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湍流区的光束漂移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宠 于思源 +1 位作者 马晶 谭立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基于修正Rytov理论,导出了适应于强湍流起伏区的光束漂移方差表达式,分析了湍流外尺度、有效散射区域尺度和光束束腰对光束漂移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指数模型的光束漂移方差表达式,基于修正Rytov理论给... 基于修正Rytov理论,导出了适应于强湍流起伏区的光束漂移方差表达式,分析了湍流外尺度、有效散射区域尺度和光束束腰对光束漂移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指数模型的光束漂移方差表达式,基于修正Rytov理论给出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能更好地与实验结果吻合。当光束束腰大于有效散射区域尺度时,不发生饱和效应,导出的表达式与传统理论给出的表达式一致;当光束束腰小于有效散射区域尺度时,光束漂移的幅度不随Rytov方差的增大而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光束漂移 强湍流 有效散射区域尺度 光束束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在强湍流区中传播的到达角起伏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宠 马晶 谭立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1-894,共4页
基于修正Rytov理论,导出了适用于强湍流区的无限平面波和球面波的到达角起伏方差表达式及其功率谱表达式,分析了散射盘对到达角起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出的方差表达式在弱湍流区也适用,随着Rytov方差的增加到达角起伏趋于饱和;高... 基于修正Rytov理论,导出了适用于强湍流区的无限平面波和球面波的到达角起伏方差表达式及其功率谱表达式,分析了散射盘对到达角起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出的方差表达式在弱湍流区也适用,随着Rytov方差的增加到达角起伏趋于饱和;高频功率谱的下降速度随着散射盘尺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到达角起伏 方差 功率谱 强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湍流区的自适应光学适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正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405-410,共6页
从调制传递函数的观点出发,考虑振幅起伏相关性的影响,导出了在强湍流区自适应光学技术补偿光束畸变的斯特列尔比及补偿效率理论表达式。理论预计与实验结果相符。并且,对不要求完全补偿的情形,自适应光学在强湍流区也是适用的。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强湍流 补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湍流传质技术在工业锅炉脱硫除尘中的应用
4
作者 孙莉 《节能与环保》 2011年第4期64-64,共1页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锅炉房建于1984年,2003年因热电联产工业锅炉增容改造,将配套除尘设备改造为能够脱硫除尘的超强湍流传质塔,后将超强湍流传质技术应用于热电联产工业锅炉脱硫除尘器改造工程上,选用超强湍流传质塔作为20t/h蒸汽...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锅炉房建于1984年,2003年因热电联产工业锅炉增容改造,将配套除尘设备改造为能够脱硫除尘的超强湍流传质塔,后将超强湍流传质技术应用于热电联产工业锅炉脱硫除尘器改造工程上,选用超强湍流传质塔作为20t/h蒸汽锅炉脱硫除尘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除尘器 工业锅炉 强湍流 传质 应用 技术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脱硫除尘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大气湍流信道中激光传输数值仿真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秋悦 张燕革 +1 位作者 单欣 张宇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2,共5页
在激光湍流传输仿真中,随着路径上湍流的不断增强,光斑会产生巨大的畸变,往往无法同时具备较高的仿真精度和计算效率。提出了在仿真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收发平面采样网格间距的方法,实现了中强湍流信道中的激光传输仿真。该方法可以在保持... 在激光湍流传输仿真中,随着路径上湍流的不断增强,光斑会产生巨大的畸变,往往无法同时具备较高的仿真精度和计算效率。提出了在仿真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收发平面采样网格间距的方法,实现了中强湍流信道中的激光传输仿真。该方法可以在保持采样点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收发平面网格间距,使得激光传输的仿真结果在不同湍流强度下都与理论值更加接近。仿真结果表明:减小发射平面网格间距之后,闪烁指数仿真值相对误差从20%以上降低到10%以内,最低可达4.15%,波动标准差也从0.07以上减小到0.05以内,最小可达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数值仿真 网格间距 强湍流 闪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压缩湍流雷诺应力模型中压力应变快速项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解茂昭 李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1-656,共6页
对压力应变快速项的五个模型作了压缩性修正,即在模型中引入了由于平均流可压而导入的不为零的平均速度散度,并把五个模型计算所得的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分量、平均湍能及压力应变快速项的值与快速畸变理论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 对压力应变快速项的五个模型作了压缩性修正,即在模型中引入了由于平均流可压而导入的不为零的平均速度散度,并把五个模型计算所得的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分量、平均湍能及压力应变快速项的值与快速畸变理论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包含湍流应变史效应的线性模型可达到四阶非线性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应变快速项 雷诺庆力 压缩性 平均速度散度 快速畸变理论 压缩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混预蒸发正庚烷湍流火焰结构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林文隽 代鸿超 +4 位作者 毛润泽 苏守国 蔡骁 王金华 黄佐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采用预混伴流射流燃烧器(PPJB)研究了初始温度400 K的预蒸发正庚烷/空气混合物在薄反应区的湍流火焰结构.采用热线风速仪标定冷态湍流流场,CH-PLIF测量湍流火焰反应区结构,共振OH-PLIF测量湍流火焰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高湍流条件下,反应... 采用预混伴流射流燃烧器(PPJB)研究了初始温度400 K的预蒸发正庚烷/空气混合物在薄反应区的湍流火焰结构.采用热线风速仪标定冷态湍流流场,CH-PLIF测量湍流火焰反应区结构,共振OH-PLIF测量湍流火焰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高湍流条件下,反应区厚度在不考虑三维效应时最大厚度为层流火焰厚度的1.6倍,其可支持薄反应区理论对预蒸发液体燃料湍流火焰的适用性.火焰面褶皱比和湍流燃烧速度的增加与湍流强度的提升不匹配.通过对火焰面曲率和平均火焰面密度的分析,发现高湍流条件下,褶皱尺度、大小和数量变化不大.一方面,湍流可能会减弱非均匀扩散造成的差异;另一方面,更可能是由于对褶皱结构的不完全捕捉和对3D效果的忽视而引发对火焰褶皱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射流火焰 预蒸发 强湍流条件 火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大气湍流中基于发射分集的自由光通信
8
作者 屠艳菊 周小林 徐阳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3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研究了强大气湍流情况下基于拉盖尔计数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性能,发送端采用开关键控,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检测。还推导了采用发射分集技术的负指数信道误码率公式。理论计算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一致。仿真表明,相比单输入单输出光通信系统,... 研究了强大气湍流情况下基于拉盖尔计数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性能,发送端采用开关键控,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检测。还推导了采用发射分集技术的负指数信道误码率公式。理论计算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一致。仿真表明,相比单输入单输出光通信系统,采用多输入单输出的光通信系统可以改善受强大气湍流和背景噪声影响的自由空间光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发射分集 大气湍流 拉盖尔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大气中部分相干光二阶统计特性的三参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利国 吴振森 +2 位作者 王明军 王万君 张耿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7-320,共4页
激光在强湍流中的传输以及斜程传输问题是随机介质波传播研究中的热点,也是难点。文中尝试建立一个可以在任意湍流环境下通用的激光传输二阶矩演化模型。首先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及球面波结构函数的二次近似推导了高斯-谢尔波束... 激光在强湍流中的传输以及斜程传输问题是随机介质波传播研究中的热点,也是难点。文中尝试建立一个可以在任意湍流环境下通用的激光传输二阶矩演化模型。首先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及球面波结构函数的二次近似推导了高斯-谢尔波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互相干函数表达式。建立了波束互相干函数的三参数模型,得到了三参数的递进公式。利用三参数迭代法计算了部分相干波束在强湍流中及斜程传输时的等效波束半径及相干长度。计算结果证明了在强湍流中,相比于直接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的计算结果,迭代法得到的等效半径较小,而相干长度较大。在斜程路径上,上行与下行传输激光的统计特性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广义惠更斯一菲涅尔原理 二阶矩 强湍流 斜程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的时间平滑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剑峰 于思源 +3 位作者 韩琦琦 高宠 马晶 谭立英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给空间光通信的瞄准捕获跟踪链路的设计提供参考,实验研究了强湍流区的大气闪烁时间平滑效应,并考虑大气闪烁和瞄准抖动误差,分析了空间光通信的跟瞄链路的强度起伏统计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时间平滑对链路衰落起伏的改善作用。... 为了给空间光通信的瞄准捕获跟踪链路的设计提供参考,实验研究了强湍流区的大气闪烁时间平滑效应,并考虑大气闪烁和瞄准抖动误差,分析了空间光通信的跟瞄链路的强度起伏统计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时间平滑对链路衰落起伏的改善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曝光时间的增加,强湍流区的大气闪烁起伏幅度减小,当曝光时间达到几十毫秒时,强湍流区的大气闪烁起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确保空间光通信系统的链路跟踪中断概率小于10-3以下,采用时间平滑可以使所需的衰落冗余减少15dB^2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大气闪烁 时间平滑 衰落冗余 强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纳米碳酸钙生产及后处理技术
11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第9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生产工艺 后处理工艺 常温强湍流碳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n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vertical current classifiers 被引量:3
12
作者 Arabzadeh Jarkani Soroush Khoshdast Hamid +1 位作者 Shariat Elaheh Sam Abb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This study modeled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and dimensional manipulations on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a bench vertical current classifie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pproach was used as modeling method, an... This study modeled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and dimensional manipulations on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a bench vertical current classifie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pproach was used as modeling method, and turbulent intensity and fluid velocity were applied as system responses to predict the over- flow cut size variations. These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cut size would decrease by increasing diameter and height of the separation column and cone section depth, due to the decrease of turbulent intensity and fluid velocity. As the size of discharge gate increases, the overflow cut-size would decrease due to freely fluid stream out of the column. The overflow cut-siz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downward fed classifier compared to that fed by upward fluid stream. In addition, reforming the shape of angular overflow outlet's weir into the curved form prevented stream inside returning and consequently unselec- tire cut-size de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classifier Model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ut siz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Non-Equidifferent Optical APPM Mapping Scheme for Strong Turbulent Atmospheric Channel
13
作者 WANG Kaimin ZHANG Lijia +4 位作者 LIU Bo ZHANG Qi TIAN Qinghua XU Peng XIN Xiangju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35-42,共8页
An optical Amplitude and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APPM) mapping scheme for strong turbulent atmospheric channel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Bit Error Rate(BER) performance.In this scheme,a nonequidifferent amplitude seri... An optical Amplitude and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APPM) mapping scheme for strong turbulent atmospheric channel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Bit Error Rate(BER) performance.In this scheme,a nonequidifferent amplitude series is designed based on quantitative BER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A×M APPM demapping procedures containing time slot selection and amplitude decision in selected time slot,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ones.Simulation results of 4×4,4×8 and 4×16 APPM show 4,3.4 and 6.9 d B SNR gain against traditional APPM scheme respectively.Thus significant BE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s achieved which helps to enhance reliability of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M Mapping Turbulent atmospheric cha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