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嬗变 |
杨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2
|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现代性问题 |
林铁
张建永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4
|
|
3
|
走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写给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诞生六十周年 |
马谛
胡志刚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 |
程郁儒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5
|
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书写:历史与政治——兼对“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回应 |
吕新雨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6
|
复兴的中国当抱何种民族心态——从百年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再现的嬗变谈起 |
陈开举
薛萍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7
|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元素探究 |
巫大军
周勇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一核多元、中和位育: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教育法律与政策述评 |
吴明海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9
|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族群体验的表达 |
陈祖君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0
|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析 |
张阿利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1
|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适格功能探析——以影片《喜马拉雅》为解读蓝本 |
杜华国
|
《电影评介》
|
2013 |
2
|
|
12
|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乡土叙事探析 |
韦惠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3
|
寻找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广阔视域——评姚新勇《文化民族主义视野下的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欧阳可惺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0 |
|
14
|
从女性视角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 |
孟高旺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 |
平萍
|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现实性与创新性 |
张京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7
|
个体关怀叙事与国家形象表达——中国梦与少数民族题材主旋律电影叙事的深化转型 |
马晓虎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8
|
道路、风景与旅程——作为“旅途电影”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及其空间修辞 |
李一君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9
|
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电影精神生态诸断面 |
安燕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20
|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兼及当代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的教材编写 |
龙长顺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