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宁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关联的新基因淋巴毒素-α(LTA)的识别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静 周林 +6 位作者 霍正浩 张毓洪 杨芝红 杨宝珍 黄慈波 朱小泉 杨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9-336,共8页
淋巴毒素-α(Lymphotoxin-alpha,LTA)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遗传性有关,但目前还未有关于LTA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关联的报道。文章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在宁夏人群中对人类白细胞抗原... 淋巴毒素-α(Lymphotoxin-alpha,LTA)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遗传性有关,但目前还未有关于LTA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关联的报道。文章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在宁夏人群中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的Ⅲ类基因约58 kb区域进行了高密度标志的基因组扫描,在33个SNPs及其单倍型中,仅定位于LTA基因中的SNPs组成的TCC单倍型的分布在病例-对照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5)。在宁夏群体(病例组:300,对照组:385)中发现,LTA基因中的rs909253 T/C多态性在AS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28.5%vs 19.7%,P=2×10-6)。结果表明LTA基因变异和AS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由此识别LTA基因可能与宁夏人群AS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A基因 强直性脊柱:关联: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旦 刘健 +4 位作者 忻凌 万磊 宋倩 郭锦晨 周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2期1928-1934,共7页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强直性脊柱炎(AS)中药组方用药规律,针对中医药治疗对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关联规则分析,为AS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强直性脊柱炎(AS)中药组方用药规律,针对中医药治疗对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关联规则分析,为AS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用中药通过复杂网络图分析核心处方,SPSS 21.0和SPSS modeler14.2对中药性味归经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中医药治疗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1)性寒、性温和性平的,味甘、味苦和味辛以及归脾胃肝经药物使用最频繁;(2)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健脾化湿药、祛风湿药、清热药被频繁的使用,且之间相互关联;(3)红花配伍桃仁(98.15%),薏苡仁配伍茯苓(95.47%),甘草配伍狗脊(94.57%),甘草配伍威灵仙(94.48%),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94.40%)为关联度较高的五个药对;(4)山药分别与茯苓、牛膝、泽泻关联于C3、C4、hs-CRP下降,狗脊分别与白花蛇舌草、川芎、山药关联于Ig A、Ig G、Ig M下降,豨莶草与牛膝关联于ESR、WBC下降,狗脊与独活关联于SOD上升。(5)中药内外合治组炎症指标(ESR、hs-CRP)的行走正向增长率及改善系数均较单纯内治组高。结论:我院风湿科治疗AS以从脾论治为主,寒温并用,甘苦同施,肝脾同调,祛邪不忘扶正,标本兼治,中医药在改善免疫炎症指标上具有优势,且内外合治在改善炎症指标上优于单纯内治,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强直性脊柱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增加精神障碍的风险: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星宇 崔家禾 +2 位作者 张玉飞 王新义 田元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2-1469,共8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TSMR)分析方法,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与精神障碍之间潜在的因果关联,从遗传学角度为AS患者早期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TSMR)分析方法,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与精神障碍之间潜在的因果关联,从遗传学角度为AS患者早期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非重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公开数据进行筛选,以AS作为暴露数据,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阿尔茨海默病、焦虑病)作为结局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该研究评估因果效应的主要分析方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加权模型(weighted mode)、简单模型(simple mode)等作为补充方法,并通过Cochran’s Q、MR-Egger-intercept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①IVW结果表明遗传预测的AS与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OR=1.055,95%CI=1.019~1.093,P=0.003)、神经性厌食症(OR=1.370,95%CI=1.068~1.759,P=0.013)呈正向因果关系;与阿尔茨海默病(OR=0.976,95%CI=0.955~0.997,P=0.029)呈负向因果关系;与焦虑症(OR=1.034,95%CI=0.906~1.179,P=0.620)之间未发现因果关联。②敏感性分析未发现存在异质性以及水平多效性(P>0.05),表明研究结果没有产生偏倚,留一法也提示结果稳健。结论:本研究提供了AS与精神障碍之间因果关系的新证据,AS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及神经性厌食症风险增加有关,为精神障碍的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但未来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通过进一步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来验证这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精神障碍 孟德尔随机化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