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诉讼律师强制代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一种修正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苏志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4,共11页
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目标。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存在缺乏对当事人实质性平等保护以及容易被当事人滥用的缺陷,通过法官作用的强化来修正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的缺陷时,法官阐明双重属性带来的操作性问题以及... 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目标。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存在缺乏对当事人实质性平等保护以及容易被当事人滥用的缺陷,通过法官作用的强化来修正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的缺陷时,法官阐明双重属性带来的操作性问题以及法官调查取证权所体现的职权主义因素容易导致职权主义模式的回潮。律师参与作为一种外部机制,能够平衡当事人诉讼能力、促进诉讼程序,并且不会破坏诉讼结构的平衡,应当成为修正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机制。结合律师强制代理制度的特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和民事司法运行环境,分阶段、分程序、分案件,渐进地采行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应当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程序完善的重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律师强制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审判中法官庭外调查的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大元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考察我国及主要西方国家关于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的规定,将其分别置于不同诉讼模式之中予以分析,对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利弊进行分析论证。重点探讨在立法上如何完善法官庭外调查的规定:其一,明确限制庭外调查的范围,即控辩双方提供... 本文考察我国及主要西方国家关于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的规定,将其分别置于不同诉讼模式之中予以分析,对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利弊进行分析论证。重点探讨在立法上如何完善法官庭外调查的规定:其一,明确限制庭外调查的范围,即控辩双方提供但是有疑问的证据及辩护方申请的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法官无权依职权主动调取新的证据,尤其是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其二,明确规定法官庭外调查包括询问证人、被害人等方式,应当通知控辩双方到场;其三,明确规定所调取的证据材料一律由法官在法庭出示,控辩双方发表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外调查权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殊途”或许“同归”——两大法系定罪证据障碍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陈俊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146,共8页
定罪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受到无罪推定保护的公民在法律上被认定为"罪犯"是个十分严肃的话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程序动作,控方的定罪目标要跨越诸多实体法和程序法设定的障碍。两大法系刑事诉讼程序在被告人定... 定罪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受到无罪推定保护的公民在法律上被认定为"罪犯"是个十分严肃的话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程序动作,控方的定罪目标要跨越诸多实体法和程序法设定的障碍。两大法系刑事诉讼程序在被告人定罪问题上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但综合分析之后发现由于具体诉讼要素中大量对冲因素的存在及效果的抵消,两大法系所选择的不同方式在目标上趋于一致。诉讼理念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法系在诉讼的很多方面仍存差异,这对于我们准确认识两大法系的诉讼理念、制度、规则内涵及运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定罪障碍 诉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