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害结果归责于监督者是如何可能的?——以公共安全风险预防为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军 江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监督过失肇始之初是为了解决公害犯罪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监督管理者的责任问题,渐次拓展到追究公务人员的监管过失责任,其实质是越过了作为“中间项”的第三人犯罪而追究处于“上位”的监督者的刑事责任,但是存在诸多传统刑法理论难... 监督过失肇始之初是为了解决公害犯罪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监督管理者的责任问题,渐次拓展到追究公务人员的监管过失责任,其实质是越过了作为“中间项”的第三人犯罪而追究处于“上位”的监督者的刑事责任,但是存在诸多传统刑法理论难以解决的归责难题。监督过失行为的实质是过失不作为,导致公共安全风险大幅升高。监督缺位创设了法所不容许的风险并导致损害结果发生,如果行为人具有预见可能性,则具有了可归责性。在司法适用中,应当以保证人为中心对创设法不容许风险予以展开分析,并限制监督过失责任的成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风险防范 监督过失 归责可能性 创设法不容许的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