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_4^(2-)/M_nO_m型固体超强酸及其制备技术 被引量:99
1
作者 华卫琦 周力 +1 位作者 吴肖群 吕德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53-560,共8页
SO2-4/MnOm型固体超强酸及其制备技术华卫琦周力吴肖群吕德伟(浙江大学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HuaWeiqi,ZhouLi,WuXiaoqunandLuDewei(InstituteofUnit... SO2-4/MnOm型固体超强酸及其制备技术华卫琦周力吴肖群吕德伟(浙江大学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HuaWeiqi,ZhouLi,WuXiaoqunandLuDewei(InstituteofUnitedReactionEngin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制备 强酸 SO^2-4 Mn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机理和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兆有 王洪国 +2 位作者 毛致远 徐秉钺 李光萍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6年第5期428-432,共5页
阐述了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结构和酸中心形成机理,综述了SO_4^(2-)/M_xO_y催化剂改性研究最新进展,包括制备方法的改进、促进剂改性、载体改性等。指出今后应加强对固体超强酸催化机理、活性位的形成、酸位结构及表征的研究... 阐述了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结构和酸中心形成机理,综述了SO_4^(2-)/M_xO_y催化剂改性研究最新进展,包括制备方法的改进、促进剂改性、载体改性等。指出今后应加强对固体超强酸催化机理、活性位的形成、酸位结构及表征的研究,并通过改性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 固体超强酸 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 酸催化剂 催化机理 分子筛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SiO_2对SO_4^(2-)/ZrO_2超强酸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锋 华伟明 高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09-913,共5页
用共沉淀法和负载法制备了一系列SO2-4/ZrO2-SiO2催化剂,详细研究了添加SiO2对SO2-4/ZrO2超强酸样品的晶化、比表面、硫含量、超强酸性和异丙苯裂解及异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引入SiO2会延迟ZrO2... 用共沉淀法和负载法制备了一系列SO2-4/ZrO2-SiO2催化剂,详细研究了添加SiO2对SO2-4/ZrO2超强酸样品的晶化、比表面、硫含量、超强酸性和异丙苯裂解及异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引入SiO2会延迟ZrO2的晶化和晶相转变,减弱SO2-4/ZrO2体系的超强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二氧化硅 氧化锆 异丙醇 硫酸 制备 脱水 异丙苯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和Sn^(2+)改性的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稠油的降黏性能 被引量:20
4
作者 景萍 李清彪 +3 位作者 韩梅 孙道华 贾立山 方维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稠油黏度高的特性使其开采难度较大。为降低胜利油田稠油的黏度,制备了金属离子(Ni2+和Sn2+)改性的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考察了这两种催化剂对稠油的降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2+和Sn2+改性的SO2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能在较... 稠油黏度高的特性使其开采难度较大。为降低胜利油田稠油的黏度,制备了金属离子(Ni2+和Sn2+)改性的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考察了这两种催化剂对稠油的降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2+和Sn2+改性的SO2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催化稠油降黏,在反应温度240℃、压力3~4MPa、反应时间24h、稠油与催化剂质量比100∶0.05的条件下,稠油的黏度由0.319Pa.s分别降至0.135Pa.s和0.163Pa.s,降黏率达57.7%和48.9%。反应后,稠油中的饱和烃含量增加,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减少,杂原子S和N的含量降低。同时发现,水的存在对稠油降黏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黏 固体超强酸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2O_8^(2-)和SO_4^(2-)促进ZrO_2固体超强酸正戊烷反应性能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宋国新 王琳 +2 位作者 薛华欣 张黎 陈建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考察了常温下 S2 O2 - 8 促进 Zr O2 ( 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正戊烷的反应性能 ,并与 SO2 - 4 促进 Zr O2( SZ)反应相比较 ,观察到 PSZ和 SZ对正戊烷都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作用 ,主要产物分别为异戊烷和异丁烷 .正戊烷的异构化转... 考察了常温下 S2 O2 - 8 促进 Zr O2 ( 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正戊烷的反应性能 ,并与 SO2 - 4 促进 Zr O2( SZ)反应相比较 ,观察到 PSZ和 SZ对正戊烷都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作用 ,主要产物分别为异戊烷和异丁烷 .正戊烷的异构化转化率和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主要取决于样品的焙烧温度 .但对于正戊烷异构化反应 ,PSZ的最佳焙烧温度为 5 5 0℃ ,比 SZ的低 5 0℃ .在各自的最佳焙烧温度下反应 1 h后 ,前者的异戊烷生成率为后者的 1 .3倍 .通过 S含量和比表面积测定以及用 XRD和 FTIR等手段分析了 PSZ的物理化学特性 .从原位 FTIR谱图发现 ,PSZ( 5 5 0℃ )表面 S— O键的红外吸收明显比 SZ( 6 0 0℃ )的强 ;通过吡啶红外手段发现 PSZ( 5 5 0℃ )吡啶离子吸收峰的红移大于 SZ( 6 0 0℃ ) ,表明前者的 Lewis酸强于后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能 固体超强酸 二氧化锆 正戊烷 异构化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负载SO_4^(2-)/ZrO_2超强酸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雷霆 华伟明 +2 位作者 唐颐 乐英红 高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40-1243,共4页
采用浸渍 -焙烧法制备了 MCM-4 1负载 SO2 - 4 /Zr O2 ( SZ)超强酸催化剂 ,并考察了其织构性质及酸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发现 ,过高的 SZ负载量会引起 MCM-4 1介孔结构的破坏 ,而负载量过低则不能产生超强酸性 .适宜的负载量为 4 0 %左右 ... 采用浸渍 -焙烧法制备了 MCM-4 1负载 SO2 - 4 /Zr O2 ( SZ)超强酸催化剂 ,并考察了其织构性质及酸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发现 ,过高的 SZ负载量会引起 MCM-4 1介孔结构的破坏 ,而负载量过低则不能产生超强酸性 .适宜的负载量为 4 0 %左右 .样品的超强酸性随其 Zr O2 含量的增加而递增 .SZ的引入同时也增加了样品的中强酸酸性和弱酸酸性 ,样品酸性可通过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4/ZrO2 MCM-41 强酸催化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ZrO_2固体强酸催化剂上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研究(Ⅰ)──钨负载量和焙烧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闻东 赵振波 +3 位作者 楚文玲 郭川 叶兴凯 吴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8-452,共5页
制备了系列 WO3/ Zr O2 固体强酸催化剂 ,用 XRD,DTA-TG,H2 -TPR,Raman光谱和酸性测定等方法测定其晶型结构、表面状态和酸性 .结果表明 ,WO3/ Zr O2 中的 Zr O2 基本以 T晶相存在 ,WO3对稳定 T晶相有重要作用 ,样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 制备了系列 WO3/ Zr O2 固体强酸催化剂 ,用 XRD,DTA-TG,H2 -TPR,Raman光谱和酸性测定等方法测定其晶型结构、表面状态和酸性 .结果表明 ,WO3/ Zr O2 中的 Zr O2 基本以 T晶相存在 ,WO3对稳定 T晶相有重要作用 ,样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分散于 Zr O2 表面上的 WO3主要以单层分散和析出的 WO3晶粒形式存在 ,部分可能与 Zr O2 作用形成 Zr— O—W键并起强酸作用 .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异丁烷 -丁烯烷基化反应 .与其它固体酸相比 ,具有较高的起始活性和 i-C08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强酸 异丁烷 丁烯 酸催化剂 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26
8
作者 曾健青 钟炳 +2 位作者 罗庆云 王琴 吴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720-726,共7页
用BET法分析了制备条件对SO_4 ̄(2-)/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的影响,用SEM观察了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引人SO_4 ̄(2-)后催化剂的比表面和比表面的热稳定性都增大了,在H_2SO_4... 用BET法分析了制备条件对SO_4 ̄(2-)/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的影响,用SEM观察了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引人SO_4 ̄(2-)后催化剂的比表面和比表面的热稳定性都增大了,在H_2SO_4浓度为1.0mol/1和焙烧温度约773K时催化剂的比表面较大。制备Zr(OH)_4时用浓氨水得到的催化剂的比表面、平均孔径和孔体积都较大。SO_4 ̄(2-)/ZrO_2催化剂的孔为平均孔径3-5nm的中孔。SEM结果表明,SO_4 ̄(2-)/ZrO_2催化剂的表面为很不平整的蜂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根 二氧化锆 强酸 结构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负载Cr促进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雷霆 华伟明 +2 位作者 唐颐 乐英红 高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697-1702,共6页
将 Cr促进的 SO2 - 4 /Zr O2 ( SZ)固体超强酸 Cr-SZ负载于 γ-Al2 O3载体上 ,制成 Cr-SZ/Al2 O3系列固体超强酸 ,利用探针反应考察了其超强酸性、中强酸性和弱酸性的变化情况 .详细研究了样品的比表面、硫含量、 Zr O2 晶化情况及正丁... 将 Cr促进的 SO2 - 4 /Zr O2 ( SZ)固体超强酸 Cr-SZ负载于 γ-Al2 O3载体上 ,制成 Cr-SZ/Al2 O3系列固体超强酸 ,利用探针反应考察了其超强酸性、中强酸性和弱酸性的变化情况 .详细研究了样品的比表面、硫含量、 Zr O2 晶化情况及正丁烷低温异构化反应活性 .结果发现 ,负载后部分 Cr-SZ的正丁烷低温异构化反应活性显著提高 .含铬样品酸强度和脱氢性能的增强对其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的提高均有贡献 .样品酸性和脱氢性之间的合适匹配使 Cr-SZ/Al2 O3显示出很高的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氧化铝负载 正丁烷 异构化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固体超强酸SO_4^(2-)/SnO_2-CeO_2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郭海福 朱正峰 +1 位作者 闫鹏 吴燕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7-4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SnO2-CeO2,以乙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稀土含量、促进剂浓度和焙烧温度对SO24-/SnO2-CeO2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TG-DTA、氮气吸附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SnO2-CeO2,以乙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稀土含量、促进剂浓度和焙烧温度对SO24-/SnO2-CeO2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TG-DTA、氮气吸附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eO2摩尔分数为3.0%、促进剂H2SO4浓度为2.0mol/L、焙烧温度为600℃的条件下制备的SO42-/SnO2-CeO2催化剂的活性最好;与单组分SO24-/SnO2固体超强酸相比,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SnO2-CeO2晶化程度延迟,表面吸附的有机物少,催化剂的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固体超强酸 制备 分析方法 焙烧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崔秀兰 林明丽 +3 位作者 郭海福 郭俊文 吴燕妮 钟敏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制备出一系列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用于催化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反应。研究了稀土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性能 ,同时 ,考察了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 ,稀土固体超强酸不仅具有一般超强酸的性能 ,而且催化活性更高 ,... 制备出一系列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用于催化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反应。研究了稀土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性能 ,同时 ,考察了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 ,稀土固体超强酸不仅具有一般超强酸的性能 ,而且催化活性更高 ,性能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固体超强酸 催化合成 乙酸异戊酯 催化活性 乙酰 异戊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SO_4^(2-)超强酸体系形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87
12
作者 高滋 陈建民 唐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498-1502,共5页
本文用XRD、TG-DTG-DTA、SEM和化学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浸渍H_2SO_4的无定形ZrO_2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的晶化和相变,失水和失硫等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这些过程与超强酸的形成密切相关,在ZrO_2/SO_4^(2-)超强酸体系中不存在水和游离H_(2... 本文用XRD、TG-DTG-DTA、SEM和化学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浸渍H_2SO_4的无定形ZrO_2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的晶化和相变,失水和失硫等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这些过程与超强酸的形成密切相关,在ZrO_2/SO_4^(2-)超强酸体系中不存在水和游离H_(2)SO_(4),体系超强酸强度最高时ZrO_2呈四方晶相,晶体表面约有略少于1/3的Zr原子与SO_4^(2-)根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 二氧化锆 硫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TiO_2/SO_4^(2-)催化合成水杨酸乙酯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郭海福 梁永福 +1 位作者 孙智明 赵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1-43,共3页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 Ti O2 /SO2 - 4 为催化剂 ,水杨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水杨酸乙酯 ,并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杨酸用量为 0 .1 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Ti O2 /SO2 - 4 为催化剂 ...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 Ti O2 /SO2 - 4 为催化剂 ,水杨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水杨酸乙酯 ,并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杨酸用量为 0 .1 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Ti O2 /SO2 - 4 为催化剂 ,催化剂用量为 1 .0 g,乙醇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 3∶ 1或 4∶ 1 ,反应时间为 5h,反应温度 95~ 1 0 0℃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 ,酯产率达 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水杨酸乙酯 水杨酸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ZrO_2超强酸制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3
14
作者 缪长喜 陈建民 高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91-594,共4页
用BET、XRD、流动指示剂法、化学分析、低温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对ZrO2前驱体和SO/ZrO2超强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制备条件,ZrO2前驱体的比表面可相差1.8倍,SO/ZrO... 用BET、XRD、流动指示剂法、化学分析、低温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对ZrO2前驱体和SO/ZrO2超强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制备条件,ZrO2前驱体的比表面可相差1.8倍,SO/ZrO2的酸强度相差约1000倍.SO/ZrO2的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相差约300倍.ZrO2最高比表面可达245m2/g,SO/ZrO2酸强度为H0≤-1.60,20℃时SO/ZrO2正丁烷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为15.5×10-3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 酸强度 氧化锆 硫酸 制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2O_8^(2-)/ZrO_2固体超强酸的研究 被引量:113
15
作者 张黎 王琳 陈建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以 S2 O2 - 8 浸渍无定形 Zr(OH) 4 ,制得较 SO2 - 4/Zr O2 酸性更强的固体超强酸 .用正丁烷异构化反应考察了 S2 O2 - 8/Zr O2 的酸性 .结果表明 ,在对 Zr O2 有促进作用的非卤素阴离子中 ,S2 O2 - 8是最好的促进剂 .最佳焙烧条件下 S2... 以 S2 O2 - 8 浸渍无定形 Zr(OH) 4 ,制得较 SO2 - 4/Zr O2 酸性更强的固体超强酸 .用正丁烷异构化反应考察了 S2 O2 - 8/Zr O2 的酸性 .结果表明 ,在对 Zr O2 有促进作用的非卤素阴离子中 ,S2 O2 - 8是最好的促进剂 .最佳焙烧条件下 S2 O2 - 8/Zr O2 固体超强酸比 SO2 - 4/Zr O2 的酸性更强 .3 5℃下 ,S2 O2 - 8/Zr O2 上正丁烷异构化反应速率较 SO2 - 4/Zr O2 提高了 1 .2倍 .反应 2 0 h后的正丁烷转化率提高了约 1 .5倍 .用 XRD、TEM和化学分析等手段分析了 S2 O2 - 8/Zr O2 体系的晶化过程、比表面和含硫量 .结果表明 ,与 SO2 - 4/Zr O2 体系形成的固体超强酸的过程类似 ,晶化温度、比表面和含硫量均明显影响 S2 O2 - 8/Zr O2 的酸性强弱 .S2 O2 - 8/Zr O2 的最佳焙烧温度比SO2 - 4/Zr O2 低 5 0℃ ,在 5 0 0~ 80 0℃焙烧的 S2 O2 - 8/Zr O2 可形成纳米级固体超强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正丁烷异构化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密林 王君 +2 位作者 梅长松 景晓燕 段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47-1351,共5页
首次制备了 SO2 - 4/ Co0 .5Fe2 .5O4 -Zr O2 磁性固体超强酸 ,利用 TEM,DTA,XRD和 FTIR等手段研究了 Co0 .5Fe2 .5O4 磁性基质对 Zr O2 的粒子大小、晶化温度与结构的影响 .考察了磁性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性能及催化剂的寿命、回收率和磁... 首次制备了 SO2 - 4/ Co0 .5Fe2 .5O4 -Zr O2 磁性固体超强酸 ,利用 TEM,DTA,XRD和 FTIR等手段研究了 Co0 .5Fe2 .5O4 磁性基质对 Zr O2 的粒子大小、晶化温度与结构的影响 .考察了磁性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性能及催化剂的寿命、回收率和磁性 .结果表明 ,引入 Co0 .5Fe2 .5O4 磁性基质不但赋予催化剂以磁性 ,而且在固体超强酸形成过程中延迟了 Zr O2 由四方晶相向单斜晶相的转变 ,有助于稳定样品表面的含硫物种 ,磁性固体超强酸对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可活化再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 合成 表征 性能 催化剂 二氧化锆 硫酸 铁酸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改性对纳米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强 沈常美 +3 位作者 徐林 张景辉 菅盘铭 王定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19-724,共6页
制备了一系列金属离子改性的SO42-/ZrO2固体超强酸(SZ)。用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固体超强酸进行表征。以正己烷的裂解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乙烯... 制备了一系列金属离子改性的SO42-/ZrO2固体超强酸(SZ)。用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固体超强酸进行表征。以正己烷的裂解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乙烯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离子改性的SZ均为纳米粒子(粒径小于40nm),但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不同。金属离子和SO42-的共同作用使得ZrO2由四方晶形向单斜晶形转化的温度升高,晶粒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催化活性提高。催化剂催化正己烷裂解的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 i/SZ>A l/SZ>Sn/SZ>SZ>Ag/S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固体超强酸 正己烷 裂解 乙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TiO_2/SO_4^(2-)-沸石分子筛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李红 杨辉荣 黄承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9-402,429,共5页
用固体超强酸TiO2/SO2-4-沸石分子筛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DOP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以上,研究还表明,此催化剂与单组份固体超强酸TiO2/... 用固体超强酸TiO2/SO2-4-沸石分子筛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DOP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以上,研究还表明,此催化剂与单组份固体超强酸TiO2/SO2-4相比,具有体积大、易过滤、产品中无催化剂残留、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合成DOP的理想催化剂,还对沸石表面的吸附进行了X-射线衍射能谱测试,对DOP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剂 沸石分子筛 合成 D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ZrO_2和MoO_3/ZrO_2固体超强酸体系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高滋 陈建民 +2 位作者 姚宇宁 华伟明 缪长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研究了浸渍偏钨酸铵和仲钼酸铵的无定形ZrO2在焙烧过程中钨和钼氧化物表面分散和晶相变化情况.发现于350℃焙烧后钨、钼仍以多聚酸根形式分散于ZrO2表面,用XRD法测定的“视阈值”远大于按WO3和MoO3计算的单层分... 研究了浸渍偏钨酸铵和仲钼酸铵的无定形ZrO2在焙烧过程中钨和钼氧化物表面分散和晶相变化情况.发现于350℃焙烧后钨、钼仍以多聚酸根形式分散于ZrO2表面,用XRD法测定的“视阈值”远大于按WO3和MoO3计算的单层分散容量.800℃焙烧后钨和钼以WO3和ZrMo2O8的形式分散于ZrO2表面上,用XRD方法测定的“视阈值”与WO3和ZrMo2O8的单层分散容量相近.Hammett指示剂法和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WO/ZrO2体系的Ho可达-13.8~-14.5,MoO3/ZrO2体系的Ho可达-12.0~-12.7.800℃焙烧的WO3和MoO3含量在单层分散容量附近的样品超强酸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强酸 氧化钨 氧化锆 氧化钼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SnO_2-Ce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海福 朱正峰 +3 位作者 闫鹏 吴燕妮 李淑敏 王兰英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5-56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O42-/SnO2-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SO42-/SnO2-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松油醇与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乙酸松油酯,考察了松油醇与乙酸酐的摩尔比、反...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O42-/SnO2-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SO42-/SnO2-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松油醇与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乙酸松油酯,考察了松油醇与乙酸酐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松油醇与乙酸酐的摩尔比1.0∶1.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5h,催化剂用量(以松油醇的质量计)3%。在该条件下,松油醇转化率达到98%以上,乙酸松油酯选择性为82.4%。SO42-/SnO2-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氧化铈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乙酸酐 松油醇 乙酸松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