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侵权责任归责基础的多元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洪华
张保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1,共9页
单一过错归责理论目前仍然是我国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现代生活危险化、社会关系连带化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事实,却使得归责基础的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过错、危险、牵连关系和致害行为组成的多元归责体系是开放的、有层次的。危险责...
单一过错归责理论目前仍然是我国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现代生活危险化、社会关系连带化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事实,却使得归责基础的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过错、危险、牵连关系和致害行为组成的多元归责体系是开放的、有层次的。危险责任、替代责任和原因责任的立法应当一般条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责任
归责基础
多元化
危险责任
多元
归责
体系
主流观点
原因责任
一般条款
现代生活
替代责任
社会思潮
社会关系
牵连关系
过错
归责
理论目
法学界
行为
立法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单位犯罪的归责模式:组织体责任之提倡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国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5,共10页
单位犯罪的归责基础是刑法领域内的一个难点问题。单位犯罪的归责模式主要体现为以单位成员犯罪为基础的连带责任与以单位自身为基础的组织体责任两种。在我国,应当肯定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基础为组织体自身责任,单位是独立的刑事责任主...
单位犯罪的归责基础是刑法领域内的一个难点问题。单位犯罪的归责模式主要体现为以单位成员犯罪为基础的连带责任与以单位自身为基础的组织体责任两种。在我国,应当肯定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基础为组织体自身责任,单位是独立的刑事责任主体。单位组织体的责任包括对犯罪的自我决定以及对他人(员工)犯罪的自我确证,前者体现为单位决策机构(组织体)的直接决定(通常称为“集体决定”),后者则表现为单位实际控制人或者单位成员的犯罪为组织体所确认(可以是事前的授权,也可以是事中的默认)或者疏虞对单位员工的监督管理。但基于对责任主义原则的坚持,不应当承认单位的事后过错的刑事可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归责基础
替代责任
组织体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同危险行为及其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冬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0,共7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对共同危险行为的规定为实践中频繁发生的此类纠纷提供了实体上的法律依据 ,加强了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着重将其与共同加害行为、抛掷物行为等进行区别 ,以明确共同危险行为的法律特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对共同危险行为的规定为实践中频繁发生的此类纠纷提供了实体上的法律依据 ,加强了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着重将其与共同加害行为、抛掷物行为等进行区别 ,以明确共同危险行为的法律特征 ;在分析借鉴各种理论学说的基础上 ,提出应当结合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全体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正当性 ,认为行为人可以通过反证克服因果关系的推定而实现责任的免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加害行为
归责基础
抛掷物责任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侵权责任归责基础的多元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洪华
张保红
机构
广东韶关学院法学院
广东韶关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1,共9页
文摘
单一过错归责理论目前仍然是我国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现代生活危险化、社会关系连带化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事实,却使得归责基础的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过错、危险、牵连关系和致害行为组成的多元归责体系是开放的、有层次的。危险责任、替代责任和原因责任的立法应当一般条款化。
关键词
侵权责任
归责基础
多元化
危险责任
多元
归责
体系
主流观点
原因责任
一般条款
现代生活
替代责任
社会思潮
社会关系
牵连关系
过错
归责
理论目
法学界
行为
立法
层次
Keywords
imputation basis
danger
social solidarity
injurious acts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单位犯罪的归责模式:组织体责任之提倡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国祥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5,共10页
文摘
单位犯罪的归责基础是刑法领域内的一个难点问题。单位犯罪的归责模式主要体现为以单位成员犯罪为基础的连带责任与以单位自身为基础的组织体责任两种。在我国,应当肯定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基础为组织体自身责任,单位是独立的刑事责任主体。单位组织体的责任包括对犯罪的自我决定以及对他人(员工)犯罪的自我确证,前者体现为单位决策机构(组织体)的直接决定(通常称为“集体决定”),后者则表现为单位实际控制人或者单位成员的犯罪为组织体所确认(可以是事前的授权,也可以是事中的默认)或者疏虞对单位员工的监督管理。但基于对责任主义原则的坚持,不应当承认单位的事后过错的刑事可罚性。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归责基础
替代责任
组织体责任
Keywords
unit crime
attribution basis
vicarious liability
criminal liability of the organization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同危险行为及其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冬梅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0,共7页
文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对共同危险行为的规定为实践中频繁发生的此类纠纷提供了实体上的法律依据 ,加强了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着重将其与共同加害行为、抛掷物行为等进行区别 ,以明确共同危险行为的法律特征 ;在分析借鉴各种理论学说的基础上 ,提出应当结合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全体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正当性 ,认为行为人可以通过反证克服因果关系的推定而实现责任的免除。
关键词
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加害行为
归责基础
抛掷物责任
因果关系
Keywords
joint dangerous actions
joint tort
accusing basic
liability of throwing
causality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侵权责任归责基础的多元化
刘洪华
张保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单位犯罪的归责模式:组织体责任之提倡
孙国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共同危险行为及其疑难问题研究
张冬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