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美玲 李山有 +2 位作者 卢建旗 宋晋东 唐丽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70,共11页
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可描述地震动幅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人工合成地震动。目前,国内工程最常用的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是利用美国西部强震动记录统计得到的结果。本文以研究更适合我国大陆地区的强度包络... 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可描述地震动幅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人工合成地震动。目前,国内工程最常用的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是利用美国西部强震动记录统计得到的结果。本文以研究更适合我国大陆地区的强度包络函数参数及衰减关系为目标,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基岩场地强震动观测数据,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三段式强度包络函数模型,运用70%能量持时法确定上升段持时t1和平稳段持时ts,利用统计回归方法确定衰减因子c,最终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确定了我国基岩场地水平向和竖直向加速度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参数及其衰减关系公式。通过与国内最常用的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对比发现,上升段持时t1与震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后者则与震级无关,下降段衰减因子c在远场普遍大于后者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时程 强度包络函数 中国大陆 强震动观测数据 衰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场地上地震动的强度包络函数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屈铁军 王君杰 王前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8-80,共13页
本文应用SMART—1台阵的三次地震记录研究了局部场地上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各参数的回归模型,并用方差分析法和T值法对回归方程和各个自变量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平稳段起始时间t_1主要受测点坐标的影响,强度因子... 本文应用SMART—1台阵的三次地震记录研究了局部场地上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各参数的回归模型,并用方差分析法和T值法对回归方程和各个自变量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平稳段起始时间t_1主要受测点坐标的影响,强度因子I_0、平稳段长度t_3和衰减系数c除了受测点坐标的影响外,还不同程度地受测点所在位置的土层厚度的影响。文中还给出了各个参数的初步预测公式。分析结果可供多点地震动模拟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场地 地震动 强度包络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地震动强度包络函数的空间变化规律 被引量:5
3
作者 钟菊芳 胡晓 +1 位作者 屈铁军 吴胜兴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SMART 1台阵三次地震记录拟合了各个测点在地震中的竖向地震动强度包络曲线及Amin 和Ang的强度包络函数中各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各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各模型参数随二维空间坐标及土层厚度变化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震动合成... 利用SMART 1台阵三次地震记录拟合了各个测点在地震中的竖向地震动强度包络曲线及Amin 和Ang的强度包络函数中各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各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各模型参数随二维空间坐标及土层厚度变化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震动合成中竖向强度包络函数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地震动 强度包络函数 空间变化规律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地震动强度包线函数的空间变化
4
作者 钟菊芳 胡晓 +1 位作者 屈铁军 吴胜兴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32,共3页
以SMART-1台阵地震记录为基础,利用二次平滑法计算了水平强度包线;按T0.70=T0.80-T0.10定义强震持时,拟合了Am in和Ang的强度包线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强度包线模型中各参数随二维空间及土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 以SMART-1台阵地震记录为基础,利用二次平滑法计算了水平强度包线;按T0.70=T0.80-T0.10定义强震持时,拟合了Am in和Ang的强度包线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强度包线模型中各参数随二维空间及土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震动时程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强度包络函数 强震持时 空间变化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工设计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合成 被引量:23
5
作者 牛志国 李同春 王亚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266,共5页
在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为了得到满足工程要求的地震波,在已有的人工地震波合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根据水工标准反应谱合成人工地震波的方法和参变量的选取,以及强度包络函数模型的确定、初始波的修正与改进方法.以溪洛渡拱坝为例,... 在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为了得到满足工程要求的地震波,在已有的人工地震波合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根据水工标准反应谱合成人工地震波的方法和参变量的选取,以及强度包络函数模型的确定、初始波的修正与改进方法.以溪洛渡拱坝为例,应用该方法合成人工地震波,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掌握、计算精度高、收敛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震波 设计反应谱 强度包络函数 幅值谱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地震动合成中的位移误差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范留明 李宁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79-84,共6页
三角函数级数法是合成人工地震动常用算法之一 ,但是通过对加速度积分求取位移时 ,却存在与零线漂移相类似的位移漂移现象。作者在详尽推导计算速度时程积分公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三角函数级数法 位移误差分析 位移漂移 强度包络函数 人造地震动 人工地震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功率谱改进模型及其在人工地震动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丁佳伟 何浩祥 闫晓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58-266,共9页
地震动具有显著的时频非平稳性和随机性,目前表征地震动时频域特征的强度包络函数和功率谱模型的精准性均需要通过统计分析进行验证。针对时域信号峰值直接对齐等方法无法验证强度包络函数统计特征的局限性,提出基于能量持时的地震动强... 地震动具有显著的时频非平稳性和随机性,目前表征地震动时频域特征的强度包络函数和功率谱模型的精准性均需要通过统计分析进行验证。针对时域信号峰值直接对齐等方法无法验证强度包络函数统计特征的局限性,提出基于能量持时的地震动强度统计模型建立方法,验证不同场地类型下的传统强度包络统计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统计分析确认基于超越概率随机响应的功率谱模型在高频段存在精度不足,进而提出增加高频抑制项进行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公式明显改进了精度。针对传统光滑功率谱模型不能充分表征真实地震动的频域非平稳性,提出光滑噪声功率谱模型,实现地震动功率谱的精细化刻画。提出同时满足反应谱与功率谱精度的时频域双控的人工地震动合成方法,并实现精度较高的地震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包络函数 能量持时 功率谱 反应谱 地震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