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VD归一化强度软阈值降噪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涛 王立勇 +1 位作者 唐长亮 徐小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75,共5页
为提取被噪声干扰的有效轴承故障特征信息,提出一种SVD归一化强度降噪方法,并对有效奇异值进行软阈值处理,降低噪声的干扰。轴承信号降噪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噪声强度干扰下,该降噪方法均能够保留源信号中的主要频率信息,大幅提高信噪比;... 为提取被噪声干扰的有效轴承故障特征信息,提出一种SVD归一化强度降噪方法,并对有效奇异值进行软阈值处理,降低噪声的干扰。轴承信号降噪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噪声强度干扰下,该降噪方法均能够保留源信号中的主要频率信息,大幅提高信噪比;该方法较SVD差分谱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故障特征频率信息,避免信号的过降噪。SVD归一化强度软阈值降噪方法降噪原理清晰、计算简便,能够为轴承故障的精密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强度 有效降噪阶次 软阈值处理 轴承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扰动下重力二阶垂向导数与归一化磁源强度的重磁相关性分析——以相山铀矿田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彦国 田野 +1 位作者 邓居智 葛坤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1243,共13页
对重磁资料进行综合处理与解释有助于降低多解性、提高解释的可靠性。重磁对应分析法是重磁联合定性解释的一种常用方法,但该方法会受剩磁影响,易产生虚假信息,因而实用性不强。为此,从重力异常二阶垂向导数与归一化磁源强度表达式出发... 对重磁资料进行综合处理与解释有助于降低多解性、提高解释的可靠性。重磁对应分析法是重磁联合定性解释的一种常用方法,但该方法会受剩磁影响,易产生虚假信息,因而实用性不强。为此,从重力异常二阶垂向导数与归一化磁源强度表达式出发,推导出基于重力二阶垂向导数和归一化磁源强度的重磁泊松公式,提出了一种新的重磁相关性分析方法,并采用噪声扰动提高重磁相关度的有效性。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现,无需化极处理,且受重磁背景场影响小。模型试验表明,常规重磁对应分析法仅在噪声扰动下重磁完全同源时具有良好效果,在重磁非完全同源时会出现虚假信息;新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重磁是否同源及同源位置,在复杂情况下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将新方法应用于江西相山铀矿田重磁资料处理和解释,准确地反映了碎斑熔岩、流纹英安岩及花岗斑岩这三类重磁同源性岩石的位置及规模。另外,依据大面积分布的强负相关与强正相关特征推测了古火山喷发的主要岩石类型,并预测了一个碎斑熔岩火山口。同时,相山地区铀矿点主要分布在强正相关与强负相关的过渡带上,进一步揭示了铀矿分布与岩性接触面存在着密切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可为相山地区深部铀矿勘查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二阶垂向导数 归一化磁源强度 互相关系数 噪声扰动 相山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模型参数的归一化磁源强度三维反演 被引量:4
3
作者 饶椿锋 于鹏 +1 位作者 胡书凡 陈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9-606,共8页
强剩磁的存在使磁化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偏差很大,进而对常规的磁异常反演和解释产生很大的影响。归一化磁源强度(normalized source strength,NSS)是一种弱敏感于磁化方向的转换量,它与场源的中心对应性比同类型的转换量要好。基于模型参... 强剩磁的存在使磁化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偏差很大,进而对常规的磁异常反演和解释产生很大的影响。归一化磁源强度(normalized source strength,NSS)是一种弱敏感于磁化方向的转换量,它与场源的中心对应性比同类型的转换量要好。基于模型参数加权,采用共轭梯度的反演算法,使所有反演网格单元的综合灵敏度一致,以消除NSS核函数随距离的四次方衰减的影响。将这种改进的正则化共轭梯度算法应用于剩磁条件下的NSS反演。在研究区内存在剩磁情况下,与直接反演磁异常相比,NSS反演提供了更为可靠和稳定的解;与常规正则化反演方法相比,这种模型参数加权的方式能更好地降低NSS反演中核函数随距离的四次方衰减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且其反演结果能更好地刻画场源体的几何形态与物性分布。模型和实测数据测试结果证明了该剩磁条件下的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磁源强度 加权模型参数 剩磁 三维反演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归一化方法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彬 何林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3-149,共7页
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广泛,但由于受到角度响应的影响,导致生成的多波束声呐图像质量偏低,且现有角度响应改正方法在复杂海底底质环境下适应性较差。为此本文对散射强度进行分析,给出了两种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归一化方法,分... 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广泛,但由于受到角度响应的影响,导致生成的多波束声呐图像质量偏低,且现有角度响应改正方法在复杂海底底质环境下适应性较差。为此本文对散射强度进行分析,给出了两种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归一化方法,分别为基于高斯拟合以及角度响应的散射强度改正方法,前者主要是基于散射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改正,而后者则是基于声波的散射机理进行改正。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较传统改正方法精度均有约30%的提升,并且角度响应方法较高斯拟合方法改正精度更高,但计算效率有所下降。以上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散射强度数据的归一化,提升了多波束声呐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 角度响应 多波束声呐图像 散射强度归一化 高斯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磁源强度的聚焦反演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金朋 张英堂 +3 位作者 范红波 李志宁 尹刚 杜运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5-1048,共4页
针对剩磁条件下铁磁物质反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归一化磁源强度的聚焦反演方法。首先,利用归一化磁源强度作为实测数据对磁性目标进行反演,减弱剩余磁化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深度加权矩阵和最小支撑矩阵对经典Tikhonov正则化... 针对剩磁条件下铁磁物质反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归一化磁源强度的聚焦反演方法。首先,利用归一化磁源强度作为实测数据对磁性目标进行反演,减弱剩余磁化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深度加权矩阵和最小支撑矩阵对经典Tikhonov正则化理论框架下的反演模型进行约束得到目标函数,并有效解决了核函数随深度增大而快速衰减的问题;最后,通过对目标函数进行迭代奇异值分解获得最佳物性参数,并根据Morozov偏差原则自适应地确定目标函数在迭代过程中的正则化参数,提高了迭代速度和求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磁源强度 深度加权 最小支撑矩阵 奇异值分解 Morozov偏差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软黏土全流动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年廷凯 范宁 +1 位作者 焦厚滨 贾永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2-611,共10页
鉴于海底软黏土强度测试困难和精度不足的现状,研发了一种适用于低强度、高含水率土体强度测试的新型全流动贯入仪,并进行了有效性校验。在此基础上,针对南海北部陆坡区典型软黏土,开展了多组原状试样的全流动强度试验,分析了试验中初... 鉴于海底软黏土强度测试困难和精度不足的现状,研发了一种适用于低强度、高含水率土体强度测试的新型全流动贯入仪,并进行了有效性校验。在此基础上,针对南海北部陆坡区典型软黏土,开展了多组原状试样的全流动强度试验,分析了试验中初始阻力系数N与重塑阻力系数Nrem的取值范围,给出了软黏土扰动前后不排水剪切强度沿深度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结合微观孔隙面积比和宏观构造灵敏度,探究了研究区土体的强结构特征。最后,基于重塑不排水剪切强度与含水率/液限间的关联性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区土体的不排水剪切强度归一化模型,为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能源开发、海洋工程基础设计与地质灾害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全流动强度试验 不排水剪切强度 土体结构性 归一化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饱和软土单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詹云霞 王建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采用应力控制的单剪试验对中国南海海域原状饱和软黏土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应力水平下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响应和强度特征。结果表明:无初始剪应力时,当应变小于5%时,循环应变增长缓慢且稳定,超过5%以后,循环应变迅速增长并达... 采用应力控制的单剪试验对中国南海海域原状饱和软黏土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应力水平下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响应和强度特征。结果表明:无初始剪应力时,当应变小于5%时,循环应变增长缓慢且稳定,超过5%以后,循环应变迅速增长并达到破坏标准,因此可将循环应变达到5%作为破坏标准,同时,动应力比存在阈值,当动应力比小于0.52时,认为土体不会发生破坏;有初始剪应力时,应变向有初始应变一侧累积,且无论是增加静应力比还是动应力比,都会引起应变累积加快,破坏振次减小,相对而言,动应力比对累积应变和破坏振次的影响更明显。最后给出了破坏振次为1 000次的强度包线,提供了安全的静、动应力比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剪试验 归一化剪切强度 静应力比 动应力比 饱和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边缘强度互相关匹配可信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建祥 桑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2-725,共4页
匹配可信度是衡量匹配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归一化边缘强度互相关匹配算法,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匹配可信度判别方法。通过对参考图进行加噪实验获得训练样本,对BP网络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后的网络用于匹配可信度的判别。针对实际卫片与航... 匹配可信度是衡量匹配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归一化边缘强度互相关匹配算法,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匹配可信度判别方法。通过对参考图进行加噪实验获得训练样本,对BP网络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后的网络用于匹配可信度的判别。针对实际卫片与航片图像对的实验结果,平均判决正确率达到90%以上,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边缘强度互相关 匹配可信度 BP网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压缩破坏机理及本构关系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传雄 李玉龙 +2 位作者 吴子燕 郭伟国 鬲钰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为研究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性能,利用直径Ф100 mm的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对骨料尺寸为15 mm^20 mm的混凝土材料试样进行了应变率范围30 s-1~180 s-1的动态压缩试验,并借助高速摄影装置获得了试样的变形与破坏过程,结果... 为研究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性能,利用直径Ф100 mm的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对骨料尺寸为15 mm^20 mm的混凝土材料试样进行了应变率范围30 s-1~180 s-1的动态压缩试验,并借助高速摄影装置获得了试样的变形与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在动态压缩强度附近应力区,材料表面先出现一条沿试样轴向的可见宏观裂纹,而多条主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才导致材料的最终破坏;建立了改进的ZWT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B 混凝土 应变率效应 归一化强度 本构关系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传雄 李玉龙 +2 位作者 吴子燕 郭伟国 鬲钰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3,共6页
利用直径φ100mm的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分别对常温和经历400℃、600℃、800℃高温后的混凝土材料试样进行应变率范围30~220s-1的动态压缩试验,混凝土材料的骨料尺寸为15~20mm。结果表明:经历高温后的混凝土材料,... 利用直径φ100mm的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装置分别对常温和经历400℃、600℃、800℃高温后的混凝土材料试样进行应变率范围30~220s-1的动态压缩试验,混凝土材料的骨料尺寸为15~20mm。结果表明:经历高温后的混凝土材料,一方面具有温度软化效应,另一方面又具有应变率强化效应。其归一化强度随归一化温度对数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地递减,相反却随应变率对数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地递增。在应变率的强化效应及温度软化效应的耦合影响中,后者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B 混凝土 应变率 归一化强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A-ICP摄谱法中一些实验参数的影响及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学军 江祖成 曾云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5-50,共6页
发现在FIA-ICP体系中影响分析信号的主要实验参数是载液流速、载气流量和进样体积。同常规的连续喷雾方式相比,其归一化谱线强度提高近10倍、并且发现在FIA-ICP摄谱法中进样体积大小也会影响其在传输过程中的分散度、曝光时间以及分析... 发现在FIA-ICP体系中影响分析信号的主要实验参数是载液流速、载气流量和进样体积。同常规的连续喷雾方式相比,其归一化谱线强度提高近10倍、并且发现在FIA-ICP摄谱法中进样体积大小也会影响其在传输过程中的分散度、曝光时间以及分析信号的信背比。在实验的载气流量范围内,分析信号随载气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后达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A-ICP 载液流速 归一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相干光在斜程和水平大气湍流中的光强与扩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柯熙政 王婉婷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54,共13页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交叉谱密度函数,利用修正von Karmon谱模型以及ITU-R颁布的大气折射率结构模型,首先推导出部分相干高斯-谢尔光束在大气湍流中斜程和水平传输时的光强分布以及光束扩展解析式,然后分别从归一化光强分布和相...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交叉谱密度函数,利用修正von Karmon谱模型以及ITU-R颁布的大气折射率结构模型,首先推导出部分相干高斯-谢尔光束在大气湍流中斜程和水平传输时的光强分布以及光束扩展解析式,然后分别从归一化光强分布和相对束宽的角度讨论并对比了斜程和水平传输时天顶角、湍流强度、光束相干长度等参数对光束光强分布和扩展的影响,并给予相应的物理解释.研究表明:1)部分相干高斯-谢尔光束在自由空间中水平传输时的归一化光强与斜程传输时的光强分布相同;2)天顶角越小,光束的归一化强度分布越集中,峰值光强越强,同时所受湍流的影响也越小.3)在斜程传输情况下,天顶角、湍流强度、光束相干长度等参数对光束扩展的影响与水平传输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相干光 斜程传输 归一化强度分布 光束相对束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光谱形态特征的苹果霉心病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昊灵 张仲雄 +3 位作者 陈昂 浦育歌 赵娟 胡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70,共9页
针对轻微霉心病和健康苹果光谱差异较小,致使基于可见/近红外特征光谱的检测方法对轻微霉心病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该研究将光谱形态特征与光谱特征融合的方法引入霉心病模型构建,建立了融合光谱形态特征的判别模型。以215个苹果可见... 针对轻微霉心病和健康苹果光谱差异较小,致使基于可见/近红外特征光谱的检测方法对轻微霉心病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该研究将光谱形态特征与光谱特征融合的方法引入霉心病模型构建,建立了融合光谱形态特征的判别模型。以215个苹果可见/近红外光谱为样本,分析了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组合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并完成了光谱特征的提取;分析健康果和霉心病苹果平均光谱的差异性,提取波峰、波谷等差异明显的光谱形态特征点,对比波段比、波段差和归一化强度差三类形态特征获取方法;最终建立光谱形态特征参数和光谱特征融合的苹果霉心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归一化预处理后提取的特征光谱和归一化强度差形态特征融合后模型判别准确率最高,在支持向量机模型中训练集、测试集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8.6%和96.3%。特别是当发病程度小于10%时,该研究的判别模型准确率高于95%,表明通过融合光谱形态特征可以提升轻微病变霉心苹果的判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病害 苹果霉心病 光谱形态特征 归一化强度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土在非饱和渗流定量化领域的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娟 刘伟 +2 位作者 谌文武 冉学斌 张燕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采用一种均粒级配的透明土,对室内一维土柱积水入渗及排水过程进行观测,利用图片像素归一化强度与润湿液体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渗流试验过程中的连续水分剖面及封闭气体运移的定量化规律,为进一步合理预测非饱和土体实际入渗率提供... 采用一种均粒级配的透明土,对室内一维土柱积水入渗及排水过程进行观测,利用图片像素归一化强度与润湿液体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渗流试验过程中的连续水分剖面及封闭气体运移的定量化规律,为进一步合理预测非饱和土体实际入渗率提供试验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可视化 非饱和渗流 归一化强度 封闭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应力方向角对重塑黄土各向异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红 冯永珍 +1 位作者 张吾渝 季港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5-161,共7页
为探究主应力轴循环后不同主应力方向角对青海重塑黄土各向异性的影响,对取自青海西宁地区的黄土进行了主应力循环后的定向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主应力方向角对重塑黄土各向异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主应力方向角下重塑黄土的八面体剪应... 为探究主应力轴循环后不同主应力方向角对青海重塑黄土各向异性的影响,对取自青海西宁地区的黄土进行了主应力循环后的定向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主应力方向角对重塑黄土各向异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主应力方向角下重塑黄土的八面体剪应力-应变曲线和偏应力-主应变曲线均表现出很大差异,且不同主应力方向角下土体归一化强度不同;当主应力方向角超过60°时,土样剪切破坏的八面体剪应变变小;土体大主应变曲线的发展趋势与八面体剪应变相似,主应力方向角不超过75°土体中主应变不断向正向发展,主应力方向角为90°时,中主应变有着不同变化趋势,不断向负向发展,土体小主应变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负向;重塑黄土归一化强度随主应力方向角增大呈非线性降低,且主应力方向角为90°时土体归一化强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应力-应变 大主应力方向角 归一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探测水体中溶解有机物浓度 被引量:20
16
作者 丁志群 刘文清 +5 位作者 张玉钧 李宏斌 魏庆农 赵南京 陈东 杨立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用Nd∶YAG激光器的三倍频355nm光作为激发光源,根据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激发并探测污染水体的荧光光谱.通过对荧光光谱的分析处理研究归一化荧光强度,即450nm处水中溶解有机物(DOM)峰与405nm处水的拉曼峰的比值,反演溶解有机物浓度.... 用Nd∶YAG激光器的三倍频355nm光作为激发光源,根据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激发并探测污染水体的荧光光谱.通过对荧光光谱的分析处理研究归一化荧光强度,即450nm处水中溶解有机物(DOM)峰与405nm处水的拉曼峰的比值,反演溶解有机物浓度.用商品腐殖酸和去离子水配置成已知浓度的溶液代替标准DOM溶液进行标定,得到回归方程.结果证明,DOM的归一化荧光强度与水体中DOM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LIF方法是对大面积水域水质进行动态遥测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溶解有机物 归一化荧光强度 动态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各向异性的原状软黏土微观结构变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温晓贵 张勋 +2 位作者 周建 管林波 谢新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38,共7页
采用电镜扫描仪(SEM)对在复杂应力路径作用下剪切前后的黏土样进行微观观察,并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孔隙形态、孔隙尺度变化特征3方面分析宏观试验原状软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微观本质。试验表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无序,孔隙排... 采用电镜扫描仪(SEM)对在复杂应力路径作用下剪切前后的黏土样进行微观观察,并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孔隙形态、孔隙尺度变化特征3方面分析宏观试验原状软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微观本质。试验表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无序,孔隙排列方向变化很小,对黏土宏观性质影响很小;当中主应力参数b=0时,剪切过程中孔隙形态的变化对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表现出的各向异性贡献较大;当b=0.5时,剪切过程中孔隙尺度的变化对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表现出的各向异性贡献较大。因此,当中主应力参数不同时,影响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土的微观变化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微观结构 各向异性 中主应力参数 归一化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对电磁随钻测量信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呼石磊 鄢泰宁 李晓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117,共4页
为了改善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的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通过对电磁波在地层中传输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地层电导率、磁导率、电磁波发射频率和发射天线长度这4个方面对电磁波信号衰减和传输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波传输距离随着发射频率... 为了改善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的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通过对电磁波在地层中传输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地层电导率、磁导率、电磁波发射频率和发射天线长度这4个方面对电磁波信号衰减和传输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波传输距离随着发射频率减小而增大,高电阻率地层有利于电磁波的传输。当频率在5~20 Hz时,传输距离1 000~2 000 m时,强度信号较强,能很好地满足工程的需要,选用穿孔外接金属环套激励天线的效果最好,而且金属环长度应尽量长,而绝缘段长度为0.5 m时,发射天线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电磁波 地层影响 传输深度计算 强度信号归一化 发射天线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磁条件下磁性体磁化方向相关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金朋 张英堂 +3 位作者 范红波 李志宁 尹刚 武禹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6-760,共5页
针对强剩磁条件下磁化方向估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剩磁影响下磁性体磁化方向相关估计方法。首先,对磁倾角和磁偏角选取确定的参数范围,并以等间隔的步长进行递变,获得一系列的磁化方向数值;然后,根据不同的磁化方向对铁磁物质的实测磁... 针对强剩磁条件下磁化方向估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剩磁影响下磁性体磁化方向相关估计方法。首先,对磁倾角和磁偏角选取确定的参数范围,并以等间隔的步长进行递变,获得一系列的磁化方向数值;然后,根据不同的磁化方向对铁磁物质的实测磁总场异常数值进行化极处理;最后,求解磁总场化极数据与实测归一化磁源强度数据的互相关系数,取互相关最大值对应的磁化方向作为最终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估计出近等轴状磁性体的总磁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磁 磁化方向 化极 归一化磁源强度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透明土优先流迁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阙云 翁斌 +1 位作者 蔡松林 LIU Jin-yuan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7-867,878,共12页
为实现土的非饱和优先流迁移可视化,设计立柱装置进行非饱和渗流试验,采用透明土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归一化像素强度与透明土饱和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优先流路径连通性与相邻优先流路径旋转角对非饱和土优先... 为实现土的非饱和优先流迁移可视化,设计立柱装置进行非饱和渗流试验,采用透明土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归一化像素强度与透明土饱和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优先流路径连通性与相邻优先流路径旋转角对非饱和土优先流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图像灰度像素强度表征非饱和透明土饱和度方法是可行的;全连通优先流(O-O型)与上连通优先流(O-C型)剖面呈现T型,中心轴剖面饱和度与边缘差异明显,下连通优先流路径(C-O型)中土体油压与基质势不足以使流体进入优先流路径形成优先流,入渗趋势与均匀流一致,O-C型优先流的稳定入渗率和湿润锋推移速度分别为C-O型的1.5倍和1.4倍;相邻O-C型优先流之间区域形成新的优先流,土体达到较高饱和度,增长速率随旋转角的增加而减小,优先流转角为90°、60°、30°时稳定入渗速率分别为均匀流的1.5、1.3、1.2倍;流体受重力影响,转角小的优先流仅沿路径一侧水平渗透,但湿润锋推移速度分别为均匀流的1.3、1.4、1.5倍,相邻优先流相互作用减弱,难以形成新的优先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归一化像素强度 饱和度 非饱和优先流 湿润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