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水敏致密砾岩储层压裂液侵入伤害实验
1
作者 刘赛 娄清香 +3 位作者 刘雯雯 魏云 周浩 时凤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200,共9页
通过长岩心、常规岩心驱替实验与核磁共振相结合的联测方式对强水敏致密砂砾岩储层液阻伤害距离、影响因素及压裂液侵入地层后储层伤害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可对液阻伤害程度进行定量预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 通过长岩心、常规岩心驱替实验与核磁共振相结合的联测方式对强水敏致密砂砾岩储层液阻伤害距离、影响因素及压裂液侵入地层后储层伤害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可对液阻伤害程度进行定量预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物性对液阻伤害距离起决定性作用,渗透率越小液阻伤害距离越小,越容易导致储层伤害,渗透率相当时,含砾粗砂岩岩心比含砾细砂岩岩心更容易产生液阻伤害,但差距较小,压裂液侵入地层后具有明显的“三带”特征,即压入液阻带、渗吸液阻带、原始地层带,其中“压入液阻带”是控制液阻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2)物性、岩性及膨胀性黏土矿物含量共同控制了致密砾岩储层液阻伤害时变性的判值,同类复模态砂砾岩岩心渗透率越小,液阻伤害时变性判值越接近1,双模态含砾粗砂岩岩心初期液阻伤害率较高,焖井后缓解,双模态含砾细砂岩岩心初期损害率较低,焖井后升高,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的岩心损害率时变性向1靠近。(3)液阻伤害程度与孔隙度、渗透率、黏土矿物含量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大于80%,当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缺少岩心样品或难以进行室内驱替模拟实验时,该模型可进行液阻伤害程度的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水敏致密砾岩 压裂液侵入 液阻伤害 物性 岩性 黏土矿物含量 岩心驱替实验 核磁共振实验 定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