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面积归一化法对饲料中黄霉素总残留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卞华 曹莹 葛宇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1,217,共9页
建立了一种结合不同色谱及质谱技术测定饲料中黄霉素总残留量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黄霉素标准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黄霉素A化合物进行定量,并利用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确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最终... 建立了一种结合不同色谱及质谱技术测定饲料中黄霉素总残留量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黄霉素标准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黄霉素A化合物进行定量,并利用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确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最终基于面积归一化法得出精确结果。黄霉素标准品经Platisil 5μm ODS色谱柱(250.0 mm×4.6 mm,5μm),以乙腈和20 mmol/L(pH 5.0)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分离。同时,饲料基质经体积分数0.1%甲酸甲醇溶液提取,采用Oasis PRiME HLB通过式固相萃取对提取液进行净化。目标物经Atiantis T_(3)色谱柱(100.0 mm×2.1 mm,3μm),以乙腈和5 mmol/L(pH 5.0)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分离,在负离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量分析。考查了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对黄霉素5种活性成分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和净化方式对黄霉素A化合物回收率的作用并优化其质谱条件。所建立的方法确保黄霉素5种活性成分完全分离,面积归一化法结果表明黄霉素A所占黄霉素混合物的比例为86.2%,RSD为0.66%。同时,该方法确保黄霉素A在10.0~1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等于0.9986。不同饲料基质中黄霉素A的低、中、高加标回收率为69.69%~88.60%,RSD为0.96%~3.38%,回收率稳定、重现性良好。经折算,各类饲料基质中,黄霉素抗生素的总加标回收率为80.66%~102.55%。统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普适性广,准确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饲料中黄霉素总残留量的精确定量分析,解决了国内外对黄霉素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基质 黄霉素 活性成分 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归一化法分析邻二甲苯纯度
2
作者 顾熟明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CAS 1999年第1期78-80,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在色谱填充柱上定量分析邻二甲苯纯度,与色谱内标法相比较,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满足苯酐生产工艺分析要求。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面积归一化 填充柱 邻二甲苯 苯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水轮发电机组轴心轨迹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婧 张飞 李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409,共6页
针对目前水轮发电机组轴心轨迹分析方法单一、不能对轴系运行状态进行长期有效监测的问题,采用统计分析手段,定义了轴心轨迹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面积和归一化面积,采用这些参数对某电站指定水头下不同负荷工况的轴心轨迹进行了研究.实... 针对目前水轮发电机组轴心轨迹分析方法单一、不能对轴系运行状态进行长期有效监测的问题,采用统计分析手段,定义了轴心轨迹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面积和归一化面积,采用这些参数对某电站指定水头下不同负荷工况的轴心轨迹进行了研究.实例分析表明,定义的轴心轨迹标准差与变异系数能够描述轴心轨迹的清晰程度;变异系数可以表征不同工况下水力因素对轴心轨迹的影响;相同工况下,不同位置的轴心轨迹归一化面积具有相同量级且一致的变化趋势,从而使得归一化面积能够消除测点部位、轴瓦间隙调整等方面的影响,以获得对不同部位轴心轨迹的通用评价;采用轴心轨迹的标准差和归一化面积能够准确评价机组因工况变化而导致的轴心轨迹差异并反映机组的运行状态,从而解决轴心轨迹在线监测手段缺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轴心轨迹 标准差 变异系数 归一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工业丙烯腈中的杂质
4
作者 钟鸣 姜丽燕 +1 位作者 李继文 王川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以氮气为载气,选用酸改性聚乙二醇(FFAP)毛细管色谱柱对工业丙烯腈中杂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并根据有效碳数理论,以丙烯腈替代丙腈、顺式(或反式)-丁烯腈替代甲基丙烯腈,测定丙... 以氮气为载气,选用酸改性聚乙二醇(FFAP)毛细管色谱柱对工业丙烯腈中杂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并根据有效碳数理论,以丙烯腈替代丙腈、顺式(或反式)-丁烯腈替代甲基丙烯腈,测定丙烯腈标样中杂质的回收率为90.1%~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0.8%~7.5%,检测限低于6.6μg/g;对丙烯腈产品中杂质分别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及内标法定量时,同一组分的3次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良好,2种计算结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气相色谱 有效碳数法 校正因子 校正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和质量平衡法测定林丹的纯度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瑾艳 黄彦捷 +4 位作者 白英臣 陈玲 许俊斌 花秀兵 王世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5期3932-3937,共6页
目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质量平衡法(mass balance,MB)2种不同方法对林丹(γ-丙体六六六)纯度标准物质进行纯度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Van’t Hoff原理,即物质的熔融曲线来算出杂质含量,利用DSC... 目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质量平衡法(mass balance,MB)2种不同方法对林丹(γ-丙体六六六)纯度标准物质进行纯度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Van’t Hoff原理,即物质的熔融曲线来算出杂质含量,利用DSC法对林丹进行纯度分析;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量林丹的主成分纯度值,顶空-气相色谱法测量溶剂残留,卡尔费休测定水分和灼烧法测定灼烧残渣来最终确定林丹纯度。结果 DSC法测定林丹纯度为99.92%,不确定度为0.05%,质量平衡法测得林丹纯度为99.74%,不确定度为0.02%。结论 2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对林丹纯度的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DSC法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所需样品量较小,对仪器精度要求较高,相对不确定度较大。质量平衡法适用于所有有机纯物质的纯度分析,考察因素较多,分析较全面,且不确定度相对较小,方法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丹 差示扫描量热法 质量平衡法 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红山楂果酒风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峻松 张文叶 毛多斌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46,共3页
以山楂果为原料,经浸泡与发酵相结合制得干红山楂果酒,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干红山楂果酒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51种香味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成分为:β-苯乙醇(29.61... 以山楂果为原料,经浸泡与发酵相结合制得干红山楂果酒,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干红山楂果酒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51种香味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成分为:β-苯乙醇(29.61%)、顺-3-己烯醇(9.33%)、异戊醇(6.09%)、3-戊烯-2-酮(4.18%)、丁二酸二乙酯(3.26%)、十六酸乙酯(2.79%)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山楂果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 质量分数 风味成分 面积归一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福建地区橄榄中橄榄肉和橄榄仁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丽娟 辛广 张捷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91-395,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对产自福建地区的橄榄中的橄榄肉和橄榄仁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橄榄肉、橄榄仁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6%、1.57%;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对产自福建地区的橄榄中的橄榄肉和橄榄仁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橄榄肉、橄榄仁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6%、1.57%;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鉴定出橄榄肉中有10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66.05%;鉴定出橄榄仁中有32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88.94%。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橄榄肉中主要含有丁化羟基甲苯(38.09%)、石竹烯(6.82%)等;橄榄仁中主要含有石竹烯(36.25%)、α-石竹烯(8.1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学 挥发油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橄榄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油成分 福建地区 挥发性物质 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淋酒”香味HS-SPME-GC-MS成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都留 叶文斌 +1 位作者 何九军 杨建东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3-35,39,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麦淋酒"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0种成分,挥发性成分占81.81%,其中醇类11种,占总面积的73.89%;酯类和内酯种类有15种,占总面积的6.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麦淋酒"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0种成分,挥发性成分占81.81%,其中醇类11种,占总面积的73.89%;酯类和内酯种类有15种,占总面积的6.06%,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香味成分 成分分析 SPME GC 面积归一化 顶空固相微萃取 MS 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方法分析与评价乙酸乙酯合成实验中产物之纯度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华绒 蔡黄菊 +2 位作者 秦敏锐 余利明 邵东贝 《大学化学》 CAS 2016年第9期56-61,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面积归一化法及NMR内标法3种方法对乙酸乙酯合成反应中的产物进行纯度分析。GC内标法可抵消由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带来的误差,只需内标物与待测组分在同样条件下出峰且分离度较好,定量精度高,测出的乙酸乙酯纯度最低... 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面积归一化法及NMR内标法3种方法对乙酸乙酯合成反应中的产物进行纯度分析。GC内标法可抵消由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带来的误差,只需内标物与待测组分在同样条件下出峰且分离度较好,定量精度高,测出的乙酸乙酯纯度最低;应用NMR内标法可同步完成纯度分析和结构鉴定,且无需引入校正因子,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核磁共振波谱仪 气相色谱仪 纯度 内标法 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天波超视距雷达海杂波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永华 安昕 +2 位作者 王国庆 周伟 关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582,共7页
针对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波超视距雷达,采用数字射线追踪计算各收发通道相对于观测海面的入射和返回散射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导出任意收发通道一阶和二阶双基地海杂波归一化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 针对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波超视距雷达,采用数字射线追踪计算各收发通道相对于观测海面的入射和返回散射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导出任意收发通道一阶和二阶双基地海杂波归一化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表达式;在与收发传播路径的多普勒传递函数相卷积后,结合雷达方程得到接收端的海杂波功率谱密度;最后,根据该功率谱密度仿真接收端海杂波加噪声的随机时间序列,并对其特性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MIMO 归一化散射截面积 随机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流模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的空间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军 张万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一个集成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的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较强物理机制的先进的分布式流域水文物理模型。为了进一步研究流域尺度内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 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一个集成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的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较强物理机制的先进的分布式流域水文物理模型。为了进一步研究流域尺度内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规律,深入了解流域水文时空过程与气象、地-气界面条件及流域地貌特征间的关系,选取汉江上游马道流域,运用AVSWAT2000版模型进行1981-985年间的年、月径流模拟,以月径流模拟的N-S模型效率系数为主要指标,率定出月模拟效果最佳时(N-S模型效率系数达0.9427)的各参数值。在此基础上从马道出水站点沿主河道往上游再选取6个控制点,用前面率定好的参数来模拟各个控制点处的出口流量,并研究径流模拟的空间响应,提出归一化径流面积比指数。分析指出当蒸发量小于月平均降水量时,马道流域不同面积研究区的归一化径流面积比指数趋于稳定值,当蒸发量接近或者大于月平均降水量的时候,随着研究区面积由大到小的变化,归一化径流面积比指数波动加剧,研究区面积越小,归一化径流面积比指数值的偏移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道流域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空间响应 归一化径流面积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肪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晓静 姚晨之 严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9-1271,共3页
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并计算脂肪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用C18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250mm,5μm)作固定相,以含10mmol.L-1戊基磺酸的乙腈-水(95+5)溶液为流动相,对试液进行离子... 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并计算脂肪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用C18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250mm,5μm)作固定相,以含10mmol.L-1戊基磺酸的乙腈-水(95+5)溶液为流动相,对试液进行离子对色谱分离。于波长262nm处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方法用于样品1227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测得M为344.5,经F和t检验,测定值与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脂肪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盐 面积归一化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绞股蓝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飞 陆洋 +1 位作者 习伟佳 马吉福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四倍体绞股蓝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根状茎、地上茎、叶和种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根状茎中鉴定出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 目的:研究四倍体绞股蓝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根状茎、地上茎、叶和种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根状茎中鉴定出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质量分数的85.69%;从地上茎中鉴定出5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质量分数的79.96%;从叶中鉴定出13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质量分数的95.83%;从种子中鉴定出5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质量分数的92.47%。结论:该实验系统分析了绞股蓝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种植物资源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绞股蓝 索氏提取法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面积归一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浸出溶剂质量的气相色谱法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海峰 鞠兴荣 高义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29,共3页
建立了食用油脂浸出溶剂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烃类组分采用25%角鲨烷填充色谱柱恒温分离,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表明,6号溶剂中烃类组分以六碳烷烃和六碳环烷烃为主,其内在组成随产地、馏程、循... 建立了食用油脂浸出溶剂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烃类组分采用25%角鲨烷填充色谱柱恒温分离,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表明,6号溶剂中烃类组分以六碳烷烃和六碳环烷烃为主,其内在组成随产地、馏程、循环使用次数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气相色谱法用于浸出溶剂内在组成的分析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植物油加工中浸出溶剂质量的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溶剂质量 评价 食用油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面积归一化 植物油加工 溶剂组成 油脂浸出 烃类组分 使用次数 浸出溶剂 色谱柱 角鲨烷 环烷烃 准确度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合成品中钛酸酯和脂肪酸的测定
15
作者 李松兰 孙月稳 吴春龙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89年第9期407-410,共4页
钛酸酯偶联剂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界面分子架桥剂,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我们曾用色谱法和化学法对合成的单烷氧基酰氧型钛酸酯粗品进行了分离,并鉴定了各组分的结构。本文根据各类型钛酸酯的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三种测定各组分... 钛酸酯偶联剂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界面分子架桥剂,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我们曾用色谱法和化学法对合成的单烷氧基酰氧型钛酸酯粗品进行了分离,并鉴定了各组分的结构。本文根据各类型钛酸酯的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三种测定各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各组分含量的通用算式,以及未反应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其中,电位滴定测定酸值法适用于各类钛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酯偶联剂 钛酸酯 脂肪酸 测定 重量法 外标法 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碳数法在对二甲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晨亮 彭振磊 +1 位作者 张育红 王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25-1331,共7页
优化了对二甲苯气相色谱分离条件,深入研究了有效碳数校正面积归一化法(简称有效碳数法)测定对二甲苯纯度及杂质定量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有效碳数法的定量结果与外标法和内标法的定量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基线分离的组分回收率为95%~1... 优化了对二甲苯气相色谱分离条件,深入研究了有效碳数校正面积归一化法(简称有效碳数法)测定对二甲苯纯度及杂质定量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有效碳数法的定量结果与外标法和内标法的定量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基线分离的组分回收率为95%~10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最低检出限可达0.000 4%~0.000 5%(w)。对于难分离的间二甲苯,当峰谷/峰高比值(S)小于20%时,回收率在90%以上;当S小于10%时,回收率可达95%以上。有效碳数法具有简便、环保的特点,在芳烃产品及相关物料检测和质量监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纯度和杂质 气相色谱法 有效碳数 校正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烷酮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程 袁倩姝 +2 位作者 张静雨 李晓旋 王勇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7-830,共4页
采用环糊精为手性固定相,建立了黄烷酮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比例、流速及柱温对黄烷酮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D-CSP2手性色谱柱分离,采用乙腈-水(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在流速为1... 采用环糊精为手性固定相,建立了黄烷酮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比例、流速及柱温对黄烷酮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D-CSP2手性色谱柱分离,采用乙腈-水(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在流速为1.0mL/min,温度30℃,检测波长254nm下,黄烷酮对映体能达到基线分离,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对映体的拆分及质量控制。且R-黄烷酮与固定相的作用弱于S-黄烷酮,在色谱柱中首先被洗脱。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可知黄烷酮样品中,R-黄烷酮含量为53.94%,S-黄烷酮含量为4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对映体 保留时间 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枯病胁迫下水稻冠层高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铭涛 范俊伟 +2 位作者 彭继煌 王晓亭 张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42-144,148,共4页
采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受到白叶枯病病害胁迫的水稻冠层进行高光谱检测。通过采集感染不同程度的白叶枯病病害的水稻冠层进行高光谱检测,并通过移动平均法、峰值面积归一化法以及一阶微分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健康水稻与感染不同程... 采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受到白叶枯病病害胁迫的水稻冠层进行高光谱检测。通过采集感染不同程度的白叶枯病病害的水稻冠层进行高光谱检测,并通过移动平均法、峰值面积归一化法以及一阶微分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健康水稻与感染不同程度病害的水稻在冠层光谱反射率确实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感染病害的早期即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利用水稻冠层的光谱反射率进行水稻病害的早期检测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白叶枯病 冠层 移动平均法 一阶微分 峰值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亚砜盐酸盐对照品候选物纯度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志亮 徐光科 +2 位作者 裴香玲 乔彦良 闫祥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7期13-15,共3页
以盐酸阿苯达唑亚砜原料为基础,通过反复提纯,得到盐酸阿苯达唑亚砜对照品候选物,该候选物经过熔点,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初步确认符合对照品的要求,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不小于99.5%。该... 以盐酸阿苯达唑亚砜原料为基础,通过反复提纯,得到盐酸阿苯达唑亚砜对照品候选物,该候选物经过熔点,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初步确认符合对照品的要求,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不小于99.5%。该方法的建立为盐酸阿苯达唑对照品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亚砜盐酸盐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面积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的海洋降雨信号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曲秀凤 种劲松 +1 位作者 吴秀清 吴一戎 《遥测遥控》 2009年第4期50-55,共6页
以雨团形式出现的海洋降雨能够被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影响SAR图像的正确解译。对海洋降雨的SAR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和仿真,有助于解释雨团在SAR图像中的成像机理,并为降雨参数(如雨率)的定量化反演提供参考。从海面的后向散射理论出发,... 以雨团形式出现的海洋降雨能够被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影响SAR图像的正确解译。对海洋降雨的SAR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和仿真,有助于解释雨团在SAR图像中的成像机理,并为降雨参数(如雨率)的定量化反演提供参考。从海面的后向散射理论出发,详细讨论雨团在SAR图像中的成像机理。基于此机理,并借助于雨团模型,对C、X波段各种极化下雨团的有效归一化雷达后向散射截面积(ENRCS)进行仿真。文中的分析和仿真全面地揭示了海洋雨团SAR回波在不同波段不同极化下的特点,有助于SAR图像的正确解译和降雨定量化研究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雨团 有效归一化雷达后向散射截面积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