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缺失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 被引量:7
1
作者 叶险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共8页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也是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然而,目前中国尚未建构起以资本逻辑与权力逻辑关系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致使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批...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也是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然而,目前中国尚未建构起以资本逻辑与权力逻辑关系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致使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批判功能在整体上处于萎缩状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间的逻辑联系,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对于中国意义的限定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只有以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才能够"直面中国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实现其现实批判功能,并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哲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与治理策略: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牛子牛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应当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下考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与治理策略。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机器学习技术的高级形态,...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应当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下考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与治理策略。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机器学习技术的高级形态,其演化路径受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塑造。其意识形态倾向是从互联网大数据中“学习”得来的,受到互联网舆论生态的决定性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逻辑脱胎于商品流通逻辑,呈现出“有意义而无真值”的话语特征,有可能造成意识形态实践的“表演化”,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严肃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延续了平台资本的私有性与公共性、集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受制于“数据利润率下降”趋势,这为我国赢得新技术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斗争提供了契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意识形态工作形式,尽快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是解决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意识形态 当代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与时代价值——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薛俊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在于把既定社会关系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纳入资本劳动的历史时空隧道中给予辩证审视,把政治经济学从作为财富生产与分配的古典形态转化为拷问经济生成规律的社会前提和人本价值的新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在于把既定社会关系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纳入资本劳动的历史时空隧道中给予辩证审视,把政治经济学从作为财富生产与分配的古典形态转化为拷问经济生成规律的社会前提和人本价值的新政治经济学批判,把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思考的核心,深度追问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构架和价值前提。当前《资本论》研究应从单向度批判与学术争鸣中走向积极建构,深度开展经济学、哲学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对话,形成理论合力和学术共同体,彰显《资本论》解答时代问题的理论生命力和当代价值。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只有秉持《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性社会机理,探索驾驭资本、创新国家和尊重劳动的经济制度安排,才能书写出一部反映新时代中国发展变化和解答时代之问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理论创新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流派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新庚 肖继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8,共4页
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既有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学多元发展积极的一面,又有排斥阻碍发展的消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去意识形态论、鼓吹自由化和私有化等思想严重冲击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干预、... 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既有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学多元发展积极的一面,又有排斥阻碍发展的消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去意识形态论、鼓吹自由化和私有化等思想严重冲击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经济制度等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 流派 中国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邰丽华 于晓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128,共3页
2016年4月16日,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了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担任本次论坛执行主席。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当代中国 学术讨论会 论坛 首都 创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在场与中国道路 被引量:1
6
作者 薛俊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理论学说及科学世界观,是破解经济现象异化逻辑之历史根源的真正"实证科学"。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提供了极具超越性和前瞻性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理论学说及科学世界观,是破解经济现象异化逻辑之历史根源的真正"实证科学"。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提供了极具超越性和前瞻性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实践彰显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代价值意蕴,又为深化和推进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议题。充分肯定和发展资本与市场,积极探索释放资本与市场活力、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引导资本与市场回归新制度安排和动力机制,最终走向新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实践的客观必然要求,也是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市场化改革 社会主义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龚新蜀 《塔里木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当代中国政治 经济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学 邓小平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评介
8
作者 程必定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3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当代中国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经济理论 经济学的发展 理论体系 理论贡献 研究范围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城市权利的建构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慧 陈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3,共9页
西方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高潮,及随后的大城市危机,使得社会发展的空间化倾向日益显现。面对这种空间变革,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一种结合了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想象的批判性视角,已成为我们今天理解当代复杂都市社会图景的解放性及... 西方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高潮,及随后的大城市危机,使得社会发展的空间化倾向日益显现。面对这种空间变革,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一种结合了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想象的批判性视角,已成为我们今天理解当代复杂都市社会图景的解放性及启发性理论范式。当代空间变革和城市发展造就了一系列空间问题:空间剥削、空间排斥、空间集聚、空间隔离、空间霸权、空间权力控制、地理不平衡发展。悬殊的社会空间被强化,空间经济重构引起政治的持续紧张,城市权利被以资本为基础的各种力量侵蚀。因此,在我国城乡变革和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实践中,建构与发展一种关于正义、平等、共享、包容、多元的城市权利,提升当代城市治理能力,发展中国特色的都市文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迫的理论和现实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 城市权利 都市文明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四种生活”理论及其启迪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维平 纪超凡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揭示了"四种生活"理论。这个理论分析了社会生产方式即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相互制约作用,论证了整个人类生活是个有序的整... 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揭示了"四种生活"理论。这个理论分析了社会生产方式即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相互制约作用,论证了整个人类生活是个有序的整体,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人类的物质生活是全部社会活动的基础和目的。正是在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同时,人类书写了自己物质生活乃至由物质生活决定的全部社会生活的生动历史;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的中间制约因素,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否与政治生活的民主程度制约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保障和导向,对实现人的"感性解放"意义重大。探究和理解马克思当年的"四种生活"理论,对于我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四种生活理论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当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叙述主题的演变及现实启示
11
作者 杨玉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4,共8页
对自己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和理论进行叙述是马克思40年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历史经历了以《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为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题和以《资本论》为题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马克思... 对自己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和理论进行叙述是马克思40年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历史经历了以《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为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题和以《资本论》为题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马克思创建唯物史观,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初步思考,为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题的叙述体系的呈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二阶段,马克思形成政治经济学的叙述方法,对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叙述结构和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为以《资本论》为题的政治经济学叙述阶段的开启创造条件;在第三阶段,马克思集中叙述40年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成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叙述主题的演变过程中所包含的叙述经验,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叙述主题 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从列宁晚年之问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孟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当代市场经济理论可以区分为1.0、2.0和3.0三个类型,这一类型区分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加以定位的前提。为了发展作为市场经济3.0理论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概念的重构。列宁晚年提出,... 当代市场经济理论可以区分为1.0、2.0和3.0三个类型,这一类型区分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加以定位的前提。为了发展作为市场经济3.0理论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概念的重构。列宁晚年提出,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以世界历史的偶然性为前提的,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又必须服从必然性即生产力的根本进步。将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有机地结合,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概念重构的前提。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由之路,从而继承和超越了列宁。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概括,即"政治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政治化",则指向市场经济3.0理论的本质特征。从市场经济3.0和1.0理论的差别着眼,可以建立一个批判地考察当代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坐标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历史唯物论 市场经济理论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经济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研究 资本扩张、空间分化和都市运动 被引量:17
13
作者 魏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103,共14页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城市研究 当代中国 经济学视角 资本扩张 生态学理论 经济学范式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成逻辑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儒 王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进程中生成的,其生成逻辑体现了"理论一般"与"实践具体"矛盾现实的历史必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系统广泛传播是其生成的学源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进程中生成的,其生成逻辑体现了"理论一般"与"实践具体"矛盾现实的历史必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系统广泛传播是其生成的学源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经济恢复是其历史缘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其制度基石,大规模经济建设是其实践诉求,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和经济建设成就是其国际背景与经验。探究其生成逻辑可以为深入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创新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提供全新视角,构筑牢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智能经济发展新规律 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被引量:8
15
作者 纪玉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8,共3页
习近平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要立足我国国情和... 习近平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发展进程 规律 当代 智能 世界经济 中国智慧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波 景鹏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亟需理论总结和指引。作为传播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改革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亟需理论总结和指引。作为传播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改革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贡献了一大批饱含历史底蕴又兼具鲜明时代特征的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讨会"以"如何构建、创新与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希望引发学术界、决策部门对中国当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发展的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当代中国 研讨会综述 政治经济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学基础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际出发正视矛盾分析根源探索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宣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共6页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各个过程,正视生产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探索社会...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各个过程,正视生产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探索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寻求解决矛盾、推进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因此,要根据我国当前阶段同时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生产关系的特点重构政治经济学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规律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根源 重构政治经济学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18
作者 贾耀 刘晓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新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一代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理解、精准把握,将其转化为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制度,不断通过实践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转变... 新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一代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理解、精准把握,将其转化为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制度,不断通过实践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并取得瞩目成就的最重要原因。因此,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马克思主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实践的深层次融合,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平稳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 当代中国经济 马克思主义立场 国际形势 指导思想 精准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图象时代”到“消费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19
作者 王文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6,共8页
对于现代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危机,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分别用"图象"与"符号"来概括,表达对时代病症的诊断,并各自给出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出路的看法。但在探讨产生"图象"与"符号"现象的根源时最终... 对于现代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危机,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分别用"图象"与"符号"来概括,表达对时代病症的诊断,并各自给出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出路的看法。但在探讨产生"图象"与"符号"现象的根源时最终都走向了抽象的思辨,将现实危机置于视野之外。唯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不仅正确指出危机的根源所在,而且指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路径,这种科学分析对于当前"中国道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 符号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国道路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20
作者 乔以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注入了新的理论内涵。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无疑是最典型的观测样本。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肩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注入了新的理论内涵。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无疑是最典型的观测样本。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肩负了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使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当代中国经济 我国经济发展 创新与发展 重要使命 传承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