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月动态变化及其气候响应研究
1
作者 胡乔森 孙朝辉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依据2021—2022年河北省12个主要市区的24期月度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142个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气候因子(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不同市区的月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刀切法建立... 依据2021—2022年河北省12个主要市区的24期月度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及142个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气候因子(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不同市区的月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刀切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市区的连年NDVI值之间存在差异,但单年内的月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NDVI在夏季生长季时达到最大值,冬季则为最小值,并在冬季末和夏初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气温、降水和日照对NDVI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气温的表现最佳。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优于时间序列模型,适用于不同数据条件的地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月动态变化 气候响应因子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的西南五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气候驱动因子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曼 陶敏 +1 位作者 雒苑婷 杨存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107,共8页
聚焦中国西南地区这一关键碳汇区域,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的MOD13 A1V6数据,构建了2002—2022年,西南五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数据集,综合分析了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聚焦中国西南地区这一关键碳汇区域,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的MOD13 A1V6数据,构建了2002—2022年,西南五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数据集,综合分析了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泰尔-森(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及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植被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1)2002—2022年,西南地区整体植被覆盖状况较好,植被覆盖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合曲线为y=0.001x-1.691(R^(2)=0.806)。(2)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异质性,但总体上气候因素对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的影响以正向促进作用为主,气候驱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藏东部、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气候变化 偏相关系数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和SIF的云南植被变化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琳 朱大明 +2 位作者 韩杨 姜昀呈 周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选取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对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数据进行监测和预测,揭示两者在监测植被变化中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云南省植被驱动机制,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CA-Marko... 选取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对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数据进行监测和预测,揭示两者在监测植被变化中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云南省植被驱动机制,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CA-Markov模型对云南省植被变化进行时空预测。结果表明:时间上,NDVI和SIF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在较高植被覆盖地区SIF存在饱和现象。SIF在地形复杂区域对植被的响应更为准确。NDVI和SIF均与气象因子呈正相关,NDVI对温度更敏感,SIF对相对湿度更敏感。时序预测上,2020—2025年NDVI和SIF呈下降趋势;空间预测上,NDVI高和SIF较高类型区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植被变化 驱动机制 时空预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DVI的云南省植被变化特征及预测研究
4
作者 张琳 朱大明 +2 位作者 韩杨 姜昀呈 周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7,44,共9页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基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构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kNDVI驱动机制,并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2020—2025年植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k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005,空间上表现为由...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基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构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kNDVI驱动机制,并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2020—2025年植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k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005,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递增,且对低植被覆盖地区的变化更敏感;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对湿度对植被影响最大,温度和降水量对植被影响较小。kNDVI与人口密度、生产总值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农业总值、牧场面积和农田面积与kNDVI呈负相关,其中牧场面积负相关性最强。未来云南省低、较低和较高植被类型覆盖区面积均减少,高植被类型区域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植被变化特征 驱动机制 时空预测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的湖南省新邵县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逸飞 谭炳香 +2 位作者 杜志 伍汉斌 贺晨瑞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植被覆盖度是植被的直观量化指标,能够反映植被的生长情况,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2000-2021年间新邵县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和2021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差异植被指... 植被覆盖度是植被的直观量化指标,能够反映植被的生长情况,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2000-2021年间新邵县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和2021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不同时期新邵县的植被覆盖度,并进行差值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到2021年,新邵县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长趋势,且西部、南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增加明显,这与当地封山育林、绿化造林等政策实施密切相关。这也反映出新邵县在2000-2021年期间注重生态保护建设,森林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像元二分模型 LANDSAT 植被覆盖度 新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植被覆盖时空分异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红 辛守英 +2 位作者 阳丽虹 马明浩 焦琳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1,共9页
研究塞罕坝林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能够为区域植被保护与森林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基于MODIS-NDVI、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性分析、残差分析和相对作用分析等方法,分析塞罕坝林场2000—2020年不同植被覆盖... 研究塞罕坝林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能够为区域植被保护与森林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基于MODIS-NDVI、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性分析、残差分析和相对作用分析等方法,分析塞罕坝林场2000—2020年不同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探讨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不同植被覆盖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塞罕坝林场植被覆盖的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低于0.55的区域归为低植被覆盖区,NDVI高于0.65的区域为高植被覆盖区,而NDVI为0.55~0.65的区域为中等植被覆盖区。(2)2000—2020年,不同植被覆盖等级NDVI的平均增长速率有所差异,低植被覆盖区NDVI平均增长速率较快;其次是中等植被覆盖区和高植被覆盖区;尤其是2007年之后,塞罕坝林场全域NDVI平均增长速率明显高于2000—2007的植被NDVI平均增长速率。(3)在不同植被覆盖等级区,NDVI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低植被覆盖区NDVI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贡献率高达60.78%;中高植被覆盖区主要驱动因子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即中高植被覆盖区的西部和东南部的低海拔区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东北部的高海拔区主要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林场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流网络结构和NDVI集成的流域植被变化研究——以旬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梁轶 刘康 +2 位作者 王雷 周辉 连军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利用GIS模拟旬河流域河流网络结构,根据河流网络结构建立缓冲区,分别研究了不同等级河流缓冲区内,1997年和2004年相同时段NDVI值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河流等级与其缓冲区内NDVI值的关系。结果发现,利用GIS模拟的山地数字河网能够很好地与... 利用GIS模拟旬河流域河流网络结构,根据河流网络结构建立缓冲区,分别研究了不同等级河流缓冲区内,1997年和2004年相同时段NDVI值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河流等级与其缓冲区内NDVI值的关系。结果发现,利用GIS模拟的山地数字河网能够很好地与真实河网吻合;河流等级与其缓冲区内的ND- VI值存在负相关关系;2004年河网缓冲区内NDVI值分布较1997年好,说明近几年旬河流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网络结构 河流等级 河流缓冲区 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植被NDVI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生军 王涛 +2 位作者 王天明 卢爱刚 葛剑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31,共6页
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气象数据研究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1982—2003年新疆10种植被类型NDVI时间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区植被生长季NDVI以0.58%的年平均增长率显著增加,并... 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气象数据研究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1982—2003年新疆10种植被类型NDVI时间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区植被生长季NDVI以0.58%的年平均增长率显著增加,并且春、夏、秋三季的总体及各种植被类型NDVI都显著增加(P<0.01);通过对生长季NDVI和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有5种植被类型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要是阔叶林、荒漠、草原、草丛和草甸;与温度显著相关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灌木、高寒沼泽和高山植被;农田生长季NDVI与降水和温度均不显著相关。通过研究各个季节不同植被类型NDVI与气候因子关系表明,春季植被NDVI与温度关系密切,夏季植被NDVI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秋季NDVI的增加是温度和降水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趋势变化 植被类型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2年河套灌区kNDVI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9
作者 郑美君 雍婷 +1 位作者 查元源 邱让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128,共9页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增加,植被变化作为环境响应的重要指示,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利用MODIS数据分析2000-2022年河套灌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通过计算slope、LOWESS平滑、重心转移模型和Hurst指数,结合地表气温和...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增加,植被变化作为环境响应的重要指示,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利用MODIS数据分析2000-2022年河套灌区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通过计算slope、LOWESS平滑、重心转移模型和Hurst指数,结合地表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结果显示:①河套灌区kNDVI呈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1.51%(p<0.001),整体重心向西南移动,93.42%的地区kNDVI变化趋势具有较强持续性。②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kNDVI变化的综合贡献率达88.75%,其中共同引起的绿化为主要驱动力,占总体的80.25%。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分别维持在0.21和0.76左右。为河套灌区kNDVI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提供了新见解,为区域生态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 时空演变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驱动力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9年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26
10
作者 赖金林 齐实 +3 位作者 廖瑞恩 崔冉冉 李鹏 唐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5-163,共9页
为了探究中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该研究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T... 为了探究中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该研究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Hurst指数分析了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因子数据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探讨了NDVI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00—2019年NDVI总体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0.0046/a。空间尺度上,NDVI呈上升趋势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85.59%,植被恢复效果明显,且未来NDVI变化还将以上升趋势为主。2)在区域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NDVI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有所差异,总体上NDVI与气温和太阳辐射呈正相关,而与降雨量呈负相关,气温对NDVI变化的影响力要强于太阳辐射和降雨量,是影响NDVI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3)85.10%区域面积的植被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为次要驱动因素,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8.67%和31.33%。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南高山峡谷区未来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残差分析 西南高山峡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武汉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大鹏 李长安 李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78,共5页
为了研究植被资源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根据陆地卫星1991年7月TM和2002年7月ETM+影像,通过对植被的光谱分析,结合地形图和已有植被分布图等资料进行纠正和解译,计算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采取混合像元二分模型,生成... 为了研究植被资源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根据陆地卫星1991年7月TM和2002年7月ETM+影像,通过对植被的光谱分析,结合地形图和已有植被分布图等资料进行纠正和解译,计算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采取混合像元二分模型,生成植被覆盖度由低至高5级分类图像。结果显示:从1991-2002年武汉地区除极低覆盖度面积明显增加,其它覆盖度面积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中高覆盖度下降最为明显,全区中覆盖度以上面积比例由48.43%下降到38.07%。研究表明,区域主体由中高覆盖度演变为中覆盖度,引起这一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口激增和经济高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遥感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云南省植被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加顺 刘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03-3513,共11页
为揭示云南省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响应,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数据集,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检验... 为揭示云南省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响应,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数据集,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云南省NDVI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地理探测器探究了不同时期NDVI空间分异的驱动力,并探讨了主导因子对NDVI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云南省植被覆盖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时间变化上,2000—2020年NDVI上升的区域面积占比为83.15%,而NDVI下降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6.85%。NDVI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其中土地利用类型解释力最高,远高于其他因子。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对NDVI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林地面积,改善了区域植被,对NDVI上升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建筑用地扩张,破坏了区域植被,导致NDVI降低。本研究为云南省未来生态规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地理探测器 土地利用类型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工程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聪 盛建东 +4 位作者 朱先海 轩俊伟 周学林 杨世平 蒋平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1,共7页
滴灌工程作为干旱区绿洲灌溉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工程,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影响。为了有效评估滴灌工程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将沙雅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 滴灌工程作为干旱区绿洲灌溉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工程,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影响。为了有效评估滴灌工程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将沙雅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气象数据集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数据集,对滴灌工程在建设与运行期间(2014-2022年)的县域NDVI及耕地面积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14-2022年,全县耕地面积增加了83.83 km^(2),其中滴灌工程区占比71.22%。②滴灌工程区耕地NDVI平均增长率为0.44%/a,而非滴灌工程区耕地NDVI平均增长率仅为0.30%/a,滴灌工程区耕地NDVI变化较为明显。③滴灌工程实施后,年降水量降低了42.48%,然而县域NDVI却呈现出“增加—平缓—增加”的变化特征,平均增速为0.27%/a,平均增长11.53%。农业生产能力没有降低反而增加。滴灌工程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田块的破碎化程度降低,显著扩大了有效耕地面积,更重要的是县域农业产能(NDVI)与节水抗旱能力显著提升,沙雅县整体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滴灌工程对于提高干旱区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工程 沙雅县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农业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6
14
作者 邵利敏 王秀 +1 位作者 牛晓颖 钱东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4-87,共4页
提出了一个以PLC为主机,集成光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作物光谱信息和施肥机具的实际前进速度调节施肥量。系统采用无损测试技术和模糊控制算法,通过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测量仪实时获取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 提出了一个以PLC为主机,集成光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作物光谱信息和施肥机具的实际前进速度调节施肥量。系统采用无损测试技术和模糊控制算法,通过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测量仪实时获取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结合施肥机具行进速度调节执行机构中的电磁阀,实现实时变量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施肥 可编程控制器 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便携式NDVI测量仪 被引量:8
15
作者 郝晓剑 郝丽娜 +1 位作者 刘良云 周汉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6-248,257,共4页
介绍了一种测量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NDVI,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的新仪器。该仪器能快速、方 便、准确地测定农作物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量,确定植物施肥的最佳时机。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轻便、低功耗 等... 介绍了一种测量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NDVI,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的新仪器。该仪器能快速、方 便、准确地测定农作物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量,确定植物施肥的最佳时机。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轻便、低功耗 等特点。该测量仪已被用作测量几种小麦的NDVI值。实验结果表明,该NDVI测量仪测得的数据与ASD公司FR2500地物 光谱仪测定的数据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差异指数 NDVI 测量仪 光电探测器 氮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播期的卫星遥感及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良云 赵春江 +3 位作者 王纪华 宋晓宇 黄文江 李存军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播种日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均有一定的影响。利用 2 0 0 3年拔节期的LandsatTM卫星的NDVI数据 ,成功地监测了冬小麦的播种日期。提出了基于NDVI和播种日期的冬小麦的遥感估产的优化模型 ,并在抽穗期至乳熟期的 3次生育... 播种日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均有一定的影响。利用 2 0 0 3年拔节期的LandsatTM卫星的NDVI数据 ,成功地监测了冬小麦的播种日期。提出了基于NDVI和播种日期的冬小麦的遥感估产的优化模型 ,并在抽穗期至乳熟期的 3次生育期的遥感估产中得到了成功验证与应用。利用出粉率与播种日期的显著相关特性 ,采用拔节期的LandsatTM卫星的NDVI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遥感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I影像的县域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海峰 王力 牛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6-160,共5页
以河南省虞城县为研究区域,筛选冬小麦分蘖期至拔节期内的3期(分蘖期、越冬期、拔节期)高质量OLI遥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及FLAASH大气校正,以便将影像DN值转算为地表反射率,并利用全色波段进行影像融合处理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以归一化差... 以河南省虞城县为研究区域,筛选冬小麦分蘖期至拔节期内的3期(分蘖期、越冬期、拔节期)高质量OLI遥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及FLAASH大气校正,以便将影像DN值转算为地表反射率,并利用全色波段进行影像融合处理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以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归一化差异建筑指数(NDB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为基础,结合外业调查数据构建决策树模型,3期影像中NDWI大于0的像元为水体,NDBI大于0的像元为居民地,NDVI分别大于0.59、0.52、0.65的像元为冬小麦纯净像元,NDVI分别小于0.49、0.44、0.56的像元为其他地物,剩余部分为冬小麦混合像元,通过实地调研确定将混合像元面积折算为冬小麦实际种植面积的权重为0.46,最后计算虞城县冬小麦的实际种植面积。结果表明,冬小麦分蘖期至拔节期是遥感监测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最佳时期,3期影像提取的2014年虞城县冬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76 238.79 hm2、77 406.65 hm2、77 397.82 hm2,与往年统计数据和样地实测数据相比,精度达到了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I影像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冬小麦 面积提取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地表覆被分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洪军 葛剑平 +1 位作者 蔡体久 寇晓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0,共3页
利用多时相的NOAA-AVHRR8k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以决策树分类器为基础,辅以数字化地形数据(DTM)、历史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等辅助分类数据,综合运用非监督分类和基于知识挖掘的信息提取技术,对中国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的地表覆被类型... 利用多时相的NOAA-AVHRR8k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以决策树分类器为基础,辅以数字化地形数据(DTM)、历史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等辅助分类数据,综合运用非监督分类和基于知识挖掘的信息提取技术,对中国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的地表覆被类型进行了分类,将研究区域最终划定为11种土地覆被类型,揭示了当时研究区域的土地覆被空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决策树分类法 地表覆被分区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MODIS监测冬小麦的种植面积 被引量:18
19
作者 贾建华 刘良云 +1 位作者 竞霞 张超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6期49-51,共3页
论文基于时相和波谱信息,利用MODIS数据监测了北京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首先,基于地形高度对地物光谱反射值的影响,借助DEM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其次,在分析并提取北京地区主要农作物时间谱曲线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决策函数,成功提取了... 论文基于时相和波谱信息,利用MODIS数据监测了北京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首先,基于地形高度对地物光谱反射值的影响,借助DEM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其次,在分析并提取北京地区主要农作物时间谱曲线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决策函数,成功提取了北京地区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最后,比较并分析了非遥感数据对监测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时相信息可以极大的提高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监测精度。(2)辅助数据的利用,使决策函数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监测结果更可靠。(3)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提取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作物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景观分类的北京市裸露农田分析和治理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影 张茜 +1 位作者 肖禾 宇振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基于遥感影像的决策树分类,结合土地利用图,将北京市农业地表覆盖划分为春玉米、冬小麦、果园、林木苗圃、牧草地、设施农业和畜禽饲养地。考虑海拔、坡度和土壤质地三个因子将北京市分成10个景观区,在景观分区和不同农业用地基础上划分... 基于遥感影像的决策树分类,结合土地利用图,将北京市农业地表覆盖划分为春玉米、冬小麦、果园、林木苗圃、牧草地、设施农业和畜禽饲养地。考虑海拔、坡度和土壤质地三个因子将北京市分成10个景观区,在景观分区和不同农业用地基础上划分出39类农业景观单元。利用基于遥感影像计算的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结合实地调查验证,分类出北京市冬春季裸露农田。结合景观分类,分析了不同景观单元冬春季地表裸露情况。结果表明:2007—2008年冬春季裸露农田共8.05×104 hm2,主要分布在延庆盆地、密云水库北岸和城区边缘的近郊农业区;海拔和土地利用方式对裸露情况影响较大,其中山区春玉米和平原果园裸露情况绝对面积较大,分别占到总裸露农田面积的40%和17%,牧草地、林木苗圃与设施农业地裸露程度较高。基于不同景观单元裸露程度,结合绿肥种植、保护性耕作、生草覆盖等裸露农田治理方法,探讨了北京市农业产业和景观一体化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农田 景观分类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土地利用类型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