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省会战略、物流运行效率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1,共4页
为了考察强省会战略能否带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首位度理论对各省区强省会战略进行测量,而后对各地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构建了调节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强省会战略、物流运行效率与商贸流通业高质... 为了考察强省会战略能否带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首位度理论对各省区强省会战略进行测量,而后对各地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构建了调节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强省会战略、物流运行效率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强省会战略能够显著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物流效率正向调节了强省会战略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强省会战略存在门槛效应,当省会城市首位度高于门槛值时,强省会战略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省会城市经济地位,出台产业政策推动商贸流通业集聚,升级区域物流体系强化省会城市对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省会战略 物流运行效率 商贸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 城市首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省会”战略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模式——基于全国省域面板数据的混合研究
2
作者 顾爽 刘进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202,共13页
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扩散,对于宏观层面既非层级推广、也非吸纳辐射扩散、更非邻近区域扩散的政策过程,缺乏系统的观察与讨论。基于“外部条件-行动舞台-行为结果”的分析框架,结合事件史分析和动态QCA方法,利用2010—2023... 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扩散,对于宏观层面既非层级推广、也非吸纳辐射扩散、更非邻近区域扩散的政策过程,缺乏系统的观察与讨论。基于“外部条件-行动舞台-行为结果”的分析框架,结合事件史分析和动态QCA方法,利用2010—2023年全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剖析“强省会”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模式。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是否采纳某一新政策的行为动机是复杂的,受制度结构、社会经济特征等内外部多因素的影响。“强省会”战略的扩散是自身发展压力和同侪竞争压力等构成的“拉力”与来自中央政治规范压力的“推力”的交织;(2)对“强省会”战略的采纳存在区域空间差异,中西部地区更倾向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经济发展;(3)“强省会”战略可分为“单一强省会”“强省会+省域副中心”“强省会+双核心”以及“强省会+双省域副中心”等模式,不同政策扩散模式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4)组态分析结果显示,六种条件要素的组合可以促成“强省会”战略的政策扩散,其中国家战略引导和对外开放是大多数省份采纳该战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战略 政策扩散 事件史分析 驱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省会”战略的产业升级效应——基于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王鹤 王钧艺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8-1996,共9页
“强省会”战略是提高省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而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基于2003—2020年中国26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依托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科学评估“强省会”战略的... “强省会”战略是提高省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而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基于2003—2020年中国26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依托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科学评估“强省会”战略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区划调整显著促进了省会城市产业升级,但这种促进效应只能持续3 a。机制检验显示,行政区划调整将通过缓解资源约束瓶颈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2种渠道带动省会城市产业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行政区合并而言,撤县设区对省会城市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副省级省会城市和多中心空间布局模式下的省会城市而言,普通省会城市和单中心空间布局模式下的省会城市在行政区划调整后获得更大的产业升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战略 行政区划调整 产业升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省会”战略促进非省会城市消费吗?
4
作者 周先波 沈秀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9,共16页
立足于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利用2006—2020年中国25个省份的246个非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强省会”战略对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参数估计结果显示,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均与省会首位度呈现U型关系... 立足于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利用2006—2020年中国25个省份的246个非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强省会”战略对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参数估计结果显示,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均与省会首位度呈现U型关系,而平均边际效应为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省份首位度对非省会城市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平均边际影响在无强核和单强核省份均为正,在多强核省份皆为负。非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当省份首位度处于适当低的水平时,非省会城市消费率与其呈U型关系,但过高的省份首位度具有虹吸效应,不利于提升非省会城市消费率;而人均消费与其总体上呈U型关系,较高的省份首位度对非省会城市人均消费具有扩散效应。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强省会”战略,释放消费潜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战略 城市消费 省会城市消费 省会首位度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邻为壑还是比翼齐飞:“强省会”战略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
5
作者 陈鸣 肖湘涛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52,共11页
“强省会”战略是中国区域不对称竞争压力下省域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经济包容性增长视域评估“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效果,是优化区域发展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良性互动的现实需求。通过构建“强省会”战略水平指标,基于2002—2... “强省会”战略是中国区域不对称竞争压力下省域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经济包容性增长视域评估“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效果,是优化区域发展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良性互动的现实需求。通过构建“强省会”战略水平指标,基于2002—2021年中西部省份数据对“强省会”战略的经济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强省会”战略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呈现U型影响,即“强省会”战略实施初期可能对省域经济包容性增长产生短期抑制效应,但从长期来看将发挥持续的促进作用;“强省会”战略主要通过促进多元化产业集聚和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包容性增长,其中,多元化集聚产生的U型中介效应是“强省会”战略对省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形成U型影响的主要原因。省域应该平衡短期“虹吸”与长期“溢出”的关系,缓解“强省会”战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战略 包容性增长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省会”战略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辐射还是虹吸? 被引量:35
6
作者 庄羽 杨水利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94,共9页
“强省会”战略吸引各要素向省会集聚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并通过“技术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但过度的“资源虹吸效应”加剧要素配置不平衡,扩大城市间发展差距,制约区域创新发展。本文选择2007—2019年我国26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省... “强省会”战略吸引各要素向省会集聚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并通过“技术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但过度的“资源虹吸效应”加剧要素配置不平衡,扩大城市间发展差距,制约区域创新发展。本文选择2007—2019年我国26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发展、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创新发展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市场化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省会城市首位度对全省创新发展水平存在“倒U”型影响,对省会与非省会城市的创新发展差距存在正影响。“强省会”战略对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是“资源虹吸”“技术辐射”以及“要素拥堵”“要素缺乏”4个效应的综合结果。地区市场化水平能发挥积极的正调节作用,随着市场化水平提高,能增强“强省会”战略的区域创新发展正效应,同时减弱“强省会”战略的区域创新发展、城市间创新发展差距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战略 省会首位度 区域创新发展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强省会”战略的现实基础及其可能取向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航 丁任重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7-158,共12页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实施相关政策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推行“强省会”战略已然成为一种新趋势。实施“强省会”战略有利于带动省域经济发展、拉高省会城市发展排名,并为省会城市高速发展提供更多要素储备,但也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实施相关政策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推行“强省会”战略已然成为一种新趋势。实施“强省会”战略有利于带动省域经济发展、拉高省会城市发展排名,并为省会城市高速发展提供更多要素储备,但也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容易造成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加剧城市间的GDP竞争,忽略环境保护。为此,应注重“强省会”战略推进的地区特性,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及时补足公共品供给,加强规划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战略 城市首位度 城市竞争 省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竞争视域下“强省会”战略的逻辑生成、路径选择与分异趋向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国才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2-72,共11页
实施“强省会”战略是当下中国省际竞争中一种普遍的省域发展战略选择。“强省会”战略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顺应省际竞争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律,“强省会”战略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拓展发展空间... 实施“强省会”战略是当下中国省际竞争中一种普遍的省域发展战略选择。“强省会”战略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顺应省际竞争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律,“强省会”战略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拓展发展空间、吸附发展要素、创设发展平台、提升发展能级,分别旨在提升资源的承载力、集聚力、整合力、辐射力。“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强省会”战略实践形态的省际分异趋向将愈加显著,除了少数省份继续推行单一的“强省会”模式外,更多的则是“强省会+”模式,即“强省会”仍是既定方向,但同时也会给予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多的政策关注和资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战略 生成逻辑 实施路径 省际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会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溢出还是虹吸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耀彬 胡伟辉 +2 位作者 骆康 卓冲 李硕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53-63,共11页
数字经济具有外部性,省会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其它邻近城市的影响究竟是比翼齐飞的溢出效应,还是损人利己的虹吸效应?回答该问题对当前“强省会”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从收入产出、劳动和资本投入角度构建理论模型,采用2011-... 数字经济具有外部性,省会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其它邻近城市的影响究竟是比翼齐飞的溢出效应,还是损人利己的虹吸效应?回答该问题对当前“强省会”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从收入产出、劳动和资本投入角度构建理论模型,采用2011-2019年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模型实证检验省会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城市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省会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且溢出效应显著,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证实该结论成立;②省会城市数字经济溢出效应的南北差距不明显,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东中部地区,中等规模城市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小规模和大规模城市;③省会城市数字经济溢出效应并不能通过分工机制予以解释,而是通过学习机制和共享机制实现。为此,需要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发挥省会城市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原则,构建数字经济错位发展格局;明确省会城市和地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定位,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打造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省会战略 溢出效应 虹吸效应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人口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基于实体城市的空间识别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孙斌栋 张之帆 李琬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84-1896,共13页
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和ESA全球土地利用数据,构建2000—2015年中国省域人口空间结构数据库,刻画省域人口空间结构的时空格局,进而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差分GMM法探索空间结构对省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不同... 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和ESA全球土地利用数据,构建2000—2015年中国省域人口空间结构数据库,刻画省域人口空间结构的时空格局,进而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差分GMM法探索空间结构对省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不同规模省域的差异,最后从省会城市集聚(不)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2000—2015年,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都得到了显著增加,省域人口空间结构存在单中心化的演变趋势,且中西部地区省域人口空间结构相对偏单中心化;(2)对所有省份尤其是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省份而言,人口空间结构单中心化倾向于提高省域经济效率,而对人口规模相对大的省份,人口空间结构单中心化很可能不利于省域经济效率的提高;(3)省会城市自身已经初显集聚不经济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战略 人口空间布局 单中心化人口空间结构 经济绩效 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