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基于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文慧 王泽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85,共8页
清代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开始于嘉庆四年。随着地方事务所需经费的不断增加,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的营运规模逐渐扩大,至光绪时期达到顶峰。嘉庆时期生息银两在归绥财政中的作用和影响相对较小。光绪年间生息银两在归绥财政收入中的比... 清代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开始于嘉庆四年。随着地方事务所需经费的不断增加,归绥财政中的生息银两的营运规模逐渐扩大,至光绪时期达到顶峰。嘉庆时期生息银两在归绥财政中的作用和影响相对较小。光绪年间生息银两在归绥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归绥地方政府最大、最重要的财政储备项目,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归绥财政 生息银两 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的构成及特点
2
作者 吴智嘉 綦中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05,108,共4页
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主要记载了宁古塔地区的政治、经济开发、地理沿革、八旗事务、交通驿站、民族关系、军事、民俗文化等内容,是研究东北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该档案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按档案的公文性质大致分为发文簿(即行文簿)、... 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主要记载了宁古塔地区的政治、经济开发、地理沿革、八旗事务、交通驿站、民族关系、军事、民俗文化等内容,是研究东北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该档案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按档案的公文性质大致分为发文簿(即行文簿)、收文簿(即来文簿)、呈文簿、契档簿,其在时间、格式、标点及用印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档案构成 清代 宁古塔都统衙门 抄录 用印 标点 档案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文档案《新巴尔虎右翼宣统二年户口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阿珞贵.萨如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9-144,F0003,共7页
“新巴尔虎右翼宣统二年户口册”为内蒙古档案馆藏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作为“遗留性史料”,其所载内容多为清代其他史籍所缺漏,因而对清末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人口及各部落社会状况的了解和探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对“新巴... “新巴尔虎右翼宣统二年户口册”为内蒙古档案馆藏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作为“遗留性史料”,其所载内容多为清代其他史籍所缺漏,因而对清末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人口及各部落社会状况的了解和探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对“新巴尔虎右翼宣统二年户口册”的编造形式、规则、所录项目予以详尽说明的同时,也对户口册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全面的分析,进而对新巴尔虎部人口状况、妇女地位、黄教的影响等方面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都统衙门 档案 新巴尔虎右翼总管旗 宣统二年户口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与“汉化”之外——满文在清前期公文系统中的使用与纠偏 被引量:2
4
作者 牛贯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50,共9页
清朝的多语种公文奏报系统中,尤以满文和汉文最为重要,经历了从满汉文并重到强化满文的过程,乾隆时期甚至发动复兴新清语的社会政治运动。皇帝在理念上追求满汉公文系统并行以达“同文之盛”的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满汉平等“无异视”... 清朝的多语种公文奏报系统中,尤以满文和汉文最为重要,经历了从满汉文并重到强化满文的过程,乾隆时期甚至发动复兴新清语的社会政治运动。皇帝在理念上追求满汉公文系统并行以达“同文之盛”的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满汉平等“无异视”与“首崇满洲”两种观念始终存在博弈与竞争。清朝统治者既未文化隔离,又积极避免汉化,在两者之间不断纠偏,寻求平衡,这种情形在清实录、宫廷满文寄信档与地方珲春副都统衙门满文档中都能得到充分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文系统 新清语 寄信档 珲春都统衙门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