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根植性驱动的都市烟火气与文旅融合创新建设研究
1
作者 钟蕾 李杨 张妍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93-307,共15页
目的从旅游者与市民双重体验视角出发,研究都市烟火气与文旅融合的转承创新路径。方法通过对18位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提炼其对烟火气的直观印象及潜在诉求。同时,收集2023年至2024年微博、抖音、小红书上关于“淄博”“哈尔滨”的热搜信... 目的从旅游者与市民双重体验视角出发,研究都市烟火气与文旅融合的转承创新路径。方法通过对18位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提炼其对烟火气的直观印象及潜在诉求。同时,收集2023年至2024年微博、抖音、小红书上关于“淄博”“哈尔滨”的热搜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诉求权重。结果市民群体中归属感诉求占比最高,旅游者群体里归属感与探知欲诉求并列居高。在具体诉求权重上,旅游者以探知欲为核心诉求,其次为社交诉求与归属感诉求。市民群体则呈现归属感诉求主导、探知欲与社交诉求依次递减的特征。结论都市烟火气可提炼出旅游者与市民的不同核心诉求,借助“回家”“朋友”“了解城市”等抽象载体建立共情链路。通过建立符号共识、激活共情机制、设计体验节奏、落地地域实践这四步路径,能实现都市烟火气的转承创新,为城市文旅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烟火气 归属 探知欲 社交 特质共情 状态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地方能动逻辑——以滇西南本土族群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滨 王芬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6,177,共8页
关于现代中国国家疆域形成的研究可归为两种范式:强调武力与权力控制开拓形成的"硬实力论";强调汉文明同化与儒家文化辐射形成的"软实力论"。这两种范式以国家为视角,突出了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主动扩张以及中心... 关于现代中国国家疆域形成的研究可归为两种范式:强调武力与权力控制开拓形成的"硬实力论";强调汉文明同化与儒家文化辐射形成的"软实力论"。这两种范式以国家为视角,突出了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主动扩张以及中心对边缘的单向吸纳过程,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族群能动性、地方差异性与情境性。近代以来中缅边境土著人群聚居地阿佤山归属演进的案例表明,在利益驱动、族群带动和战争推动的三重动力下,边缘群体经历了自发内附、主动隶属到自觉国家认同的行动转变,最终成功促使部落属地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该案例揭示近代西南边疆形成的由外缘到中心、自下而上的地方能动逻辑,不仅为研究现代中国疆域形成提供新的视角,也为当前国家的边疆治理理念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民族国家 中国疆域 族群 归属诉求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