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散射点径向积累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永祯 王雪松 +2 位作者 徐振海 肖顺平 庄钊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研究了宽带高分辨雷达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提出了基于强散射点径向积累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方法 ,利用宽带波形固有的径向高分辨力对目标进行一维距离成像 ,结合目标的极化特性 ,估计出回波中强散射点的数量和分布 ,通过对不同... 研究了宽带高分辨雷达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提出了基于强散射点径向积累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方法 ,利用宽带波形固有的径向高分辨力对目标进行一维距离成像 ,结合目标的极化特性 ,估计出回波中强散射点的数量和分布 ,通过对不同径向分辨单元内的强散射点进行积累 ,可有效地提高信杂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 目标检测 散射 径向积累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粒子的吸收对散射光强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寅超 杨健 +3 位作者 陈和 陈思颖 郭磐 刘立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2-615,651,共5页
研究了气溶胶粒子的球形和旋转椭球两种模型的吸收效应对散射光强分布的影响.文中使用Mie散射理论和T矩阵两种方法,分别得到了球形粒子和旋转椭球粒子对正入射的偏振光和非偏振光散射的散射光强随散射角的变化关系,同时,给出了气溶胶粒... 研究了气溶胶粒子的球形和旋转椭球两种模型的吸收效应对散射光强分布的影响.文中使用Mie散射理论和T矩阵两种方法,分别得到了球形粒子和旋转椭球粒子对正入射的偏振光和非偏振光散射的散射光强随散射角的变化关系,同时,给出了气溶胶粒子的吸收效应对后向散射光强影响的仿真结果.根据计算出的结果模拟得到了后向散射光强与球形气溶胶粒子的吸收效应成指数关系,而与旋转椭球气溶胶粒子吸收效应成非线性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E散射 T矩阵 散射 气溶胶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飞行器目标强散射区求解及RCS减缩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忠铁 马东立 楚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4-1697,共4页
对目标表面强散射区涂敷雷达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RAM)是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减缩的有效方法。基于射线追踪法(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SBR)提出一种确定复杂目标强散射区的方法:根据射线管出射... 对目标表面强散射区涂敷雷达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RAM)是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减缩的有效方法。基于射线追踪法(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SBR)提出一种确定复杂目标强散射区的方法:根据射线管出射方向与雷达接收方向的夹角判断强散射区。分析了复杂目标强散射区涂敷RAM的RCS减缩特性,并研究了判断夹角取不同值时强散射区大小和涂覆RAM后的减缩效果。计算结果显示,对强散射区涂覆RAM可以在重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目标RCS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射线追踪法 涂覆 RCS减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散射粉尘传感器的尘染补偿方法及光强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国政 孙继平 +1 位作者 朱建铭 贾天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32-636,共5页
详细分析了光束通过含尘空气时的衰减特性和散射特性,提出了采用光散射法测定浮游粉尘浓度的方法,设计出双光路测尘传感器,对其光路系统的光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传感器可以自动补偿光学元件尘染带来的测量误差,光路中含... 详细分析了光束通过含尘空气时的衰减特性和散射特性,提出了采用光散射法测定浮游粉尘浓度的方法,设计出双光路测尘传感器,对其光路系统的光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传感器可以自动补偿光学元件尘染带来的测量误差,光路中含尘空气对光强的衰减不大,但应考虑光学元件及其表面积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传感器 散射 分析 尘染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弥散体散射光强的一种简化计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柱国 盛德仁 蔡颐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7,共7页
本文提出了以计算多弥散体散射光强分布的一种递推公式,目的在于减少对Mic 系数 a_1、b_1和π_1、τ_1的计算工作量.计算了几种散射截面,其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数据符合很好.计算中发现,Mic 无穷级数的收敛性与微粒的相对折射率的关系不明... 本文提出了以计算多弥散体散射光强分布的一种递推公式,目的在于减少对Mic 系数 a_1、b_1和π_1、τ_1的计算工作量.计算了几种散射截面,其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数据符合很好.计算中发现,Mic 无穷级数的收敛性与微粒的相对折射率的关系不明显,但与无因次直径α有关.并得出相对散射光强 I/I_0-散射角θ、无因次直径α及相对折射率 m 的三组曲线,其中,把根据 Fraunhofer 衍射理论计算的曲线与根据 Mic 散射理论计算的曲线作了比较,可以看出,当用 Fraunhofer 衍射理论代替 Mic 散射理论处理散射问题时,是可以找到参数(θ、α、m)的适用范围的,并且能确定其误差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散射 光度学 多弥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强散射介质光学特性测量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应俊 金重星 +1 位作者 林林 林惠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2,共5页
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对强散射介质的光学特性进行了测量研究.通过理论模拟分析了镜面反射条件下散射系数及各向异性因子对外差效应因子的影响.提出镜面反射情况下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模型提取材料光学特性的算法.通过对不同浓度的... 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对强散射介质的光学特性进行了测量研究.通过理论模拟分析了镜面反射条件下散射系数及各向异性因子对外差效应因子的影响.提出镜面反射情况下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模型提取材料光学特性的算法.通过对不同浓度的IntralipidTM溶液的测量,获得了可靠的光学散射特性实验结果,并研究了散射系数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拟合结果显示散射系数与IntralipidTM溶液浓度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散射介质 光学特性 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势场中电子对强激光场的非线性散射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素兴 徐至展 +1 位作者 韩申生 张雪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35-540,共6页
数值求解一维势场中电子对强激光场的非线性散射问题,比较了不同形状和深度的势场中电子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激光脉冲非线性散射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一定强度和频率的激光脉冲,紧束缚的势场抑制高次谐波的产生;(2)一定势场... 数值求解一维势场中电子对强激光场的非线性散射问题,比较了不同形状和深度的势场中电子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激光脉冲非线性散射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一定强度和频率的激光脉冲,紧束缚的势场抑制高次谐波的产生;(2)一定势场中,电子对高频场(与低频场强度相同)的散射更易表现出谐波行为,但级次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散射 谐波 激光场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介质混合无人机目标强散射区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家傲 彭世蕤 +1 位作者 王广学 王晓燕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1,108,共9页
针对无人机具有内部金属结构和薄介质外壳的特点,基于薄介质层金属表面积分方程的矩量法,仿真分析了ABS塑料、木材和玻璃钢三种典型介质材料作为机体外壳的无人机散射特性。基于其单站RCS仿真结果和典型入射方向的等效机体面电流分布情... 针对无人机具有内部金属结构和薄介质外壳的特点,基于薄介质层金属表面积分方程的矩量法,仿真分析了ABS塑料、木材和玻璃钢三种典型介质材料作为机体外壳的无人机散射特性。基于其单站RCS仿真结果和典型入射方向的等效机体面电流分布情况,确定了强散射区。通过对强散射区涂覆雷达吸波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机体面电流分布。相比于全身雷达吸波材料涂覆,所提方法在实现良好的RCS减缩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涂覆成本,研究结果对无人机的隐身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散射 RCS减缩 雷达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场在强散射环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苏辉 廖英琦 +3 位作者 林学彤 刘欣宇 齐若伊 郝燕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涡旋光场具有螺旋形的波前和相位奇点,光场中的每个光子都携带轨道角动量。其独特的性质使得涡旋光场可以在空间上区分不具有空间相干性的散射光与具有空间相干性的非散射光,从而可以作为系统中的空间滤波器件使用,并且在强散射环境里... 涡旋光场具有螺旋形的波前和相位奇点,光场中的每个光子都携带轨道角动量。其独特的性质使得涡旋光场可以在空间上区分不具有空间相干性的散射光与具有空间相干性的非散射光,从而可以作为系统中的空间滤波器件使用,并且在强散射环境里这种空间滤波效果尤为显著。分析了涡旋光场所具有的空间滤波作用的原理,并介绍了近年来利用涡旋光场在强散射环境中进行空间滤波的研究。设计了使用涡旋光场的水下激光雷达测距实验,从而证明涡旋光场在强散射环境中可以通过其空间滤波作用提高激光雷达水下测距的精度,并且散射越强,这种空间滤波作用对测距精度的提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涡旋光场 水下测距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散射介质中子输运计算的角度相关附加再平衡加速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巨海涛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利用最小二乘有限元离散坐标方法,对一阶中子输运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给出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角度相关附加再平衡加速算法,采用附加修正量的办法达到再平衡的原理加速计算过程,同时也给出了其外推算法。将算法应用到强散射介质中子输... 利用最小二乘有限元离散坐标方法,对一阶中子输运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给出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角度相关附加再平衡加速算法,采用附加修正量的办法达到再平衡的原理加速计算过程,同时也给出了其外推算法。将算法应用到强散射介质中子输运方程的计算中,一些基准问题的数值结果表明,计算速度可加速到原来的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相关附加再平衡 中子输运 散射 加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中的背向受激Raman散射
11
作者 焦春晔 谷渝秋 +7 位作者 吴玉迟 刘红杰 王剑 温天舒 温贤伦 何颖玲 洪伟 黄文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3-1666,共4页
实验诊断测量了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背向受激Raman散射,在实验条件下呈现强耦合模式,背向受激Raman散射出现非线性Stokes多峰伴线结构,峰值的频率间隔小于等离子体波的频率,可以大致地推断出激光打靶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 实验诊断测量了超短超强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背向受激Raman散射,在实验条件下呈现强耦合模式,背向受激Raman散射出现非线性Stokes多峰伴线结构,峰值的频率间隔小于等离子体波的频率,可以大致地推断出激光打靶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偏低,其结果与等离子体强耦合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超激光 RAMAN散射 尾场加速 等离子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性电子在强激光场和Debye屏蔽库仑场下的散射
12
作者 陈激 张震 詹如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97-700,共4页
在量子理论的框架内,利用含强激光场的二级相对论修正的运动方程,采用直接数值解法,着重研究了强激光场和Debye屏蔽库仑场下荷电粒子的碰撞截面及其与激光脉冲波形、频率、强度和屏蔽参数等的关系。
关键词 激光场 Debye屏蔽库仑场 相对论 电子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F强散射理论初探
13
作者 吴颖 王敬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2-220,共9页
本文研究了高频寻常波在均匀等离子体中垂直均匀背景磁场传播时,由于在传播方向上有限区域内存在等幅密度扰动驻波引起共振折反射的理论.认为这种共振反射理论可能解释ESF条件下VHF/UHF雷达强散射和卫星与地面通讯中断等现象.
关键词 ESF 散射 传播 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向散射系数模型及其对雨强反演精度的影响
14
作者 陈廷娣 窦贤康 薛向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3-807,827,共6页
对典型地表条件下后向散射系数σ0的观测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降水的反演提供巨大的便利。但是由于σ0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变化,给σ0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为此,通过对2002~2005年间TRMM/PR的2A21数据统计分析,获得晴空条... 对典型地表条件下后向散射系数σ0的观测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降水的反演提供巨大的便利。但是由于σ0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变化,给σ0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为此,通过对2002~2005年间TRMM/PR的2A21数据统计分析,获得晴空条件下地表后向散射系数σ0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晴空三种典型地表条件下(海洋、沙漠、热带雨林)的σ0均值模型,希望给未来降雨反演带来便利。最后利用kZS算法检验了该均值模型对降雨反演精度的影响。由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利用σ0的均值模型在地表条件相对均一的海洋、沙漠地区都获得了很好的反演效果,尤其是海洋地区可以在一个相对更大的范围内使用,而在热带雨林地区,只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散射系数 σ^0均值模型 kZS算法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雹暴的雷达三体散射统计与个例分析 被引量:73
15
作者 廖玉芳 俞小鼎 +2 位作者 吴林林 何彩芬 尹忠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820,共9页
利用我国各地11次强对流事件中23个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雹暴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总计499个三体散射样本资料,综合并详细地讨论了我国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三体散射的统计特征,也讨论了将这一现象应用于强冰雹辅助预警的可能性... 利用我国各地11次强对流事件中23个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雹暴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总计499个三体散射样本资料,综合并详细地讨论了我国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三体散射的统计特征,也讨论了将这一现象应用于强冰雹辅助预警的可能性。同时对目前国内S波段雷达所观测到的最典型的三体散射个例从“三体散射回波”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进行了仔细分析,结果表明:(1)在最小反射率因子显示阈值为-5dBz的情况下,产生S波段雷达三体散射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在60dBz左右,86%的三体散射长钉(TBSS)出现在反射率因子强度≥63dBz时;(2)TBSS长度与强反射率因子核心区面积大小及反射率因子核最大强度呈密切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反射率因子核心强度越大,高反射率因子的区域越大,TBSS的长度就越长;(3)TBSS出现的最大高度为12.5km,最低高度是1.1km;61%的TBSS出现在3~6km高度之间,TBSS在4~5km高度出现次数最多,然后向上、向下减少;TBSS长度≥10km的出现次数同样以4~5km高度最多,然后向上、向下迅速减少;(4)TBSS主要在雹暴位于雷达的西半边时出现;(5)雹暴云在不同性质的下垫面上空均能产生雷达TBSS;(6)TBSS的持续时间几乎都超过30min,其中持续时间在30~60min的情况居多,还有部分TBSS持续时间超过90min;(7)在出现TBSS时,几乎所有雹暴都降了2cm以上的强冰雹,同时80%左右的产生2cm以上直径冰雹的强雹暴都产生了三体散射,因此TBSS可以作为强冰雹的一辅助预警指标,以有效降低强冰雹预警的虚警率;(8)在产生三体散射的23个强雹暴中,有一半以上是超级单体和准超级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雹暴中的中气旋有利于大冰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段天气雷达 三体散射 统计与个例研究 冰雹预警 超级单体雹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散射点在线估计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鹏程 刘峥 +1 位作者 罗丁利 李俭朴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0-916,共7页
传统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一般在散射点密度或散射点数量先验条件下完成,在目标散射点信息完全未知时检测性能会大幅降低。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强散射点在线估计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OESSRSTD),该方法利用机器学习中的无监... 传统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一般在散射点密度或散射点数量先验条件下完成,在目标散射点信息完全未知时检测性能会大幅降低。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强散射点在线估计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OESSRSTD),该方法利用机器学习中的无监督聚类算法在线估计强散射点数量以及首次检测门限,然后再结合虚警率,确定2次检测门限,最后通过两次门限检测完成目标有无的判决。该文分别利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和其他算法进行了试验对比,通过虚警概率一定时的信噪比(SNR)-检测概率曲线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相对于传统算法有更高的稳健性,且该方法不需要目标散射点的任何先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雷达 扩展目标检测 聚类 散射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割及均值漂移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强散射目标分割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倩 高君 高鑫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18-2022,共5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特点及标准图割分割算法计算量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割及均值漂移(Mean Shift)的高效的SAR图像强散射目标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均值漂移算法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原图像表示为基于过分割区域的图结...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特点及标准图割分割算法计算量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割及均值漂移(Mean Shift)的高效的SAR图像强散射目标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均值漂移算法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原图像表示为基于过分割区域的图结构;然后,以这些过分割图像区域为节点建立区域邻接图,运用图割分割算法得到SAR强散射目标的分割结果。与标准图割算法中以单像素为节点构建邻接图相比,参与图割算法的节点和边的数目减少了两个数量级,计算效率大幅提高。另外,根据SAR图像中目标的强散射特性,自动定义终端节点,减少了人工交互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均值漂移及图割的优点,能够在背景杂波的干扰下有效地提取SAR强散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漂移 图割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散射目标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德多普勒天气雷达强雹暴三体散射统计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炳伟 胡振菊 +1 位作者 高伟 陈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62,共8页
对常德及周边地区10次强雹暴过程中18个风暴单体产生的404次三体散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强度是能否产生三体散射的关键因素,产生三体散射特征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强度为58... 对常德及周边地区10次强雹暴过程中18个风暴单体产生的404次三体散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强度是能否产生三体散射的关键因素,产生三体散射特征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强度为58dBz,在此临界值之上,反射率因子强度越强,越易产生三体散射;(2)风暴核回波强度的垂直分布是三体散射出现频数在高度4km左右、仰角1.5°、距离90km左右达到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3)三体散射随方位分布在180°~360°出现频数最多,风暴单体移动下风方有径向长度较长的回波区时,导致三体散射特征被覆盖,是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根本原因,风暴单体相对雷达位置和移动方向通常决定径向外侧是否有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回波;(4)三体散射回波强度与风暴径向外侧弱回波相当或强时,三体散射特征能被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散射长钉 雹暴 频次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散射杂光下的快速星点提取算法
19
作者 王子寒 严微 +3 位作者 曹哲 刘山山 程会艳 刘梦尧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68,共6页
火工品爆破法实现星箭分离时产生大量灰尘颗粒,星敏感器被强散射杂光干扰,导致上电初期,星敏感器长时间停留在全天球模式,无法实现姿态捕获.本文通过对散射杂光成像进行建模和分析,提出杂光条件下的星点图像与无杂光时的星点图像具有近... 火工品爆破法实现星箭分离时产生大量灰尘颗粒,星敏感器被强散射杂光干扰,导致上电初期,星敏感器长时间停留在全天球模式,无法实现姿态捕获.本文通过对散射杂光成像进行建模和分析,提出杂光条件下的星点图像与无杂光时的星点图像具有近似的能量分布特征,进而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系数的快速星点提取算法,可在强散射杂光条件下快速提取出有效的星点窗口图像,然后利用窗口提星算法提取出有效星点,最终实现快速姿态捕获.开展了不同杂光条件下的星点提取和姿态识别仿真,通过本文算法与原有算法做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在不同工况下的星点提取能力和姿态捕获方面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散射杂光 星点提取 姿态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激旋转喇曼散射效应对强紫外激光聚焦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陈剑华 张彬 +1 位作者 李恪宇 王成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28-1631,共4页
采用Maxwell-Bloch-Langevin方程,建立了强紫外激光在空气传输中的瞬态受激旋转喇曼散射(SRRS)效应模型;利用相位均方根(RMS)梯度描述的随机相位屏表示低频相位畸变,用扰动幅度表征的随机相位屏描述中、高频相位畸变,建立了相位畸变模型... 采用Maxwell-Bloch-Langevin方程,建立了强紫外激光在空气传输中的瞬态受激旋转喇曼散射(SRRS)效应模型;利用相位均方根(RMS)梯度描述的随机相位屏表示低频相位畸变,用扰动幅度表征的随机相位屏描述中、高频相位畸变,建立了相位畸变模型.讨论了强紫外激光在空气长程传输中所产生的受激旋转喇曼散射(SRRS)效应对其聚焦光斑形态的变化,定量分析了焦斑半径随入射强紫外激光的空间相位畸变及传输距离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传输距离超过阈值条件时,焦斑半径随传输距离的增大而明显增大,且相位畸变越大,焦斑半径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旋转喇曼散射(SRRS) 紫外激光 均方根(RMS)梯度 相位畸变 焦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