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益受到关注的海外中国学研究——当代中国史学趋势研究之五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政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80-86,103,共8页
海外中国学研究的领域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实属跨学科研究。由于它的源起是对古代中国的研究,现实和未来的重点是对现、当代中国问题的探讨,所以从宏观上考虑,仍拟将其放到历史科学的研究领域考察。尽管这门... 海外中国学研究的领域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实属跨学科研究。由于它的源起是对古代中国的研究,现实和未来的重点是对现、当代中国问题的探讨,所以从宏观上考虑,仍拟将其放到历史科学的研究领域考察。尽管这门学科已从历史科学的研究中心走到了边缘。新时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史学工作者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有关的成果也越来越多,学术界人士都十分看好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认为是值得重视的史学趋势。笔者特对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 中国学家 中国史研究 中国学研究 当代中国史学 国际汉学 趋势研究 费正清 中国研究 学术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市学的崛起——当代中国史学趋势之二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政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33-38,77,共7页
一、回顾与成果 历史城市学是新时期得以发展的又一新的独立学科,它脱胎于历史地理学,却比历史地理学有更独特的研究内容,历史城市文化、城市风俗、城乡关系、中外城市比较研究等,均属其研究范围。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方面的文章和论... 一、回顾与成果 历史城市学是新时期得以发展的又一新的独立学科,它脱胎于历史地理学,却比历史地理学有更独特的研究内容,历史城市文化、城市风俗、城乡关系、中外城市比较研究等,均属其研究范围。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方面的文章和论著层出不穷。据统计,从1978年至1985年初,所发表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包括专门探讨城市地理沿革的文章以及一般介绍性短文)就达320余篇(而建国后至1985年一共才400篇左右)。关于古都史的著作也出版颇多。1991年的一份材料表明,仅关于西安、北京等地的学术专著,就有多部。如陈高华《元大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当代中国史学 中国古都学 城市史学 中国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 城市发展 城市学 西方城市 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史学的危机与出路
3
作者 鲁夫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7-50,共4页
近几年来,面对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哲学等学科的活跃局面,史学界的危机感日重,故有“中国当代史学危机”一说。危机感唤醒了反思意识。史学工作者在困惑、在反省、在探索。有人认为,目前的危机主要应当归咎于以往“左倾思潮... 近几年来,面对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哲学等学科的活跃局面,史学界的危机感日重,故有“中国当代史学危机”一说。危机感唤醒了反思意识。史学工作者在困惑、在反省、在探索。有人认为,目前的危机主要应当归咎于以往“左倾思潮”的恶劣影响。在动乱的年代,史学屈从于权贵的意志,出于政治需要而曲解史实,虚构历史,以致丧失了“信史”的品格,由“真史”蜕变成“伪史”。正是这种状况才使史学失去了社会的信任,陷入理论危机。有人则指出,史学的沉寂是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史学 历史哲学 危机与出路 史学理论体系 唯物史观 史学思维 史学危机 社会学理论 柯林武德 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中国历史哲学的初步构想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振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144,共19页
"中国历史哲学"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考察,是要表达当代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哲学思考。它所要研究的理论范畴,包括中国历史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文化精神及文化属性、多民族国家... "中国历史哲学"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考察,是要表达当代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哲学思考。它所要研究的理论范畴,包括中国历史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文化精神及文化属性、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等等。中国历史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建构中国历史的过程体系,要建构一部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形态的中国历史。它要按照中国历史本身的嬗替逻辑,阐述中国历史的合逻辑发展过程。中国历史过程研究,对于一般哲学来说是历史的,对于一般中国通史来说则更具理论色彩,其学科属性是理论历史学。中国历史哲学是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理论解读,解释中国历史的话语权,在中国学者自己手里。但所谓中国话语主要是话语权问题,而不能理解为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体系,不能理解为用中国的历史语言去书写中国历史哲学,而是要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科学概念体系,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实际,去构造中国历史哲学的范畴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读历史的一套概念体系,仍然是我们应该使用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哲学 史学理论 当代中国史学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史学视野下的胡适——从唐德刚相关言论出发的讨论 被引量:4
5
作者 姜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8,共14页
"中国传统史学"、"新汉学"与"新史学"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三大形态,三者的优劣比较也构建了评判20世纪中国史学的多视角坐标。通过此坐标可发现,胡适尽管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史学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历... "中国传统史学"、"新汉学"与"新史学"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三大形态,三者的优劣比较也构建了评判20世纪中国史学的多视角坐标。通过此坐标可发现,胡适尽管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史学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历史学家之一,但他却未能完全冲出种种束缚而带领中国史学健康发展。个中原委,在于胡适的史学研究存在着忽视对历史本身的探讨、偏离世界史学发展主流、严重的门户偏见等局限。这些局限不仅制约了胡适自身学术成就的取得,也阻滞了中国现代史学的健康转型。学界在对胡适的史学贡献及遗产重视和继承的同时,对于其局限,不仅重视得不够、反思得不够,而且改正得也不够。时至今日,中国史学再一次面临关键的转变,我们需借助对胡适的深刻反省,为当代中国史学发展寻找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史学 胡适 中国传统史学 史学 新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顾颉刚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善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顾颉刚 封建史学 史学研究 古史辨派 当代中国史学 《古史辨》 史学思想 古史系统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史学的反省与展望——余英时先生《史学与传统》读后 被引量:1
7
作者 景戎华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5期121-127,共7页
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史学正处于衰落状态中。衰落的具体表现是:一、建国近四十年还修不出无愧于古人的大型清史、中华民国史、甚至中国共产党史等等;二、史学研究队伍的日益萎缩和退化;三、治史的功利化。衰落的原因,在史料学派主要是研... 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史学正处于衰落状态中。衰落的具体表现是:一、建国近四十年还修不出无愧于古人的大型清史、中华民国史、甚至中国共产党史等等;二、史学研究队伍的日益萎缩和退化;三、治史的功利化。衰落的原因,在史料学派主要是研究方法的封闭性;在史观学派主要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受到种种特定的历史局限,导致了理论本身的扭曲、变型。本文回顾了当代史学取得的重要成绩,并对当代史学做出了展望。作者提出,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面前,史料学派、史观学派有广阔合作的条件,史学工作者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文化史研究可补传统史学之偏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是一个急待重建和深化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学派 中国现代史学 当代中国史学 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 史学 史学工作者 当代史学 史观 余英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历史学会199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举行
8
作者 晨晓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81-81,共1页
吉林省历史学会1994年学术年会,7月28日~29日在我校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历史学专家、学者60多人。在大会开幕式上,吉林省史学会会长、东北师大副校长詹子庆教授代表学会讲话。著名学者金景芳、丁则民、李洵、朱寰、... 吉林省历史学会1994年学术年会,7月28日~29日在我校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历史学专家、学者60多人。在大会开幕式上,吉林省史学会会长、东北师大副校长詹子庆教授代表学会讲话。著名学者金景芳、丁则民、李洵、朱寰、夏景才分别作了《孔子与现代化》、《美国民族问题漫谈》、《历史与教育》、《对历史比较研究的几点看法》、《要重视苏联历史的研究》等专题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学术年会 史学研究 史学 1994年 历史比较研究 民族问题 专题学术报告 当代中国史学 人文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届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部份观点简介
9
作者 任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12-112,共1页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三日,四川省当代史学研究会在四川大学主持召开了第一届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四川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青年史学工作者九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七十余篇。代表们围绕史学的地位与功...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三日,四川省当代史学研究会在四川大学主持召开了第一届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四川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青年史学工作者九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七十余篇。代表们围绕史学的地位与功能、历史与现实关系、史学理论和方法、东西方文化比较等问题展开了生动活泼的讨论。现根据论文和讨论内容,简要介绍部份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 当代史学 史学理论 文化比较 现实关系 问题展开 东西方 四川省 自然科学 当代中国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家自述──我的史学观》出版座谈会纪要
10
作者 楚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史学 出版座谈会 史学 当代中国史学 社会科学联合会 湖北省 社会转型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精神 培养跨世纪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时期史学的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41-43,共3页
对新时期史学的反思雷戈对历史学家来说,在世纪末的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比历史更显得沉重和紧迫了。尤其当历史以一种知识和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和沉淀下来时,这种历史的历史就更显得异乎寻常的醒目和突出。历史有的已经过去,有的正在... 对新时期史学的反思雷戈对历史学家来说,在世纪末的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比历史更显得沉重和紧迫了。尤其当历史以一种知识和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和沉淀下来时,这种历史的历史就更显得异乎寻常的醒目和突出。历史有的已经过去,有的正在过去,它们的共同结果就是使历史学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史学 史学危机 史学 史学 三个阶段 理论和方法 五四史学 史学观念 现实价值 中国当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现代——论历史知识的后现代转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107,共7页
近现代历史知识赖以形成的许多基本观念,诸如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连续性以及进步趋势等等,遭到后现代主义颠覆性的再诠释。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中后学的兴起、世界史编撰范式之争、对近代西方历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 近现代历史知识赖以形成的许多基本观念,诸如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连续性以及进步趋势等等,遭到后现代主义颠覆性的再诠释。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中后学的兴起、世界史编撰范式之争、对近代西方历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历史发展的观点的解构,以及新的研究范式的提出等等有一种向更新的历史思维转型的趋势。我们应该继承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立场,关注被流行的近现代主流理论范式所排斥的观念,包括被国别史所忽视的全球史视野,以及与普遍理性相对的区域理性的合理性。在研究的时段上,不排斥与原有分期理论以外的其他研究范式,以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知识 后现代 中国当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著作的文学特性———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历史著作看历史著作的文学价值之内涵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戈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91-96,共6页
通过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历史著作的分析,我们发现历史著作的文学价值与任何纯文学的技巧或形式无关,它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价值的体现。而人文价值的核心则是人性、自由和真理。它要求历史学家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以此反观中国史学... 通过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历史著作的分析,我们发现历史著作的文学价值与任何纯文学的技巧或形式无关,它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价值的体现。而人文价值的核心则是人性、自由和真理。它要求历史学家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以此反观中国史学界,其所暴露出来的诸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著作 文学价值 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中国史学 人文价值 史学 纯文学 文学特性 中国当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