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一项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1
作者 郭泽希 伊力扎提·麦麦提 古丽格娜·艾塔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611,共5页
背景大学生是强迫症状的高发群体,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整体发展趋势,但缺少对于大学生强迫症状发展轨迹的研究。目的通过纵向追踪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背景大学生是强迫症状的高发群体,已有大量横断面研究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整体发展趋势,但缺少对于大学生强迫症状发展轨迹的研究。目的通过纵向追踪的方式,考察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师范大学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强迫症状分量表与焦虑分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3次追踪测试,第一次施测时间为2020年11月(T1),第二次施测时间为2022年3月(T2),第3次施测时间为2023年3月(T3)。对调查结果使用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同时参与3次测量的3289份有效被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3289名大学生中女性1966人(59.8%),汉族2352人(71.5%),首次施测平均年龄(21.0±0.7)岁。大学生焦虑得分分别为:T1(1.48±0.51)分,T2(1.38±0.45)分,T3(1.33±0.43)分;强迫症状得分分别为:T1(1.75±0.58)分,T2(1.66±0.55)分,T3(1.53±0.53)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大学生强迫症状与焦虑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无条件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拟合良好,模型截距显著>0(P<0.001)、斜率显著<0(P<0.001),截距与斜率之间呈负相关(r=-0.033,P<0.001),表明大学生强迫症状得分呈现下降趋势,起始水平越高下降速度越快。纳入性别协变量(赋值:男=0,女=1)后,发现性别对截距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05,P<0.001),对斜率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01,P>0.05),即女大学生强迫症状起始水平高于男大学生,下降速度不存在差异。纳入焦虑协变量后,发现各时间点焦虑正向影响强迫症状(P<0.001),性别对斜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17,P<0.05),对截距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12,P>0.05),即控制焦虑的影响后,女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下降速度低于男大学生。结论大学生强迫症状随年级升高而下降,高起始水平不一定带来长期困扰。焦虑阻碍强迫症状的缓解,并更大程度地影响女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出现及男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下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状 发展轨迹 焦虑 性别差异 潜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体育运动干预实验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兰君 李娜 王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78-479,共2页
目的 :对具有强迫症状的大学生的采用体育运动干预实验研究 ,为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SCL -90量表、艾森克EPQ量表进行评定 ,筛选西安邮电学院一年级大学生强迫症状高分者及情绪不稳定者 5 7名为研究对... 目的 :对具有强迫症状的大学生的采用体育运动干预实验研究 ,为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SCL -90量表、艾森克EPQ量表进行评定 ,筛选西安邮电学院一年级大学生强迫症状高分者及情绪不稳定者 5 7名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 2 9人 ,以体育兴趣小组为活动方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通过运动处方干预 6周后其强迫症状 (t =3 14 ,P <0 0 1) ,情绪稳定性 (χ2 =12 7,P <0 0 0 1)均显著改善 ,优于对照组 ,并发现大学生的强迫倾向与情绪稳定性、个性特征存在着相关性。结论 :改善强迫症状的效果与运动处方相关 ;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性群体运动兴趣小组活动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强迫症状和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稳定的情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强迫症状 体育运动 干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强迫症状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病前行为特征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华锋 郭素芹 +5 位作者 邵荣荣 郭芳 张红梅 郭敬华 李玉玲 张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8-213,共6页
目的调查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病后认知功能和病前行为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149例为患者组,72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根据学龄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 目的调查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病后认知功能和病前行为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149例为患者组,72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根据学龄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 children-present and lifetime version,K-SADS-PL)将患者组患儿分为伴强迫症状组(70例)与不伴强迫症状组(79例)。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ur check-list,CBCL)回顾性调查所有入组儿童6~10岁的行为特征;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Stro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视觉空间记忆、迷宫测验对所有入组儿童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CBCL量表测评显示,两患者组既往行为问题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社会能力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伴强迫组学校情况(P〈0.01)、分裂强迫(P〈0.01)以及体诉因子分(P〈0.01)均高于不伴强迫组。认知功能测评显示,两患者组所有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伴强迫组常识(P〈0.01)、木块(P〈0.01)、Stroop色—词关联测验(P〈0.01)以及视觉空间记忆评分(P〈0.01)低于不伴强迫组。病前行为特征与病后认知功能相关分析显示,伴强迫组社会能力总分与类同评分呈正相关(r=0.31,P〈0.01);不伴强迫组行为问题总分与木块评分(r=-0.31,P〈0.01)、拼凑评分(r=-0.32,P〈0.01)呈负相关。结论伴强迫症状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病后认知功能更差。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后认知功能均与病前行为问题、社会能力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强迫症状 行为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徐贵云 谢永标 +1 位作者 冯容妹 马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索利培酮合并安慰剂与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对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合并有强迫症状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 75例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安慰剂组 38例与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 37例 ,进行 8周的治疗对照研究 ,治疗前后用MM... 目的 探索利培酮合并安慰剂与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对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合并有强迫症状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 75例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安慰剂组 38例与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 37例 ,进行 8周的治疗对照研究 ,治疗前后用MMOCI、Y BOCS、PANSS、及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疗效都显著。利培酮合并安慰剂组对强迫症状的总有效率82 9% ,显效率为 6 8 6 % ,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的总有效率为 97 3% ,显效率为 89 2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利培酮合并安慰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状 利培酮 氯丙咪嗪 疗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科新生童年期创伤经历与强迫症状、执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洁 曹枫林 +2 位作者 崔乃雪 李阳 龙周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医科新生童年期创伤经历、执行功能与强迫症状三者间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医科新生492人,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强迫症状因子... 目的:探讨医科新生童年期创伤经历、执行功能与强迫症状三者间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医科新生492人,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强迫症状因子进行评估,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执行功能在童年期创伤经历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男生CTQ-SF评分高于女生[(31.6±5.3)vs.(30.4±5.3),P=0.015];农村学生CTQ-SF得分[(32.2±5.6)vs.(29.9±5.0)]、BRIEF-A得分[(107.2±20.0)vs.(98.4±16.7)]、强迫症状得分[(18..8±5.9)vs.(16.9±5.3)]均高于非农村学生(均P<0.001);独生子女CTQ-SF得分[(29.8±4.9)vs.(31.8±5.6)]和BRIEF-A得分[(97.9±16.8)vs.(105.6±19.4)]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均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CTQ-SF、BRIEF-A及强迫症状评分间,控制其中1个变量后剩余2个变量均呈正相关(r=0.19~0.57,均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童年期创伤直接作用于强迫症状,并通过执行功能间接作用于强迫症状的模型拟合良好(χ2/df=2.572,CFI=0.979,RM SEA=0.057),且优于童年期创伤完全通过执行功能间接作用于强迫症状的模型(Δχ2=15.336,P<0.01)。结论:医科新生经历的童年期创伤越多,执行功能就越差,强迫症状也越严重;不考虑童年期创伤,执行功能越差者强迫症状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童年期创伤 强迫症状 中介作用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状人群的初始沙盘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谭健烽 申荷永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7-761,774,共6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状人群的内心世界,总结其初始沙盘特征。方法:某医学院在校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筛选出强迫症状人群33人为强迫症状组,36名为非强迫症状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参与沙盘游戏。采用沙盘作品编码表对沙盘游戏作品进行信息编码... 目的:探讨强迫症状人群的内心世界,总结其初始沙盘特征。方法:某医学院在校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筛选出强迫症状人群33人为强迫症状组,36名为非强迫症状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参与沙盘游戏。采用沙盘作品编码表对沙盘游戏作品进行信息编码。结果:(1)在沙具的使用情况方面,强迫症状组武器类、其他类沙具的使用多于对照组[(1.30±1.28)vs.(0.11±0.32),(0.18±0.47)vs.(0.00±0.00);P=0.056,0.022],而交通工具、建筑物、植物、生活用品类沙具的使用少于对照组[(0.73±1.18)vs.(1.61±2.16),(1.15±1.50)vs.(2.39±1.68),(4.82±5.96)vs.(9.72±6.67),(0.76±1.03)vs.(1.75±2.01);均P<0.05];(2)在沙盘主题特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症状组多出现空洞、分裂、忽视、受伤、威胁、倒置6个创伤主题(51.5%vs.0%,42.4%vs.0%,30.3%vs.2.8%,27.3%vs.0%,45.5%vs.5.6%,12.1%vs.0%,均P<0.05),少出现流动、抚育、能量3个治愈主题(6.1%vs.50%,6.1%vs.27.8%,33.3%vs.58.3%,均P<0.05)。结论:强迫症状人群在初始沙盘中的有特征性表现,初始沙盘可能具有临床心理评估的功能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盘游戏 初始沙盘 强迫症状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 被引量:21
7
作者 徐贵云 马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状 发生率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情况强迫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全血5-羟色胺浓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宁 谭立文 +1 位作者 王强 李凌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比较强迫症、精神分裂症伴有的强迫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经氯氮平治疗导致的强迫症状等3组不同患者在症状学和全血5-羟色胺(5-HT)浓度方面的差异,探讨强迫症状与5-HT异常间的关系。方法对强迫症、伴强迫症状的及氯氮平治疗导致强迫症状... 目的比较强迫症、精神分裂症伴有的强迫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经氯氮平治疗导致的强迫症状等3组不同患者在症状学和全血5-羟色胺(5-HT)浓度方面的差异,探讨强迫症状与5-HT异常间的关系。方法对强迫症、伴强迫症状的及氯氮平治疗导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各15例,不伴强迫症状的(19例)以及氯氮平治疗未导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组(15例)使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上述5组和正常组(15例)的全血5-HT浓度。结果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伴有的强迫症状中强迫思维和行为均多见,而氯氮平导致的强迫症状则以强迫行为为主。有无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后者的PANSS阳性量表分低,HAMA评分高(P<0.05)。有强迫症状的3组患者的全血5-HT浓度均低于无强迫症状的3组(正常组,精神分裂症不伴强迫症状组和氯氮平治疗未导致强迫症状组)(P<0.05),并且全血5-HT浓度和这3组的YBOCS分,强迫思维评分及强迫行为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强迫症状在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中存在着症状学差异;5-HT功能低下可能是这三种强迫症状产生的共同生化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状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血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神障碍中的强迫症状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宁 谭立文 李凌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强迫症状 临床特点 发生机制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建勋 李莲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6,共2页
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39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不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伴有强迫症状者其疗效和预后优于不伴发者。精神分裂症所伴发的强迫症状其内容荒谬、空洞,而且这些患者缺乏自知... 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39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不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伴有强迫症状者其疗效和预后优于不伴发者。精神分裂症所伴发的强迫症状其内容荒谬、空洞,而且这些患者缺乏自知力及相应的情感体验。本研究结果还表朋强迫症状多发生在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进展期,和以往的国内外报道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症状 强迫症状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肖攀攀 宋来云 +2 位作者 郑小泳 曹健伟 黄淑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常规抗精神病药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方法选择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同时,研究组加用阿戈美拉汀、对照组加用... 目的观察常规抗精神病药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方法选择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同时,研究组加用阿戈美拉汀、对照组加用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状8周。于治疗前、出院时及出院次月随诊时分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on scale,Y-BCOS)评估患者症状,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ale,SDSS)和肇事肇祸情况评定社会功能。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以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比较两组安全性,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结果治疗前两组各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PANS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Y-BCO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SDS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肇事肇祸率低于对照组(P=0.004)。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TE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成本(P<0.001)、工资收入(P<0.001)高于对照组,但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P<0.001)。出院次月随诊时PANSS、Y-BCOS分别与TMR、SDSS、CER呈正相关(均P<0.05),与TESS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ESS与TMR、SDSS、CER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常规抗精神病药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安全有效,患者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状 阿戈美拉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强迫症状个体的词语再认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杰 谭洁清 匡海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3-759,共7页
比较了高强迫症状(H igh obsessive compu lsive symptom,HOC)和低强迫症状(Low obsessive compu lsivesymptom,LOC)被试对于不同类型词语(强迫症敏感词、情绪词和中性词)再认成绩和记忆信心的差异。结果发现,HOC组记忆保存量显著低于LO... 比较了高强迫症状(H igh obsessive compu lsive symptom,HOC)和低强迫症状(Low obsessive compu lsivesymptom,LOC)被试对于不同类型词语(强迫症敏感词、情绪词和中性词)再认成绩和记忆信心的差异。结果发现,HOC组记忆保存量显著低于LOC组(p<0.05),表明HOC组对强迫症敏感词存在一定的偏好;通过对被试反应信心的检测和信号侦察论的应用,发现HOC组对中性词再认正误的判断觉察能力(d’值)低于LOC组(边缘显著:p=0.054);在正确反应信心上,被试类型和词语类型间存在交互作用,F(1,22)=4.60,p<0.05。研究认为HOC组辨别能力的缺损可能导致其记忆信心方面的降低,这种假设还需要进一步的认知和脑功能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状 词语再认 信号侦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联合舍曲林治疗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46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立恒 易军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906-909,共4页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联合舍曲林治疗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92例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口服氨磺必利片,起始剂量200 mg·d-1,两周内增加到治疗剂量(600~1 0...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联合舍曲林治疗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92例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口服氨磺必利片,起始剂量200 mg·d-1,两周内增加到治疗剂量(600~1 000 mg·d-1),平均(797.62±188.10)mg·d-1;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起始剂量1 mg·d-1,两周内增加到治疗剂量(4~6 mg·d-1),平均(4.19±1.87)mg·d-1。两组在上述基础上联用舍曲林片,起始剂量50 mg·d-1,两周内增加到治疗剂量(100~200 mg·d-1),治疗组平均(160.71±22.62)mg·d-1,对照组(161.90±23.38)mg·d-1。药物具体剂量由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状况酌情决定,调整过程中如出现失眠、烦躁等可给予氯硝西泮、苯海索或普萘洛尔,不添加新的抗精神病药物及抗强迫症药物。观察12周。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4例,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末,治疗组精神病性症状有效率65.9%,对照组有效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强迫症状有效率(77.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内各时间点PANSS总分、Y-BOCS总分及各因子分随时间延长下降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Y-BOCS总分及各因子分减少较对照组明显,两组第8,12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舍曲林治疗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舍曲林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不和谐、述情障碍与强迫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超 吴任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个体其强迫症状与自我不和谐、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Vancouver强迫症状问卷(VOC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5-26)、自我和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59名患者和54名正常个体进行测评。结...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和正常个体其强迫症状与自我不和谐、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Vancouver强迫症状问卷(VOC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5-26)、自我和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59名患者和54名正常个体进行测评。结果:(1)强迫障碍(OCD)组、其他焦虑抑郁障碍(A/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VOCI总分(111.2±36.0、57.0±33.0、39.4±22.5,F=35.46,P<0.05)和自我不和谐分(57.9±11.7、51.4±12.1、36.8±8.8、F=47.33,P<0.0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OCD组和A/D组VOCI总分均与自我不和谐、描述情感的能力(TASDDF因子)、识别情感及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TASDIF因子)呈正相关(r=0.38~0.83,P<0.01);正常对照组VOCI总分与自我不和谐和TASDDF因子呈正相关,与幻想(TASDDR因子)呈负相关(r=-0.37~0.58,P<0.01)。(3)OCD组中自我不和谐、TASDIF因子是VOCI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分别为4.58、2.24,P<0.01);A/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自我不和谐是VOCI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分别为6.28、5.15,P<0.01)。结论:个体的自我不和谐对强迫症状的存在具有贡献,这种影响与个体是否患有神经症无关;其自我不和谐的水平一定时,强迫障碍个体识别情感及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越差,其强迫症状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心理学 神经症 病例对照研究 自我不和谐 述情障碍 强迫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与强迫信念和元认知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志先 高艳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与强迫信念、元认知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门诊及住院的强迫症患者55名(年龄15~46岁),另外选取医护人员及学生62名为正常对照(年龄16~45岁)。采用耶鲁布朗量表(Y-BOCS)、强迫信念问卷(OBQ)和元认知问卷(MCQ...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与强迫信念、元认知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门诊及住院的强迫症患者55名(年龄15~46岁),另外选取医护人员及学生62名为正常对照(年龄16~45岁)。采用耶鲁布朗量表(Y-BOCS)、强迫信念问卷(OBQ)和元认知问卷(MCQ)进行测量。结果:强迫症患者Y-BOCS总分及因子分、OBQ总分及因子分、MCQ总分及因子分(除担忧的积极信念外)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1)。回归分析表明,强迫症患者的完美主义和无法容忍不确定性、不可控和危险性的消极信念对强迫症状有正向预测作用(β=0. 08、0. 37)。结论:研究提示,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与强迫信念、元认知密切相关,其中完美主义和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的信念、不可控和危险性的消极信念越多,强迫症状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患者 元认知 强迫信念 强迫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状对抑郁症影响79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曙 欧红霞 张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探讨强迫症状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以 YAL E- BROWN强迫评定量表评定 79例抑郁症患者 ,伴有强迫症状者作为观察组 ,共 34例 ;无强迫症状者作为对照组 ,共 45例。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HAMD评分、治疗情... 目的 探讨强迫症状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以 YAL E- BROWN强迫评定量表评定 79例抑郁症患者 ,伴有强迫症状者作为观察组 ,共 34例 ;无强迫症状者作为对照组 ,共 45例。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HAMD评分、治疗情况及疗效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抑郁症状好转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0 .0 5 )。结论 强迫症状使抑郁症的治疗更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状 抑郁症 对照研究 共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学学生人格对强迫症状影响的心理健康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森 陈珍 +3 位作者 龚蕾 王昭 潘恩 李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245,258,共5页
目的以某医科大学为例,探讨当代医学生的强迫症状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作出建议。方法采用整群取样对某医科大学的2014—2018级的本科生,进行SCL-90和16PF的心理调查分析,并用16PF的各因子对强迫症状呈阳性结果(... 目的以某医科大学为例,探讨当代医学生的强迫症状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作出建议。方法采用整群取样对某医科大学的2014—2018级的本科生,进行SCL-90和16PF的心理调查分析,并用16PF的各因子对强迫症状呈阳性结果(≥2)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7774名医学生在SCL-90量表上总平均分为(144.11±44.53)分,总分呈阳性者为2324人,阳性检测率为29.89%,且在强迫症状因子阳性率上为最高达50.24%,将10个因子得分与常模团体进行单样本t检验后发现,除敌对和寝食状态因子外,其他8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群体(P均<0.05);通过将强迫症状因子呈阳性者的16PF量表各个因子得分与SCL-90量表中的强迫症状因子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16PF人格因素中的敢为性(t=2.632,P<0.01)、聪慧性(t=-2.923,P<0.01)、怯懦与果断型(t=-5.953,P<0.001)、创造力个性因素(t=7.501,P<0.001)、适应与焦虑型(t=25.340,P<0.001)这5个因子对强迫症状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建立回归方程为强迫症状=1.509+0.108×适应与焦虑性+0.008×创造力个性因素-0.032×怯懦与果断型-0.014×聪慧性+0.010×敢为性。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咨询中可以从人格方面调节医学生的强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心理健康 强迫症状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和药源性强迫症状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海涛 王希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与药源性强迫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研究纳入32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患者(伴强迫组)和45例药源性强迫症状的患者(药源组),采用自编调查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临床总体评价量表(CGI)等评定患...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与药源性强迫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研究纳入32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患者(伴强迫组)和45例药源性强迫症状的患者(药源组),采用自编调查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临床总体评价量表(CGI)等评定患者临床症状及其特点。结果伴强迫组中症状荒谬的患者比率高于药源组(50.0%vs20.0%,2=7.68,P=0.006);伴强迫组的自知力差于药源组[(1.06±0.72)vs(0.71±0.63),t=2.29,P=0.03〗;伴强迫组的疗效(CGI-SI评分)差于药源组[(4.53±1.37)vs(3.73±1.07),t=2.87,P=0.005];伴强迫组对强迫思维的痛苦程度(Y-BOCS评分)低于药源组(t=2.27,P=0.027);伴强迫组对症状的主动抵抗程度(Y-BOCS评分)低于药源组(t=-2.60,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和药源性强迫症状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前者对症状的认识较差,治疗更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状 药源性 强迫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诊断与治疗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劲节 王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4-556,共3页
双相障碍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的诊断与治疗一直面临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促进精神科医生对本病识别与治疗的认识。患者为32岁男性,诊断“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给予碳酸锂、丙戊酸... 双相障碍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的诊断与治疗一直面临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促进精神科医生对本病识别与治疗的认识。患者为32岁男性,诊断“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给予碳酸锂、丙戊酸盐联合喹硫平治疗效果不佳,将喹硫平换为齐拉西酮后情绪渐稳定,强迫症状减轻,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混合状态 强迫症状 齐拉西酮 心境稳定剂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李益民 吕华 +3 位作者 刘其香 张豪 徐月英 金晓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率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 目的探讨高频率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研究组予以10 Hz 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疗效,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前两组间PANSS和Y-BO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PANSS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因子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Y-BOC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Y-BOC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rTMS治疗还可以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状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