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与反思 被引量:42
1
作者 张紧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8-514,共7页
当前,国内有关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探讨主要有两种研究视角,即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和地方政府间竞争的视角。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也提出了两种改革路径,即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尽管这些研究文献在理论论证上是自洽的,但... 当前,国内有关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探讨主要有两种研究视角,即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和地方政府间竞争的视角。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也提出了两种改革路径,即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尽管这些研究文献在理论论证上是自洽的,但却模糊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背后的逻辑。而且,因为其讨论仅仅停留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治理制度层面,也无法真正理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因此,要理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必须立足于变革制度环境、健全治理机制和规范行为主体三个层面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 协调地方政府关系 规范地方政府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共识机制”: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组织学解释
2
作者 张翔 洪一晨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5,共9页
在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同于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分析,中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嵌入于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权威结构中。以“领导—被领导”关系为基础,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是地方... 在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同于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分析,中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嵌入于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权威结构中。以“领导—被领导”关系为基础,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是地方上下级政府围绕执行中央政策达成“共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地方政府间互动的实践逻辑构成了基本约束,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识机制”。这种“共识机制”挑战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理论推论,能够更好地呈现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互动机制。“共识机制”根植于中国政策执行的实践情境,并表现出三种制度角色,即地方政府回应压力的策略性工具、压力型体制运行过程中的“减压阀”、地方上下级政府间的“双向支持”。通过呈现“共识机制”,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行政共同体”组织逻辑,从而更好地理解组织运转的“中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地方政府 共识机制 政府关系 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四项重点任务
3
作者 方红生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既有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中短期目标的思量,也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既有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中短期目标的思量,也有加快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的中长期目标的考虑。为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决定》围绕保持和加强中央调控能力、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聚焦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四方面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加快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适应的制度,部署了四项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地方政府财政 中长期目标 支出责任 区域均衡 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事权 短期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治理视野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研究——欧盟“开放式协调法”的借鉴与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谭羚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中国单一制体制下,地方治理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仍困难重重,当前中国政府间关系的问题现状成为地方治理的最根本制约因素。中国政府间关系在单一制体制下主要呈现出纵向政府间关系的"相悖"与横向政府间关系的"分割"... 中国单一制体制下,地方治理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仍困难重重,当前中国政府间关系的问题现状成为地方治理的最根本制约因素。中国政府间关系在单一制体制下主要呈现出纵向政府间关系的"相悖"与横向政府间关系的"分割"两方面的问题。这种问题现状则根源于固有的政治传统和财政安排——职责同构与分税制,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中国政府间关系变得复杂而问题又难以解决。"开放式协调法"作为欧盟社会的新型治理模式,其软性治理方式"政治命令的软化"和"政策学习的推动"在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其有效性也有待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治理 政府关系 职责同构 分税制 开放式协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基于政府财政层级变革的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前,地方财政日益困难,已经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地方财政困难根源于各级地方财政关系混乱,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是,若按... 目前,地方财政日益困难,已经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地方财政困难根源于各级地方财政关系混乱,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是,若按现有过多的政府财政层级去规范各级地方财政关系,基层财政则没有出路。因此,要真正规范各级地方财政关系,彻底解决地方财政困境,须着眼于改革政府财政层级,构建中央一省一市(县)三级财政尊以此为基础,合理划分各级地方的事权和财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分税制 中国 财政体制 地方政府 财政管理 政府财政层级 事权 财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纵向地方政府间关系中的作用与限度——基于浙江省市县党政负责人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郁建兴 蔡尔津 高翔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共10页
"依绩效提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解释中国纵向政府间关系,乃至地方政府行为和地方治理绩效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依绩效提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赋予了上级政府自上而下落实政令的权力。但浙江省55名市... "依绩效提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解释中国纵向政府间关系,乃至地方政府行为和地方治理绩效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依绩效提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赋予了上级政府自上而下落实政令的权力。但浙江省55名市县党政负责人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上级政府调控和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的有限工具。第一,绩效的激励范围有限,表现为地方干部并不都认同"依绩效提拔"的判断,且有较稳定晋升预期的干部更不认同这一说法。第二,绩效的激励效果有限。一方面,"一票否决"指标的约束力不强,只有少数干部认为触犯"一票否决"指标会终止晋升之路。另一方面,其他类型绩效的激励效果差异显著,受访者认为重点工作比综合性考核排名、经济绩效更有助于晋升,而创新则被认为是展示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依绩效提拔"赋予了上级政府下达具体政策任务推进某些重点工作的较强权威,但并未给予上级政府设立绩效标准引导地方政府转变行为模式的有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人事制度 绩效 晋升 地方干部 纵向地方政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经济法分析——兼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进路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果 李安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3-237,共5页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是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举措,但存在诸多法律隐忧,主要表现为多重的风险类别与模糊的责任边界。完善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监管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是匡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需要...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是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举措,但存在诸多法律隐忧,主要表现为多重的风险类别与模糊的责任边界。完善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监管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是匡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需要在形式法治上修订《预算法》和制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在实质法治上则需将"实质合理性"与"社会妥当性"注入财政体制的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 政府财政关系 法治化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竞争:中国府际关系中的新趋势 被引量:44
8
作者 任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6,共7页
府际关系实际上可以定义为各级政府间为了执行公共政策,而围绕提供不同级别的管理和服务所形成相互复杂关系的互动。在府际的各种关系中,竞争关系是重要的内容。处于转型的中国府际关系中,地方政府竞争表现的自身独特的特征。过度的地... 府际关系实际上可以定义为各级政府间为了执行公共政策,而围绕提供不同级别的管理和服务所形成相互复杂关系的互动。在府际的各种关系中,竞争关系是重要的内容。处于转型的中国府际关系中,地方政府竞争表现的自身独特的特征。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良好府际关系构建,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地方政府府际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中国 公共政策 复杂关系 竞争关系 治理水平 政府 管理 转型 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色 被引量:3
9
作者 毛晖 邵稳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在中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存在博弈关系。分税制后,中央下放了更多的支出责任,地方财政谋求制度外收入的动机增强。在分析中国的地方财政活动时,不应局限于地方政府的预算表,完全意义上的地方财政体系应包括有关的准财政活动。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动因、策略及其实现 被引量:32
10
作者 麻宝斌 李辉 《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第9期63-68,共6页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已呈现出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变化趋势,而且,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可以从合作动因、合作策略、实现过程等三个维度来探寻。为此,政府领导者应努力培养系统权变、战略规划和换位思考的思...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已呈现出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变化趋势,而且,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可以从合作动因、合作策略、实现过程等三个维度来探寻。为此,政府领导者应努力培养系统权变、战略规划和换位思考的思维;不断提升沟通、协调和谈判能力;注重明确合作主体间的权、责、利关系。同时,应正确看待上级政府在地方政府间合作中的作用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中国大陆 区域一体化 动因 服务提供者 互惠合作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央地方关系”到“政府间纵向关系”——代表性观点与理论趋势 被引量:4
11
作者 薛立强 杨书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0,共5页
"中央地方关系"与"政府间纵向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依据"研究主题"和"研究层面"构成的二维分析框架,可以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和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中的17种代表性观点。纵... "中央地方关系"与"政府间纵向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依据"研究主题"和"研究层面"构成的二维分析框架,可以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和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中的17种代表性观点。纵观这些代表性观点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从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向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的理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方关系 政府纵向关系 代表性观点 理论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政府间关系调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野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紧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3,共6页
从一些典型个案来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没有理顺纵向政府间关系,形成了纵向政府间机构设置整齐划一的结构。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深圳、顺德等地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多样化与国家的统一管理并不矛... 从一些典型个案来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没有理顺纵向政府间关系,形成了纵向政府间机构设置整齐划一的结构。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深圳、顺德等地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多样化与国家的统一管理并不矛盾。因此,调整纵向政府间关系应该成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纵向政府关系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承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6,共11页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始终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之中。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特点是收权与放权的往复循环;改革开放之后,以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中央与地方关系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始终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之中。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特点是收权与放权的往复循环;改革开放之后,以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中央与地方关系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因其复杂性和历史惯性而出现了诸如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之争、事权与财力的匹配之争、中央与地方的强弱之争等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方式方法反过来影响了宏观经济稳定和微观经济活力。为今之计是进一步推进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和优化政府权力结构在内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中央与地方关系 经济与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发展型政府”抑或“地方企业家型政府”?--对中国地方政企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40
14
作者 张汉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4年第3期157-175,180,共19页
在中国财政和行政分权的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行为、地方政企关系与地方发展动力机制密切联系。根据地方政府机关是否直接参与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把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划分为"地方发展型政府"和"地方企业家型政府"... 在中国财政和行政分权的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行为、地方政企关系与地方发展动力机制密切联系。根据地方政府机关是否直接参与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把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划分为"地方发展型政府"和"地方企业家型政府"两类。用单一的政府行为模式不太可能完全概括中国政府行为的所有面向。一般而言,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普遍具有发展型和企业家型的特点,并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继续保持。但政府行为也表现出因时因地而变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具体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在不同改革时期发展型和企业家型特点的显著性、着重点和表现形式的区别。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必须更加重视发展型国家和企业家型国家模式运作的成果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发展型国家 地方企业家型国家 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政企关系 中央-地方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债券制度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熊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下,财政收支划分和转移支付由国务院单方决定和调整,地方政府无法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进而独立对外偿还债务。今后应由全国人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和《转移支付法》,以保障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同时,应制定《公债法》,防止地方滥用发债权,让地方政府有机会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券 财政收支划分 政府财政关系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政府责任与公共精神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崇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考察需要基于协商民主展开。协商民主存在于基层民主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中,同时以各地方经验得以展示。在体制内积极探索具体路径,是当下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地方治理成功的基本方式。地方治理的成功,需要对地方政府... 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考察需要基于协商民主展开。协商民主存在于基层民主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中,同时以各地方经验得以展示。在体制内积极探索具体路径,是当下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地方治理成功的基本方式。地方治理的成功,需要对地方政府责任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并借由教育与回应使其得以践行。公共精神的理性塑造对于推动地方治理的有序进行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地方治理 协商民主 政府责任 公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演变——以贫困治理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向达 祖俊涛 梁超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基于行政授权的理论视角,提出一个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以此揭示中国政府“集权-分权悖论”治理特征形成的因果逻辑。在此框架下,作为政府分权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行政授权程度及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组织内部委托... 基于行政授权的理论视角,提出一个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以此揭示中国政府“集权-分权悖论”治理特征形成的因果逻辑。在此框架下,作为政府分权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行政授权程度及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组织内部委托方关于代理方“治理效率-治理风险”的动态权衡,进而决定了授权边界范围和具体内容中诸种剩余控制权的不同分配组合形态,由此塑造出相应的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授权 中国政府关系 治理模式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关系——一个总体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开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158,共4页
中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关系着重体现在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与规制、双方的合作与竞争以及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监督和批评等三个方面。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应当遵循下述基本原则,即,政府主导原则、职责明确原则以及循序渐进原则。具体... 中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关系着重体现在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与规制、双方的合作与竞争以及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监督和批评等三个方面。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应当遵循下述基本原则,即,政府主导原则、职责明确原则以及循序渐进原则。具体途径选择则主要包括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项目合作力度、政府部门给予非政府组织以平等的地位、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互信建设以及改变中国非政府组织领域中存在的行政化倾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府 政府组织 组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行政性对市场垄断的成因及治理——以政府间关系为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翠琴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7期79-82,共4页
地方行政性对市场垄断,以地区垄断和地方行业垄断为主要表现形式,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成因有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不健全、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尚未建立、国企改... 地方行政性对市场垄断,以地区垄断和地方行业垄断为主要表现形式,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成因有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不健全、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尚未建立、国企改革不到位、有效的地方政府权力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行政性垄断 政府关系 成因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资助法令的政治: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和政治结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永茂 《公共行政评论》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关键词 政府财政关系 政治结构 法令 中国 资助 下级政府 财力支持 政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