对... 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思考吴剑林文学批评是整个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作品相伴而生。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早已为人共识。不管作家们承不承认,凡是文艺繁荣的时代,也必然是文艺批评繁荣的时代。优秀的文学批评,对作家的成长,对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 批评话语 文学创作 文艺批评 西方文论 批评 批评标准 中国古代 批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建祥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3-96,共4页
文学批评史与文学史的同源一脉 ,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随着中国文学史历史的演进着 ;批评家与文学家的二重性 ,决定了文学批评受批评主体要素的影响而发生嬗变。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演进与当... 文学批评史与文学史的同源一脉 ,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随着中国文学史历史的演进着 ;批评家与文学家的二重性 ,决定了文学批评受批评主体要素的影响而发生嬗变。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嬗变 ,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剖析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文学 批评主体 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 批评 历史嬗变 文学 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被引量:6
19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共3页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 中国问题” 当代文学 文化现象 转型时期 作家作品 文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人的酒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阅读札记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志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2,共5页
一种概况的粗略描述当我们提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个概念的时候,它的背后同时屹立着多重背景。它所携带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犹如站在一座富矿的入口处,等着将一块块宝藏装进我们的背篓。作为一种新鲜而又充满活力的... 一种概况的粗略描述当我们提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个概念的时候,它的背后同时屹立着多重背景。它所携带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犹如站在一座富矿的入口处,等着将一块块宝藏装进我们的背篓。作为一种新鲜而又充满活力的理论形态,它是如何生成的?它从何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研究 二十世纪 西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