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屈服接近度概念的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及其与强度折减系数法的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林卫 彭向和 杨春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4,共8页
建立了能考虑塑性变形、温度、饱和度和孔隙比等对材料特性影响、土-水特性曲线并采用扩展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以屈服接近度为安全指标的尾矿坝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运用上述方法和强度折减系数法对龙都尾矿坝干滩面为100 ... 建立了能考虑塑性变形、温度、饱和度和孔隙比等对材料特性影响、土-水特性曲线并采用扩展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以屈服接近度为安全指标的尾矿坝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运用上述方法和强度折减系数法对龙都尾矿坝干滩面为100 m时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和变形场的耦合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比较表明两者的结论吻合.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仅需一次计算就能获得坝体变形、浸润线等重要指标,以及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屈服接近度分布,据此可直观全面地了解不同工况下坝体安全的全场信息,同时大大简化了分析过程和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对尾矿坝的稳定性进行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 屈服接近度 强度折减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抗滑桩设计 被引量:16
2
作者 咸玉建 陈学军 +1 位作者 汪志刚 赵志永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6-182,共7页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原理,应用具有折减分析功能的ANSYS软件,以暴雨工况为最不利控制工况,采用平面应变条件下Drucker-Prage关联流动屈服准则(DP4)和边坡失稳破坏综合判据,分别对龙胜县城桑江北区不稳定高切边坡自然状态和削坡及...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原理,应用具有折减分析功能的ANSYS软件,以暴雨工况为最不利控制工况,采用平面应变条件下Drucker-Prage关联流动屈服准则(DP4)和边坡失稳破坏综合判据,分别对龙胜县城桑江北区不稳定高切边坡自然状态和削坡及抗滑桩加固状态进行了强度折减数值模拟。确定了这2种状态边坡最危险滑动面位置、形状并给出了极限状态坡体强度储备安全系数,通过所建桩-土共同作用连续介质模型及ANSYS后处理路径分析功能,求得极限状态滑坡设计推力和桩身内力及其分布,且将该法分析结果与传统分析方法作对比,发现误差很小且该法更接近边坡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表明,该法在岩土边坡滑坡灾害防治方面是可行且有效的新途径,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边坡 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 稳定性分析 滑动面 抗滑桩内力计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折减系数法在学堂湾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贵应 李正川 +2 位作者 潘方贵 何义峰 熊冠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3-15,共3页
基于强度折减系数的有限单元法不但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而且考虑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合理。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项目———学堂湾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研... 基于强度折减系数的有限单元法不但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而且考虑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合理。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项目———学堂湾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刚体极限平衡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描述边坡破坏模式,而且通过研究边坡稳定分析所计算的安全系数以及通过最大剪切变形率的相关等值线可以查看破坏形态,更有助于理解滑体破坏机制。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强度折减系数法 稳定性评价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法在基坑土钉墙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瑞雄 刘祖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结构由于其经济可靠且施工快速简便,已在许多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但由于土钉墙支护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土体计算参数的难以确定,常常误导土钉设计,造成众多基坑土钉墙事故的发生。笔者根据抗剪强度折减系数理论... 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结构由于其经济可靠且施工快速简便,已在许多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但由于土钉墙支护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土体计算参数的难以确定,常常误导土钉设计,造成众多基坑土钉墙事故的发生。笔者根据抗剪强度折减系数理论,并结合FLAC3D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了基坑土钉墙在开挖与支护作用下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分布形态特征,据此得出其发生扰动后的综合强度参数,以此综合强度参数计算基坑坡体的安全系数,为基坑土钉墙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法 土钉墙 深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泄洪洞强度计算及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石振峰 何钦象 田小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4-458,共5页
考虑泄洪洞混凝土及进口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基于弹塑性本构模型和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泄洪洞建立力学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应用强度折减系数法分析了进口边坡岩体稳定性,根据稳定判别依据得到了泄洪洞边坡稳... 考虑泄洪洞混凝土及进口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基于弹塑性本构模型和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泄洪洞建立力学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应用强度折减系数法分析了进口边坡岩体稳定性,根据稳定判别依据得到了泄洪洞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D-P模型 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计算原理与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吕鹏 杨广庆 +1 位作者 张保俭 赵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81,共3页
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除通常基于极限平衡原理的条分法外,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强度折减系数法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结合算例对用毕肖普法、斯宾赛法、摩根斯坦—普赖斯法等条分法和强度折减系数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对比计算,由计算结果可... 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除通常基于极限平衡原理的条分法外,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强度折减系数法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结合算例对用毕肖普法、斯宾赛法、摩根斯坦—普赖斯法等条分法和强度折减系数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对比计算,由计算结果可见两类方法得到的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 条分 有限元 强度折减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一种有关岩土力学的屈服准则及其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肖礼 张喜德 +1 位作者 许靖 赖炼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5-282,共8页
以双圆锥准则为基础,采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建议了一种杜拉克-普拉格类屈服准则.利用现有大型有限元程序AN SY S在杜拉克-普拉格屈服准则下,按强度折减系数法求解边坡的安全系数.算例表明,采用所建议的屈服准则求得的安全系数与传统方法... 以双圆锥准则为基础,采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建议了一种杜拉克-普拉格类屈服准则.利用现有大型有限元程序AN SY S在杜拉克-普拉格屈服准则下,按强度折减系数法求解边坡的安全系数.算例表明,采用所建议的屈服准则求得的安全系数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准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准则 解析几何 边坡 有限元 强度折减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锥屈服准则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谢肖礼 《广西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201-206,211,共7页
引入相似角并利用非关联流动法则 ,在空间状态下基于 M- C准则导出一种新的屈服准则——双圆锥准则 .该准则与 M- C准则所得的塑性体应变增量完全相等 ,其特定的 12条子午线与 M- C准则等效 ,并体现了中间应力对屈服的影响 .把双圆锥准... 引入相似角并利用非关联流动法则 ,在空间状态下基于 M- C准则导出一种新的屈服准则——双圆锥准则 .该准则与 M- C准则所得的塑性体应变增量完全相等 ,其特定的 12条子午线与 M- C准则等效 ,并体现了中间应力对屈服的影响 .把双圆锥准则与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结合 ,通过对 c、φ的等效替换 ,利用 ANSYS通用程序进行边坡稳定分析 ,所得结果与极限平衡法吻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准则 双圆锥屈服准则 非关联流动 塑性体应变增量 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 D-P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竖向组合式加筋土挡墙土-筋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明远 黄超 +1 位作者 彭基敏 张孟喜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在水平加筋的基础上布置竖向筋条,实现"立体"加筋,同时使土体和筋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加筋土结构模型来分析水平-竖向组合式(H-V)加筋土挡墙中土-筋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运用强度折减... 在水平加筋的基础上布置竖向筋条,实现"立体"加筋,同时使土体和筋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加筋土结构模型来分析水平-竖向组合式(H-V)加筋土挡墙中土-筋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运用强度折减系数法,分析水平加筋土挡墙和H-V加筋土挡墙达到极限破坏时的安全系数,同时比较两者达到极限破坏时其塑性区域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组合式加筋 土-筋相互作用 有限元 强度折减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等面积圆屈服准则分析复合边坡的稳定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蒙正祎 谢肖礼 许靖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采用Mohr-Coulomb等面积圆屈服准则和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分析某工程深基坑复合边坡的稳定问题, 提出了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选取、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收敛条件, 以及采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分析边坡稳定时c、φ值的替换... 采用Mohr-Coulomb等面积圆屈服准则和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分析某工程深基坑复合边坡的稳定问题, 提出了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选取、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收敛条件, 以及采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分析边坡稳定时c、φ值的替换原则; 计算出该工程边坡的安全系数为 1 718. 该方法收敛性较好, 计算结果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边坡 稳定性 等面积圆屈服准则 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单元对边坡稳定分析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必昌 王靖涛 程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05-1108,共4页
在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接触单元的概念,基于局部破坏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同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例计算结果比较准确,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和准确的。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局部破坏理论的正... 在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接触单元的概念,基于局部破坏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同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例计算结果比较准确,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和准确的。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局部破坏理论的正确性和边坡软弱结构面是控制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单元 边坡稳定 软弱结构面 接触面强度参数系数 局部破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15
12
作者 白冰 袁维 李小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158-1164,共7页
The core of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SRM) involves finding a critical strength curve that happens to make the slope globally fail and a definition of factor of safety(FOS). A new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including a ... The core of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SRM) involves finding a critical strength curve that happens to make the slope globally fail and a definition of factor of safety(FOS). A new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including a detailed calculation procedure and a definition of FOS for slope stability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RM. When constructing the new definition of FOS, efforts were made to make sure that it has concise physical meanings and fully reflects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lope. Two examples, slopes A and B with the slope angles of 63° and 34° respectively, were given to verify the method presented. It is found that, for these two slopes, the FOSs from origin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re respectively 1.5% and 38% higher than those from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predicts a deeper potential slide line and a larger slide mas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on one hand, the double reduction method is compar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is reasonable,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igin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may overestimate the safety of a slope. The method presented is advised to be considered as an additional option in the practical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s although more useful experience i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doubl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factor of safet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