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嬗变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9-10,共2页
从新中国建立到至今的这5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断发展完善,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比较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这两个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高峰,可以看出主题的政治化向文化化转移,拯救者形象由... 从新中国建立到至今的这5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断发展完善,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比较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这两个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高峰,可以看出主题的政治化向文化化转移,拯救者形象由党向自我转变,视角由俯视力图转向平视这样的趋势。本文试从主题、拯救者形象和视角这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嬗变做出自己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拯救者形象 视角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林铁 张建永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73-78,共6页
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现代性问题的阐释,是面向新世纪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存在空间与发展路径的一种必要方式。其研究进路可从三个层面展开:基于中国现代性(国族意义)的少数民族电影;基于少数民族(族群)现代性的少数民族电影;基于电... 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现代性问题的阐释,是面向新世纪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存在空间与发展路径的一种必要方式。其研究进路可从三个层面展开:基于中国现代性(国族意义)的少数民族电影;基于少数民族(族群)现代性的少数民族电影;基于电影现代性的少数民族电影。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呈现是少数民族电影的独特价值。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与研究应当以建构性的眼光取代文化本质主义思维,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置于现代社会转型的语境中思考,同时努力在与其他族群的对话中完成文化身份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 现代性问题 族群与族群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写给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诞生六十周年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谛 胡志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8-71,共4页
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这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电影精品提供了条件和优势。本文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历史的梳理与回顾,指出了其曾经的辉煌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面向世界的少数民族题材电... 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这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电影精品提供了条件和优势。本文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历史的梳理与回顾,指出了其曾经的辉煌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面向世界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少数民族题材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郁儒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0,共5页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电影这一传播方式,建立了边缘的中国诸少数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关联。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是意识形态工具,是国家话语对民族问题的故事化表达。其撰述了各民族的共同历史,阐释了各民族的关系(主要...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电影这一传播方式,建立了边缘的中国诸少数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关联。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是意识形态工具,是国家话语对民族问题的故事化表达。其撰述了各民族的共同历史,阐释了各民族的关系(主要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其主要功能是组织全体公民对新生国家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实际上参与了民族国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话语本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书写:历史与政治——兼对“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回应 被引量:17
5
作者 吕新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共39页
通过对少数民族影像概念建构的批评性回顾,可以看出,从"华语语系"到"华语电影"等海外中国电影研究范式所存在的问题,是在遮蔽和否定新中国基于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丰富与复杂的影像实践。因此,需要... 通过对少数民族影像概念建构的批评性回顾,可以看出,从"华语语系"到"华语电影"等海外中国电影研究范式所存在的问题,是在遮蔽和否定新中国基于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丰富与复杂的影像实践。因此,需要回到统一战线与阶级斗争作为国家与民族话语变奏的历史脉络中去,无论少数民族地区的爱国统一战线,还是对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的支持与国际主义援助,体现的都是在一个世界格局中进行阶级分析的政治视野。这一视野如何在今天的民族政策和国际关系中获得新的体认;中国电影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电影研究,能否外在于这些历史的脉络与现实的挑战?这是今天少数民族电影历史研究的关键。同时,从社会发展与传播的视角可以检讨少数民族纪录电影史的社会政治意义,重新回顾"科学纪录片"与党对"真实性"的要求之间复杂而丰富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才能重新讨论影像民主和电影史的主体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影像书写 历史与政治 重写中国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的中国当抱何种民族心态——从百年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再现的嬗变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开举 薛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4,共4页
在全球化进程中,尽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仍然大量存在,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理论也因此引起了学界的深刻反思。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如何建构民族价值观念、民族自我意识和国家观念,理性地处理各... 在全球化进程中,尽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仍然大量存在,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理论也因此引起了学界的深刻反思。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如何建构民族价值观念、民族自我意识和国家观念,理性地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是复兴的中国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展开,本期我们以复兴的中国当抱何种民族心态为主题.通过对中国百年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分析,对我们自身的文化存在方式、文化个性、民族心态进行反思.以期为当代中国民族国家理论的研究和建构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民族心态 日本人 形象 嬗变 国际国内形势 民族价值观念 民族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元素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巫大军 周勇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5-396,共2页
作为西方国家的今年高点艺术形式,油画在视图架构与审美理念方面都存在巨大区别,所以,油画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油画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创建属于中国特色的油画风格,这样才能够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站稳脚... 作为西方国家的今年高点艺术形式,油画在视图架构与审美理念方面都存在巨大区别,所以,油画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油画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创建属于中国特色的油画风格,这样才能够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站稳脚跟,本文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元素进行具体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油画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核多元、中和位育: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教育法律与政策述评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明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2,共8页
从1950年到现在,经过60多年的持续建设,中国已经建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教育法律与政策的多元一体的制度体系,有力保障并促进着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民族教育法律政策体系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 从1950年到现在,经过60多年的持续建设,中国已经建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教育法律与政策的多元一体的制度体系,有力保障并促进着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民族教育法律政策体系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连续性、开放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其问题的关键是政策执行要与廉政吏治相结合,以中和位育为原则,切实落实到位,让各族人民的子女与广大教师真正得到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少数民族教育 法律与政策 一核多元 中和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族群体验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祖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65,共4页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藏在其中的制度、规范等,裹挟了和现实生存境遇贴得较近的时代观念和精神,同时力图运用各族群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或者本族群古老文化传统中的精魂等。这些策略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族群体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阿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
中国西部电影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少数民族题材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为西部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源泉,成为西部电影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较为深刻地展现了... 中国西部电影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少数民族题材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为西部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源泉,成为西部电影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较为深刻地展现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带来了新鲜的艺术活力,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电影 少数民族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适格功能探析——以影片《喜马拉雅》为解读蓝本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华国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5期42-44,共3页
一、影片简介绵延不断的群山、金黄色的麦田、如洗的天空映衬下是一个普通的藏族村寨,宛如一幅静谧的油画。贫瘠而稀缺的土地,供养不起一个村寨村民的生活。村民不得不以贩盐为生。老头人天尼的大儿子"理所当然"地担任下一任... 一、影片简介绵延不断的群山、金黄色的麦田、如洗的天空映衬下是一个普通的藏族村寨,宛如一幅静谧的油画。贫瘠而稀缺的土地,供养不起一个村寨村民的生活。村民不得不以贩盐为生。老头人天尼的大儿子"理所当然"地担任下一任村里的头人,却在一次运盐回来的路上因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而意外身亡,而"众望所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喜马拉雅 高级文化 暴风雪 电影 深远影响 适格 影片 文化进化论 理论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乡土叙事探析
12
作者 韦惠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2,共3页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实质归属于社会文化学意义上的"民族学"范畴,这样的内涵决定了其叙事样式无疑是乡土的。某种程度上,诸如《达吉和她的父亲》《静静的嘛呢石》这些民族影像所指呈的乡土社会的生存空间与现实语境,毋庸置疑...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实质归属于社会文化学意义上的"民族学"范畴,这样的内涵决定了其叙事样式无疑是乡土的。某种程度上,诸如《达吉和她的父亲》《静静的嘛呢石》这些民族影像所指呈的乡土社会的生存空间与现实语境,毋庸置疑是其实践的立足点。这种与现代化相对的乡土叙事以一种非常情感化、经验性的形式弥漫在整体叙事之中,从而为大众提供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趣味,提升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少数民族题材 乡土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广阔视域——评姚新勇《文化民族主义视野下的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13
作者 欧阳可惺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6期46-50,共5页
清真寺的圆顶映着日光,瓷片淡绿墙很白。我的早晨,开始的很早。这是姚新勇用手机微信发来的诗。是阿訇、也是诗人——闪宇顺《播种者》中的诗句。回族人中,一边在清真寺诵经、祈祷,一边又在溢满情怀、写诗作文的是大有人在。这一切——... 清真寺的圆顶映着日光,瓷片淡绿墙很白。我的早晨,开始的很早。这是姚新勇用手机微信发来的诗。是阿訇、也是诗人——闪宇顺《播种者》中的诗句。回族人中,一边在清真寺诵经、祈祷,一边又在溢满情怀、写诗作文的是大有人在。这一切——宗教与生活、宗教与文学的纠缠、往复循环,都从早晨开始。这几年,我每学期总会收到几篇来自不同编辑部要求审稿的论文,其中大部分涉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民族主义 转型期中国 视域 当代 《播种者》 清真寺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视角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
14
作者 孟高旺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9-69,共1页
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独特性和传承性。而文学作品通常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高度浓缩。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研究,可直接体验或古老或厚重的少数民族生态。由长期专注于国内外女性文学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的黄晓娟、晁正蓉、张淑云... 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独特性和传承性。而文学作品通常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高度浓缩。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研究,可直接体验或古老或厚重的少数民族生态。由长期专注于国内外女性文学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的黄晓娟、晁正蓉、张淑云等人编著的《相思湖学术丛书: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一书,则以女性的视角,将论域定格为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在立足女性意识探讨文学艺术的同时展现少数民族文化,可谓独辟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女性文学研究 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当代 女性视角 上海文艺出版社 女性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
15
作者 平萍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1月26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经济管理》《当代财经》《区域经济评论》等... 2023年11月26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学院召开。《经济管理》《当代财经》《区域经济评论》等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新疆大学等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区域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新疆大学 当代财经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现实性与创新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6-10,共5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阐释了作为艺术作品的电影应该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审美价值取向。因此,在电影作品中融入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能够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强有力的现实价值。少数民族电影,作为现...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阐释了作为艺术作品的电影应该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审美价值取向。因此,在电影作品中融入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能够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强有力的现实价值。少数民族电影,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全球化视域的民族文化传播责任是无可厚非的。如今,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做好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符合国家文化软输出发展战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电影迈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化视域下电影艺术传播中的东方使者,将“我性”与“他性”的相互分立逐渐合一,在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指向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输出的使命,而不是成为“伪好莱坞”电影所带来的那种经济快消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影 电影创作 中国电影 现实性 审美价值取向 民族文化特征 创新 现实主义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关怀叙事与国家形象表达——中国梦与少数民族题材主旋律电影叙事的深化转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晓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题材主旋律电影在国家与民族关系的叙事框架内渐进发展,在革命历史、社会建设、英雄楷模、民族情谊等范畴内继续国族认同的宏大叙事。同时,在中国梦的语境下,主旋律电影的平民化叙事探索,在少数民族题材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题材主旋律电影在国家与民族关系的叙事框架内渐进发展,在革命历史、社会建设、英雄楷模、民族情谊等范畴内继续国族认同的宏大叙事。同时,在中国梦的语境下,主旋律电影的平民化叙事探索,在少数民族题材范围内逐渐深化转型为以民族个体为叙事对象,从微观着力的个体关怀叙事,形成一种新的叙事形态,积极深入国家核心价值与社会理想传达的影像实践,多侧面地表达了新的历史时期包容、自信,层次丰富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中国 少数民族题材 个体关怀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风景与旅程——作为“旅途电影”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及其空间修辞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一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70,188,共7页
道路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一种历久弥新的空间性意象。在银幕上,道路跨越区隔,构建新的地理共同体;同时,道路对沟通、追寻或探索的意指,使其时常作为转型时期社会情态或个体心理的象征符号。近年来,诸多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通过构筑旅... 道路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一种历久弥新的空间性意象。在银幕上,道路跨越区隔,构建新的地理共同体;同时,道路对沟通、追寻或探索的意指,使其时常作为转型时期社会情态或个体心理的象征符号。近年来,诸多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通过构筑旅途道路上流动而混杂的景观,阐释当下时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与呈现反主流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公路片相比,这些影片理应被归入一种更为宽广的电影门类,即“旅途电影”(journey film)之中。影片的空间话语根植于传统文明与现代化进程、民族主体话语与去地域化潮流相互碰撞交织的时代语境,反映着民族文化生态的嬗变,也承载着当下中国电影人对民族文化内涵与命运的凝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旅途电影 道路意象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电影精神生态诸断面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169,共9页
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电影精神生态呈现出丰富的面向,如果说十七年时期的主导性精神生态是整一性的阶级斗争—民族团结,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电影获得了较大的文化开掘空间,精神内涵也从单一、单薄走向多元、丰富,无论是万物有灵的生命观... 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电影精神生态呈现出丰富的面向,如果说十七年时期的主导性精神生态是整一性的阶级斗争—民族团结,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电影获得了较大的文化开掘空间,精神内涵也从单一、单薄走向多元、丰富,无论是万物有灵的生命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强悍的大地母亲情结,还是人性自然的传统观念,或者富于现代色彩的性别政治,诸种不同的精神生态又指向一种共同的意义和价值:在少数民族文化、精神、人际内部,与自然万物一体的生态精神和友爱、乐观、克制、圆融、通达、坚韧的精神生态,天然地构成了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反思,成为现代性精神痼疾的疗治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70年 少数民族电影 精神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兼及当代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的教材编写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长顺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2期69-75,共7页
随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当代文学史编写工作的铺开,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写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出现了好的形势,有的在当代文学史中用专章研讨:有的虽未设立专章,但散落在各章节之内的篇幅并不算少;有的还撰写专著,自成体系... 随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当代文学史编写工作的铺开,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写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出现了好的形势,有的在当代文学史中用专章研讨:有的虽未设立专章,但散落在各章节之内的篇幅并不算少;有的还撰写专著,自成体系,拟作大学文科的专门课程开设,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到底包括哪些作家作品,现行教材各个不一。这就向理论工作者再次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必须从理论上弄清楚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和范围。过去,由于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理论的分析,因而导至混乱。为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笔者特提出范围问题来,与同行们交换一下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作家 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史 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文学史 中国当代 民族成分 教材编写 族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