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投资仲裁下国家对国有实体违约的责任承担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126,共8页
国家对国有实体违反投资合同的责任承担须同时具备"可归因性"和"违背国际义务"两项要件。《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4条、第5条和第8条之间的相互独立,表明国有实体满足任一要素都可将其行为归于国家... 国家对国有实体违反投资合同的责任承担须同时具备"可归因性"和"违背国际义务"两项要件。《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4条、第5条和第8条之间的相互独立,表明国有实体满足任一要素都可将其行为归于国家。国际投资仲裁实践虽就违约如何构成违背国际义务尚存争议,但均认同归因规则与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我国投资合同而言,合营企业合同通常为纯粹的商事合同,享有监管权的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准行为不能被视为国家责任承担的依据。而油气资源联合开采合同和BOT合同因中方主体的特殊性可能被认定为国家契约,但即便如此,它们在大多数情形下仍只适用中国法律和诉诸当地救济,除非侵害了双边投资协定的相关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实体 投资合同 归因规则 保护伞条款 国家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与反思: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国有企业定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瑶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当前区域贸易协定中国有企业定义缺乏确定性与可预期性,不仅使规制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易引发争议。以"政府对企业的所有权"来界定国有企业与当前法学理论发展的方向并不相符,是对政府参与经济的不信任,与企业行为本身是否扭曲... 当前区域贸易协定中国有企业定义缺乏确定性与可预期性,不仅使规制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易引发争议。以"政府对企业的所有权"来界定国有企业与当前法学理论发展的方向并不相符,是对政府参与经济的不信任,与企业行为本身是否扭曲贸易并无直接关系;当前国有企业章节中国有企业定义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而且可能包含很多大型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章节未能与其他协定进行有效协调,可能引发双重规制。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条款不符合国际法归因规则,非商业援助条款缺乏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支持,难以获得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定义 归因规则 控制 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