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与强震目录再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邓瑞生
王彬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关键词
云南
历史地震
强震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统计特征及其对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清
高孟潭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423,共13页
以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为基础,首先统计了中国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对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历史强震的烈度点资料普遍偏少...
以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为基础,首先统计了中国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对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历史强震的烈度点资料普遍偏少.在时间和强度上,公元1500年以前,受条件所限很多历史大震没有记载或者有些记载没能流传至今,而流传下来的历史地震也仅有少数烈度点;公元元年以前,史料记载过于简单且有缺漏,导致估定的最大震级记录不超过7级;公元150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8级以上大震记录.在空间上,中国东部地区地震记载点明显较西部地区更为翔实.本文对单烈度记载点历史强震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既有仪器记录又有宏观考察的现代地震按照历史地震参数获取方法进行处理,以讨论烈度点稀缺对确定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强震目录
烈度点
统计特征
震级
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断层工作方法在中早期历史地震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百篪
郑文俊
+1 位作者
郭华
曹娟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8,共6页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丰富 ,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及世界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我国的地震历史记载并不完备 ,如 :历史地震资料在空间上和时...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丰富 ,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及世界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我国的地震历史记载并不完备 ,如 :历史地震资料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 ;历史地震震级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有史料记载 ,但无法编入“中国强震目录”等。针对这些问题 ,中国史料地震学需要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本文以两个应用实例说明把活断层工作方法及现代年代学方法引入早期疑难或缺失的历史地震研究中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历史地震
史料地震学
强震目录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强震震中精度统计特征及其对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影响
4
作者
吴清
高孟潭
徐伟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7-548,580,共12页
以《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为基础,将目录中给出的震中精度参数在分段时间和分段震级上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各类精度地震的地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58.4%的历史强震震中精度都在3类及以上,其震中不确定范围大于25...
以《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为基础,将目录中给出的震中精度参数在分段时间和分段震级上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各类精度地震的地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58.4%的历史强震震中精度都在3类及以上,其震中不确定范围大于25km;一般来说,年代越久远的历史地震,其震中精度越差,而且公元1500年以后的历史强震低精度地震所占比例仍然不小;MS6.0以上的历史强震,3类、4类和5类精度地震占了60.1%;不同精度历史强震的地理分布各有特点,云南省1类、2类精度地震最多,而新疆和西藏的历史强震绝大部分都是低精度地震事件.以震中精度表述的历史强震震中位置不确定性会对潜在震源区划分、近场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以及地震构造环境评价等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在地震危险性研究与地震地质工作中,都需对低精度历史地震重新考证或适当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强震目录
震中精度
统计特征
不确定性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与强震目录再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邓瑞生
王彬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基金
云南省"十五"重点项目资助(云计地区[2002]540202)。
关键词
云南
历史地震
强震目录
Keywords
Yunnan Historical earthquake Strong earthquake catalog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统计特征及其对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清
高孟潭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423,共13页
基金
中蒙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远东地区地磁场
重力场及深部构造观测与模型研究"(2011DFB20210-04)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于烈度数据点的历史强震(M≥6.5)参数估计方法研究(023903)联合资助
文摘
以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为基础,首先统计了中国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对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历史强震的烈度点资料普遍偏少.在时间和强度上,公元1500年以前,受条件所限很多历史大震没有记载或者有些记载没能流传至今,而流传下来的历史地震也仅有少数烈度点;公元元年以前,史料记载过于简单且有缺漏,导致估定的最大震级记录不超过7级;公元150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8级以上大震记录.在空间上,中国东部地区地震记载点明显较西部地区更为翔实.本文对单烈度记载点历史强震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既有仪器记录又有宏观考察的现代地震按照历史地震参数获取方法进行处理,以讨论烈度点稀缺对确定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强震目录
烈度点
统计特征
震级
震中
Keywords
Catalogue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rong Earthquakes
Intensity points
Statistical features
Magnitude
Epicenter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断层工作方法在中早期历史地震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百篪
郑文俊
郭华
曹娟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G19980 40 70 1 0 4)课题资助
文摘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丰富 ,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及世界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我国的地震历史记载并不完备 ,如 :历史地震资料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 ;历史地震震级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有史料记载 ,但无法编入“中国强震目录”等。针对这些问题 ,中国史料地震学需要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本文以两个应用实例说明把活断层工作方法及现代年代学方法引入早期疑难或缺失的历史地震研究中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关键词
活断层
历史地震
史料地震学
强震目录
时空分布
Keywords
Active fault Historical earthquake Historical seismology Strong earthquake catalog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强震震中精度统计特征及其对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影响
4
作者
吴清
高孟潭
徐伟进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7-548,580,共12页
基金
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强震危险区划关键技术研究"(2006BAC13B01)资助
文摘
以《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为基础,将目录中给出的震中精度参数在分段时间和分段震级上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各类精度地震的地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58.4%的历史强震震中精度都在3类及以上,其震中不确定范围大于25km;一般来说,年代越久远的历史地震,其震中精度越差,而且公元1500年以后的历史强震低精度地震所占比例仍然不小;MS6.0以上的历史强震,3类、4类和5类精度地震占了60.1%;不同精度历史强震的地理分布各有特点,云南省1类、2类精度地震最多,而新疆和西藏的历史强震绝大部分都是低精度地震事件.以震中精度表述的历史强震震中位置不确定性会对潜在震源区划分、近场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以及地震构造环境评价等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在地震危险性研究与地震地质工作中,都需对低精度历史地震重新考证或适当取舍.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强震目录
震中精度
统计特征
不确定性
地震危险性
Keywords
historical strong earthquakes
epicenter accuracy
statistical feature
uncertainty
seismic hazard evaluation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与强震目录再析
邓瑞生
王彬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统计特征及其对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吴清
高孟潭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活断层工作方法在中早期历史地震研究中的作用
刘百篪
郑文俊
郭华
曹娟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历史强震震中精度统计特征及其对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影响
吴清
高孟潭
徐伟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