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玻璃对硫氧镁胶凝材料强度稳定性和耐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巴明芳 薛涛 +2 位作者 朱杰兆 贺智敏 柳俊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3-970,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硫氧镁(MOS)胶凝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和耐水性,研究了不同掺量水玻璃对MOS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水玻璃对MOS胶凝材料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水玻璃可以... 为了进一步提高硫氧镁(MOS)胶凝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和耐水性,研究了不同掺量水玻璃对MOS胶凝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水玻璃对MOS胶凝材料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水玻璃可以有效降低MOS胶凝材料浆体在水中的分散性,明显提高MOS胶凝材料强度的长期稳定性;水玻璃掺量为轻烧氧化镁粉质量的0.5%~1.0%时,MOS胶凝材料硬化体在水中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最低,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最高;掺加0.5%水玻璃的MOS胶凝材料硬化体系中稳定的碱式硫酸镁相含量增多,无胶凝性Mg(OH)2相的含量明显减少,硬化体结构更加密实;水玻璃会加快MOS胶凝材料的吸热反应,使反应体系中H+浓度增加,促进生成晶相更为稳定的碱式硫酸镁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镁胶凝材料 水玻璃 强度稳定性 耐水性 水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高边坡变形及强度稳定性的系统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成虎 何满潮 郭啟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81-585,共5页
如何准确地研究水电站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水电工程地质学者专家的研究热点。在此提出工程地质原型分析、离散元二维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法相结合的变形稳定性和强度稳定性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吉林台水电站坝址区高边坡BT20的稳... 如何准确地研究水电站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水电工程地质学者专家的研究热点。在此提出工程地质原型分析、离散元二维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法相结合的变形稳定性和强度稳定性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吉林台水电站坝址区高边坡BT20的稳定性问题为例,首先详细分析了该高边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并利用工程地质定性分析法预测了该高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然后利用离散元软件UDEC对高边坡的变形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地质分析得到的结论十分吻合。确定了高边坡的危险滑动面就为后面的强度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采用Modified Sarma法计算了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系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和地下水位上升对边坡稳定性的威胁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变形稳定性 强度稳定性 敏感性分析 离散元 M-Sar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升式海洋平台地基强度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涛 李晔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10,共6页
自升式海洋平台地基强度稳定性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基本条件。结合土力学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提出一套较完整的地基强度稳定性分析方法,并结合一个实际算例,探讨影响地基强度稳定性的几个关键因素,对平台设计人员及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自升式平台 地基强度稳定性 土力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助剂对高效氨复合吸附剂强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植 梁俊 杨景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553-1557,共5页
对CaCl2/SiO2体系高效氨复合吸附剂的成型开展研究。从提高成型吸附剂初始强度和改善成型吸附剂孔结构两方面进行实验,考察了不同助剂对吸附剂强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型过程中,通过加入助剂玻璃纤维明显提高了吸附剂初始强度,... 对CaCl2/SiO2体系高效氨复合吸附剂的成型开展研究。从提高成型吸附剂初始强度和改善成型吸附剂孔结构两方面进行实验,考察了不同助剂对吸附剂强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型过程中,通过加入助剂玻璃纤维明显提高了吸附剂初始强度,当玻璃纤维添加量为CaCl2/SiO2体系质量7%时,吸附剂初始强度提高了75%,但吸附剂强度稳定性表现差。通过向粘结剂CMC-Na中引入助剂Al(NO3)3交联成型的吸附剂具有更好的孔结构,对于一定的CaCl2/SiO2体系,当Al(NO3)3与CMC-Na质量比为0.6时,吸附剂多孔性能达到最优,吸附剂强度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且氨吸附量提高,吸附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氨复合吸附剂 强度稳定性 玻璃纤维 Al(NO3)3 Al(NO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材料极限密度及抗压强度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肖鹏 马骞 梁栋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研究相似材料极限密度和抗压强度稳定性,选取沙子为骨料,水泥为胶结剂,大白粉为调节剂,水为溶剂,以冲击载荷和冲击次数作为影响变量,在特定配比下通过称重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填料密度和影响抗压强度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饱和点... 为研究相似材料极限密度和抗压强度稳定性,选取沙子为骨料,水泥为胶结剂,大白粉为调节剂,水为溶剂,以冲击载荷和冲击次数作为影响变量,在特定配比下通过称重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填料密度和影响抗压强度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饱和点进行了定义。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填料量变化率逐渐减小,随着冲击载荷在100~700 kg范围内的增加,填料量呈线性增加;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填料密度变化率逐渐减小,当冲击载荷越大,饱和点出现时对应的冲击次数越小,饱和点曲线符合指数函数变化,利用其拟合关系得出极限密度为2. 042 g/cm3;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抗压强度变化曲线在四、五、六和七等级时的变化率无明显减小,随着冲击载荷在100~700 kg的增加,抗压强度呈线性变化。为提高相似材料抗压强度的稳定性,当填料量越大时,越应控制冲击载荷和冲击次数来制作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密度 抗压强度稳定性 填料量 填料密度 饱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三维渗流变形及稳定性数值模拟
6
作者 高小霞 查文华 +2 位作者 齐新炬 许涛 纪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445-8454,共10页
降雨是导致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规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及强度折减法相关理论,以赣东某牵引式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勘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滑坡隐患体岩土参数,用AutoCAD... 降雨是导致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规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及强度折减法相关理论,以赣东某牵引式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勘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滑坡隐患体岩土参数,用AutoCAD软件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郑坊镇西山村童山组滑坡真实地形与地质条件,建立滑坡体渗流-变形耦合三维数学模型,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历时和降雨停雨后)非饱和土滑坡渗流变形及稳定性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坡体表层孔隙水压力随降雨强度和历时的增大而逐渐升高,渗流速度逐渐增大,饱和区逐渐向非饱和区转化,位移变形表现为逐渐增大;降雨停雨后的滑坡隐患体渗流出现滞后现象,均匀性降雨后位移变形为先增大后减小,间断型降雨在短期停雨缓冲期下位移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对滑坡稳定性,不同降雨强度和历时下坡体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同一降雨强度下的稳定性系数变化不同,总体趋势是随历时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降雨停雨后均匀型降雨坡体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间断型降雨坡体的稳定性则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降雨条件 非饱和土滑坡 渗流-变形耦合 强度折减稳定性系数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椭圆度和腐蚀模型的水下耐压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程栋 尤闯 +4 位作者 周轼坤 卢丙举 陈飞宇 王喜梦 李治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共9页
本文对考虑椭圆度和腐蚀模型的水下耐压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首先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考虑椭圆度和腐蚀效应的水下环肋圆柱壳结构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考虑椭圆度和腐蚀效应的结构失效破坏条件。根据不同椭圆度建立几何模... 本文对考虑椭圆度和腐蚀模型的水下耐压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首先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考虑椭圆度和腐蚀效应的水下环肋圆柱壳结构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考虑椭圆度和腐蚀效应的结构失效破坏条件。根据不同椭圆度建立几何模型,研究设计工况下不同椭圆度对于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点腐蚀的孔径和深度建立点蚀几何模型,研究椭圆度和腐蚀复合缺陷对于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应力集中随着椭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强;椭圆度与腐蚀同时存在时,椭圆度在结构的应力分布中占主导作用;在椭圆度腐蚀复合缺陷模型中不同位置缺陷对模型整体屈曲载荷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度 腐蚀效应 水下耐压结构 强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与稳定性的端头加固理论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罗富荣 江玉生 江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369,共6页
为确保盾构始发与到达的顺利进行,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端头土体失稳,引发地表沉陷、塌方等工程事故,基于土体强度与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作者就如何确定端头土体纵向加固范围和建立砂土复合地层端头滑动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具体分析了现有端... 为确保盾构始发与到达的顺利进行,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端头土体失稳,引发地表沉陷、塌方等工程事故,基于土体强度与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作者就如何确定端头土体纵向加固范围和建立砂土复合地层端头滑动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具体分析了现有端头加固理论模型的优缺点后,提出一种基于强度理论的荷载等效模型和基于稳定性理论的砂性土端头滑动模型。该端头加固理论模型,与已有的计算模型相比,更真实地反映了端头土体的受力状况,因而与工程实际情况更为接近,且具有地层适应性。同时,为了检验新强度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分别对新旧模型进行实例比算,并对2种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盾构隧道直径较小时,已有模型和新提出模型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随着盾构隧道直径的不断增大,已有模型的荷载简化会引起较大的计算结果误差,如将其结果应用于工程,可能会引发较严重的工程事故;对于大直径盾构,特别是盾构隧道直径大于10m时,建议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理论模型进行端头加固设计和验算,由此得出的加固范围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基于强度理论提出的荷载等效模型为非对称荷载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求解思路,对今后类似问题的求解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稳定性 盾构始发与到达 理论模型 纵向加固范围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地震稳定性的临界加速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小甫 孙进忠 +2 位作者 柳亚千 贾雷 郑小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806-5811,共6页
提出了两种不同意义的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一是按一定的抗震设防目标地震作用考虑,边坡现状强度与临界强度相比较而言的储备强度稳定性;二是设防目标地震作用与现状边坡临界地震作用相比较而言的现状强度稳定性。第一种边坡地震稳定性... 提出了两种不同意义的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一是按一定的抗震设防目标地震作用考虑,边坡现状强度与临界强度相比较而言的储备强度稳定性;二是设防目标地震作用与现状边坡临界地震作用相比较而言的现状强度稳定性。第一种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已经得到普遍采用,分析方法也比较成熟;第二种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受到的关注较少,衡量标准和分析方法尚有待探讨。主要针对第二种边坡地震稳定性——现状强度稳定性的衡量标准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边坡现状强度地震稳定性评判的临界加速度准则,结合山西晋阳大佛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形成了拟静力法与动力时程法相结合的边坡现状强度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拓展了边坡地震稳定性的概念,为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地震作用 储备强度稳定性 现状强度稳定性 边坡临界强度 临界地震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边填土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加固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加成 李克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岸边混杂填土结构松散,易受地表水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常产生地面沉陷、崩塌和整体滑移等破坏现象。对于这类地基,可先设置散粒材料增强体使其初步硬化,再利用高置换率的复合地基抗滑坝体形成护坡和阻止整体滑移的作用,最后通过低能级... 岸边混杂填土结构松散,易受地表水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常产生地面沉陷、崩塌和整体滑移等破坏现象。对于这类地基,可先设置散粒材料增强体使其初步硬化,再利用高置换率的复合地基抗滑坝体形成护坡和阻止整体滑移的作用,最后通过低能级强夯处理,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单一结构改变成具有碎石二合土硬壳层的三层结构,从而可较大程度地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对碎石桩夯击破坏性状的分析,提出了确定抗滑复合坝体宽度和夯击处理深度的设计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边填土 散料增强体 抗滑复合坝体 低能强夯 土层结构 强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强度及构件稳定性与技术经济性的关系
11
作者 王友顺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
按《规范》要求,通过200客位船体结构设计实例,分析论证船体结构强度及构件稳定性与经济性的关系,提出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经与措施。
关键词 船体结构 结构强度稳定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纹缺陷的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研究
12
作者 李木易 陈飞宇 +1 位作者 卢丙举 赵世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
本文针对初始裂纹缺陷下的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失效问题。首先建立CT裂纹扩展试件的仿真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比对验证裂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随后建立无缺陷状态下的水下耐压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其强度与稳定性进行校核。在此基... 本文针对初始裂纹缺陷下的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失效问题。首先建立CT裂纹扩展试件的仿真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比对验证裂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随后建立无缺陷状态下的水下耐压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其强度与稳定性进行校核。在此基础上引入裂纹缺陷,建立非线性耐压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模型,研究不同裂纹缺陷参数对于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结构裂纹扩展与寿命问题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缺陷 强度稳定性 裂纹缺陷参数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裂缝性储集层封堵层结构失稳机理与强化方法 被引量:30
13
作者 许成元 闫霄鹏 +2 位作者 康毅力 游利军 张敬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9-408,共10页
针对深层裂缝性储集层工作液漏失控制问题,以颗粒物质力学为基础,明确了裂缝封堵层多尺度结构,构建了深层裂缝性储集层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环境下裂缝封堵层失稳模式,揭示了封堵层结构失稳机理。基于裂缝封堵层强度模型,提取了堵漏材... 针对深层裂缝性储集层工作液漏失控制问题,以颗粒物质力学为基础,明确了裂缝封堵层多尺度结构,构建了深层裂缝性储集层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环境下裂缝封堵层失稳模式,揭示了封堵层结构失稳机理。基于裂缝封堵层强度模型,提取了堵漏材料关键性能参数,选用新型堵漏材料开展室内实验,评价了材料关键性能参数对裂缝封堵效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深层裂缝性储集层堵漏材料选择原则。研究表明,裂缝封堵层承压过程中,堵漏材料相互接触形成力链网络,决定宏观封堵层承压稳定性。摩擦失稳和剪切失稳为裂缝封堵层结构主要失稳模式。细观力链强度取决于微观尺度堵漏材料性能,粒度分布、纤维长径比、摩擦系数、抗压能力、抗高温能力、可溶蚀能力为堵漏材料关键性能参数。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所提取的关键性能参数优选堵漏材料,可有效提高深层裂缝性储集层漏失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裂缝性储集层 井漏 裂缝封堵层 多尺度结构 强度稳定性 堵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富阳竹纸的耐老化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彪 谭静 +4 位作者 黄晶 卢郁静 顾培玲 韩媛 丁延伟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富阳竹纸的耐老化性能,选取杭州富阳逸古斋元书纸有限公司生产的超级元书、二级元书、冬纸壹号及古籍修复纸这4种富阳手工竹纸进行干热加速老化试验。基于样品的D65亮度、抗张指数、断裂伸长率、表面pH及热稳定性等理化性能指标... 为研究富阳竹纸的耐老化性能,选取杭州富阳逸古斋元书纸有限公司生产的超级元书、二级元书、冬纸壹号及古籍修复纸这4种富阳手工竹纸进行干热加速老化试验。基于样品的D65亮度、抗张指数、断裂伸长率、表面pH及热稳定性等理化性能指标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分析富阳竹纸的耐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竹纸样品的D65亮度在老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经过纯碱二次煮料或化学漂白的竹纸,老化前后D65亮度的变化相对较小,即竹纸的D65亮度稳定性与纸浆的处理程度呈正相关。但经过多次煮料和化学漂白的竹纸,其热稳定性在老化后发生小幅度的下降,说明工艺处理程度过大会影响竹纸的热稳定性。强度方面,初始抗张指数较高的竹纸,经老化后仍保留较好的强度性能。在老化过程中,所有竹纸样品的pH均逐渐降低,其中化学漂白竹纸的下降幅度最大,即化学漂白会加速竹纸的酸化。4种富阳竹纸的耐老化性能存在差异:冬纸壹号各方面的性能在老化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超级元书的各项性能经老化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二级元书的强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较好,古籍修复纸的D65亮度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阳手工竹纸 耐老化性能 稳定性 强度稳定性 亮度稳定性 工艺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交叉碰撞实验的金属毛细管式中性原子源
15
作者 钱东斌 赵之正 +2 位作者 马新文 祖凯玲 张大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9-1022,共4页
基于金属材料的加热蒸发机制,在钽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结构简易的中性原子源。该原子源的源仓和加热体均采用金属毛细管形式,保证了原子源具有耗能小、加热温度高的特点;提供的中性原子流具有发散度小、密度大、稳定性好的优点。采用... 基于金属材料的加热蒸发机制,在钽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结构简易的中性原子源。该原子源的源仓和加热体均采用金属毛细管形式,保证了原子源具有耗能小、加热温度高的特点;提供的中性原子流具有发散度小、密度大、稳定性好的优点。采用加热蒸发铥样品的方法对其性能做了详细的检验,结果它在低耗能的情况下,温度能够顺利升高到2 600 K;可以连续8 h提供强度为8.5×1016/s的中性Tm原子流,且束流的稳定性好于±5%。充分证实了该套原子源应用于电子、离子和光子与中性原子流交叉碰撞实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式原子源 原子流强度稳定性 原子流密度 原子流发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受静水外压作用的圆柱形壳体结构优化设计(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尚高峰 张爱锋 万正权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4-1393,共10页
加强圆柱壳是最重要的深海耐压结构形式之一,是深海装备和人员安全的基础保障以及设备发挥正常功效的载体。水下的工作深度越深,耐压结构承受的海水外压力越大,对耐压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的要求就越高,迫切需要开展结构优化设计,减轻结... 加强圆柱壳是最重要的深海耐压结构形式之一,是深海装备和人员安全的基础保障以及设备发挥正常功效的载体。水下的工作深度越深,耐压结构承受的海水外压力越大,对耐压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的要求就越高,迫切需要开展结构优化设计,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有效负载。文中分别采用快速下降算法和遗传算法,在保证耐压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满足基本加工工艺要求的条件下,进行耐压柱壳结构优化设计,所得计算结果对于耐压结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柱壳 强度稳定性 优化设计 混合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偏高岭土-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永娟 吴蓉 张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4-758,共5页
对50%脱硫石膏和偏高岭土组成的辅助胶凝材料与50%水泥组成的复合胶凝体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00℃热激活脱硫石膏为无水石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空腔结构和晶体缺陷;脱硫石膏经400~800℃热激活处理后试样10min... 对50%脱硫石膏和偏高岭土组成的辅助胶凝材料与50%水泥组成的复合胶凝体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00℃热激活脱硫石膏为无水石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空腔结构和晶体缺陷;脱硫石膏经400~800℃热激活处理后试样10min^7d的溶解速率不同,且经800℃热激活处理的脱硫石膏溶解速度最快;标养条件下选用经800℃热激活的脱硫石膏作为复合胶凝体系的组分能够获得较高抗压强度,而蒸养条件下可选用未经热激活的脱硫石膏;脱硫石膏与偏高岭土配比按CaSO4和Al2O3摩尔比控制,其比值在0.7~1.1范围内较为适宜,能够达到理想的强度且体积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热激活 脱硫石膏-偏高岭土-水泥复合 强度与体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车触碰式底门开闭机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吉 申金鹏 +1 位作者 丁洪钧 李晓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7-191,共5页
为了考察某漏斗车触碰式底门开闭机构能否实现预期的基本功能,首先利用Adams软件建立底门开闭机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开关门的传动过程,验证该机构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计算获得开门和关门过程中传动轴、短连杆、长连杆、曲杠杆、... 为了考察某漏斗车触碰式底门开闭机构能否实现预期的基本功能,首先利用Adams软件建立底门开闭机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开关门的传动过程,验证该机构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计算获得开门和关门过程中传动轴、短连杆、长连杆、曲杠杆、开门触碰的受力,为后续关键部件的强度计算提供载荷边界条件。建立关键部件的有限元模型,施加动力学计算获得的最大载荷,校验关键部件的强度与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机构的结构设计满足工程应用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车 触碰式 底门开闭机构 动力学模型 载荷边界条件 强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像防护结构抗水下爆炸冲击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姝红 周庆飞 金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2,共4页
为验证高速摄像机抗冲击防护结构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稳定性设计和结构强度设计的合理性,在爆炸罐内实施防护结构缩比模型验证试验,利用水下爆炸电测系统测量水中爆炸压力载荷峰值,通过布设在爆炸罐外观测窗口的高速摄像机拍摄防护结构... 为验证高速摄像机抗冲击防护结构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稳定性设计和结构强度设计的合理性,在爆炸罐内实施防护结构缩比模型验证试验,利用水下爆炸电测系统测量水中爆炸压力载荷峰值,通过布设在爆炸罐外观测窗口的高速摄像机拍摄防护结构在水中爆炸作用下的运动图像,并对运动图像处理得到防护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和垂向位移。试验结果表明:防护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波及气泡脉动流场作用下稳定性较好,结构未产生塑性变形,验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设计合理性,满足60 kg TNT当量装药在0.5冲击因子、冲击波峰值压力11.48 MPa作用下的水下爆炸工程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冲击波 结构稳定性强度 模型试验 高速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可变多面体算法的耐压结构混合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爱志 万正权 朱邦俊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89,共7页
水下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行结构优化,在保证水下结构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减轻结构的自重。本文根据水下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以遗传算法(GA)和可变多面体算法(SM)作为子算法构造了水下结构优化设计的混合优化策略,并应用于圆柱... 水下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行结构优化,在保证水下结构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减轻结构的自重。本文根据水下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以遗传算法(GA)和可变多面体算法(SM)作为子算法构造了水下结构优化设计的混合优化策略,并应用于圆柱形耐压结构的优化设计,计算结果对于水下结构设计计算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结构 强度稳定性 优化设计 混合寻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