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的铁尾矿取代水泥的强度活性指数预测模型对比研究
1
作者 金家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260,共9页
为准确预测铁尾矿取代水泥的强度活性指数(简称铁尾矿强度活性指数),基于试验数据,对不同集成学习方法建立的铁尾矿强度活性指数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并与其他单一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预测模型中所考虑的参数有水固比... 为准确预测铁尾矿取代水泥的强度活性指数(简称铁尾矿强度活性指数),基于试验数据,对不同集成学习方法建立的铁尾矿强度活性指数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并与其他单一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预测模型中所考虑的参数有水固比、颗粒尺寸、二氧化硅含量、氧化铁含量、氧化镁含量、氧化铝含量、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和铁尾矿掺量。结果表明:集成学习方法中,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及精度最好,其次是直方图梯度提升模型、梯度提升模型,均要优于单一的机器学习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线性回归模型,但稍逊于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尽量选择含有三氧化硫、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铁的铁尾矿,因为相比其他物质,含有此类物质的铁尾矿有益于取代水泥,从而增加铁尾矿的强度活性指数。研究可为铁尾矿在基于水泥基材料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强度活性指数 集成学习 铁尾矿掺量 梯度提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尾矿粉对复合胶凝体系强度和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军伟 朱街禄 +1 位作者 刘方华 冯胜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6-852,共7页
为阐明铜尾矿粉在水泥铜尾矿粉复合胶凝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制备了铜尾矿粉掺量分别为15%,30%和45%的水泥铜尾矿粉净浆试样,并采用抗压强度活性指数和水化活性贡献率等指标,定量分析了铜尾矿粉研磨时间和养护温度等活性激发方式对净浆试... 为阐明铜尾矿粉在水泥铜尾矿粉复合胶凝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制备了铜尾矿粉掺量分别为15%,30%和45%的水泥铜尾矿粉净浆试样,并采用抗压强度活性指数和水化活性贡献率等指标,定量分析了铜尾矿粉研磨时间和养护温度等活性激发方式对净浆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净浆试样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常温养护条件下,增加铜尾矿粉掺量将降低净浆试样的抗压强度,但对其后期强度增长有利;当铜尾矿粉掺量为45%时,铜尾矿粉的水化活性很低,浆体中存在大量孔隙;铜尾矿粉在水泥浆体中没有形成新的晶相,直到28 d龄期时铜尾矿粉的活性才被激发;增加研磨时间可显著提高铜尾矿粉的水化活性;在增加养护温度的同时增加铜尾矿粉的研磨时间,可进一步提高净浆试样的抗压强度,但对其后期强度增长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粉 抗压强度活性指数 水化活性 微观形貌 活性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垃圾焚烧底渣再生微粉强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云 张国瀛 +3 位作者 李伟华 王琅 刘畅 邹易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4-180,共7页
为实现城市垃圾焚烧底渣的高效再生利用,进行了底渣及其再生微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采用不同比例底渣再生微粉替代水泥进行胶砂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底渣再生微粉相比水泥材质更轻、颗粒更小、更均匀;再生微粉中以氧化物形式... 为实现城市垃圾焚烧底渣的高效再生利用,进行了底渣及其再生微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采用不同比例底渣再生微粉替代水泥进行胶砂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底渣再生微粉相比水泥材质更轻、颗粒更小、更均匀;再生微粉中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的Si、Al和Ca约占底渣总质量的70%,与水泥的化学成分组成类似,但SiO 2、Al 2O 3含量较高,而CaO含量较低。再生微粉内掺替代水泥的胶砂抗压、抗折强度均随替代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内掺30%时,再生微粉的强度活性指数可达55%以上,说明再生微粉具有一定的凝胶活性。此外,底渣再生微粉的掺加对胶砂早期强度的影响较小,随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胶砂强度前期增长速度变慢,后期强度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底渣 再生微粉 比表面积 强度活性指数 胶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微粉基本性能及活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述俊 赵霄龙 +2 位作者 李秋义 苏敦磊 何更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14-3319,3325,共7页
为探究再生微粉基本性能及活性,首先通过XRD和XRF分析各类再生微粉的化学与矿物组成,得出各类再生微粉SiO2的含量均较高.接着分别试验各类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流动度和烧失量,并结合BET和SEM进行分析,发现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和流动度... 为探究再生微粉基本性能及活性,首先通过XRD和XRF分析各类再生微粉的化学与矿物组成,得出各类再生微粉SiO2的含量均较高.接着分别试验各类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流动度和烧失量,并结合BET和SEM进行分析,发现再生微粉的需水量比和流动度与其独特的微观形貌密切相关.之后测定了细度相近的不同种类再生微粉强度活性指数,参照粉煤灰强度活性指数试验方法进行,初步探究了不同种类再生微粉以及混合再生微粉的强度指数变化规律,得出再生砖粉的活性最好,强度活性指数可以达到76%.且当混合再生微粉中再生砖粉的含量达到75%以上时,混合再生微粉的强度活性指数可以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微粉 物理性能 强度活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粘土火山灰活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惟亮 范立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96-2203,共8页
研究采用高岭石含量较低的天然粘土。首先,对天然粘土在不同温度、不同恒温时间下进行热处理;其次,采用XRD测试对煅烧后天然粘土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并结合TG-DTA测试进一步确定各矿物的分解温度;再次,分别通过电导率测量(EC)和强度活性... 研究采用高岭石含量较低的天然粘土。首先,对天然粘土在不同温度、不同恒温时间下进行热处理;其次,采用XRD测试对煅烧后天然粘土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并结合TG-DTA测试进一步确定各矿物的分解温度;再次,分别通过电导率测量(EC)和强度活性指数测试(SAI)对煅烧粘土活性大小以及水泥替代效果进行定量评估;最终,确定获取天然粘土最佳火山灰活性的煅烧温度和恒温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700℃并保持3 h恒温的天然粘土具有最佳火山灰活性。当采用最佳火山灰活性的煅烧粘土替代30%水泥时,混合砂浆7 d抗压强度达到32.55 MPa,与水泥砂浆相比强度增大了11%。煅烧天然粘土可以提高混合砂浆的抗压强度,是一种潜在的水泥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粘土 火山灰活性 电导率测试 强度活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煤矸石复合活化及其火山灰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程海丽 杨飞华 +3 位作者 马保国 张杰 郝利炜 刘国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8-254,共7页
采用胶砂强度法研究了机械粉磨、煅烧、增钙煅烧及与化学活化剂复合对内蒙古某地高铝煤矸石活性的激发效果,并采用SEM,XRD,FTIR分析了不同粉磨时间、不同煅烧温度对高铝煤矸石内部结构变化及其活化效果的影响;以强度活性指数、火山灰效... 采用胶砂强度法研究了机械粉磨、煅烧、增钙煅烧及与化学活化剂复合对内蒙古某地高铝煤矸石活性的激发效果,并采用SEM,XRD,FTIR分析了不同粉磨时间、不同煅烧温度对高铝煤矸石内部结构变化及其活化效果的影响;以强度活性指数、火山灰效应贡献率为考察指标,分析了不同方式活化的高铝煤矸石的火山灰效应.结果表明:单纯机械粉磨对高铝煤矸石的活性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但活化效果有限;煅烧对高铝煤矸石活性有明显的激发作用,其最佳煅烧温度为800℃,此时高铝煤矸石水泥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达126.5%,火山灰效应贡献率达44.7%;增钙煅烧可使其强度活性指数进一步提高到142.6%,火山灰效应贡献率提高到50.9%;在增钙煅烧基础上掺入0.6%(质量分数)的硫酸钠可使其28d抗压强度达到78.9MPa,强度活性指数达到157.0%,火山灰效应贡献率达到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煤矸石 复合活化 强度活性指数 火山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粉磨对再生微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余小小 李如燕 +2 位作者 董祥 李根 张松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8-692,共5页
为提高再生微粉的利用率,对再生微粉进行机械力粉磨处理。研究了超微气流粉碎和振动球磨对再生微粉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SEM和压力试验机对再生微粉的粒径分布、物相构型、微观形貌和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按国标... 为提高再生微粉的利用率,对再生微粉进行机械力粉磨处理。研究了超微气流粉碎和振动球磨对再生微粉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SEM和压力试验机对再生微粉的粒径分布、物相构型、微观形貌和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按国标对再生微粉活性指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气流粉碎机粉磨的再生微粉的粒径分布范围窄、粒形规整、填充效果好、活性高;利用气流粉碎机对再生微粉进行处理,提高了再生微粉的利用率和利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超微气流粉碎机 振动球磨机 强度活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