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诉讼律师强制代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一种修正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苏志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4,共11页
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目标。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存在缺乏对当事人实质性平等保护以及容易被当事人滥用的缺陷,通过法官作用的强化来修正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的缺陷时,法官阐明双重属性带来的操作性问题以及... 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目标。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存在缺乏对当事人实质性平等保护以及容易被当事人滥用的缺陷,通过法官作用的强化来修正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的缺陷时,法官阐明双重属性带来的操作性问题以及法官调查取证权所体现的职权主义因素容易导致职权主义模式的回潮。律师参与作为一种外部机制,能够平衡当事人诉讼能力、促进诉讼程序,并且不会破坏诉讼结构的平衡,应当成为修正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机制。结合律师强制代理制度的特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和民事司法运行环境,分阶段、分程序、分案件,渐进地采行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应当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程序完善的重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律师强制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核心问题与逻辑思辨——以构建“支持诉讼”制度为导向的分析与优化
2
作者 齐蕴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5-207,共13页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是指民事权益遭受损害的主体因畏惧或诉讼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参与民事诉讼时,检察机关支持其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其权益的机制。近年来,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在民事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但是相关争议并未停止。主要争议...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是指民事权益遭受损害的主体因畏惧或诉讼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参与民事诉讼时,检察机关支持其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其权益的机制。近年来,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在民事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但是相关争议并未停止。主要争议点在于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必要性,支持案件范围与条件的明确性,参与法庭审理的正当性,与其他程序的衔接等问题上,这也是构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的核心问题。当前学术界多从民事诉讼程序正义视角检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质疑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破坏诉讼等腰三角形结构,影响当事人处分原则,干扰司法中立等,认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应当保持谦抑性,甚至取消。但是仅从这一个视角来评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是不够的,还应当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模式以及民事司法运行的现实情况来探讨。从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存在的必要性与正当性看,当前我国民事诉讼遵循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诉讼中的法院处于消极地位,由当事人承担诉讼中的调查、举证、证明、提出诉论请求等义务,这对于诉讼能力不足及惧于起诉的当事人来讲行使诉权非常困难。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能够实现诉讼中诉权实质平等,彰显司法权威与正义,维护民事法律秩序,是对消极司法模式的必要补充,具有重要的存在意义。从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受案范围来看,当前立法规定较为模糊。公益诉讼案件支持起诉存在涉及范畴广、专业性强、不好把握以及学界质疑检察机关履职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各部门法的规定解决公益诉讼启动的法律标准问题,通过人民参与性的法律评估机制解决检察机关支持公益诉讼封闭性带来的质疑的问题。在私益诉讼中,为解决支持起诉标准不清、检察机关定位模糊的问题,建议将诉讼能力较弱、不敢起诉、对本地方治理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案件筛查评估机制等作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标准,彰显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精准性、权威性与引领性。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参与方式上,学界忌惮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权,质疑检察机关参与庭审的正当性。但从法理与司法实践来看,支持起诉并没有破坏等腰三角形结构,检察机关参与庭审能够补充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给予当事人诉讼勇气,有助于查明事实,提升庭审效能,应当赋予检察机关有限的庭审参与权。从诉讼参与的阶段看,当事人诉讼不能或者不敢起诉的问题贯穿于诉讼全过程,应当根据当事人支持起诉事由消存的情况,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支持二审、再审、强制执行,以实现支持起诉的立法精神。另外,鉴于现有的支持起诉的概念受限于“起诉”,已经无法涵盖其内涵与价值,建议修改《民事诉讼法》中的“支持起诉原则”为“支持诉讼原则”,从逻辑上彻底解决相应制度构建的概念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支持诉讼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与机理:关于设立证据开示程序的反思——一个跨文化法律移植的话题 被引量:6
3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英美法国家的证据开示程序实为英美法国家为克服对抗制的机理缺陷 ,实现诉讼效率 ,防止伏击审判而设 ,是英美当事人主义诉讼借鉴大陆职权主义诉讼庭前程序的产物 ,其生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语境。在我国目前的诉讼构造下 ,引进英美证据开示... 英美法国家的证据开示程序实为英美法国家为克服对抗制的机理缺陷 ,实现诉讼效率 ,防止伏击审判而设 ,是英美当事人主义诉讼借鉴大陆职权主义诉讼庭前程序的产物 ,其生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语境。在我国目前的诉讼构造下 ,引进英美证据开示程序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就必要性而言 ,现行的庭前程序完全可以胜任证据开示程序的功能 ;就可行性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法律移植 证据开示程序 当事人主义诉讼 职权主义诉讼 英美法系 诉讼制度 诉讼 起诉制度 侦查制度 庭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审判中法官庭外调查的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大元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考察我国及主要西方国家关于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的规定,将其分别置于不同诉讼模式之中予以分析,对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利弊进行分析论证。重点探讨在立法上如何完善法官庭外调查的规定:其一,明确限制庭外调查的范围,即控辩双方提供... 本文考察我国及主要西方国家关于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的规定,将其分别置于不同诉讼模式之中予以分析,对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利弊进行分析论证。重点探讨在立法上如何完善法官庭外调查的规定:其一,明确限制庭外调查的范围,即控辩双方提供但是有疑问的证据及辩护方申请的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法官无权依职权主动调取新的证据,尤其是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其二,明确规定法官庭外调查包括询问证人、被害人等方式,应当通知控辩双方到场;其三,明确规定所调取的证据材料一律由法官在法庭出示,控辩双方发表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外调查权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殊途”或许“同归”——两大法系定罪证据障碍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陈俊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146,共8页
定罪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受到无罪推定保护的公民在法律上被认定为"罪犯"是个十分严肃的话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程序动作,控方的定罪目标要跨越诸多实体法和程序法设定的障碍。两大法系刑事诉讼程序在被告人定... 定罪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受到无罪推定保护的公民在法律上被认定为"罪犯"是个十分严肃的话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程序动作,控方的定罪目标要跨越诸多实体法和程序法设定的障碍。两大法系刑事诉讼程序在被告人定罪问题上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但综合分析之后发现由于具体诉讼要素中大量对冲因素的存在及效果的抵消,两大法系所选择的不同方式在目标上趋于一致。诉讼理念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法系在诉讼的很多方面仍存差异,这对于我们准确认识两大法系的诉讼理念、制度、规则内涵及运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定罪障碍 诉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