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磁-机械强耦合模型 被引量:35
1
作者 闫荣格 王博文 +2 位作者 曹淑瑛 翁玲 颜威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7-111,共5页
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有效地设计、开发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器件,必须建立材料器件的输入输出模型。利用能量变分原理,针对研制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建立了系统的磁-机械强耦合模型... 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有效地设计、开发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器件,必须建立材料器件的输入输出模型。利用能量变分原理,针对研制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建立了系统的磁-机械强耦合模型,并应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致动器的输入电流与输出位移的关系曲线。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致动器的输入输出关系,模型对于设计超磁致伸缩器件、优化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磁-机械强耦合模型 输入输出模型 高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强耦合模型的分布式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中奇 金柏 +2 位作者 杨辉 谭畅 付雅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508,共14页
高速动车组是由多节车辆与钩缓装置链接而成的复杂系统.将钩缓装置等效成弹簧?阻尼器系统,分析动车组运行过程中钩缓装置对相邻车辆作用的动力学机理,明确作用方式,建立高速动车组的强耦合模型.根据列车模型动力或制动力输入的分散特征... 高速动车组是由多节车辆与钩缓装置链接而成的复杂系统.将钩缓装置等效成弹簧?阻尼器系统,分析动车组运行过程中钩缓装置对相邻车辆作用的动力学机理,明确作用方式,建立高速动车组的强耦合模型.根据列车模型动力或制动力输入的分散特征,设计分布式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策略,对高速动车组进行速度跟踪控制.为减小速度跟踪过程中未知因素对高速动车组控制精度的影响,利用列车历史运行数据,采用历史工况数据中心对当前控制律输出进行补偿以提高控制精度与实用稳定性.采用高速动车组运行仿真平台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较以往多质点模型更能体现高速动车组运行特性,且采用补偿规则的控制策略优于传统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强耦合模型 分布式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跟踪控制 数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磁致伸缩效应电力变压器振动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128
3
作者 祝丽花 杨庆新 +1 位作者 闫荣格 张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9,共7页
硅钢片磁致伸缩是电力变压器产生振动噪声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考虑电力变压器铁心磁致伸缩效应的三维磁-机械强耦合数值模型,应用有限元计算了三相三柱干式变压器空载条件下的磁场分布和铁心振动位移;在此基础上分... 硅钢片磁致伸缩是电力变压器产生振动噪声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考虑电力变压器铁心磁致伸缩效应的三维磁-机械强耦合数值模型,应用有限元计算了三相三柱干式变压器空载条件下的磁场分布和铁心振动位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铁心周围的声场分布。为了验证模型,对变压器铁心的振动和噪声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计算与测量结果的比较证实了该强耦合模型的正确性,为在设计阶段计算变压器振动噪声大小、分布和寻求新的降噪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磁致伸缩 各向异性 磁-机械强耦合模型 振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温的IGBT模块键合引线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旭州 朱戈 吴馨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173,共7页
为了研究功率循环下键合引线的疲劳寿命,提高IGBT模块的可靠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壳温的键合引线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对IGBT模块进行功率循环测试,探究了键合引线的疲劳失效机理;然后建立IGBT模块的电—热—结构强耦合模型,分析了模块... 为了研究功率循环下键合引线的疲劳寿命,提高IGBT模块的可靠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壳温的键合引线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对IGBT模块进行功率循环测试,探究了键合引线的疲劳失效机理;然后建立IGBT模块的电—热—结构强耦合模型,分析了模块在功率循环载荷下的电、热、结构特性。依据键合引线的应变情况和实验测得的疲劳曲线,评估键合引线的疲劳寿命,并在壳温基础上建立了其寿命预测模型,对比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最后提出了铜键合引线的改进方案。根据易测量的壳温来确定键合引线的使用寿命,提前更换器件,能降低IGBT模块的故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结构强耦合模型 键合引线 塑性应变 壳温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