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湍流模型对强旋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孙锐
李争起
吴少华
陈力哲
秦裕琨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50-1758,共9页
-
文摘
在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单相冷态试验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旋转对湍流流场的影响 ,采用 k-ε双方程及其修正模型和二阶矩雷诺应力模型 (DSM) ,对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强旋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k-ε双方程模型定性上可以预报出强旋流场的主要特点 ,但回流区的预报区域偏大 ,轴向速度的预报结果与试验值有一定差距 ,预报的回流速度偏低 ,速度衰减过快 ,这是由于 k-ε湍流模型采用了较多的简化和未考虑旋转对湍流的影响。采用基于旋转体系使湍流脉动加强和削弱两种作用的修正方法对 k-ε双方程的湍流耗散率方程进行修正。计算结果表明 :从旋转体系可使湍流能量加强出发的 Bardina涡量修正方法 ,预报回流区范围较标准 k-ε湍流模型缩小 ,更加接近于试验值。其计算结果优于使湍流脉动削弱的 Richardson修正。DSM模型对轴向回流速度和切向速度后期分布预报结果较上述模型有较大改善 ,可体现出湍流雷诺应力非均匀各向异性的特点 ,虽然此模型仍有收敛速度慢、计算时间长的缺点 ,但对预报强旋流动是一个精度较高、极具潜力的方法。图 9参 1
-
关键词
湍流模型
强旋流动
数值模拟
炮煤燃烧器
K-ε模型
雷诺应力模型
-
Keywords
pulverized coal burner
swirling jet
numerical simulation
turbulent model
-
分类号
O357.5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强旋湍流气粒两相流动的PDPA研究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李勇
李荣先
崔龙铉
周力行
-
机构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91-596,共6页
-
文摘
采用相多普勒颗粒分析仪(PDPA)对切向进气,轴向缩口出口的旋风筒内强旋单相和气粒两相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强旋流场中。
-
关键词
湍流
两相流
强旋流动
PDPA测试
-
Keywords
turbulent two phase flow, strongly swirling flow, PDPA measurement
-
分类号
O359
[理学—流体力学]
O357.5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旋流数为1.0的强旋湍流两相流动的PDPA实验
被引量:7
- 3
-
-
作者
徐一
周力行
曹东
-
机构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51,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1 9572 0 4 3)
清华大学煤的清洁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
-
文摘
采用相位多普勒颗粒测速仪 (PDPA)对旋流数为 1 0的轴向和切向进风的圆柱形旋风筒内强旋湍流气粒两相流动进行了测量研究 ,并与旋流数为 0 47、 1 5和 2 0 8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了旋流数变化对两相流场及两相湍流特性的影响 .
-
关键词
湍流
两相流
强旋流动
PDPA测量
旋流数
分离器
-
Keywords
turbulent gas particle flows,strongly swirling flows,PDPA measurements
-
分类号
TQ021.1
[化学工程]
TQ051.84
[化学工程]
-
-
题名旋风筒内强旋湍流流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李荣先
李勇
张会强
崔龙铉
-
机构
清华大学
-
出处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
-
文摘
本文采用能同时测量流场方向和速度的旋转式一孔探针,对不同结构的旋风筒内强旋湍流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不同的入口位置和出口结构对流场中轴向切向速度分布和回流位置等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旋风炉及旋风除尘器的设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
关键词
湍流
强旋流动
一孔探针
旋风炉
旋风除尘器
-
Keywords
Turbulent flows
Strongly swirling flows
One-hole probe
-
分类号
O357.54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强旋湍流气-固两相流动的颗粒随机轨道法模拟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张健
Nieh,S
-
机构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57-663,共7页
-
文摘
应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并与一种新的代数Reynolds应力模型相结合,对新型煤粉涡旋燃烧炉内强旋湍流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相符合的颗粒相密度分布和质量流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涡旋燃烧炉内的强旋湍流流场中,外壁附近颗粒浓度最高,颗粒停留时间加长,气-固两相间滑移速度增大。
-
关键词
两相流
强旋湍流流动
数值模拟
流体力学
燃烧
-
Keywords
gas-particle flow, strongly swirling turbulent flow, particle stochzestic trajectory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O359.2
[理学—流体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